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谢慧馨的古代生活-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好东西,老四媳妇听着屋里的声音小了,忙进了屋给老人和三娘沏茶,顺便给慧馨也端了一杯出来。

    慧馨故意端着茶坐到了水井旁的石墩上,离着老四媳妇远远地,方便木槿跟她套话。

    -------------------

    求推荐求收藏求票票手里还有票的亲,请投给我吧~拜谢拜谢拜谢

 第八十八章 决堤了

    第八十八章 决堤了

    木槿帮着老四媳妇喂鸡,又跟她一起摘菜叶,慧馨坐在石墩上四下打量,耳朵却冲着木槿她们那边,似乎老四媳妇正在慧馨和木槿的身份。

    不过盏茶功夫,老四媳妇又被唤进了屋,出来后对慧馨说道,“小姐先坐着,我去趟陈家。”

    大约陈家离的不远,没一会老四媳妇就跟在一位老汉身后回来了,慧馨估计那可能是杜老爹。

    老汉直接推门进了屋,老四媳妇则去厨房提了水壶,给慧馨的杯子添了水,然后进了厨房。再出来时,手里端了个碗,里面放着几块小饼,“没什么好的,早上才做的饼,里头放了银丹草,您尝尝看。”银丹草就是薄荷。

    慧馨忙谢了她,用筷子夹了一块放入口中,薄荷的香味散开,清爽可口。

    老四媳妇见慧馨喜欢,好似松了一口气,“你坐着,有事尽管叫我,我去把肉腌上。”因着天热,新鲜肉类保存不了多久,老四媳妇先用三娘带来的盐把肉腌了,放进篮子里,再把篮子吊在井里。夏日的井里,是院里温度最低的地方。

    眼看要到晌午了,看来午饭得在杜家用了,木槿帮着老四媳妇做了饭。

    用过饭,杜三娘仍然跟杜家两老在屋里说话,慧馨估计她可能已经跟两老说了过继的事情,既然说了这么久看来事情有戏。

    直到申时,慧馨她们才离开杜家。三娘的眼睛有点红肿,慧馨将茶水倒在手帕上给她敷在眼睛上,这才问起事情说的如何。

    杜三娘的确把过继的事情跟两老提了,两老也同意了,只是两老希望三娘过继他们小女儿的两个孩子。

    原本杜五妹嫁给了隔壁村的富户为妾,先后生下一女一子,去年富户病逝,家产被主母霸占,还将杜五妹和两个孩子赶了出来。如今杜五妹带着两个孩子住在娘家,靠父兄接济。只是杜五妹生儿子的时候落下了月子病,经过这番打击,身子更一日不如一日。

    杜家这些年人口日益增多,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又多了杜五妹三口,杜家的三兄弟就开始有些不满,尤其三个媳妇明里暗里讽刺杜五妹。偏杜五妹和两个孩子又是有心气的,三人在院里搭了草棚住在里面,虽不能下地干活,但五妹会做针线,村里有人家需要帮工也去做,今日三人就是都去陈家帮工。

    两位老人心疼女儿和外孙,可是另一边是儿子和孙子,也很为难。既然三娘想过继孩子,不如就过继女儿的,这样他们也能有人照顾。

    三娘有些拿不定主意,她对杜五妹完全没有印象,而且杜五妹的孩子毕竟是她夫家的,若要过继,势必还要找到那家去。既然那家的主母不是个好相与的,这事就不好办。

    慧馨听了也觉得三娘的顾虑有道理,只得建议她,“。。。要不你先把杜五妹母子接到皇庄住几天,看看他们品性如何,若是合适,咱们再从长计议,若是不合适,谅他们也没胆子赖着不走。”

    慧馨回到谢府,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休息,今日没有午睡真是不习惯,一下午都有些蔫蔫地没有精神。

    慧馨刚躺下没一会,突然想到院里传来了声音,好像是谢睿过来找她。忙从榻上爬起来,吩咐木槿打水给她梳洗。

    慧馨刚收拾好,谢睿便急急进了屋。谢睿有些脸红的说道,“打扰七妹休息了,二哥实在是有急事要同妹妹说。。。”

    慧馨了然,给木槿使了个眼色,一群丫环在木槿的带领下都出了屋。

    慧馨行到桌边给谢睿倒了杯茶,“二哥别急,喝口茶慢慢说。”

    谢睿端起茶杯一饮而尽,他一听到消息就火急火燎地来找慧馨,这杯茶不但可以解渴还能压压他的火气。

    谢睿动手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看着气定神闲地坐在他对面的慧馨叹了口气,感觉自己这个做哥哥的真是失败,还不如妹妹沉得住气。

    慧馨见谢睿已经连饮两杯,这才开口问道,“二哥,究竟出了何事让你如此慌张?”

    谢睿放下茶杯,一脸严肃地说道,“南方大堤决口,淹了数千里,燕郡王被困潭州已有数日。南方各州府一直隐瞒不报,燕郡王身边的一个门客侥幸逃了出来,才把消息传到了京里。”

    ==========================

    关于杜家的部分后面会涉及到一个大事件,现在这部分我会尽量简化带过。其实到现在文里写到的很多事情还都是铺垫,将来发生的许多事情都跟现在交待的一些事情有关所以请亲们耐心看哦~小尤就不在这里剧透了~求推荐求收藏求票票手里还有票的亲,请投给我吧~拜谢拜谢拜谢

 第八十九章 顾承志来访

    第八十九章 顾承志来访

    大堤决口,百姓死伤无数,可这事却只是刚开始,后续被牵连的人家只会越来越多。

    “燕郡王如今身困潭州,朝廷又要乱了,不知道今年会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又有多少官员抄家灭族。一个不好,今年的秋闱也会被取消。”谢睿说道

    “天灾人祸,人力所不及。南方州府敢隐瞒燕郡王被困一事,想来燕郡王是没有危险的。否则不管他们拖的时间再久,也不够挽救他们的脑袋的。而且只有一个门客传了消息回来,以燕郡王的身份和能力,若真有心传消息回来,州府估计没那么大的能力阻挡。这事也有可能是燕郡王故意帮那些官员争取时间,灾情也许没有那么严重,只要洪灾及时得到控制,事情就不会太糟糕。”慧馨说道。

    “的确有这个可能,刚才大哥也说,那门客多半有问题,这么大的事州府要封锁消息哪能这么容易。只是今年的朝堂太平不了了,大赵这才太平了十几年,皇上只怕要不高兴了。”谢睿说道,秋闱三年一次,除非逢举国大事,一般是不能随意取消的。

    “索性咱们谢家没人涉及到这方面,只要注意别被连累就好。二哥和大哥在外跟朋友来往,也当注意一些。这回正是风口浪尖了,不知有多少人会丢了性命。”慧馨郑重说道,古代的连坐可是不讲道理的。

    谢睿点点头,“还有三个月就是秋闱了,我等下就去跟大哥商量,我们干脆闭门谢客,专心攻读。”

    慧馨觉得这样也好,秋闱将至,各方学子陆续集中在京城,各方势力都会提前角力,为自己一方多吸收学子。像谢家这样的,走清流路线,不参与任何一方势力更有利。

    。。。。。。

    南方大堤决口的消息,不可避免的影响了静园的气氛。大赵的权贵有多少被牵涉其中惴惴不安,又有多少在背后窃喜幸灾乐祸。

    连谨恪的情绪也低落了,无精打采地骑在驴子上,“不知道大表哥现在怎样了,有没有离开潭州?”

    慧馨无奈地安慰她道,“燕郡王一定会没事的,江南大营就在潭州,有军队在,他们肯定会保护燕郡王的。那些州府的胆子再大,也不会看着燕郡王陷入险境而不管的。我看啊,那个门客多半有些危言耸听了,而且他是在出事前离开的潭州,我看他未必知道真实情况。而那边的官方又没有坏消息传来,那就说明燕郡王肯定无事的。”

    “大姐也是这么说,还说那个门客已经被皇爷爷派人看起来了。”谨恪说道。

    “那你就别担心了,打起精神来,小心别从驴上摔下去了。”

    皇庄的人们依然像往常一样,南方的洪灾对他们并没有影响。慧馨两人在鱼塘转了一圈,想找个遮阳的地方坐会,静园的气氛实在不好,在皇庄呆着的感觉更自在些。杜三娘过来说让她们去她家休息好了,慧馨则在心里琢磨是不是应该做个遮阳伞呢。

    顾承志正等在杜三娘的家门口,他打听到慧馨和谨恪每天下午都会到皇庄来,今日专门过来找她们。

    上次顾承志负责京城赈灾,大哥派了门客来帮他。门客们都觉得两万两太少了,而受灾的人也只有二十三家,事情很容易办,只要买点粮食和衣服给他们就够了。可顾承志却记得慧馨跟他说的,他专门派人去小燕山找了严先生请教。严先生曾做过太祖的军师,太祖建立大赵后,严先生就隐居在小燕山。严先生的主意非常好,皇祖父还夸奖了他。

    慧馨见到顾承志有些意外,行过礼后说道,“。。。听说承郡王上次的差事做的很好,还得了皇上夸奖,恭喜您。”

    上次赈灾顾承志用两万两在京郊买了几亩地,又置了些材料,帮灾民建了屋子,又把地给他们种。听说为防这些人家倒手把房子和地卖掉,规定了等他们种地满五年后,可按市价的一成够买那些房屋和土地。灾民们本来受了灾心灰意冷,没想到朝廷给了他们住的地方还有田地耕种,灾民们后来还专门去了太子府感谢承郡王。

    顾承志不好意思地揉揉鼻子,“哪里,我只是听了你的提醒,又去找了严先生,主意都是严先生出的。”

    “今日承郡王是为何而来呢?不会是想钓鱼吧。。。”慧馨说道,从上次鲁郡王带人来过后,再没人来钓鱼了。

    顾承志脸色一沉,“南边的事你知道了吧?”

    慧馨奇怪地看了顾承志一眼,“您是说大堤决口的事?这事估计京城没几个人不知了。。。

    “你怎么看这事?”顾承志问道。

    “承郡王怎么会来问我,小女又不知道事情。莫非承郡王担心燕郡王,既然南方没有消息过来,燕郡王肯定不会有事的。”

    “不是我大哥,我大哥他没事。他身边的侍卫是皇祖父为他选的,早就有消息传回来了,那个门客是被人收买了。大堤决口后,大哥就驻守在潭州,一方面为了安抚灾民,另一方面。。。决口的大堤是工部五年前才建好的主干,洪水淹没了数百的村庄城镇,百姓死伤无数,不但工部此事难辞其咎,朝中不少重臣也牵涉其中。”

    南方长年洪水泛滥,十五年前,先帝时期经过长期的争辩,朝廷终于决定建设南方大堤,防洪蓄水,用了十年的时间这个工程才完成。因历经了皇帝更替,负责此工程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从最初决定实施这项工程,朝廷上有半数的人都跟这个工程有关。

    慧馨了然,本来燕郡王的做法也没错,只是现在被那个门客以这种方式捅出来,把燕郡王和南方各州府都置于尴尬之地。

    “莫非朝廷已经有决定了?皇上是要再派谁去南方?说起来,此事出的真不是时候,秋闱将至,这种消息传到京城,学子们估计没法安心读书了。若是有人借此挑拨他们,工部的大门可要当心别被学子们踏扁了。”慧馨问道。

    “皇祖父这次多半会派南平侯去调查,不过我也想跟着一起去,所以今日特意来找你,想你给我出出主意,你说我该怎么做才好?”

    “承郡王太看得起小女子了,我哪有什么主意,承郡王还是应该另请贤士。朝堂上这么多大臣,太子府又有许多门客,再说承郡王还可以请严先生出山,他就算一心隐居也不会忍心看着生灵涂炭的。”

    “严先生我准备亲自去请的,只是你的想法我也想听听,我觉得你比那些门客更聪明。”顾承志很认真地说道。

    慧馨心中一动,说道,“那我要多谢承郡王赏识了,只是我最近有一心事扰神,若是承郡王可帮我解忧,也许我能更专心地为郡王效力。”杜三娘过继子嗣的事若是能得到承郡王相助,那不管是过继杜家的孩子还是杜五妹的孩子,都会事半功倍的。

    “你尽管说,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就算倾太子府之力都没问题。”顾承志信誓旦旦地说,还怕慧馨不信,又忙说道,“爹娘很疼我的,我的要求他们从没拒绝过,我自己也有人,小事情他们就可以直接办。”

    “承郡王真是仗义,只是不先问问我是什么事情么,也不怕我把您害了。”慧馨说道。

    “我知道你不会做害人的事情,这就够了。”

    “我的事情只是小事情,借用一下您的手下和名号就行了,我们可以稍后再详说。您把南方的事情再仔细跟我讲下吧,燕郡王那边情形究竟如何?”

    “原本大哥赈灾还算顺利,只是灾民数量庞大,进展有些缓慢。还在各州府看在大哥的面子上,救灾的银两和物资都没有克扣。谁知前段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