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李文轩倒好,说好的与关家联姻,那关姬都和那冯癫子眉来眼去了,自己竟然还在一旁推波助澜。

    想那关姬貌美,那冯永就算本是无意,但有了李遗这一番有意无意的行事,只怕也会心有所念。

    虽说两家联姻的事只是有了个意愿,并未就此说定下来,尚未有多少人知道。

    可是既然丞相都已经点了头,那李文轩竟然突然又把那关姬让了出去,此等大事,难道可以当成儿戏吗?

    马谡觉得这世事真的很荒谬。

    “竖子!当真是竖子!”

    诸葛亮猛地站起来,来回走动,嘴里恨恨地说道。

    就不应该让那小子跑去汉中那个地方,至少至少,也不应该让关姬跟着去。

    那李遗,究竟在想什么?平日里那般精明的一个人,难不成中了冯小子的邪术,迷了心智,连自个儿未来的良人也能送出去?

    张家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找关家?

    想那张家小娘子,聪明伶俐,如今虽说是年纪小了些,可是再过上几年,长开后难道就比那关姬差了?你就那么迫不及待?

    张家女当真不如关家女耶?

    明明知道自己有意把张家小娘子许配给他,他竟然还装聋作哑,当真是可恨!

    真要是让他和关姬成了好事,那他堂堂大汉丞相如何跟那南中的李恢交代?

    想到这里,诸葛亮一下子停下脚步。

    看到诸葛亮皱起眉头,满脸担忧,马谡如何不知丞相在担心什么。

    “那李都督素来忠义,这儿女亲家之事,本就是锦上添花之事,就算是不成,想来必不会因此而心有不满,丞相何须如此顾虑?”

    “人心难测啊!”诸葛亮叹了一口气,“先帝临终前,曾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由此可知,小善小恶,亦能改变人心。若是因此让那李德昂心有了芥蒂,终是不美。”

    想了想,仿佛下定了决心:“终是不能让那几个少年男女胡闹,把那关姬唤回来便是!”

    诸葛亮可算是关姬长辈,他说这话,倒是无妨,但马谡却是不好置喙,毕竟事关女子名声。

    “那关姬,与夫人情同母女,事关儿女之事,丞相何不去问夫人?”

    “对啊!”诸葛亮一下子反应过来,“却是被此事气糊涂了。”

    看了看马谡,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还是幼常机敏。”

    马谡笑了笑,又道:“先帝在时,李都督当年可是由赵老将军作保,这才降了大汉。丞相何不令赵老将军修书一封,送与那李都督,以免此事万一真不可挽回,也好有个准备?”

    “大善!”诸葛亮击掌叫好,“我有幼常伴在左右,不知省心多少。事不宜迟,幼常此刻便去找那赵将军,与他共同参详,写与那李德昂的书信,如何委婉一些。我这便去夫人,问问那关姬究竟是怎么回事。”

    “遵丞相意。”

    马谡弯腰施了一礼,便转身出去。

    丞相府里有很多奇怪的地方,比如说专门给丞相夫人建的练武场,比如说丞相和夫人各有一个书房。

    此时的黄月英,就在自己的书房里,专注地看着案几上的图纸,写写画画。

    房门“笃笃”响了几声,同时还有自家阿郎的声音在外面:“细君,我可方便进来?”

    黄月英微微有些惊讶,起身开了门,把诸葛亮迎到房内,问道:“阿郎此时不正是处理政务?怎么有空到这里来?”

    诸葛亮看到了案几上的图纸,有些歉意:“没曾想打扰了细君。”

    “这个倒是无妨。”黄月英摇摇头,“其实也就是在想着如何把这八牛犁再简化一些。那小子给的图纸,实是有些繁琐,铁料也用得太多,工艺太过繁杂。要是再简化一些,也能省不少铁料呢。”

    诸葛亮过来前本就是窝了一肚子烦闷,如今自己还没开口问,就又被自家良人先提起了那个小子,当下一口气直接憋在喉咙,如同堵了一团火在心头上,灼得喉咙发焦。

    “阿郎脸色怎么如此难看?”

    看到诸葛亮的脸色极差,黄月英不禁关心地问道。

    “还能如何?一听到你提那小子,心里就不得劲。”

    诸葛亮自找了位置坐下,闷闷道。

    黄月英看着诸葛亮小孩子似的赌气,不禁失笑道:“那小子如今又不在你眼前晃,远远在汉中呢,又没惹上你,如何连提也不能提了?”

    “如何没惹上?”诸葛亮哼了一声,看向自家细君,说道:“汉中传来的消息,那小子貌似看上了关姬。你说这还不算惹上?”

    本以为自家细君会大吃一惊,哪知黄月英却是脸色平静,只是“哦”了声,却是说出让自己意想不到的话来,“那小子终于忍不住了?只是那李遗不是跟着去了吗?”

    “听细君之意,难不成早知那小子钟情于关姬?”诸葛亮那双桃花眼一下子变成了大杏眼。

    黄月英得知自家阿郎是为此事而来,反而不担心了,慢条斯理地说道:“自第一次去那冯庄,看那小子的眼神,便知他喜欢上了关姬。”

    “那细君为何不阻止?”诸葛亮急道,“你又不是不知,关李两家联姻,关姬乃是关键人物,真要出了什么岔子,岂不是误了大事?”

    “什么叫大事?在你们男人眼里,家国天下,是大事。在女人眼里,阿郎儿女才是大事。”黄月英白了一眼诸葛亮,继续说道,“再说了这儿女之情,外人能阻止得了吗?”

    诸葛亮“嗐呀”一声:“就算不能阻止,那也不应该顺水推舟啊,让那关姬与那混帐小子去汉中,那不是羊入虎口么?”

第0136章 老狐狸() 
“羊入虎口?”黄月英却是忍不住地一笑,“谁是羊?谁是虎?关家那可是虎女,那混小子难不成是羊?”

    诸葛亮哭笑不得,“细君此刻就莫要再与我开玩笑了。家国大事,说笑不得。”

    “阿郎这是何话?妾如何就是说笑了?此事当初妾本就不赞成。妾身虽是女流,家国大事,自是不如阿郎,但也晓得,关家要重振,靠的是自己。哪有靠他人的说法?”

    说着,黄月英又看了一眼诸葛亮,神情中竟有些责怪的意味:“关姬终究算是我半个女儿,为了她好,所以我也曾想劝过。奈何其心志实是坚定。当初既然我劝说不得,如今又怎会有人能轻易改变其想法?我自是不信的。”

    “但不管如何讲,还是先让那关姬回来如何?”诸葛亮有些尴尬一笑,这个事情,他确实有些理亏。

    利用关家一事,瞒得过别人,怎么可能瞒得过枕边人?

    “回来又有何用?”黄月英看起来一点也不在意自家阿郎的想法,悠悠道,“李遗既然都已经跟过去了,阿郎还担心什么?”

    “就是他跟过去了我才担心。”

    黄月英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诸葛亮又来了气,“也不知那李遗是如何想的,这一路上举止竟是古怪无比,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要给那关姬做媒呢!”

    黄月英又是笑着摇头:“儿女情事,阿郎终究是不如我。阿郎可曾记得,当初那李遗初见到关姬时,是何等模样?”

    “自是知晓。那关姬貌美,又有名声在外,他得知关李两家联姻,自是欢喜不已。”

    说到这里,诸葛亮又疑惑道:“那李遗既是喜爱关姬,又如何会做出这等事?”

    “那是两人初识时!”黄月英瞪了一眼诸葛亮,“几个月前的事情的,阿郎还当是如今?”

    “此话又怎讲?”

    诸葛亮一愣,自家细君这话中有话啊。

    “你是大汉丞相,日理万机,自是不关心女儿家之事。那李遗初识关姬,倒还有几分君子好逑的模样。”

    黄月英微微仰着着,似是在回忆:“但过了些时日,却是再不过来见关姬。特别是最近的一次回锦城,两人分开这般久了,竟是一次也未见过面。阿郎不觉得奇怪?”

    “细君意思,那李遗不喜关姬?”

    “你们男人啊,所喜者,不都是温婉可人的么?不然这天下的世家女,何以受世间男人追捧?”

    黄月英的神色似笑非笑,也不知是讽刺还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那李遗多次往来锦城与南中之间,阿郎难不成还不知其为人?自视甚高,若是那关姬能对其屈意相迎,倒也有几分可能。可这世间,有取错的名字,却是无叫错的名号。虎女之名,怎么可能屈服人前?”

    诸葛亮却是不同意这番看法。

    “夫妻之事,外人又如何能说得清?日久生情,自会恩爱。何来喜与不喜?”

    “但若生不了情,却又对他人生情呢?”

    “何意?”

    黄月英叹了一口气:“妾本不赞成两人亲事,就是想着如若是那李遗与关姬性情不合,就算是勉强成亲,日子过得未必舒心。后又得知那冯郎君钟情关姬,更是忧虑。少年人不知轻重,就怕他们一时冲动,酿成大错。”

    “大错已不远矣!”

    诸葛亮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黄月英看着自家阿郎气急败坏的模样,却是觉得颇为有趣。

    心道阿郎这般神情,倒是少见之极。往日里在外人面前都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没成想那混小子不按常理做事,却是让阿郎破了养气之功。

    “若是那李遗亦钟情于关姬,那就可称是大错。可若是李遗对他人生情,可说不准是错是对。”黄月英“扑哧”一笑,倒也再没逗自家阿郎,终于把话说开了。

    “对他人生情?”诸葛亮恍然道,“细君的意思,是那李遗不喜关姬,却是钟情他人?”

    黄月英点点头:“自听关姬说了两人之事,妾倒是留了点心。这些时日倒是探得一些情况,只是未能肯定,故一直未与阿郎说。”

    “先说说。此事毕竟事关南中局面,让我不得不小心。这满城适龄的女子,还有能人比得过关姬?”

    “何家。”

    “何家?哪个何?”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

    “就是阿郎所想的那个何。”

    诸葛亮豁然站起身子,神色凝重,还夹着些许的不相信:“何家!李德昂不至于此!莫不成是那李遗不知轻重,私自所为?”

    黄月英轻轻摇头:“难道在阿郎眼里,那李遗当真是不知轻重之人?”

    “不可能!”诸葛亮摇头,“李德昂绝不会如此。”

    “何家三房有一女,也算是贤淑良德,这些时日,那李遗与那何家女有书信往来。”

    “李遗如何识得何家女?”

    “听说是在冯庄附近的官道上驾马冲撞了人家的车驾。”

    诸葛亮只觉得心头有些绞痛,这冯庄,当真是妖邪!什么事都在那里发生。

    “那何家三房,听说与那李家大房有些许的不快。”

    黄月英最后这话,却是让诸葛亮眼睛一亮。

    “细君何不细细道来?”

    “当年何家三房,有一嫡女,乃是如今三房家主的亲妹,本与李家大房嫡子订了亲。后来那嫡子体弱早夭,按理说那嫡女可嫁与他人。”

    黄月英微微眯起眼睛,眼神冒出一股煞气。

    “可笑何家大房,也不知为何,或许是为了何家名声,竟是动用了家族之力,非逼着她抱着牌位入嫁。那嫡女嫁入李家门后第三年,突然暴毙,只听闻何家三房家主和大房家主从此反目,两家自那时起往来极少。”

    诸葛亮何等人物,听到这里,顿时有些明悟。

    “那何家三房与那李家大房呢?”

    “听说那嫡女连李家坟地都不得进,最后还是何家三房家主找了块地,这才把他的亲妹下葬。”

    大族辛秘,多是骇人听闻,更多的是人性丑陋。

    诸葛亮对这等破烂事,倒是没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这何家三房既与大房闹翻,又与那李家大房关系不怎么样,这其中,能不能做点文章?

    或者,那李德昂早就知道了,再加上自家儿郎又与那何家三房女子两情相悦,这才默认了李遗移情之事?

    想到这里,诸葛亮一拍大腿:“不好!这李德昂定是早就知晓了此事,却偏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就等着我修书前往,这样便可落个人情。”

第0137章 羊毛衫() 
满天红云,云海金波,鲜红的朝霞如同一层轻纱,遮住了红日的半边脸,朝阳从云缝里照射下来,无数的金光洒在大地上。

    远处的高山,近处的牛羊群,都被蒙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光,同时也给渐行渐远的关姬镀上了一层金色。

    这是一个很美的日出,却不是一个美好的早上。

    冯永站在眺望塔上,微微有些惆怅,这一去,也不知何时才会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