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谢慧馨的古代生活-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大哥赈灾还算顺利,只是灾民数量庞大,进展有些缓慢。还在各州府看在大哥的面子上,救灾的银两和物资都没有克扣。谁知前段时间停了几天的雨突然又下起来了,大哥怕引起灾民恐慌,便从江南大营掉了两个小队过去看守灾民。大堤决口的时候,正是这两个小队保护大哥退到了潭州。只可惜灾民人数众多,来不及撤退。。。”

    “那如今潭州如何了?”

    “听说雨还没停,幸好潭州地势高,在那里还算安全。”

    “那救灾的物资呢?”

    “先头运到的粮食,大半都会洪水吞没了。索性江南大营在那边,储量应该还够支撑一段时间。皇祖父已经给江南大营下了令,全力支持救灾。”

    “那朝廷里各部官员的态度呢?”

    “原定给大哥的赈灾银两有一半之前就已经拨下去了,如今灾情扩大,只靠剩下的一半肯定不够。要户部再拨钱出来,他们又不情愿,当年为建这条大堤,一半的国库都消耗掉了。还有要求严惩相关人等的,也有推脱责任的,如今朝堂上整日争论个不休。皇祖父也心烦不已,这条大堤从先皇到皇祖父都倾注了心血,本意要缓解南方水灾,这才过了五年就决了口,皇祖父伤心失望之下只怕要血洗朝堂了。。。”顾承志越说越沉痛。

    慧馨叹了口气说道,“今日这番只怕没人能想到的,只是我有一问要请承郡王答复,还请郡王见谅。”

    承郡王直盯着慧馨说道,“你尽管问吧,只要有办法缓解目前的局势,我什么都愿意做。”

    “如今南方灾祸乃是天灾加人祸,承郡王觉得是应先救济灾民还是先追查相关官员?”慧馨说道。

    ------------------

    这章攒起来一起发了,时间有点晚了~

    求推荐求收藏求票票手里还有票的亲,请投给我吧~拜谢拜谢拜谢

 第九十章 大家一起上贼船吧

    第九十章 大家一起上贼船吧

    “如今南方灾祸乃是天灾加人祸,承郡王觉得是应先救济灾民还是先追查相关官员?”慧馨说道。

    顾承志迎着慧馨的目光回答道,“自然是先救济灾民,那些官员事后处置也不迟,他们是跑不掉的,而且。。。”此事涉及官员众多,若是仓促处理只怕不但要影响朝堂安定,大赵的稳定局面也有可能被动摇,否则大哥和父亲也不会想着先把事情压下来了。况且皇祖父也说过百姓是国之根基,若是不能及时安抚灾民,大赵的根基就会不稳。

    慧馨点点头,顾承志能懂得把灾民放在官员之前,就比一般的官宦子弟强了不少,“殿下能这般想是百姓的福气,且处置官员自有皇上圣裁,殿下与其把力气浪费在跟官员勾心斗角,不如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做点实事。”

    燕郡王故意拖延时间,虽说有稳定民心的意图,可皇帝未必乐意见到自己的孙子瞒着他袒护地方官员。燕郡王和太子一派这一局已经提前输了,按那个逃出来的门客所说,各州府难逃罪责,燕郡王难脱办事不利之嫌,若是将事情真相公布出来,各州府仍然难逃罪责,而燕郡王难脱包庇下属之嫌。太子一派的处境可是相当不好。听说已经有御史上折质疑燕郡王此次赈灾之行。

    承郡王年幼又是燕郡王的亲弟弟,若是可以做出成绩来补救,在皇上和皇后面前便可以求情,最起码皇帝不会对整个太子府不满。

    顾承志本就是抱着帮燕郡王弥补过错的心思,给太子府争取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听慧馨这样说,越发觉得慧馨很理解他的想法,“可是救灾的物资和银两无法解决,没有时间等户部那些人捣糨糊了,而且赈灾涉及不止一个户部,需要朝中许多部门配合。这些人往日就只知道互相推脱拖后腿了,如今大堤决口,人人都想着怎么脱身,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配合救灾呢?”

    慧馨一笑,“让他们配合你,其实不难,把他们绑在跟你一条船上就行了。”

    “绑在一条船上?那要怎么做,不能把这些官员全都绑架,带着一起去南方吧。。。”顾承志疑惑,似乎真在考虑绑架朝廷官员的可能性。

    “不必绑架他们,你只要带着一个地方的人一起去就行了,那个地方集中了大赵最有影响力的势力。只要掌握那个地方的人,她们会帮你想办法让这些势力配合起来的。”

    顾承志不明白,大赵有这样的地方吗?他顺着慧馨的目光向前看去,那个方向是静园坐落的方向。

    南方水患,皇后娘娘亲自带领 众妃往大护国寺祈福,为南方受灾的民众点了万盏长明灯。

    皇帝随后钦点南平侯前往南方代替燕郡王处理救灾事宜,同时,皇后派出静园众女代替 嫔妃前往南方协助南平侯赈灾,安抚民众。

    这个消息在朝堂上炸了锅,京城各家贵妇们突然频繁来往,皇后的宫门也快被各家夫人们踏平了。

    可是皇后这次出奇得强硬,“女士院的人是全大赵女子的典范,这既是先皇后建立女士院的初衷,也是女士院存在的意义。如今国家有难,她们虽是女子却也有自己的担当。不要说什么有**份,当年先皇后也曾为征战的将士洗手做羹汤,也曾亲身照料受伤的士兵。大赵建国初期,边疆战事不断,先皇后也曾派出女士院的学子去往前线,这既是大赵的美谈也是大赵的骄傲。如今女士院从先皇后手里传到我这里,即使不能将女士院发扬光大,也绝不允许有人堕了女士院的名声。若是哪家的女儿不能与百姓同甘共苦,那就直接说出来,从女士院除了名,她便不必去灾区了。”

    众家夫人听了皇后这话,自然不敢再说什么。也没哪家真的傻到提出不去南方的,若是女儿因此事除名,全大赵都会知道的,这辈子都甭想再找到婆家了。

    因救灾刻不容缓,时间紧迫,三日后众人就起程了。

    南平侯一马当先行在赈灾队伍的最前面,他后面跟着承郡王。承郡王在京城安置灾民一事中处置得当,成效显著,被皇帝特许协助南平侯南方赈灾。

    静园众人行在中间,四人一辆马车,算上行李总共出动了二十多辆马车。队伍的最后面是押送粮草的车队,队伍的两侧是负责保护的士兵。

    慧馨四人坐在马车里,直到出了城一段距离,谨恪才敢偷偷地把窗帘掀开一角。虽说她们这次去赈灾肯定有苦头要吃,但毕竟这是她们第一次离开京城,心里难免好奇雀跃。

    他们走的是官道,两旁并没有风景可看,只有穿着轻薄布甲的士兵在队伍两侧。可是光这些谨恪也觉得新鲜了,慧馨也没能免俗的趴在窗口跟谨恪看了一会。

    大夏天四人一辆马车并不舒服,又闷又热。因她们要尽快到达灾区,队伍的行进速度比较快,车箱颠簸得厉害没法看书和喝茶,更没法做针线和写字。

    除了偷看窗外的风景,四人实在无事可做。风景也看烦了,慧馨拿出自己的水葫芦喝了几口酸梅汤,这次她们出行只有十名嬷嬷跟着,因为人手不足,能省的事情都省了,她们连衣服都得自己洗了。

    中午她们到了驿站,众人下车吃饭,承郡王过来传话,吃饭时间只有半个时辰。而南平侯没有像她们一样停下吃饭,他要先行赶去跟燕郡王汇合,承郡王留下来负责静园的队伍和运载粮草的马车。

    驿站早就得了消息,给她们安排好了饭菜。四人一桌只有两素一荤,干粮是馒头。众位小姐大概没吃过这么简单粗糙的饭菜,有不少人发出了惊呼。好在现在没离京城多远,众人还记得她们是去干什么的,虽然有些不满,但还没人抱怨。

    慧馨倒吃地有滋有味,她不像这些小姐们从小娇养,她的内心更加成熟,懂得有些情况下人有吃的就该满足。

    见谨恪三人有点不能适应,饭菜吃的少,便劝道,“多吃点吧,这驿站离京城近,应该算是条件比较好的了。再到后面,多半会比这更差。现在能多吃就多吃吧,咱们还得熬好些日子呢,苦头还在后面了。”

    谨恪三人觉得慧馨说的有理,只得尽量多吃了些菜。慧馨尽量优雅迅速地解决了午饭,唤了小二来要了些凉茶装在水葫芦里,天热她们出汗多喝水也多。见谨恪三人还在跟饭菜奋斗,便帮她们三人也装了凉茶。出行在外,茶杯不方便使用,众人便都准备了水葫芦。

    慧馨弄好四人喝水的葫芦,又拿出一个额外的葫芦,在里面放了药材,又找小二倒了热水在里面。这个葫芦里放的药材是防中暑的,她准备跟谨恪三人分着喝,免得在车里闷中暑了。

    慧馨还让小二帮她们包了几块干粮,还有一些肉干。她不知道后面的旅途会如何,但准备点吃的总是有备无患。

    驿站旁边有一家杂货店,慧馨过去转了一圈,里面卖得东西真是杂货。从绣品到竹篓全都有,甚至还有胭脂水粉。。。

    店主正在给他的小孙子做风车玩,慧馨忽然心中一动,请求店主再给她做两个风车,只是把扇叶做的更大一些。

    等她们回到车上后,慧馨把车厢两侧的窗帘拉起,然后把风车固定在车窗上。扇叶够大正好遮挡了人们往车窗里探的视线,而马车开动后,风车的扇叶就转了起来,徐徐的风就吹到了车厢里。虽然没有电风扇那么凉快,但是聊胜于无。

    车厢里有了风,凉快了许多,谨恪三人看着风车又新奇又意外。连跟在车外的士兵也看着风车啧啧称赞。

    到晚上她们在驿站休息的时候,许多人来询问慧馨她们车上的风车,慧馨便把风车拿下来给她们,方便她们照着做。

    吃完饭洗漱过后,慧馨四人坐在桌前歇息。四人在商讨后面的日子应该做些什么,天天这样呆坐在马车里,人会受不了的。

    谨恪拿出一段红绳说,可以翻花绳玩。谨饬不置可否,慧馨也不太敢兴趣。花绳是小孩子喜欢玩的,她们这年纪已经不太适合了。

    谨诺提议打叶子牌,可惜驿站没有卖叶子牌的。在这个朝代,叶子牌这种游戏大多是有钱人家太太小姐们消遣时间玩的。慧馨则受叶子牌启发,想起了纸扑克,可惜现在不是出头的好时机。

    谨饬喜欢下棋,可惜马车太颠簸不适合。这让慧馨想起了五子棋,只要那张纸和笔就可以玩了。

    正当慧馨要跟谨恪她们讲解五子棋怎么玩的时候,却传来了敲门声。

    慧馨起身打开门,见是顾承志站在门外,忙将他让进屋。

 第九十一章 休整

    第九十一章 休整

    谨恪见进来的是顾承志,眼睛一亮,“表哥怎么过来啦?是不是有好吃的带给我们啊?”

    顾承志扬扬手里的布包,“驿官刚才送了几个果子来,我看你们晚上没吃多少,就拿来给你们尝尝。”说着他打了布包,里面是几个洗干净的桃子。

    几人每人抓了一只桃子忙着啃,能吃到水果真是太好了,人在旅途有青菜和水果得多吃点啊,否则会肠胃消化不良哒。

    吃完桃子手上黏黏得,慧馨便道,“我再去打点水来吧。”便端着水盆出了屋。

    颠了一天的车,大家都很累了,许多房间已经熄了灯。慧馨跟守在井边的士兵打了招呼,旁边一位士兵帮她提水上来倒在盆里。

    顾承志见到慧馨在井边正要往回走,忙上去唤她,他有些事情需要问她。赈灾用的粮食和银两本来就不够,这次他们一起押运的粮食户部给的还算痛快,只是他很担心后续的进展。

    慧馨听了顾承志的担心笑着说,“我哪有本事支使户部的人,不过我听说乙院有位周玉海小姐,她的一个姑姑嫁给了户部尚书,一个姑姑嫁入了钱粮李家,而且周小姐还准备参加今年的选秀。皇后既然已经发话让静园的人协助赈灾,殿下和侯爷只管差遣便是。殿下只要知人善任,便可事半功倍。想来殿下对静园的小姐们还不太了解,我那里正好有本书,可以送给殿下仔细研究。”

    慧馨把水盆放在井边,去了放行李的马车那里拿了本书给顾承志,这书正是慧嘉给她的那本,记录了静园每个人的身份。她们出发前,静园特许了两日的休假给她们,她从谢府专门拿出来的,想的就是顾承志可能需要。

    行程进行到第四天,她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离京城越远,驿站越来越少,她们开始在野外吃午饭,人手短缺,为争取时间,静园的人得自己动手做饭了,她们排了轮班轮流做饭。

    气温虽有所下降,但是空气湿度在增加,湿热感开始加重。谨恪她们觉得不太适应,慧馨倒罢了,她本就是在江宁长大的,相比京城干燥的气候,她更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