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衣卫-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凭它。”林风左手拿起弯刀,汤林再次警觉,身形随之退后,林风的事有所耳闻,早知此人刀法厉害。

    林风手持弯刀接着道:“这把刀只杀奸邪恶贼,不动无辜百姓,只杀贪佞,不杀忠良。”

    “好吧。”汤林长出一口气,身形缓缓坐下,此刻只能信任林风,希望自己以往听到的,还有着一刻看到的都是真的,同样是无奈之举,虽然可以进入京城,想要见到皇上难比登天,自己可以等,那些百姓等不了,晚上一天,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我本是太平府的捕头,人称‘疾如风’,原本只想守一地平安,做好本分,不想朝廷突然下令,增加秋粮税收,这也就认了,更让人发指的是,当地的官府想出各种法子克扣,一旦无法达到数量只能用钱来补充,否则就要抓人。”

    “有这种事。”

    汤林点头,“千真万确,当时恰好是在官府当差,一些亲戚走投无路于是来求我,看看是否能买通门路,或者缓缓等明天再交,这个时候才知道出了这档子事。”

    于是就去找大人,当时走到一半,发现有漕帮还有盐运的人在,心里好奇,于是跟了上去,没有想到让我听到一个大秘密,原来是盐运和漕运的人勾结在一起,利用槽帮势力大肆压榨百姓。

    当时已经气急,只想冲出去理论,后来冷静下来,若是这个时候出去,没有证据,只会被人加害,一人身死是小,不能揭发这些贪官,只会害更多的人,于是悄悄退出去,利用查案的机会去了水边查探。

    水脚钱100文,就是用船来运;车脚钱300文,船运完了还得用车运,再加300文;口食钱100文,人吃马喂的,都得吃东西,再加100文;库子钱100文,掌管仓库,看仓库,再加100文;蒲篓钱100文,粮食得装成包,打包,蒲篓,加100文;竹篓钱100文,拿竹子编的筐子,再加100文;神佛钱100文,运输走到江上走到河上,怕遇见大风船翻了,要让它平平安安的,沿途要拜神拜佛。

    百姓上交一石粮食,就要加上这么多的钱,就算是城里的大户同样吃不消,只能想着法子去通融,给足了好处,就能免去这些,穷苦百姓拗不过只能打碎了门牙往肚子里吞,为了凑过这些钱,只能变卖田地还有房屋。

    “畜生,杀人不吐骨头的畜生。”林风听到这里,生平最恨的就是这些贪官污吏,一个个就跟吸血鬼一般,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汤林叹口气,“交不上银子直接被抓走,男的充做劳役,女的卖入妓院,小的给人做了丫头,弄得百姓妻离子散怨声载道。”

    “出了这么大的事,当地官府无人过问?”朱元璋担心官员贪腐,导致民不聊生,从而走大元朝的老路,所以对官员约束极为严格,各地设有专门负责监督官员的部门,一旦发现当官的不作为,或者私设名目捞取好处,立刻上报。

    汤林摇头,“官官相护,居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做,自然早已打通关系。”林风点头,这样解释不无道理,一旦有官员上奏折告状,这件事根本瞒不住,只有一种解释,当地所有官员都被买通,甚至直接参与到里面。

    “当时气不过,于是找到我三位义兄,都是有血有肉的汉子,暗中找了一些证据,上面有百姓告状的血书,准备偷偷进入京城告御状,没想到隔墙有耳被人发现,对方实力太大,马贼、山贼连同水路槽帮都是他的人,一路逃亡,三位义兄为了护我而惨死,如果不是遇到几位英雄,根本到不了京城。”

    汤林说完拳头握紧,多半是想到惨死的结拜兄弟,当时追的急,那一刻只能有一个人留下来,用生命为别人争取逃走的机会。

    “放心,林风答应你,一定会亲手为他们报仇。”

第0373回 威胁() 
就在林风从汤林口中得知事实真相同时,一顶轿子快速驶往晋王别馆,太子之位空缺,原本安静的京城瞬间活了,朝臣纷纷而出,凭着自己的关系网挖空心思想要成为呼声最高王爷门下,无非是要为自己找一个靠山。

    轿子停下,前面人影晃动,想在这个时候去见晋王的人并非只有自己,帘子掀开一个缝,那人看上一眼,“绕过去,从后门进。”

    轿中人吩咐一声,抬轿子的连忙转向后院,随行亲信前面开路,后院同样有晋王亲信把守,帘子再次掀开,那人低声道:“王爷可在别馆?”

    “在,郭大人请。”为首之人认得,能知道这条路必然都是晋王别馆的熟人,那些守在前门的,至少要登上几天才能见上王爷一面,这里不同。

    守在门前侍卫快速退到一旁,中间闪出一条路,一人上前,手指敲在上面,里面有人开门,都是提前约定好的暗号,为了谨慎起见,只认暗号不认人。

    轿子进入,有人在前面带路,一直来到晋王住处停下,那人快步从轿子上下来,三步并两步跑入,一人背对而站,似乎是在写东西,再看身后之人,圆鼓鼓身子噗通一下跪倒在地,“王爷,救我。”

    晋王手持笔墨正在写字,这种东西最是考验人的耐性,听见声音,身子侧过看了一眼跪在地上之人,目光落在桌案上,手臂向下完成最后一笔,“起来说话。”

    “谢王爷。”

    那人起身,恭恭敬敬站在一旁,晋王放下手中笔,“郭大人,先来看看本王的字写的如何?”

    那人只得上前,整张纸上只有一个‘天’字,比划简单,同样最是考究下笔的实力,从上而下,笔锋有力,气势不俗,那人竖起大拇指赞道:“王爷好字。”

    晋王呵呵一乐,猛的掀起,上面墨迹未干,整张纸瞬间碎开,一张好字瞬间毁了,“王爷,这是为何?”

    晋王道:“本王今日写字时心有杂念,所以这个字略带瑕疵,若是就这样将就倒也无妨,可惜,本王偏偏不喜欢将就,弃之又有何妨。”

    身后之人眼珠一转忙道:“王爷精益求精,此举让人敬佩。”不愧是官场老手,懂得察言观色,说话同样圆滑。

    连夜坐轿子来见晋王之人为何何人!户部侍郎郭桓,正三品的官,官职不小,就算京城里正三品的官随便那么一抓也能抓出来几个,不要忘了户部是干什么的!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税收、俸禄、田地、只要是跟钱靠的上边的都归户部来管,这年头谁跟钱过不去,所以在户部当差绝对是美差。

    “深夜来见本王,总该不是只为了说这些!”

    郭桓再次跪倒在地,磕头道:“王爷,救我,不然卑职这条小命怕是要没了。”

    “发生何事?”晋王面色一沉,能让三品大员这样来求自己,绝对不是小事,弄不好是株连九族杀头的大事。

    郭桓道:“只因没有约束下属,太平府有我的一个侄儿,私下里多收了人家钱财,都怪卑职糊涂,以为是侄儿孝敬的,也就拿了一些,没有想到,有人知道以后,跑到京城告状,王爷清楚,皇上最恨的就是这种事,一旦知道了,还不杀了卑职,卑职身死是小,只是不想连累了王爷。”

    “关本王何事?”晋王神色一变,没有先到郭桓话锋一转弄到自己头上,就算这郭桓替自己做过一些事,总不能赖上。

    “当年王爷想要扩大封地,卑职拨了几百亩田地过去,其中就是侄儿暗中动的手脚,卑职担心,一旦皇上查起来会影响到王爷声誉。”郭桓声音放低,一双小眼睛滴溜溜盯住晋王,有了这档子事,两个人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出了事,谁也别想跑。

    “你是在威胁本王。”晋王面带怒色,郭桓当初赠自己田地时只说那是无人认领,所以才会欣然收下,没有想到,这是早就给自己下好的套。

    “卑职不敢,卑职一心为王爷办事,最近更是联络户部、兵部、工部、刑部官员一同上奏折举荐王爷为太子。”

    晋王冷哼一声,“你的事可大可小,立刻想办法弥补,还有,这段时间让你手下的人都收敛点,前往不能出岔子,否则本王也保不了你。”

    “王爷放心,里面的账目已经弄好,就算是皇上亲自核算,同样看不出任何破绽,该封口的地方已经交代下面的人办了,保证不会出问题。”

    “去吧,别耽误了本王写字。”

    “卑职告退。”

    郭桓一脸堆笑,躬身从里面退出,轿子一直在外面等着,转身来到轿子前,脸上笑意随之笑意,有人掀起帘子快步走上,“回去。”

    郭桓轿子消失,晋王冷哼一声将手中竹笔丢在地上,这个时候哪还有写字的雅兴,没有想到自己自认聪明过人,偏偏让一个肥头大耳的家伙给摆了一道,正是因为当年的事,此刻晋王必须费劲心思去保这个人。

    “王爷,为何不杀了这个人,一了白了。”暗处闪出一人,黑夜中有如幽灵一般,移动时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正是晋王身边亲信,黑魔。

    “杀他容易,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不能动这个人,暗中派人过去,好好查一查郭桓,这些年背着本王都做了什么。”

    “王爷放心,卑职亲自去办。”

    晋王点头,“如果发现对本王有威胁,不必上报,自行解决。”

    “遵命。”

    面对郭桓的威胁,晋王一反常态选择退一步,其中自有道理,留下这个人还有用,尤其是眼前面临立储之争,六部官员,每一个人的意见都是极为看重,只要能够争取加入自己这方阵营,绝对不会傻到逼着对方投奔秦王或者燕王。

    太子府,林风命人通传请来一个人,虽然年纪不足二十,俨然成为太子府的当家人,正是朱允炆。

    “见过小王爷。”

    “林都尉,要见本王的就是这个人?”朱允炆看着眼前汉子,并不认得,同样不清楚林风背地里搞什么把戏。

    朱标病亡,太子府死气沉沉,所有人清楚,一旦出现新的太子,这里将不会存在,所有人都要被赶出太子府,身为男儿的朱允炆倍感压力,而此时身边除了兵部侍郎齐泰之外,能够信任的只有父王身前最信任的人,林风。

    当然还有林风的预言,朱标病重之时,林风曾当着朱允炆的面说出父王不久于人世,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后面那番话,皇上会立自己为皇太孙。

    皇太孙是什么?皇上的儿子立为太子是皇太子,成为皇位继承人选,皇太子和皇子的差别就在于那个太字,一旦自己立为皇太孙,是否意味着同样拥有继位的资格。

    朱元璋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一是看群臣的反应,二是想趁机看看一众皇子的表现,只有经过权衡之后才会做出最后的选择。

    林风将汤林所说之事简单说了一遍,朱允炆听罢蹭的一下站起,“光天化日之下,居然做出这种丧尽天良之事,允炆若是不管,如何对得起父王教导,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

    “为那些受苦的百姓给小王爷磕头。”汤林心中感激,终于看到希望,有小王爷出面,这件事也就成了一半,只要皇上下旨彻查,那些克扣百姓的贪官污吏,必然遭到应有的惩罚。

    “是本王应该好好谢谢义士才对,若不弃,可留在本王身边,为天下百姓做一点事。”

第0374回 愤怒() 
太子府的变故让这位一直生活在安乐窝内的小王爷快速长大,不仅有年幼的弟弟妹妹需要照顾,面对哭哭啼啼的两个母妃,朱允炆清楚,应该站出来做点什么,恰如林风所说的那句,太子府缺的不是太子而是希望。

    “王爷大恩,卑职无以为报,定当肝脑涂地为王爷效命。”那人咣咣咣磕了三个响头,朱允炆连忙弯身将对方扶起,一看就是忠义之士,这种人留在身边日后大有用处。

    “这位是林都尉,本事了得,日后便听其调遣。”

    “是。”

    朱允炆安排妥当,心里想着奏折的事,毕竟是第一次写,思来想去始终拿不定主意,索性去请教自己的老师,正是当日识破林风身份那名老者,留在太子府几十年,深藏不露,手中戒尺应该就是善用的兵器。

    “小王爷为民请命,只需用心就好。”

    “用心?”朱允炆面露疑惑之色,老者点头,“不错,想一想,当时听到这件事时心里是如何想的,然后写出来,这就是最好的奏折。”

    “学生懂了。”

    老者连连点头,“小王爷天资聪慧,又有仁爱之心,日后当大有作为。”朱允炆拿起一旁笔墨,刷刷刷快速写完,长出一口气,虽无华丽之词,却是出自内心,一旁老者手捋胡须站在一旁,面带笑意连连点头,从小传授朱允炆学业,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

    奏折合上,朱允炆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