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衣卫-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接简短,这些人应该留在陆家,调查秦王被杀一案,不想遭遇离奇诅咒,最终消灭凶魂,解开陆家心结。

    所有一切,都是一个贪字,恰如程英说的那样,邪巫将陆家带到这里,然后在上游水域下巫,等着陆家人相互残杀之后再行收魂为自己所用,可惜,没有算到这一点,陆家家主提前动手。

    邪恶的力量不停渗透,隐藏的矛盾瞬间爆发,陆家旁支开始不满主家,这在陆家几乎是让人唾弃的恶行,毕竟,主客有别在陆家延续了几百年,一直相安无事,虽然主家拥有更多的权力,同样承受更多的责任。

    装疯的那个人自尽而亡,用邪恶的血激发凶魂力量,随着凶魂消散,一切随之结束,陆俊心地善良,恰恰是这一点,巧妙化解掉潜在的危机,剩下的那些陆家旁支并没有被赶出陆家。

    程英带着陆家人赶到水源上游,一看吓了一跳,整个水源泛出青黑色,里面是一层小虫,不停游动,没有想到,这段时间,陆家人喝的就是这种被人下了巫术的水。

    “交给我。”

    程英划破手指,血落在水里,那些小虫似乎极为忌惮,速度不停加快,快速聚在一起,试图利用这种方式对抗巫师的圣灵之血。

    程英从小生活在祭坛,修炼巫术,体内的血拥有净化功效,对这种带有邪念的毒虫极为有效。

    “好了。”

    青黑色消失,原本只是普通的水虫而已,只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罢了。

    “程姑娘救了陆家,陆俊感激不尽。”

    “这些都是应该做了,还好发现的早,等到了炎夏,这种毒虫就会大面积爆发,到时陆家真的要遭灭顶之灾。”

    岁月更替,春去秋来,就是如此神奇,林风站在高处,感叹天地之美,放眼看去,满山树木,就算是那些平地,同样尽显绿色,没有人会想到,就在一千年后,这里将会成为秃山,数不清的高楼拔地而起。

    陆俊上前,“还未感谢大人,如果不是大人在,陆俊怕是同样要死在诅咒之下。”

    “陆兄弟,是否留在这里?”

    陆俊摇头,“我原本就不想做什么家主,更没有什么念想,早年对我最好的就是大哥,如今也去了。”

    林风点头,“听那些人叫你三公子,另外一个?”

    陆俊叹口气,“他是我的二哥,比我长四岁,是陆家最有天赋的人,可惜当年因为一些事,离开陆家,这次回来就是想打听一下二哥的消息,身形还有易容术都符合的,只有二哥。”

    这一点确实让林风感动,为了替自己洗清冤屈,甚至不惜前往自己的家中调查,如果真的是陆俊口中说的那个人,始终带有血缘之亲。

    “不知道京城那边怎么样了。”

    “大人有担心?”

    林风点头,“京城局势瞬息万变,稍有不慎,全盘皆输。”

    “全盘皆输,这是什么意思?”

    林风淡然一笑,“没什么,只是不想输给别人而已。”林风自然不会告诉陆俊自己的野心,辅佐朱允炆成就霸业,绝非易事,其中最大的障碍必然就是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的背后隐藏多少实力不得而知。

    一名老者来到近前,躬身施礼,“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三十几年过去了,当初陆俊出生的时候,还是洪武九年的事。“

    “洪武九年,陆兄弟,今年多大?”

    “二十又二。”

    “那就是洪武三十一年,遭了。”林风浑身一震,一瞬间想起自己了解的明初那段历史,洪武大帝朱元璋驾崩的那一年应该就是洪武三十一年。

    “大人,发生什么事?”

    “立刻回京。”

    林风转身向下跑去,李虎、柳二娘跟在身后,陆俊犹豫一下,叫来几名老家人,交代几句,随后跟上,留在这里反而失去乐趣,那被人看中的家主位置,反而成为陆俊的束缚,一辈子的束缚,索性放弃。

    “等等我。”

    陆俊飞身上马,身后传出女子声音,是程英,一时心急反而忘了,这里距离祭坛有十几天行程,山高路陡,一个女孩子独自上路太过危险。

    “二娘,你陪程姑娘走一趟祭坛,我们三个先回京城。”

    “好吧。”

    “林大哥,我想。”程英站在林风马前,脸上表情有些奇怪。

    “程姑娘,可有难处?”

    “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去过京城,所以想去京城转一转。”程英忽闪着大眼睛看着林风。

    “就这样离开,一旦祭坛大长老知道,岂不会怪罪于你。”

    “不会,祭坛里的规矩虽然严格,还没有到不近人情的地步,何况,巫师也是人,也有自己选择的自由,就算是要离开祭坛,同样不会遭到阻挠。”

    “好吧。”

    柳二娘伸手,程英飞身上马,陆家人送到谷口,几名辈分高的老者站在前面,眼中含泪,冲着陆俊挥手,“家主,记得回来。”

    京城

    要等到发丧之后才能公布遗诏,众人索性留在皇宫外城,太监腾出十几个房间,其中一间给了长兴侯耿炳文,外面大量侍卫把守,很简单,其中不乏这些王爷带来的人,目的很简单,这段时间,耿炳文不能离开,同样不能有任何人接近。

    “王爷,有人送来书信。”

    朱棣回头,马三保站在身后,“可有问过是什么人送来?”

    “问过,只说是一个僧人。”

    “是他!”

    朱棣眉头一皱,快速打开,虽然无法弄清对方的身份,一点可以肯定,对方拥有未卜先知之名,应该是一位隐士。

    书信打开,只见上写,“道衍问安,天地生变,王爷当立刻兴兵,直入京城。”书信合上,燕王眉头深锁,快速走到烛台前将书信烧掉,道衍上面写得清楚,历史上这样的一幕不少。

    “王爷。”马三保似乎看出燕王的心思,连忙问了一句。

    书信烧成灰烬,朱棣回到桌案前,“先皇刚去,朱棣绝不做千古罪人。”

    “王爷,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朱棣点头,“本王清楚,就算没有遗诏在,新君同样不会落在本王头上,不要忘了,这个江山是父皇带着将士浴血奋战打下来的,若真能挑选一位明主,天下太平,朱棣甘愿做牛做马。”

    “王爷虽然这么想,别人不会,一旦新君掌控局势,难免要拿王爷开刀。”

    朱棣面色一沉,“你是指封地?”

    “还有诸位王爷手中的兵马,先皇在时不会担心,新君则不同,这些都是潜在的威胁,何况,此时四海平定,根本不需要兵马驻守边地。”

    “三保的心思,本王懂,下去吧。”马三保不由得叹口气,这绝对是大举兴兵的最佳时机,此刻,京城防御力量有限,新君尚未明确,大可以护国之名发兵,然后突然起兵占据京城,控制京城,以朱棣的身份,完全可以改变历史。

    这样的结局必然是马三保还有朱能这些人想要看到的,房门关好,朱棣拳头握紧,这一刻始终没有下定决心,一旦失败,身败名裂,就算成功,趁着先皇大丧之期兴兵作乱,旧臣必然不服,留在边地的守将同样不会认同,除非杀光所有皇族,否则必然有人站出来谋反。

第0522 消失的遗诏() 
京城大丧,举国悲痛,一众皇族加上朝中重臣身穿丧服按照礼仪缓缓行进,朱元璋的遗体葬在皇陵之中,一同下葬的还有那些殉葬的妃嫔,唯独不同的是,只有马皇后可以与皇帝合葬,其他妃嫔只能葬在一侧的陵墓之中。

    大丧一过,朝臣齐聚,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在新君人选之上,耿炳文话音哽咽,“先皇将遗诏留在感恩寺内。”

    “感恩寺。”

    出乎所有人预料,原本以为遗诏就藏在宫中的某一个地方,没有想到会藏在寺庙之中,朱元璋曾在少林出家,算是一段不解之缘,当日为继位之人所烦,去过一次感恩寺,或许就是那一次的经历,写下遗诏留在那里。

    “那还等什么!”宁王快速转身,别看是十七皇子,在这些皇子的地位仅次于晋王、燕王,虽非皇后所生,生母曾得朱元璋恩宠,加上宁王聪慧过人,深得朱元璋喜爱,封地的面积甚至不在晋王之下。

    “十七皇弟,怎么这么心急?”晋王冷哼一声,面露不悦之色,这几天,自己的人几乎搜遍了皇城,始终没有找到,没有想到,遗诏是在那里!

    “一旦遗诏有失,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先皇。”

    耿炳文淡然一笑,“诸位王爷大可放心,没有本侯的信物,主持绝对不会拿出遗诏。”

    “信物。”

    耿炳文点头,“到了感恩寺,一切便知。”

    众人离开皇城,浩浩荡荡赶奔感恩寺,感恩寺位于京城外,一座高山之上,其中主持慈恩大师,佛法高深,此时,感恩寺周围遍布兵士,这些都是耿炳文派来的人手,担心遗诏有失,得知消息后,立刻派出心腹将感恩寺团团围住。

    此时的感恩寺内,只有修行的和尚,一名老僧站在高处,看着升起烟雾,不由得叹口气,“人恰如眼前高香,终有燃尽之时。”

    “方丈,山下来了好多人。”

    “要来的终究会来。”

    老僧说完缓缓转身,带着身后僧人赶奔山门,此时下方乱成一片,里面的和尚纷纷停下手中课业,随着方丈身影出现,寺门缓缓打开。

    “侯爷,是否可以保证里面绝对安全?”

    “这。”耿炳文犹豫一下,整个感恩寺外面都有自己的人把守,就算是一等一的高手想要悄无声息潜入绝非易事,当然还有一点,感恩寺中的和尚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既然如此,本王以为,在拿出遗诏之前,首先应该搜查一遍,以免出现问题,诸位以为如何?”

    晋王转身,看着众人,“三皇兄,考虑的周全,小弟没有异议。”

    “就算要搜,不知何人合适?”

    晋王哈哈大笑,“这个简单,今天诸位都来了人手过来,索性一起进去,只要不离开各自视野,本王相信,绝对不会有事。”

    “这样也好,三保,你跟着过去,一定要检查仔细。”

    “属下遵命。”

    朱允炆这边,能用的只有齐泰,剩下的多是老臣,没有林风在身边,心里顿时觉得一阵阵发空,遗诏的内容关乎整个太子府命运,如果里面的名字不是自己,继位的新君绝对不允许自己留在太子府。

    “你过去。”

    晋王使了一个眼色,一人上前,冲着晋王微微点头,一行几人快速进入,整个寺庙布局极为简单,前面是庙堂,后面是禅房,并无太多繁杂之物。

    时间不长,一行人从里面走出,“回王爷,没有异常。”

    “侯爷,请。”

    耿炳文上前,检查一下也好,出了事情,至少不会怪在自己头上,那一刻,朱元璋将信物交给自己,说出遗诏藏在感恩寺那一刻,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这样的大事,关乎大明江山归属,没有想到皇上会如此相信自己。

    耿炳文从怀里掏出一物,那只是一块普通的漆黑木块,上面略有残缺,慈恩大师同样掏出一物,两者放在一起,完美拼在一起。

    “没有错,这就是皇上留在老僧这里的信物。”

    “那还等什么,拿出遗诏。”

    “对,我们已经来了,何必卖关子。”

    几个王爷扯着嗓子喊着,不少都是来凑热闹的,就算是天上掉馅饼也轮不到自己的头上,别看都是皇子,其中差距极为明显。

    “诸位,安静,随老僧前往藏经阁。”

    藏经阁,感恩寺内收藏经书之地,那些繁琐的经文在世人眼里不过是无用之物,只是在出家人眼中是无价之宝,唐时,玄奘法师不辞辛苦,带着队伍西行求经,经历万千险阻,十七年方才返回大唐。

    众人跟在身后,晋王暗中使了一个眼色,就在众人绕过庙堂瞬间,一道身影突然在众人身后消失,凭空消失,这样奇怪的一幕就在这里出现。

    藏经阁前,站着两名僧人,眼神明亮,手指宽大,练的应该是少林的掌法,“方丈。”

    慈恩大师点头,“来此取回故人想留之物。”此时慈恩用的是故人而不是皇帝或者其他称谓,当初朱元璋做沙弥的时候,同样有一个叫慈恩的小沙弥,两人私下交好,朱元璋离开寺庙参军,慈恩留在寺庙之中。

    莫非眼前这位高僧就是当年寺庙中的小沙弥,如果真是如此,不难解释,为何朱元璋会将如此贵重的东西交给对方保管,出家人四大皆空,如果遗诏留在皇宫里,反而容易出现问题。

    朱元璋虽老但不糊涂,自己身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