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喜军现在虽然还不清楚乔木的说法到底正确与否,但是他老娘的炒饭味道,的确比他好很多倍。

    所以试一试也无妨。

    更何况这可是他老娘,用本来就不怎么赚钱的生意让他老娘开心一下又算得了什么,反正都是亏。

    怎么亏不是亏呢?

    “爸,你这也太不公平了,奶奶要干什么你就直接同意了,我要干什么,你就差没把我打死,低价卖炒饭难道比我开西餐的主意要好?

    这叫啥?这叫双标……”

    张林宇话没说完,就被他爸一巴掌呼了下后脑勺:“标你个头!

    我听你奶奶话,那叫孝顺,你跟我抢门面,你叫不孝,叫啃老。

    再废话房租钱跟你妈要去。

    还治不了你小子。

    兜里没钱就别跟你老子我犟。”

    “好了,炒饭就订三块一份吧。

    不算太低,也不算太高。

    反正我们也不用交房租。

    只要考虑一下成本就行。

    对了,回头你炒饭的时候可不能跟我一样,一下子放四个蛋,那是炒给你们两吃的,正常放两个就行了,现在蛋价上涨得也蛮高的。”

    乔木本来就没指望靠蛋炒饭赚钱,所以,价格自然不会定太高。

    手艺嘛,没天赋就得多练。

    她这儿子天赋显然不咋样。

    所以就得多多练习。

    要是直接教他炒肉丝,那成本太高了,炒饭比较便宜,如果不是担心油盐炒饭卖不出去,乔木都不太想让他直接从蛋炒饭开始练习。

 第九百一十五章 濒临倒闭的家常菜馆(5)

    第二天一大早,张林宇就拿着他爸给的银行卡出去找门面了,而乔木则是带着她儿子张喜军去菜场。

    既是买菜。

    也是顺带着教他如何挑菜。

    挑菜这种事,大部分厨师其实都会,而且如果想挑的话,挑出来的菜肯定也会比普通人买的菜好。

    但是,大部分也就仅仅如此。

    也就只能看出哪家的菜更加新鲜一点,哪家的菜味道更足,以及哪家的牛肉更好,哪家牛肉不好。

    能做到差中挑好。

    做不到好中挑精。

    因为好中挑精,难度更大。

    而且有时菜场可能就没精品。

    自然挑不到精品。

    “今天就不买其他菜了,我只教你挑两种蔬菜,一个是葱,还有个是鸡蛋,怎么挑葱你应该知道吧?”

    进了菜场,乔木边走边说着。

    “知道,得挑小的,细的。”

    这点常识张喜军还是懂的。

    “没错,得挑小的和细的,葱一般分三种体型,如果算上东北大葱的话,那大概能分四种,有两种统称为小葱,还有两种统称为大葱。

    你看,那边大概赶上一个人小臂带手掌长的,只有铅笔粗细的。

    就是小葱当中偏大的那种。

    也是我们这边卖的比较多的。

    这种小葱过去一直都不怎么流行,但是现在因为这种葱产量比较高,所以市面上大多数卖的都是这种,反倒是过去常见的那种很少。

    就是那种又短又细,比数据线都粗不了多少的那种小葱,那种葱香味最浓,当然,也只能说相对而言比较浓,在香味上终究还是会比野葱稍微差一点,但现在野葱很难找到,所以这种小葱也能凑合用。”

    乔木一边说着一边指着,然后很快就看到了一家卖最小的那种小葱的店,直接上手抓了把递过去。

    对面菜摊老板把葱往秤上面一放,抬头道:“三两,收你三块钱。

    还要不要来点别的,买这么多葱,要不要配点生姜大蒜回去用?”

    “不用了,我只要葱!”

    乔木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机扫了三块给他,然后把葱接了过来。

    继续边走,边跟张喜军说道:

    “刚刚跟你说过了两种小葱,除了那两种小葱之外还有两种大葱。

    一种,呃……你看到了吗?

    就是那边那个,比人手指头都要粗不少,都快赶上一百多克的那种大型火腿肠的粗细了,那种葱一般有一个成年人的手臂那么长,平常片皮烤鸭里用的葱丝就是那种。

    葱爆羊肉用的也是那种葱,那种葱的味道比较大,普通清淡和腥味不重的菜,用不到那种葱,要是用那种葱的话,反倒会有损口感。

    还有一种真正的大葱。

    我们这边没得卖。

    主要是山东那边比较多,高的有一米多,比小孩子都要高不少。

    粗,也都快赶上婴儿手臂了。

    那种葱味道就更重了,除了喜欢的,大部分配菜都用不到那种。

    接下来我们去买鸡蛋。

    这次从菜场买,下次买的话得专门找个养殖场,跟他们定好了。”

    两个人边说边走,速度也快的很,很快就走到了菜场卖鸡蛋的那片,那一片都是卖蛋的,鸡蛋,鸭蛋,鹅蛋,鸽子蛋,鹌鹑蛋都有。

    其中鸽子蛋和鹅蛋最贵,鹅蛋贵那是因为大,因为本身数量就不多,鸽子蛋虽然小,但数量稀少。

    而且据说营养价值很高。

    所以价格也很贵。

    “野鸡的青壳蛋最好,但我们这边没得卖,而且价格也太贵了,用那些蛋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所以我们这一次就挑比较普通的饲料蛋。

    别挑太大的,也别挑太小的。

    个头要相对适中,重量也要相对适中,重量在一两左右算标准。

    壳不能太光滑,一定要挑那种蛋壳稍微糙一点的,因为正常鸡蛋下下来就是糙的,光滑的那种品质会差一点,还有拿的时候手稍微动一动,晃一晃,轻微晃一晃,别用劲晃,没有流动感最好,有流动感的话,就是我昨天说的那种散蛋白比较多,不太新鲜,你来挑看看。”

    乔木低声叮嘱了几句后,就让她儿子自己挑鸡蛋,至于最后挑的好不好,等回去,她再慢慢检查。

    要是就在这边一个个检查。

    不说浪费时间。

    乔木自己也不好意思。

    鸡蛋好坏的一些小技巧,张喜军他还是知道的,只是过去,他根本不会在这方面费什么心思,都是批发一箱两箱的鸡蛋回来慢慢用。

    如今他老娘吩咐了,他自然是赶紧蹲下来,开始聚精会神地一个个挑,尽量挑他感觉还不错的蛋。

    这么挑了将近一个小时。

    他才挑了一百二十个他感觉还算不错的蛋出来,然后称重付钱。

    一百二十个蛋总共十三斤。

    一斤四块八,抹零六十二块。

    付完钱张喜军就跟乔木一人拎一袋,小心翼翼的走回去了,菜场离他们店本来就不远,所以自然没啥必要专门开车去菜场买点鸡蛋。

    回到家,乔木依旧还是带着张喜军到厨房,给他再次一个个筛选鸡蛋,最后乔木从那一百二十个鸡蛋当中筛选出了六十七个不是很新鲜的,就是略微带一点流动性的:

    “看到了吗,左边这五十三个应该都是生下来不超过三天的,剩下六十七个,都是生下来超过一个星期的,但是应该远不足半个月的。

    你两只手各拿一个掂量看看。

    多试几次应该就能体验出当中的区别了,这种感觉没办法跟你直接讲解,只能靠自己熟能生巧练。

    先前菜场说的那些方法只能让你挑不散黄,并且相对新鲜的蛋。

    还想挑更好的。

    就得自己多练,多掂量掂量。”

    “妈,有这么玄乎吗?

    差个三五天的能有多大差别?

    咱能不能别那么讲究,我也没指望成国宴大厨,用不着这么挑。”

    张喜军听乔木的话仔细的掂量完左右两个不同鸡蛋之后,实在是感觉不出两边有什么区别,只能颇为无奈的想要放弃这么精细的活。

    这玩意对他来说太难了。

    两个鸡蛋能有啥区别?

    明明感觉都差不多啊,两者重量上估计相差都不会超过两三克。

 第九百一十六章 濒临倒闭的家常菜馆(6)

    “你五感太差了,两个鸡蛋这么明显的区别都掂量不出来,这个鸡蛋明显比这个鸡蛋多一点流动性啊。

    来,我把鸡蛋打开给你看看。

    对了,家里不是有电子秤吗?

    把电子秤也拿过来。”

    乔木叹了口气,接过她儿子手里的两个鸡蛋,然后便吩咐她儿子去把电子秤拿过来,一分钟后电子秤到了,乔木这才把两个鸡蛋分别放到电子秤上面,称量具体重量。

    一个52g,一个53g。

    看到这,乔木又挑了一下,最后从两边挑了两个一样重的出来。

    然后又称了一下一个标准碗。

    用那个标准碗盛通过细网漏勺漏下来的散蛋清,放到电子秤上面去皮称重,称出两个鸡蛋通过漏网漏下来的游散蛋清分别是多少克。

    最终结果很鲜明,比较新鲜的鸡蛋漏下来的蛋清只有三克,而不太新鲜的鸡蛋漏下来蛋清有六克。

    两边的差异相当的明显。

    “怎么样?现在很清楚了吧!

    这游散蛋清的重量,就代表了一个鸡蛋的新鲜程度,越少说明蛋越新鲜,也说明这个蛋质量越好。

    如果是青壳鸡蛋,游散蛋清重量应该会更少,而且鸡蛋的整体蛋黄和蛋清也会更加凝固紧实一点。

    你再仔细掂量掂量。

    两边分别掂量,多练练。

    这是熟能生巧的事,你别指望掂量两三下就学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才多长时间,你才掂了几下子就想放弃了,要坚持下去。

    你就先在家里练。

    我去买米,待会回来讲米。”

    解说完,乔木又给他留了个任务,便揣着手机出门了,出门开车去不远处的一家粮油大卖场买米。

    准备把各类型米都买点回来。

    ……

    另一边比乔木他们还早出门的张林宇,在中介的帮助之下,陆陆续续的看了好几家门面,最后还是看中了一家原本开牛排店的店面。

    因为那家是牛排店嘛,所以里面的各种布置都比较偏向于西式。

    这无疑能给张林宇省下不少时间,也能省些装潢钱,店里面的具体模样张林宇已经亲自去看过了。

    只需要改装下就能直接开业。

    比其他几家需要重新装修,甚至里外都需要翻新的店面好很多。

    所以他现在需要做的事情相当简单,无非就是跟原房东和转租的店家协商下具体的转租费用等等。

    除此之外,店面原先的一些充值活动也得理清,并且签下合约。

    这些都是相当有必要的。

    不把这些事情弄清楚了,那么回头开业后指不定得出多少乱子。

    比如说这家牛排店原先有充值两千送两千块钱的活动,虽然傻子不一定很多,但是有这个活动,肯定是有可能有人去充值的,有的人坚就只认店不认人,或者说为了减少损失,就死皮赖脸赖着新店家。

    这种事最后虽然都能讲得清。

    报警也不怕。

    可终究是麻烦。

    会给店面带来些不好的影响。

    张林宇以前就听过他们学校毕业的学长发生过类似事情,最后店面硬是被闹黄了,亏了一百多万。

    相关消息都上过他们学校论坛的热搜,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他又不是傻子,当然得提前提防一下。

    在张林宇的步步紧逼下,果然逼问出了一些隐患,随后双方就那些隐患进行了相当激烈的辩论,彼此都做出了一些妥协,并且转租金额也稍微下降了一些,将原本十八万半年的租金,降低到了十五万。

    张喜军为了他儿子手头不至于太紧,给他的那张银行卡里是有三十万的,这也是他根据附近百来平方门面的半年房租定下来的数字。

    房租押金都有包含在内。

    所以这个数字可谓皆大欢喜。

    两人很快就在中介以及原房东的见证之下,签了转租合同,并且做好了相应过渡措施,完成交付。

    等乔木开车带着三十多种不同品种的米回来的时候,张林宇也带着转租合同,兴奋不已地回了家。

    还拿给他爸炫耀了下。

    乔木还没走到厨房,就听到他们父子俩在厨房里又争论了起来。

    “不是,你就不想想那边的转租价格为什么这么低,以及那家牛排店为什么会倒吗,你开西餐厅跟牛排店能有多大区别?这家牛排店里面难道不卖沙拉意大利面之类的东西吗,就是海鲜奶油甜汤都有吧。

    你以为你手艺能有多好?

    能把人流量本来就不怎么高的店面轻轻松松的经营成红火店面?”

    张喜军本来还觉得他老娘说花钱让他儿子长个教训只是气话,可看完这转租合同,他顿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