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行为,完全可以表现出他的胸襟与思想境界。”
闻言,吴王直接笑了出来,“不错,朕也是这般想的!”
顿时,白公公心中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没有出错。
“许知州乃是弘光九年的新科状元。
殿试之时,朕虽然年幼,但是已经察觉到了他的不凡。
往后的时间里,随着朕掌握的情报和许知州的表现,愈发的告诉朕:朕确实是有着识人之明。
许知州用他的行动和表现,告诉朕,他没有辜负朕的屡次破格提拔。”
此时,听的天子言语,白公公心中震撼。
虽然往日里聪天子态度察觉到天子对于许知州很是看好,但却没想到是这般看好。
“白公公,对于许知州这种那能臣名士,你说朕该如何褒奖他?”
“这,奴才不知!”
吴王思索片刻,眉头舒展开来:“崇文院中,除了各种典籍,收集文物也渐多,空间不敷使用,于是有着一部分移往新建的崇文院中堂的秘阁。
不如,干脆直接将这中堂秘阁另设一阁,司贮存文物之职。”
第二十六章 秘阁大学士
弘光十五年六月,灵州青蛉县。
陈鸿宇身着便衣,行走在田地之中,身旁还有着一个老农以及数个官员跟随。
这些官员都是青蛉县中官员,此时,都在陈鸿宇身旁作陪。
仔细查看了一番田地之中的庄稼长势,又询问了老农一些问题,陈鸿宇这才出了田地。
身后,青蛉知县稍稍呼了口气。
这位知州大人,在任数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而且对于农事很是看重。
经常会出其不意来到所属郡县探查民情,查看各个县衙是否切实的将州中律令执行下去。
他今日也是突然得到知州大人前来探查到消息,的亏他从来都是安安分分的将知州政令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
“维新啊,你这个知县当的不错。
一路走来,百姓皆是身体健康,面色红润,可见已经是彻底摆脱了贫困。”
听见陈鸿宇称赞,被称为维新的青蛉知县面露激动之色。
“知州大人谬赞,今时今日之灵州能够如此富庶,能够进入全民小康的时代,全赖知州大人。
下官,不过只是一个执行者罢了。”
五年前,陈鸿宇没有到任之前,灵州虽然勉强还算不错,但也只是在大吴诸多州之中排在中等。
自从现在这位知州到任,各地官衙之中官员行事风气迅速改善,并且有着各种律令下达。
三年过去,灵州便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兴修水利释放出的大量空余田地,更是为许多失去田地的贫苦百姓提供了一条生路。
直到如今,知州上任之初下达的各项政令才真正显出来巨大的威力。
州府财政一跃进入全国州郡前五,震惊朝野。
听的青蛉知县话语,陈鸿宇再次鼓励几句,这才将王佑招致身前。
“佑之,你觉得义仓是否已经可以开始铺设。”
“禀知州,如今我灵州富庶无比,州府财政盈余,却是已经可以开始铺设义仓。”
听到两人对话,青蛉知县心中一惊,这位知州一上任不久,便行走灵州各地,著出了《教荒活民书》,灵州数年间几次天灾导致的饥荒就是各处官衙根据《教荒活民书》内容完美应对的。
《教荒活民书》之中“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的理念也逐渐在各地流传。
他早就知道知州必然还会有着大动作,不想今日就已经碰上了。
陈鸿宇此时却是感慨道:“赈济者,用义仓米施及老、幼、残疾、孤、贫等人。
米不足,或散钱与之,即用库银籴豆、麦、菽、粟之类,亦可。
义仓设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救济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
等到义仓体系建立完全,我灵州才算得上真正的全面小康。”
话音落下,就见的刚刚的老农直接跪了下来,嚎啕大哭。
陈鸿宇有些惊讶的看向先前老农,连忙去搀扶他。
就听见那老农一边在地上用力磕头,一边道:“好叫知州大人知晓,老农长子当年便是因为被野兽袭击,导致瘫痪在床。
当时青蛉县还比较贫苦,老农家中更是家徒四壁,为了不拖累家中,长子绝食而死。
如今听见知州大老爷您和其他老爷讨论义仓的事情,心中悲戚,不能自已。
如若知州大人早生十数年,我儿也不用绝食而死。
乡亲们虽然都见识比较短,但是自从大老爷您来到灵州,我们的日子就过的越来越好。
搁在以前,就连知县都不会亲自来田地里慰问探查,如今,各地都不时可以看到知州大老爷您亲自下田探查。
您,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
……
弘光十五年七月,政事堂以灵州知州许平“勤政爱民,治绩斐然”,授予许平崇文院之职。
许平恳辞,以“才疏学浅,德行不足”为由固辞不就。
当是时,仕林钦佩,天下士子皆叹之。
八月,吴王下令于崇文院中另立一阁,司贮存文物之职。
同时,任灵州知州许平为秘阁大学士,执掌秘阁。
九月初,灵州知州加秘阁大学士许平进京述职,上书吴王《义仓言事书》。
九月末,吴王下诏设置义仓,救济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
……
京都,宰相府,秦晖背负双手悠哉悠哉的漫步在院子之中。
旁边,一些已经是朝廷要员的门生静静挺立。
“老师,崇文院三馆馆长历来都是由三位宰相兼任。
但是,此次陛下竟然再次分出来一个秘阁,还任那许平为秘阁大学士。
这,是否是要……。”
看着那弟子欲言又止的样子,秦晖淡然一笑。
“其实,按原本的发展来看。
司马珣加上乔宏,他们两人必定可以与我分庭抗礼,再加上陛下年岁渐长,开始处理政事。
说不定,我们这一系会直接被扫落下去。”
司马错面带笑容,抚着胡须,继续道:“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天地封禁打开,我作为大吴唯一一个实封大儒,是用来对抗他国大儒以及可能存在的域外天魔的绝对主力。
这种时刻,吴王甚至还要多多依仗我,又怎么可能在这种关键时刻去了我的相位!”
京都,御史台,郭坚面带笑容,和一位御史台之中的同僚一同结伴而行。
他和陈鸿宇不一样,参与过科举之后,便直接进入了御史台,担当御史。
至于身旁这位御史,原本是保守派人员,近来似乎受到了新学影响,逐渐偏向明廉系,与他的关系也近了起来。
“鲁直,你也是从明廉书院走出,应当还与半山先生是同窗吧?”
闻言,郭坚面上浮现一抹苦色:没错,先生天资卓越,第一年还与我们在同一个学堂讲学,第二年就已经成为讲师,在学堂讲学。”
闻言,这位御史面露感慨之色:“半山先生果非常人。”
郭坚再次感慨道:“明廉书院之时,我等曾参与了一次东湖小文会。
自小文会之后,我尝试仔细观其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第二十七章 许平不出,奈天下苍生何?
弘光十六年三月,陈鸿宇立在凌仙阁之上,看着下方逐渐散去的士子。
“这天,要变了!”
此时,他抬头朝着天空望去就可以看到苍穹顶上有着天地气机在剧烈变动。
“此时,东辰神庭大军竟然已经到了儒界界膜之外。”
神庭大军,此时正与那些儒界文渊阁之中的儒修战斗。
儒界儒修每当寿元将近就会进入文渊阁之中沉睡。
上万年下来,儒界也很是积蓄了一批尖端战力。
此时,就是这批尖端战力牢牢的将神庭大军阻拦在世界之外。
双方战斗太过激烈,交手的余波已经间接的影响到了儒界内部。
此时,那苍穹之上剧烈变化的儒界气机就是明证。
“神庭大军被牢牢阻拦在世界之外,要想直接斩断文渊阁这件儒道圣器对那些儒修的支持,就必须攻入儒界,改变天地气机。
但是这是一个绕不开的死结,只有斩断世界对文渊阁的供养,这些儒修才能无力阻挡神庭大军。
也只有打败这些儒修,东辰神庭大军也才能攻入儒界。”
也因此,他们这些在儒界登上高位的暗子就成为了破局的关键。
思绪间,陈鸿宇心中感慨:“这一桩滔天大功,看来只有我陈某人来立下了!”
“只不过,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酝酿。”
……
京都,华清池,吴王依旧蹲在池边投喂着池中锦鲤。
“白公公,你说我该不该启用许知州,按理来说他早就应该进入政事堂了。
如今仕林之中已经一片沸反盈天,御史台一堆御史更是天天上书,朕现在可是头疼的不行。”
白公公迟疑了一下,这才道:“陛下,这就要您看许知州和秦相公孰轻孰重了。”
闻言,吴王又是一阵头痛。
原本,他对于这个许平可谓是十分欣赏,对于他提出的新学的变革之道更是十分认同。
但是,天地封禁解开,域外天魔临于天外。
一旦将来域外天魔进入儒界,大吴的局势可是要大大依仗秦晖这位实封大儒。
也因此,原本逐渐削弱秦晖手中大权的行为逐渐停止,甚至对于许平的提拔也因为秦晖的建议而暂时放下。
只不过,近来随着天地气机变化,各种天灾横生,全国百姓生活困顿。
而这些天灾,已经动摇了国本,大吴的气运天柱也有了不稳之势。
一旦大吴气运受损太对,到时候他气运加身后的战力也会下降不少。
“其实,如果好生和秦相公说一番,应该能够劝服。
毕竟,如今只有启用许平革除弊病,才能够让大吴重新散发活力。”
就在这时,有着侍卫急忙冲来。
“陛下,大吴南部十四州因为天灾,收成锐减,百姓叫苦不迭,甚至有着反势。
虽然被轻易镇压,但是形势刻不容缓,此时那些御史台之中的御史正朝着皇极殿而去。”
……
弘光十六年三月末,大吴南部十四州,因为积弊众多,外加天灾,形势告急。
御史台众多御史于皇极殿外长跪不起,请求吴王行新学革新之道,割除大吴弊病,稳定国本。
天下各地新学士子,包括很大一部分保守派士子也是纷纷改变立场。
一时间,一股浩荡的声音开始统一起来。
“许知州不出,奈天下苍生何?”
……
宰相府,秦晖愤怒不已,直接将茶杯摔碎在地。
“许知州不出,奈天下苍生何?奈天下苍生何?
这什么意思,是我秦晖造成积弊众多,还是说我秦晖能力不足,竟然要启用这一个毛头小子。
看来,我还是小觑了这许平,凌仙阁之中讲学五载,已经为他养出来了巨大的名望。
根基已成!根基已成啊!”
旁边,一众家眷都有些惊慌失措。
秦晖儒道造诣深厚,养气功夫了得,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他这么生气。
……
次相府,乔宏微微皱起眉头。
“如今,这许平的声名可是大得很呐!”
身旁,乔安为他捏了捏肩膀,道:“父亲,许平能有如今这般形势倒也是预料之中。
原本,他就天资出众,任职期间也都是政绩卓越。
而且,他一个实封进士,每日里抽出时间在那凌仙阁讲学,不问出身,不求回报。
这等胸怀气魄,本就可以为他养出巨大名望。
更何况,如今天下局势动荡,天下乱象横生,田地收成锐减,百姓和处于统治地位拥有大量田亩的士族走到了对立面,甚至引发的矛盾动摇了国本。
这个时候,许平的新学之道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上革除体质弊病,下兴修水利、开坑田亩。
而且,他在灵州实行的种种制度也都验证了其优越性。
对于天下士族来说,施行新学革新之道既可以稳住百姓巩固自己统治,又不用有着太大损失反而可能有着更多收益。”
待他说罢,乔宏笑着接过话头。
“这个时候,想必秦相公必然是十分恼怒的。
许平不出,奈天下苍生何?
这不是明摆着说他执政能力不行吗?
我和君实两人好歹可以甩锅给他,但他可是一直大权在握。
这锅,可是没处甩啊。”
……
皇极殿中,吴王静静坐在龙椅之上,一手抚膝,一手撑着脸庞,侧头听着殿外御史台诸多御史的声音。
“当今之世,乱象丛生,唯有革新之道可挽天倾!
许知州为新学领袖,灵州任职期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