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狂潮-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海经商也是毛烈为毛家的未来选定的一条道路。

    毕竟现在的大明,虽然执行的是海禁政策,但是所谓民不举官不究,只要不是太出风头、再给官府以及巡检司一些油水,官府还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而出海经商必须要用到海船。所以,毛烈计划先跟这些木匠船工们进行一些技术上的储备,以便日后出海经商后,起码能自己来修理海船。

    铁匠,一来可以修理工具,二来也可以参与到海船研究中来。

    至于那些矿工,毛烈计划招进来暂时作为壮劳力使用,毕竟毛庄附近也没有什么矿产。矿工们都是从事重体力劳动之人,可以说是个个身强力壮,招收进来后哪怕是作为家丁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之所以选择刺绣来作为毛庄以后的手工方向,是毛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论。

    嘉靖时期,明朝社会的工商业已经相当的发达。丝绸、陶瓷、冶炼等多种行业的产量占了当时全世界的绝大部分。

    但是,这些发达的工商业却与现在的毛烈无关!

    盐、茶等的大宗商品被朝廷专营,经营这些商品必须要向官府购买盐引、茶引等。烧瓷炼铁则必须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场地。

    毕竟,大明朝经过了一百多年的稳定期,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分配已经基本定型了。土地、各种已经基本被瓜分完毕,毛烈根本没有实力去从那些已经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手中抢得多少土地和了。

    除了毛庄这三千多亩田地、千户人家,毛烈再没有扩张的可能,甚至还要面临着土地丁户被夺的危险。

    没有了扩张土地的可能,那些需要场地的大型工坊就不能创建;丁户可能被夺而导致的人员流失,也使得毛烈无法放心把系统中记载的先进技术拿出来使用。

    想来想去,毛烈发现自己只能从不太显眼、不占什么场地的手工技术开始入手了。

    而且正所谓船小好掉头,毛烈自恃,就算是在自家现在前途不明的情况下,保住手下核心的几十个人还是有些把握的。

    看着兴冲冲走出去的老管家,毛烈的心情也是一阵轻松,不过马上就又开始沉重起来。

    明朝,在史料的记载中,是一个异常繁荣的时代,甚至被许多人认为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但是在公元1567年隆庆开关之前,明朝的情况并不是像史料记载中的那样。

    经济方面。明初时期,由于人口较少、土地荒芜,再加上严厉的惩治**,人们的生活确实还算是不错。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官宦贵族数量的增长,土地开始不够使用了。

    由于明朝大肆分封土地给那些皇亲国戚,甚至是皇帝自己带头占用土地、设立皇庄。上行下效之下,皇亲国戚、权势贵族们自然也是大肆扩张。最多的时候,明朝被权贵们占用的土地竟然达到了全国土地面积的将近一半,后来经过张居正的重新清丈,依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掌握在权贵手中!

    而且,明朝实行卫所制度,每个卫所占据的屯田土地也少数。

    这些权贵们、卫所们掌握的土地,都是肥沃之地,平民百姓们自有耕种的土地都是一些贫瘠的薄田。

    另外,明朝政府优待权贵以及读书人。权贵们不需要缴纳赋税、应付徭役。读书人们,只要能够成功考取举人功名,就也不用缴税赴役了。如此的国家财政政策,使得的财富集中在了权贵势族手中,朝廷反而是囊中羞涩、无力支付必要的军费、工程费用等。

    于是,平民百姓头上的胆子便越来越重!年景好些,还能勉强支撑;年景不好,便就是流民遍地!平民百姓们生活,不得不托庇在权贵势族或者取得功名的读书人名下,成为其家丁;否则的话,就只有破产倒闭,成为工坊里的工人。

    明朝时期那备受后人赞扬的发达工商业,劳动力来源就是那些承受不住巨大生活压力而破产的流民们。

    政治方面。明朝自洪武年间便对官员们实行精简政策,而且薪水微薄、甚至于经常以货代薪。按照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候带回来的香料,一直到万历初期还作为官员们的薪水予以发放!几乎将将够养活一家人、没有余钱来迎来送往迎合上司的官员们,自然是想方设法增加收入、贪腐成风!

    再加上官吏人手严重不足,根本无力对地方上形成有效的,致使土地兼并之风横行、流民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文化方面。在明成祖朱棣的御临下,以程朱理学为标准,汇辑经传、集注,编为《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书籍,诏颁天下,即所谓“合众途于一轨,会万理于一原“,作为治国齐家的统一法理和准则。程朱理学于是便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就像汉代那时的“独尊儒家”。

    毛烈所学、传承自大儒王阳明的王学,此时根本没有动摇理学的力量基础,甚至于许多学习王学的官员们,都不敢公开说自己在学习王学。也就是一些无意于仕途的学者,才敢声明自己学习王学,并且开堂讲学、传播王学。

    到了明朝后期,王学门人势力众多,才开始公开与理学叫板,却酿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林党争,把本来就内忧外患不已的大明朝最终送上了死路!

    毛烈每每想起自己所处的这个时期,都会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

    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熟知这段历史的人,毛烈深深地知道王门心学确确实实符合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趋势。而这,正是毛烈毫不犹豫地拜在荆川先生唐顺之门下的原因。

    毛烈知道,自己自从来到这个时代、自从拜入王学门下开始,就必须要真真正正地面对现实,在这个时代里做出一个穿越之人应该做到的事情:扭转大明朝的弊端,使得中华民族不要像后世历史中那样,在明朝灭亡后陷入数百年的黑暗沉沦;中华文明,也不要被扭曲成那个样子;中华民族,也不要像后世那样麻木不仁!

    该如何来做,毛烈心里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其实也无外乎振兴王学、发展科技,但是其中的坎坷波折根本无法能够预料。

    而且,毛烈自己的体貌特征,也是他在这大明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不过,世事往往变化无常,毛烈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王学讲究知行合一,毛烈便决定先从自己能够影响到的范围开始着手、先从毛庄开始。

    想到这里,毛烈的心情舒坦了一点。!,!!

11、随从() 
看来今年的年景确实很差!

    虽然毛烈已经预料到由于双屿被填导致的各种货物滞销会影响到许多工坊,但依然没有料到老管家第二天傍晚的时候,就把自己交代要招收的流民带了回来!

    算上从毛庄到宁波城之间来回所需要的时间,老管家只花了不到半天的时间!

    “这!?”

    毛烈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百十来个瘦骨嶙峋、衣不蔽体、满面菜色的男男女女们,有的还抱着个孩子,不禁看向了老管家。

    老管家却是充满了惋惜和遗憾的口吻叹息道:“惨啊!真是作孽啊!”

    “几天没到宁波城里,没想到现在城里的流民居然一下子就那么多了!一听说招人,一会工夫就乌乌泱泱地把咱们的店门给堵上了!看那样子,足足有好几百人,后面还有人往过赶。”

    “听说整个宁波城里,流民估计有几千个。”

    “按照主人的吩咐,二十个绣工、木匠铁匠各两个、矿工六个,一共招了三十人。除了八个未成亲的织女外,连家带口地全带回来了,大人小孩一共是一百一十六人。”

    “唉,”老管家一抹眼睛,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一看咱们招够了人,那些没被看上的流民们哭得那叫个惨呀!好多都是拖家带口逃亡出来的,那些孩子们一个个瘦的呀~~~”

    “真是作孽啊。。。他们还都是孩子呀~~~”

    两行浑浊的眼泪在褶皱的皮肤上蜿蜒着,却把那些跟随回来的流民心中的痛楚也触动了,一阵哭泣声开始蔓延开来。

    毛烈听了,心中也是极不好受,不过自家的情况自己清楚,当初计划招收三十户流民时就已经是考虑到流民们拖家带口来的,光为这三十户新来的流民们造房子一事,就能把毛庄那点空余土地占用完。不能再多招人了。

    所以,毛烈只能对那些苦难的流民们表示爱莫能助了。

    “这样,福爷支取上一百两银子、派个人进城,给那些流民们供应些粥饭,尽尽咱们的心意。其他的,就只能指望官府了。”

    口里这么说着,毛烈心里却对官府并不抱什么希望。毕竟明朝官府是出了名的效率低下。

    “福爷你赶紧在庄子里安排安排,把这些新来的人们先安顿下来。明天开始抓紧盖房子,好让人们都能先有个住处。”

    吩咐完老管家,毛烈又安慰了这些流民们一番,表示大家的苦日子就要结束了,欢迎大家在毛庄定居下来,日后在毛庄里做工可以赚到钱、大家不必担心以后的生活云云。

    毛烈的声音虽然还略有些稚嫩,但是作为毛庄之主的话语,还是令大家的心情平复了不少。

    毛庄的庄户们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都对穷苦人抱有极大的同情心。听到老管家说有新来的流民没有住处,大半家里还有空房间或者稍微挤挤就能空出房间的人们都跟着老管家来认领流民了。

    不一会工夫,三十户新来的流民就被庄户们领了回去,各自安顿下来。

    第二天,毛家的仆人们就被毛烈和老管家派到宁波城中去大肆采购。半天工夫,从城里运送各种建材、食物、生活必需品的牛车就陆陆续续到达了毛庄。

    正值腊月里没什么事情好做的庄户们一齐动手,开始按照毛烈的规划大兴土木,为新加入庄子的三十户流民修盖房屋。

    人多力量大,不到十天的时间,三十处砖木结构的新家就出现在了毛庄之中。

    再晾晒吹风几天,将新房子里的潮气散了一散之后,三十户新来的流民就搬入了还略有潮气的新家之中。

    此时3却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再有十天就要过年了。毛烈于是便再安排人去宁波城中采办,按照以前的惯例给庄子里的每家每户都送上一批年货,新来的三十户也不例外。

    另外,毛烈还让自家在城中的丝绸铺子送过来几匹丝绸,准备过完年后就让那些绣工们开始练习自己从后世带过来的刺绣技法。

    今年的毛庄,过年相当冷清。毛家是因为老家主过世而不能热闹过年。那上千户庄民却也不约而同地与主家一起,冷冷静静地过节,好像也在和毛家一起为老庄主服丧一般。

    元宵节一过,正月十八这天一大早,老管家就领着自己的孙子蒋洲和十来个适龄小孩站在了院子里面,等着主人的接见。

    不一会,毛烈便来到院子中。

    看着眼中泛着激动神色的蒋洲,毛烈微微一笑:“蒋洲大哥,许久不见,倒是壮实了不少呢。”

    蒋洲一躬身,恭敬地说道:“见过主人。托主人的福,蒋洲过得还好。”

    不愧是读过书的人,虽然是庄户人家、衣着并不光鲜,但蒋洲表现得倒也温文尔雅、知书达理。

    毛烈走到蒋洲身边,拍了拍与自己平齐的蒋洲肩头,才又对其他兴奋中又有些局促、用扑闪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小孩们说道:“怎么?你们是害怕我这个碧眼小儿么?”

    话音落下,一阵轻笑便响了起来。

    “不怕!我爹娘说了,主家是菩萨转世、对我们可好着哩!”

    “哈哈!”

    孩子们顿时又是一阵哄笑,场中那略为严肃的气氛随之一扫而空。

    笑完,小孩们那局促的样子便荡然无存,纷纷靠上来围在了毛烈的身边。

    毛烈摆了摆手手,笑着说道:“菩萨转世,咱毛家担当不起。菩萨那是多么尊贵的存在呀?”

    “不过,毛家向来清楚地知道,我们的根源是在毛庄、是和乡亲们一体的。乡亲们穷苦、毛家就好不到哪里去;只有乡亲们的日子都过得好了,毛家才能跟乡亲们一起好起来。”

    “所以,我们大家都要时时刻刻想着乡亲们,帮着乡亲们一起拜托穷困。对不对啊?”

    “对的,对的。”

    唧唧咋咋的声音立刻响起起来。

    毛烈拍了拍手,挨个拍了拍孩子们的肩膀,高声说道:“很好很好,大家都是心地善良的好小伙子!”

    “不过,”毛烈话锋一转:“光有这个心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拥有能够帮助家人乡亲们拜托穷困的方法和手段。”

    蒋洲双眼一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