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总体来讲还是趋于稳定。
即便有几个跳的比较欢。
那也只是跳梁小丑。
不足为惧。
这么一来的话,大秦境内也就只剩一种不稳定因素了,那就是不安分,想复国的六国遗留旧贵族。
他们过去在自己国家是贵族。
是官员,享有特权。
但是如今他们的国家已经被秦国吞并了,秦国不可能还承认他们旧有的爵位和位置,这种一下子从享有特权的贵族,变成几乎没什么特权的普通有钱平民的落差,对他们而言,显然是相当难以忍受的。
不甘心怎么办?
那当然只能想办法复国了。
这些人能力虽然不怎么样,也没办法迅速召集百万大军啥的,可是奈何他们分布的实在是太过于分散,人手也着实不少,即便每次搞事的规模不大,可是经常搞也是挺烦人的,他们这边搞搞事,那边搞搞事的,也不利于百姓安居乐业。
所以百家问题解决后,嬴政就开始着重处理六国遗留贵族的事。
那也是真的下了狠心。
直接让最近这一年培养出来的官吏,带着数十万大军,以咸阳为中心,往外推进,进行人口普查。
既是为了核定全国人口,方便收税,确定土地,为民伸冤等等。
也是为了清查六国遗留贵族。
找到六国遗留贵族,先仔细的审查一下,看看他们手里有没有兵戈,人数是不是过多,如果有数量比较多的兵戈的话,那不用说,直接拿下,如果没有什么兵戈,只是人数过多,那就强制分家,把他们全都三五口分开,往全国各地运。
免得他们纠结在一起搞事。
虽然这么做花费比较大。
不但要把去年一整年的国家收入全部花掉,还得倒欠一点,但是为了将隐患彻底清除,最近几年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也是值得的。
毕竟这可是苦一时而利数代。
人口普查持续了整整两年多。
两年多之后,大秦帝国这才能算是真正的荡平宇内,所有六国遗留下来的不安分贵族,不是被剿灭了,就是被分散到全国各地,或者直接逃到了匈奴东湖之类的地方。
总之大秦境内是安定了。
可以安心的搞发展,搞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
农业繁荣带动工商业繁荣,工商业繁荣带动百姓富裕,百姓富裕带动文化教育发展,随后文化教育发展,再次推动农业的继续繁荣。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只花了五年时间,大秦的耕种土地就翻了两倍不止,这是这几年工业发展不断反哺农业,以及嬴政没事就派王翦他们带兵去匈奴抢牛抢马之类的回来耕种带来的结果。
耕地面积翻了两倍,那产出翻的可就不止两倍了,毕竟这几年土化肥和堆肥之类的技术都已经推广到了全国范围内,土地亩产量本来就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如今耕地又翻了两番。
两者叠加,那可是四五倍。
农业的繁荣发展带来的结果就是,这天下,基本再也没有多少饿死的人,以及工商业的蓬勃发展。
工商业繁荣就是国富民强。
再之后就是有钱的百姓想让孩子学习念书,这就是一个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循环递进的发展模式。
普通百姓吃饱穿暖了。
甚至家里稍微挤挤,还能供一个孩子上几年学,学点知识,在这种好日子的滋润之下,哪还有几个普通平民百姓会想着怀念过去的祖国啊,就是有人想搞事,即便是想复国啥的,那他们恐怕都会立刻忙不迭的想办法把搞事情的人拍死。
谁还能有好日子不过,非得瞎折腾去过过去那衣不蔽体的日子。
对于这时候的普通百姓而言。
国家的概念根本就不重要。
吃饱喝足饿不死才重要。
只要一个国家能满足百姓衣食足这一基础底线,那就基本没什么人想造反,即便苦点也不想造反。
这是百姓与贵族的最大区别。
百姓只求衣食足,贵族想要的太多,所以,这才会格外不满足。
而此时,距离嬴政一统天下。
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
这七年时间里,他也不是就单纯的发展国民经济和文化教育,探索外界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七年下来他已经探索到了极远的距离,再加上现在粮草丰足,交通方面比起七年前还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他在征求了一下乔木的意见之后。
便再次复起了军功授爵策。
开始调遣三路大军,分别往北边的匈奴,东胡和月氏,南边的百越,云滇,西边的西羌诸部而去。
别看这次打的都算蛮夷,但实际上困难程度比打六国还要难上许多,因为这些蛮夷基本没什么建城的概念,大多数都是分散着居住。
头铁的部落还好,能灭掉。
可是有些胆子小的,打不过就跑,这么大地方,还真不太好追。
要不是南方多林木,此时大秦需要林木建船远航,西北多牛羊。
此时大秦同样需要牛羊耕种。
估计大军都不太坚持的下去。
但好在有乔木时不时的提供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南方瘴气和西北高原反应的药物。
所以虽然打起来比较困难。
但损失也还好,并不严重。
在经过为期五年的僵持后。
嬴政总算将大秦东边和南边的疆域,全都打到了靠近海洋区域。
西北边疆,也已然将匈奴东胡和月氏,西羌之类的部落,全部都驱逐到了更加苦寒的地方,甚至于就连西域都被嬴政给打下了大半。
目前正派遣蒙毅继续死磕着。
之后自然是继续休养生息,并且慢慢的消化刚刚打下来的领土。
一边迁移人口,进入新打下来的领土当中,一边让百家之人教化新打下来领土上面居住原住民们。
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一起搞。
接下来很多年里,嬴政一直都维持着五年休养生息,五年攻城略地,扩张疆域的规律,继续不断的往外面扩张着,延伸着大秦疆域。
第一个十年。
他打下了整个东亚区域。
第二个十年。
他灭了孔雀帝国。
第三个十年。
他灭了由马其顿帝国分裂而成的托勒密王国、塞琉古王国、马其顿王国这三大王国,并且因为疆域过大的原因,不得不开始收敛了。
之后的二十年里,他光是为了维持现有疆域的稳定就已经很艰难了,就更不用说继续往外扩张了。
直到他将近八十岁的时候。
乔木临死之前把蒸汽火车以及铁轨之类的东西都搞了出来之后。
便利的交通,才使得嬴政彻底的将先前打下来的领土稳定下来。
而这时他年纪已经大了。
实在没精力再继续开拓疆土。
最后,他选择八十岁退位,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嫡长子,也就是扶苏,实际上嬴政本来是想越过他儿子,直接将皇位传给他孙子的,不过出于想到他儿子做了大几十年太子,要是一天皇位都没坐过的话。
未免也有些太可怜了。
所以这才将皇位传给扶苏,并且叮嘱扶苏,要是感觉身体不行了就早点让位,别在皇位上待到死。
而他自己则是坐着新火车。
以太上皇的身份。
巡游天下去了。
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始皇祖母夏太后(番外)
历史文化论坛,胡言胡论版面
今日置顶贴
【史上最像穿越者的古人】
最近穿越剧很流行,看那些穿越剧,突然感觉历史上有些人物的存在本身就像个bug,严重怀疑他们就是个穿越者在历史中搞事情。
今天特地设立了一个榜单,大家讨论下,看看谁最像是穿越者。
NO1:上古轩辕黄帝
NO2:殷商帝辛
NO3:秦国夏姬夏太后
NO4:新朝新帝王莽
NO5:扯淡碑主
……
【其他的我都能理解,可是上古轩辕黄帝和殷商帝辛是什么鬼?
他们两个有什么问题吗?
怎么会跟穿越者有所联系?】
【上面的,按照史记记载,轩辕皇帝简直就是一个发明界老祖。
他以一己之力,成为我国过半器械和技艺的老祖宗,根据史书和传说记载,轩辕黄帝及他指导下的发明创造几乎囊括了原始人的衣食住行、用战等方面,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带领一群原始人走向文明。
如果这些发明真都是他搞的。
说他不是穿越者我都不信。
帝辛的话,我觉得其实还好。
并不是很像穿越者,虽然各方面的思想理念有些超前,但是与祭祀神权团体做斗争这事,从他祖父就已经开始进行了,任用平民虽然有些超前,但也不算离谱,贵族不听话,不用平民也没什么人用啊。
所以帝辛应该不能算吧。】
【轩辕皇帝我觉得不能算,虽然史书上有记载,很多发明创造都是他搞的,但是我觉得这应该是记载有误,很多东西可能并不是他搞的,只是他的手下搞的,然后把功劳都记在了他身上,要是那些发明创造都是他搞的话,那他一天到晚不干活了,就光搞发明创造了?】
【感觉上面说的蛮有道理的。
就拿仓颉做例子,虽然史书记载是他创造了文字,但文字的发展肯定不可能一下子从无到有出现。
文字肯定有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仓颉只能算是在成熟期对文字做了总结,算是个集大成者。
至于轩辕皇帝的话,说不定那些东西不少都是他大臣发明的,然后他派遣人手进行推广,比较偏僻的地方的人不知道这些,看见他推广,估计也就以为是他发明的了。
长此以往,不断误传。
结果就都成了他的功劳。】
【轩辕黄帝太古早了,历史记载也不详细,更多的都是传说,所以真不太好说,但是我觉得,秦国的夏太后,妥妥的是一个穿越者。
这方面的佐证不要太多。】
【同意,夏姬绝对是穿越者。
秦朝的科技蓬勃发展,一点都不符合科技的发展规律,也不符合文明的发展规律,而一切变化的源泉都是源自于那个夏太后,夏姬。
史书记载夏太后受仙人传法。
不但力大无穷。
还通晓了很多知识。
力大无穷不好说,但是她活到一百一十九岁才去世,这是有史记载的,照这个岁数看,她身体素质应该的确很不错,力气估计不小。
夸张点说力大无穷没毛病。
再后面的通晓很多知识,绝对包括了后面秦始皇拿出来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火药炒钢等各项技术。
这些技术真的很夸张,根本不可能是一个后宫女子所能够研究发明出来的,如果不是有人撒谎,那这些知识的来源,就相当可疑了。
说不定就是穿越者给的。
亦或者她就是穿越者。
最离谱的还是她建的学宫。
跟咱们现在的学宫差不多,都是九年义务教育然后选修专业。】
【上面的,你前面说的话看着还有点道理,后面就真的是胡说八道了,我们现在的学宫制度本来就是照着夏太后的学宫制度学习的。
你这是搞错了前后因果吧!】
【虽然感觉上面很多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但夏太后的确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像穿越者的古人。
她提供的那些技术,直接使得秦国,从原先略胜于其他国家,变成能够直接碾压其他国家的水准。
这绝对是一场科技跃升。
到了后期蒸汽机出现的时候。
更像是一场工业革命。
关键的是自她死后,大秦帝国的科技就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停滞状态,最多也就是在蒸汽机领域稍微发展圆满了一些,等到始皇四百多年,秦国内乱崩溃后,后世科技发展水平甚至还倒退了不少年。
读过历史书的应该都知道,秦朝灭亡后,天下混乱了一百多年。
直到汉朝建立。
可是汉朝建立之后,他们竟然彻底的丢失了蒸汽机的制造方法。
最后汉朝在秦国的铁轨上。
只能用马车拉货行走!
根据我的分析,这种情况十分符合穿越者强行拔高时代科技,但是却没有留下完善的基础体系,或者说即便留下了完善的基础体系。
也没有进行全面推广。
只是由大秦皇族私密掌控。
这才会导致后来科技倒退。】
【话说,你们把秦汉之交的科技倒退都归咎于夏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