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我会办到的。”

    温祁连颇有些沮丧的回道,他不知道那些人做戏吗,知道的,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可他就是因为拉不下那脸,所以才没有随波逐流的跟其他大臣勋贵学习。

    这也不能怪他,原身包括原身的丈夫都是要脸的人,原身要是不要脸的话,怎么可能会办完孩子婚礼之后就基本不剩什么钱了呢。这年头的勋贵,但凡是死要脸皮的那种,家里基本都不富裕,只有真正不要脸的,才能攒得下银子。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原身也是真真到了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体悟到这点。

    温祁连从乔木这回去后,就开始收拾家里一些用不到的,有些破旧的东西,并且把那些东西都堆到了一间库房里,等上面的消息,如果上面说要募捐的话,那他就把那些东西赶紧便宜典当出去,如果没消息的话,那就还扔库房里面。

    本来,温祁连是觉得皇帝前段时间刚收入那么多银子,怎么着也不至于还需要募捐赈灾的,可是谁曾想,在他那堆东西准备好的第二天,南洋新南国造反入侵岭南等地的消息就传到了京城,于是,国库里的钱自然就不够了,毕竟赈灾和平叛都是要赶紧进行的事,不能拖到夏收税银收上来之后再慢慢来。

    所以,募捐的命令自然很快下达了下去,温祁连也没办法,只能按照他娘的指令,开始把收拾出来的那堆破烂玩意儿典当出去。并且用极差的演技表演起哭穷来。

    不得不说,虽然他的演技十分拙劣,但是因为哭穷的官员和勋贵数量比较多,所以倒也不显得特别突兀,反倒有一种泯然于众人的和谐感,这也是乔木想要看到的,随波逐流才是隐藏低调的最好方法。

    因为哭穷这种事都已经是常规惯例了,再加上的确需要赶紧出银子赈灾和平叛,所以大家也没太耽误时间,哭了一会穷,便全都很痛快的各自拿出了些银子,七拼八凑的凑一凑,也算是凑了百八十万两银子出来,这些银子再加上明凌帝前段时间抄到的五百多万两,应付目前所需的两件事已然绰绰有余。

    有了钱,很多事都好办,即使赈灾款项在分发下去的时候依旧被扒了好几层皮,但好歹送了将近一半到灾区,所以很快也就将灾情给平复了下去,至少说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危机,更没有引起农民起义。

    倒是新南国造反的事一直都没有平复下去,甚至还越闹越大,本来仅仅只是在边界那边,可后来不知怎么,彼此动用的兵力竟然越来越多,到快到年末时,新南国竟然已经连攻下了十八座城,惹得京城即使到了年关,整体氛围也显得很是严峻,无论宫里宫外,大家都不太敢笑,明凌帝也时常在朝堂当中怒吼咆哮,斥责那些武将无用,斥责文官不能及时提供粮草等等。

    也幸好乔木他们宣和侯府已经基本出了武官圈子,更没有在朝堂上任实职,所以倒是完美的避过了这阵风头,日子依旧一如往常。

 第八十四章 破败侯府老太君(18)

    乾清宫紫宸殿上

    明凌帝猛的站起来,一抬手就将手里兵部尚书递交上来的前线战报愤怒的抛扔了下去,抬起右手食指指着下方朝臣,大声怒斥道:

    “要军饷,朕给了,要粮食,朕也给了,结果你们就给我把仗打成了这副德行,你们说说,半年时间投了半个国库下去,夏税收的银子基本都投了进去,结果就落下了被人家连攻十八城的光辉战绩。

    这像话吗?兵部尚书李卿家?”

    “臣有罪!”

    李壑就知道战报递上去,他这个兵部尚书铁定讨不着好,可是在其位,也只能把这责任担起来,赶紧先站出来请罪表态再说。

    “你有罪,你有罪,你有罪有什么用,你有罪能救下那些被人屠杀的百姓,就能收回十八座城池吗?

    尹国公呢,那个临阵投降的王富强是他推荐的吧,他这个推荐者哪去了?别跟我说今天又报病了!”

    明凌帝现在就是个火药桶,指那打那,打那炸那,不把他心里那股邪火泄出去,朝堂就不得安全。

    “陛……陛下,尹国公说偶感寒凉,上朝恐散病气,不敢前来。”

    回禀的人也没办法,他是负责点卯告病的,他不说谁说。

    “个老贼,病了就让他先休养半年,再派个太医去给他看诊,给他好好的看,好药、针灸一起上。”

    明凌帝正生气着呢,如今这尹国公可不正好撞上了他枪口,对方没有什么大错,他自然也不可能削爵什么的,只能让太医好好的折腾他一番,也好发泄一下怒火。

    之后继续道:“征新大军现今已然溃败,你们说说,派谁去继续征伐新南国,求和的话朕不想再次听到,区区一个南疆小国竟然如此放肆,不灭了它,我大国威仪何在。

    英国公,理国公,你二人皆是我父皇在位时的老臣,壮年时也都是猛将,有没有什么不错的人手推荐,自家子侄也行,毕竟内举不避亲嘛,这次可千万不要推诿了。”

    明凌帝约莫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逐渐削弱武将的势力了,因为那时候他文治武功都很成功,周围也没有任何小国敢侵犯边界,武将拥兵之众和势力之大着实让他有些不满,所以,他就逐渐的开始提拔文官,打压武将,并且进行裁军。

    那些武官也不傻,更何况他们还有谋臣呢,但他们不想造反,因此最终也都默认了这件事,开始逐渐的收拢自己的势力,上交手里兵权,并且把子嗣往其他方向培养。

    只希望能安稳下去。

    然后,就造成了现在连区区一个边陲小国都不是对手的局面。

    “回禀陛下,臣等教子无方,家里子嗣后辈皆是无能之辈,文不成武不就的,着实不敢贻笑大方。”

    呵,他们没用的时候就打压他们,有用的时候就想要用,哪来这么好的事,谁还没点脾气咋了?

    英国公和理国公两人地位都不低,自然也不怕得罪人,更何况现在正是用得着他们的时候,那就别怪他们矜持矜持,拿拿腔调了!

    明凌帝这时也不好生气,只能憋着内心的不满,想再劝劝,可他这才张嘴,一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呢,殿外就传来了北疆告急的大声吼叫,伴随着那声声音有些撕裂的吼叫声,是一个身上满是尘土的将士滚了进来,又大吼一声,并且抬手取出他带过来的紧急战报。

    随后,便昏了过去。

    边上内监赶紧把那个昏迷了的将士抬到边上,并且派人去找太医过来帮忙看看,同时另一个内监则是匆匆把那封有些褶皱的急报递交了上去,经过几次转接,最终交到了明凌帝的手上,而这时,大臣们早就因为刚刚北疆告急慌乱起来。

    说句实在话,南边的新南国就算已经下了十八城,他们也不觉得那个新南国能出什么大乱,因为他们这边有史以来,就没有从南边掀起了战乱而亡国的,但是北边不一样,北边蛮族向来凶猛,而且还时常屠城,甚至于遍数历朝以来,很多强大王朝不是被蛮夷所灭,就是因为那些蛮夷而导致内部混乱,最终崩溃毁灭,重立新朝,所以大家对于蛮族入侵破关是很恐慌的。

    明凌帝这时候也已经把紧急战报给看完了,怎么形容呢,只能说偏逢屋漏又暴雨,今年蛮族草原那边大雪,冻死牛羊不知其数,他们为了能够撑过冬天,只能赶紧开始入关掠夺,本来如果仅仅只是掠夺一番就走的话,那也不至于还要发急报,关键在于,那些蛮族入关之后了解到这边不少大军被南边的新南国牵扯住,短时间恐怕根本调不出兵队去对付他们,所以那些蛮族的胆子又大了些,索性又打的更深了些,甚至还想入京掠夺一番。

    这不,已经连破三关,距离京城的距离也不是很远了,北疆那边的官员发现情况实在瞒不住,也只能赶紧派人传了急报,请求调兵。

    “陛下,北疆之事不可小觑,臣依旧廉颇未老矣,愿率十万大兵驱逐蛮夷,护卫北疆万里疆域!”

    这情况跟南边不一样,所以理国公和英国公两人对视一眼后,英国公就赶紧上前,奏请出征,他这么做,除了的确不想国家出现乱局之外,同时也是为了他们王家,他们王家主脉都在北边住着呢,要是北边真的守不住,就以他们家曾经杀了近万蛮夷的战果来看,恐怕很难逃脱那些蛮夷的屠杀,因此不论是为国为家,他都不能继续推诿。

    “好,好,英国公不愧是昔年的镇国大将军,果真为国为民,只是不知英国公还需调遣哪些将士跟随一起出征,又需要多少粮草,北疆之事实在是拖不得了,我会让户部尽量加快粮草收集速度,还望英国公能够尽快出征,莫要耽搁时机。”

    明凌帝虽然还有些担心英国公的年纪有会不会有些大,但现在放眼朝堂,年轻一辈将士很多都从来没有跟蛮夷做过战,明凌帝又怎敢放心把攻打蛮夷的事交托给他们。

    这时候,他也只能选择尽量信任英国公的确廉颇未老了。

    。

 第八十五章 破败侯府老太君(19)

    因为事态紧急,所以一切事宜全都从简,户部和兵部前所未有的和谐相处,共同努力帮英国公调遣来了足够的粮草以及十万大军,英国公也没耽误时间,在大军和粮草备齐的当天,就匆匆带兵出征去了。

    明凌帝率百官亲自送行。

    消息传出去的时候,还有不少百姓自发前来送行,乔木这次也特地出门凑个热闹,顺带着看看大军出征时的军容军纪,也好估算一下他们这次出征的成功率怎么样。

    虽然本朝看着稳当,但是突然被南北夹击,双线作战,乔木还是有些担心朝廷能不能应付得了,此时特地过来看看军队,既是为了凑热闹,也是为了安自己的心,然而当她看到下面的军队,以及颇有些老骥伏枥,意气风发韵味的英国公的时候,当时就长叹了一口气。

    当朝廷到了要用人的时候,竟然没有任何年轻将领可用,这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恐慌的事,若是这代老将都去世了,未来又该如何,这些问题虽然不是迫在眉睫,可也的的确确是切实存在的问题,乔木觉得自己还能再活四五十年,自然得想的再深远些,她可不想自己临了临了,一百多岁还得遭遇乱世。

    因此,看完这任皇帝为将士践行后,乔木就匆匆回去,准备加快自己海贸的进程,并且顺带着改变一下原先的计划,从原来只占两个小岛做中转点,变成尽量多占一些能够种植的,面积不小的岛屿。

    以为未来做准备。

    不过这些事都不是小事,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所以接下来还有的等呢,在大军出征后,他们宣和侯府最大的事不是海贸,而是他们侯府小辈的婚嫁之事,这件事乔木虽然没有插手,但是肖氏敲定人选之后还是要拿过去给乔木看的,得到乔木许可才能正式下定。

    年关将近,正好也能趁着这段好时间找个好日子把儿子和女儿的婚事都给定下来,所以肖氏在自己敲定好媳妇和女婿人选后,就匆忙带着那两个人的资料以及画像,来到乔木院子,跟乔木请示情况。

    院子里,乔木正披着身貂躺在靠阳的地方晒着太阳,还别说,这冬日阳光比其他三个季节的阳光都要舒服,不像春秋那样多变,也不像夏季那样灼热,带着一种温温的暖体感觉,着实使人舒服的很。

    肖氏走进来后,先问了一下边上的嬷嬷,知道乔木她只是闭目养神,并没有睡着,这才走上前去:

    “婆婆,婆婆,我……”

    “知道是你,是关于敏儿和文儿两个人婚嫁的事吧,他们两个年纪的确不小了,都已经十六岁了,其他人家同样年纪的,要么已经成了家,要么也早就已经定了亲,你有些着急,我也能理解,不过,时间不能定的太早,真正结婚的日子至少再往后推上一两年,定亲可以提前一两年定,但是,真正结婚的日子,至少得等他们满十八岁再说。

    好了,你跟我说说看中了哪两家吧,把具体情况说一说。”

    乔木并没有睁眼,依旧还是闭着眼睛躺在躺椅上,但她的意思也已经很明确了,定亲无所谓,但是结婚得再拖一两年,不能太早。

    这也是为了她孙子孙女好。

    虽然说十六岁就已经基本能算是成熟,甚至于更早就已经有孕育子嗣的能力了,但是,并不是说有孕育子嗣的能力就到了最适合孕育子嗣的时候,一般来讲,女性十四岁以后就有孕育子嗣的能力了,但在这个年纪孕育子嗣,完全可以说是在拿自己的命开玩笑,特别是在这个医学不发达时代,死亡率更是能够超过一半,事实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