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闺记-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也在笑,但那笑容可就虚假多了,不亚于在指控向氏欺骗了她们这些人,隐瞒了顾焱将要做吏部尚书。
向氏见老太太也朝她望了过来,忙笑道:“本朝是有规定的,不允许近亲之人同朝为三品以上的官员,如今二郎也升了职,他爹便想着就算皇上忘了这件事,他自己不能忘,主动提了出来,皇上也许了,所以老爷就带着我回来了,至于为什么会升职,我之前也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反正等下郡主要来了,问她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一说到王琳芝,老太太又高兴起来。
心里便想着,肯定是王琳芝知道了顾焱辞官的事情,然后在后面出了力,让皇上改变了主意,不然明明都已经辞官了,怎么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然后又有了升迁的文书呢?
看向氏那神情,分明是一点消息也不知道!
可见还真是应了那句话,朝中有人好做官。
可顾焱未免也升得太快了吧?
“我早跟你们说过了,乐乐是个福星,她一出现在哪儿,必定会有喜事!”儿子迁升,老太太比谁都高兴,“这孩子,我可没见过比她更好的孩子了。”
向氏立刻抿嘴笑了起来。
这下老太太估计要更宝贝王琳芝了。
这般一想,向氏不由朝老太太看了过去,刚好被老太太看到,不由朝她微微点了点头,“多亏你执意要给二郎娶这么一个好媳妇。”
这算是给向氏最好的认可了。
正说着,有下人禀告道:“大爷二爷他们都回来了!”
老太太便直接站了起来,“坐了这半日,也该起来动一动了。”
这是要亲自去迎王琳芝了,向氏几个媳妇忙高兴地跟在了后面。
她们和老太太一样,都以为顾焱升官,是王琳芝使力的结果,可无论如何,家里出了一位尚书,这对任何家族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虽然都羡慕向氏的好运,但也没敢再说出什么不舍时宜的话出来。
哪想几个人在院中站了半天,只有魏氏进了二门。
大太太几人不由往她后面望去,却没有看到王琳芝,只看到四个奶娘,一人抱着个孩子。
“刺史大人知道郡主今日回来,特意等候在咱们必经过的路上,专程等候郡主,说是要为郡主和二叔接风洗尘。”魏氏开口道。
她现在又怀孕了,并不适合参加宴会。当然,她心中也明白,人家要请的就是王琳芝,对她和顾桓,不过是礼貌的让一下而己。
魏氏一回府,还未进门便得到了公公高升的消息,可这消息早不送来,晚不送来,偏偏是和王琳芝定下的回府的时间是重合的,这就有些奇怪了。
所以现在,不仅顾家上下一致认定顾焱能做吏部尚书是王琳芝和长公主府在后面使力的结果,就是朝廷很多官员也这么认为。
若不然,刺吏若要结交顾家,直接来拜访顾焱就是了,毕竟这位以后才是他的上司。
可他若直接来顾家拜见顾焱,那肯定是见不到琅琊郡主的,所以才出此下策,故意堵在路上。
但魏氏的话刚说完,又一辆马车到了二门。
有眼尖的下人马上发现了那跟车的婆子是王琳芝的人,马上高声道:“郡主,郡主回来了!”
不仅是顾老太太,就是顾家的所有下人们,也一致认为,顾家蒸蒸日上,是从顾钺进了公主府才开始的,更确切地说,是王琳芝嫁到顾家之后,顾家才真正的挤进了贵族的圈子。
顺着她的手指处,顾钺果然扶着王琳芝下了马车。
顾家的几个太太看得心里直冒酸水,想当初,顾钺两次被昌盛帝指婚都没有成,顾老太太暗中着急得不及,早放出话给她们,言里言外的意思都是想让她们介绍娘家那边适龄的女子给顾钺。可那个时候顾钺已经若了皇上的厌弃,连章相都亲自出面找皇上解除了赐婚,她们的娘家不敢惹怒皇上,更不能得罪了章家,所以没有一人愿意。
顾钺领兵打仗的才能,别人不清楚,但顾家众人光听老太太唠叨,也差不多唠叨的会背了,自然也明白顾钺现在在朝中和新帝眼中是多么的受欢迎。
三位顾太太都十分后悔,若当时将娘家适龄的姑娘嫁进来,一来讨好了婆婆,二来讨好了娘家,三来嫁来的姑娘肯定会成为自己的助力,而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顾钺对妻子那种举动,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上看,可就太体贴周到了。
这样的少年,别说是年轻有为,深得皇上器重,就算普普通通,也会让姑娘们觉得他是可以托付终生的良人啊。
这么好一个机会,就那般白白地从手中溜出去了,真是每次想起来,都要忍不住拍大腿。
顾四太太和顾三太太已经快步地迎了上去,“公主生了几个孩子之后,脸色越发好了。”
王琳芝笑着点头,“是呢,都是老太太那么大老远的赶过去,又劳心劳地照顾我,所以才将我养的这么好。”
老太太听了,更高兴了,直接携了她的手,“坐了这么久的车,肯定早累了吧,我已经让她们准备了新鲜的瓜果,先进去吧。”
魏氏不由暗自在心中叹了口气,想当年,她头一次来,老太太可高傲了,别说专门在院子里等候了,根本就坐在正房里,看她的目光非常挑剔。
王琳芝的命可真好!


正文 401 得意
老太太携着王琳芝进了上房。
四太太忙讨好地陪着笑,从丫鬟手里接过一盘西瓜和一盘甜瓜放在了王琳芝面前的小几上,满脸笑容地道:“这是刚从咱们自己家的庄子上送来的,早上才摘下来的,我们都还没尝过。”
这话一说出来,屋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老太太甚是不悦地瞪了四太太一眼。
一屋子长辈,王琳芝再出身高贵,但如今却做了顾家妇,怎么好当着这么多长辈吃独食?
四太太这时也惊觉自己说错了话,脸涨得通红。
她早歇了要拿捏王琳芝的心思,说的也是大实话,可这实话却让一屋子人都尴尬得不知道如何接话了。
“那我就先替老太太和各位长辈尝尝甜不甜。”王琳芝淡定地用牙签挑了一块甜瓜,小小地咬了一口。
好在这东西在顾家并不算什么,庄子上早晨直接拉了一牛车过来,照理下人送来,也应该先摆老太太面前,怪就怪在四太太手痒,偏将事情给弄砸了。
好在王琳芝那么接了一句,大家又一同笑了起来,丫头们鱼贯而入,每人面前也都有了。
三太太见气氛有所缓和,忙笑道:“今年雨水少,咱们的西瓜又种在沙地上,甜的很,郡主若是喜欢,不防多吃两块。”
大太太见她们都开始对王琳芝示好,心中不禁有些不安,便也堆出了一副笑脸,“送来的还有花生,刚摘下来的花生,用盐水煮了,也很好吃,让厨房弄一些出来,给郡主尝尝。”
老太太见几个儿媳妇都在招待王琳芝,便招手让奶娘将几个哥儿抱到她跟前去,挨个的看了,然后将仁哥儿抱在了怀里,又用牙签剔了西瓜子,然后用勺子舀了喂仁哥儿吃。
奶娘便在旁边教导他,“这是曾祖母,哥儿快谢谢曾祖母。”
老太太觉得这娘奶很伶俐,也乐得多跟她说几句话,“三翻六坐九爬,喊曾祖母还早着呢。”
哪想仁哥儿见大人们说话,人又多,十分热闹,便咯咯地笑了起来,笑完之后,便望着王琳芝喊了声“娘娘”。
王琳芝此时正在和几个太太们话家常,根本没注意他。
老太太看在眼里,怕他哭闹,便递了个拨浪鼓给他玩。
四太太一见,忙笑道:“老太太回来之后,亲自上街了好几回,专程挑选给孩子们的礼物。”
魏怡坐在那里低着头饮茶,心中却道:这话让不知道的人听了,还以为老太太有多喜欢孩子呢,事实上,她的长子,老太太的嫡长曾孙,已经启蒙两年了,从小到大,曾何收到过老太太“挑选”过的礼物?
不过,这念头也就是一瞬,自打王琳芝要嫁到顾家,她便明白,她们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就算是比,输的也是她自己。
与其如此,倒不如放宽心态好了。
一点小玩意罢了,老太太不买,她自己也买得起。
魏铭这几年在外行军打仗,也悄悄地收攒了一些东西,私底下补贴了她一部分,加上顾桓如今有了差事,虽然俸禄不多,但私底下却有好几个家备了厚礼让顾桓指导自己家的孩子读书,也算是有了额外收入,偶尔向氏也会私底下补贴她一些,她将这些银子拢在一起,盘了个卖文房四宝的铺子,生意称不上好,但也算不错。加上婆婆又不管内宅之事,丈夫肯上进,孩子听自己的话,所以这些表面的小东西,没有就没有了吧。
这点小事,大人很快就想通了,小孩则不然。
魏氏的二儿子镜哥儿看看自己空空的手,再看着仁哥儿手中的拨浪鼓,不由自由地迈着小短腿,跑到了老太太跟着,朝仁哥儿伸出了手。
魏氏想叫回儿子,又怕引起众人的注意,可不开口,万一她的儿子将仁哥儿的玩具给要走了,仁哥儿哭起来,估计在场的这些长辈马上就会指责她和镜哥儿。
她被指责倒也摆了,关键是儿子还这么小,难道也要开始看人脸色了吗?可不叫回来,孩子们真闹起来,被训的肯定是她的镜哥儿。
一屋子人都望着仁哥儿,很好奇他到底会不会将拨浪鼓交给镜哥儿。
唯有王琳芝微微一笑,什么都没说。
仁哥儿已经将手上的拨浪鼓毫不犹豫地递到了镜哥儿面前,不仅如此,还喊了声“哥哥”。
魏氏松了口气。
王琳芝好整以暇的喝她自己的茶。
这些小玩具,单是四胞胎满月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收了多少,如今早已经玩厌了,只怕仁哥儿正希望有人拿过去呢。
几位太太却是看得津津有趣,免不了又将仁哥儿夸了一回,老太太一看仁哥儿将玩具给了镜哥儿十分满意,吩咐道:“将这箱子打开,把玩具给每个孩子分几样。”
那丫头已笑起来,“早起的时候,奴已经分过了,每个哥儿的都专门放在一起,写了名字。”
老太太赞赏地点头。
魏氏会心一笑,幸亏自己够沉得住气,不然可就出丑了。
却见老太太望着她道:“那十八罗汉却只有一套,就给仁哥儿罢。”
魏氏忙应了。
虽不公平,但总算是解释了一回,证明老太太心中还是有他们的。
四太太已经失声尖叫起来,“娘说的是您之前打造的那套纯金的十八罗汉吗?”
老太太摇头,“那只是让外人听着好听罢了,其实就是鎏金,交待你多少次了,心诚则灵。”
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
那就没什么价值。
四太太将信将疑,到底没敢继续纠缠这个话题。
大太太笑着向王琳芝道:“听说王刺史要摆宴给郡主接风洗尘?”
可王琳芝却只比魏氏就晚了那么一会儿,难道是宴会不是今天?
王琳芝朝她笑笑,“我回自己的家,自然是要先见过长辈的。”
真是个会说话的,这话别说老太太听了高兴,就是屋里的几个太太们听了也觉得舒心极了。


正文 402 高兴
王家人丁单薄,王惟一的父亲是独苗,到了王惟一的时候,多了一个双胞胎的妹妹,到了王琳芝这一代,总算成了兄妹三人,但彼此之间的年纪又相差太远,长公主那边的兄弟姐妹倒是不少,可出生于皇家的孩子,生性就不会太过热情,所以公主府多数时候都不会太热闹。
顾家人丁兴旺,就像今天,几个伯娘婶母往屋里一坐,再加上孩子们,竟然满满当当挤了一屋子人,倒是十分热闹。
王琳芝原以为自己会排斥这种热闹,没想到身临其中的时候,倒是让她生出一种安心之感。
四太太虽然市侩,但出身见识有限,就算想算计人,也没有手段,就是嘴啰嗦些罢了,三太太为人忠厚质朴本份,倒是可以相交之人。大太太虽然自私,但生性懦弱,只会见风使舵,只要不被外人利用,安安份份呆在内宅,倒也可以做一个贤妻良母。至于二太太向氏,也是一个朗爽的女子,喜怒哀乐都在脸上,倒也容易相处。
反观她的前世,嫁到陆家,虽然表面上人人都彬彬有礼,但实际却十分疏离,表面上倒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背地里人人都有一把小算盘,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算计别人。
顾家几位太太虽然老有些小毛病,但王琳芝平时并不会和他们在一起,也就逢年过节,偶尔在一起吃顿饭罢了,倒也不是不能忍住,但老太太和向氏都对她特别好,好得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有比较才有区别。
相较于陆家,顾家实在是好太多。
大家正说着话,顾氏回来了。
她大约有近三十岁的样子,穿着一身艾绿的衣衫,带着两个女儿。
大家又是一番契阔。
王琳芝还是头一次见顾氏。
“没想到二郎说成亲,立时就成亲了,我们那时候刚好去了南边,本打算过年赶回来,哪想提前下雪了,货又全装在船上,就耽搁住了,等到雪融,我们想往回赶,哪想南边的铺子又出事了,不得不留了下来,等我们回京,你们已经去了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