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魔鬼怪入我图-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时他看到吴奇,赶紧打招呼:“吴道长,戴道长!”
  “看起来孙哥也是心怀成都府安危。”吴奇忍不住打趣。
  孙笑文尴尬笑笑:“好歹是蜀县人,出一份力嘛,那我先走了,不耽误两位道长公务。”
  出来后,吴奇又看到了其他人过来募捐,里头又有另一个熟人,刘伯文。
  他是米商,倒是带了辆马车过来,要捐米。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嘛。”刘伯文摇着一把纸扇,身姿越加富态:“成都府好,我们这些商人才好嘛。道长,家母带了误丧鬼,也在到处寻找蝗虫,最近倒是忙碌。”
  蜀县不如江南富裕,不比中原多权贵,毗邻蛮荒之地,民风悍勇又直接热烈,平时多斗殴,面对灾难时也能同仇敌忾。
  危难来临,总是不乏有敢于站出来的猛士。
  与蜀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阁皂山,若是遇到大灾大难,怕是阁皂山就是人人自保,各凭本事了。
  吴奇心里正琢磨,突然有个孩子过来。
  “道长,有个姐姐约你今日辰时,到城内蒹葭楼吃酒。”
  吴奇目光一凝。
  白婕?
  她竟还在蜀县?


第226章 坏女人与好灵根
  ——今日辰时,蒹葭楼吃酒。
  这话就是此前陈皋转述白婕的请帖,原班不变。
  李宓想了想,给出自己的看法:“尊者,不论如何,白婕选在蜀县城内,应该没有敌意。城里有戢水龙女坐镇,想要做点什么,风险太大。”
  吴奇点点头。
  不到辰时,天色已暗,蜀县长街两侧的酒楼商肆都点上了烛火,门口和楼上挂了一盏盏灯笼,将蜀县照得一派明亮。
  吴奇到了蒹葭楼,还没开口,小二就匆匆跑来。
  “吴道长,二楼杜鹃屋请,那边的客人等您一阵子了。”
  如今他也是蜀县名人,酒肆小二一眼就认得。
  “有劳。”
  吴奇客气了一句,迈步上楼,走到东面尽头,这里门上刻了一只杜鹃。
  推门而入,里面却没有掌灯,一片暗淡。
  李宓正要点灯。
  里头传来一个声音:“暗一点好。”
  吴奇碰了碰李宓的手臂,李宓自觉守在门口,反手带上了门。
  室内黑暗,但却难不倒结丹修士,吴奇驭气入目,便能看清里面种种,只是不如阳光下那么清晰细致。
  圆桌靠窗处,坐着白婕。
  与上次不同,今日她身披一件简朴道袍,长发用木簪系住,未施粉黛,少了此前的风尘味,更像是吴奇记忆中那位干净温柔的师姐。
  吴奇在她对面坐下。
  窗户开了一爿,月光投了进来,落在了桌上,映出了白婕的半边脸。
  “可惜。”
  吴奇略有遗憾道:“桃花府遭蝗祸所毁,龙女赶过去时却迟了。”
  “倒也不迟。”
  白婕轻声说:“那样的地方,毁了也未必是坏事。”
  吴奇心里有很多疑惑。
  但他最在意的还是一件事。
  “师姐与幽鬼有无关系?”
  “幽鬼?”
  白婕笑了一声:“师弟,想来是桃花府的人说的吧?如果我猜得不错,他们应该是说,我串通外界幽鬼邪魔引来蝗灾,导致桃花府被蝗群所害……”
  “桃花府灵桃树受损严重,自然需要一个替罪羊为此负责,我就是那个适合的人。既没有靠山,也没有来历,道侣邴汗青又一直病病殃殃,命不久矣。”
  “师弟你应该知道,我不会立于危墙之下。”
  白婕目光清明,声音平稳:“昔日跟随严长老到御剑阁如此,后来从浮云观到桃花府亦然,现在离开桃花府的原因也一样。”
  “至于投靠幽鬼?我不认为自己有那么命大,也不认为幽鬼会比大唐朝廷与三教更好。”
  “这太蠢,又对我不利,这事我不会做。”
  她直言不讳。
  这倒是符合吴奇对白婕的印象:一个隐蔽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幼年时的记忆总有许多美化,但将白婕在浮云观的行为方式进行理性分析,便能从她那些笑容与温和中找到背后本质。
  “所以,是桃花府的人让师姐当代罪羊,师姐逃走了?”
  吴奇看着对方。
  月光下,白婕的女性面庞更多了几分柔美与虚幻,仿佛若即若离,这倒是与幼年记忆里渐渐重叠。
  “不是。”
  白婕摇头,她端起茶壶,给吴奇和自己各倒了一杯水:“其实是桃花府想要让邴汗青来承担所有后果,只有结丹修士才有分量担责,不过出了一点小小意外,邴汗青死了。”
  “师弟,喝茶,茶里没毒。”
  她率先喝了半杯,呡了呡湿润的嘴唇。
  吴奇也饮了一口茶,茶是粗茶,平凡而真实。
  “我杀了邴汗青。”
  白婕露齿一笑,笑容里带着两分妩媚与愉悦:“所以这件事让桃花府掌教大怒。当然,他生气的地方不在于邴汗青死,而是死的不是时候,甚至连尸体都不全,所以他的计划没法落实。”
  “若是不能找到代罪羊,桃花府遭蝗灾袭击,培育数百年的灵桃树将毁,最大责任就要落在他头上,这才是他不能忍受的事。”
  吴奇心里一动:“但我记得,师姐不是与邴汗青道友一向感情极好么?尚且在浮云观时,邴道友就经常送来礼物给师姐。”
  “不错,他曾对我感情深重,这毋庸置疑。”
  白婕叹了口气:“可惜真正结为道侣,我才知道,许多事并不是看起来那么好。”
  “师弟,你能理解,一个男人为了争取利益,故意设计让妻子去陪酒陪睡,从而胁迫拿捏对方么?”
  “他就这么做了,而且非常自然地告诉我,修士一生很长,只不过皮肉之欢,比起修行精进,不足道哉。他还说许多修士都这么做,这只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她笑了笑,半边脸都在黑暗里:“然而,明明是他做出的计划,最后他却对我破口大骂,认为我是被任何男人睡都能笑着迎合的婊子贱货。”
  “骂过之后他又抱着我痛苦,骂自己没用,他是一个很分裂矛盾的人,他为自己的无能而痛苦,又无法抗拒捷径可能的诱惑。”
  白婕站起来,解开领口,露出道袍之下的躯体。
  里面只有一件简单的白色抹胸系住胸脯,手臂,肩胛,腰腹,与整个后背都暴露在月光下。
  白皙的皮肤上布满一条条深红色伤痕,这些伤痕很新,有的才凝结了血痂。
  “上次见过你后,他又用鞭子打了我。”
  “我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和修行,暗无天日,永远没有出头之地,还要不断包容一个长不大的结丹修士,我累了……所以我就用准备好的药杀了他,将他切成十几块,藏在了地窖的坛子里。”
  白婕穿上衣服,系上腰带,仿佛没事人一样说着:“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当时选错了人,这也是我要付出的代价。”
  “我的确是杀了自己的道侣,不过要我去策动蝗灾和幽鬼,那就太看得起我这个筑基修士了。”
  她脸上带着笑,看起来比此前要轻松许多。
  吴奇心里叹了口气。
  这种事外人总是难以评价,因为不置身其中,就无法体会到种种切肤之痛。
  他收敛心绪:“师姐一直谋定而后动,想来是找好了下家?”
  “师弟聪明。”
  白婕笑道:“我通过了九幽山的考核,今日就将离开剑南道,下次回来不知是何时。”
  吴奇点点头。
  这倒是符合九幽山的风格,来者不拒,只要有符合他们要求的能力。
  白婕虽然修为不高,但心智坚毅,狠辣果决,如今婆娑世界形势复杂,这样的人才符合九幽山需要。
  吴奇犹豫了一下:“师姐若在九幽山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麻烦,不妨去找侯莫陈魏前辈。他是九幽山执事,又是元婴中期修士,与我也算相识……就说沈驹的事他还欠我一个人情,以他的性格想来不会赖账。”
  侯莫陈魏在龙虎山前大战死对头邱长明,吴奇当时帮他出了一口恶气。
  不管怎么说,白婕在浮云观时对吴奇的确很好,有时候甚至好到没道理……背后原因不提。
  吴奇琢磨着,这也算是给昔日吴奇的青春懵懂画上一个句号,有始有终。
  “没想师弟在九幽山也有关系。”
  白婕有几分惊讶,随即微笑:“那就多谢师弟关照了。”
  “师弟大方,我这师姐虽然不是什么好女人,但也要有所表示。”
  她从袖里取出一截树枝,放在了桌上:“这是桃花府最重要的灵桃树的灵根,本有三根,可孕灵桃树。灵桃树遭蝗虫啃咬,桃花府掌教取了灵根,自己留下一根,让邴汗青保管两根,本是要陷害他。如今这两根在我手里。”
  “我手中两灵根,一根给了九幽山做投名状,另一根原本想要留着,如今想想,还是给师弟吧,留个念想。”
  白婕走到窗口,脸上显的有几分伤感:“师弟一定要记得我啊,不要把师姐忘了,哪怕只是一个名字也好。”
  说罢,她从窗口跳了出去,踪影不再。


第227章 剑南大捷
  京城长安,大明宫宣政殿。
  天才蒙蒙亮,殿外百官已等候在列。
  此处本是大唐天子受朝之地,但如今已取代昔日较狭窄的含元殿,早朝一并在此。
  仗卫林列,文武四品以下依班序立于庭,侍中内外呼应,天子缓步自两门出,升御座。
  侍中宣朝。
  于是,众官于在各自座椅落座。
  众官中,谏议大夫魏征起身而出,他咳嗽了两声,忍住身体不适:“蝗灾肆虐,民不聊生,河南道郓州刺史贾粱庸、亳州刺史黄齐山瞒报灾情,消极应赈,欺上瞒下,置百姓生死于不顾。”
  “据河南道监幽卫沿各县、镇、村统计,十一月初至十二月初,郓州因蝗灾传播疫病饿死、病死七千六百余人,亳州更是有数股盗匪因此横行,邪佛黑幢天子信徒再次作祟,九幽山也四处出没,前隋余孽兴风作浪,百姓死亡近万人,更有数千平民被邪佛蛊惑,大建淫祀!天怒人怨!”
  他带病面容蕴含怒意,声音略显嘶哑:“臣,请斩贾粱庸、黄齐山!以正视听!安抚民愤!”
  魏征杀气腾腾,让一干朝廷大员都噤若寒蝉。
  谏议大夫执掌朝廷议论,更是言官之首,比御史台的御使大夫更为清贵,上监天子言行,下查百官风化政务。
  坐于御座上的天子目光沉敛,慢慢道:“此事朕正困惑,河南道死了那么多百姓,朕却在半个多月后才知晓……在座诸位,你们是大唐栋梁,国之重臣,正所谓兼听则明,对此有何看法?”
  下面鸦雀无声。
  让人难以忍受的沉默持续了半刻钟。
  大唐国君终于再次开口。
  “着龙武军出京,带贾粱庸、黄齐山,由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寺三司会审。”
  “召河南道节度使张介然回京,令观察使诸遂良暂领河南都督府,总办应对蝗灾诸多事宜,便宜行事。”
  天子轻飘飘做了决断,堂下相关众官纷纷领命。
  “禀告陛下,如今蝗灾紧迫,三教修士无法参与应对,需加快赶制应对虫患之器。请陛下能准工部暂停此前船只建造,拨付款项,鼓励匠人全力赶制驱逐虫患之器具,应对眼下蝗祸。”
  说话的是工部侍郎陈宪。
  他正色道:“不到万不得已,国运不可动,工匠历来诸多奇思妙想,反倒是可能有奇效。”
  中书舍人薛稷起身:“陛下,薛稷认为,陈侍郎此言差矣。士农工商各有所职,匠人身处长安,甚至未曾亲眼目睹河南虫患,以至于根本不了解蝗灾之恐惧,如此闭门造车,实乃下策。”
  陈宪一听,压着火气道:“那要到听听薛大人高见!”
  “高见谈不上,薛稷倒是有一个办法。”
  他摸了摸胡须:“此前就曾听闻,未有智慧的野兽不会遭天劫反噬,广州海外南蛮岛屿,有不少以虫为食的凶兽。不妨将其捕获,驱虎吞狼,岂不美哉?”
  陈宪听罢哈哈大笑:“薛大人果然是久居内廷,凶兽一旦放出,其危害更甚蝗群,它们只知杀戮猎食,如何让它们乖乖吃虫?真正遭难的是百姓,这叫火上浇油!”
  薛稷一时语塞,也反唇相讥:“不懂兵事与蝗灾的工匠,绝非良策。”
  天子揉了揉额头。
  虽然这样的场景已发生了太多次,官员互相争辩攻讦,在朝廷早朝上简直是每日必备,但他还是有点烦了。
  “既然两位都没有良策,那就先坐下休息,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天子发话,两名官员也只能闭嘴,再次坐下。
  “诸位同僚。”
  这次发话的人坐在第一排左手第一位。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慢慢站了起来。
  房玄龄声音四平八稳:“据监幽卫观察与太史局推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