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逍遥王可谓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尚书府,对他来说,最大的阻碍并不是皇帝,毕竟若是这位置能禅让的话,他相信哥哥肯定愿意让给自己,可惜那些顽固守旧的大臣不会愿意,祖宗之法不会同意!因此,他只能用极端的方法,强迫别人来承认自己!
因为皇上把这件事全权交给了逍遥王来处理,而后者在假模假样的调查了一番后,便对皇上禀报说,甄临军这次的谋害,可能并不单纯的只是意外,其背后可能藏着更深的阴谋!所以便请求不要这么快就对甄临军进行审判和处决,先把这事压住,然后再由他仔细调查,务必将幕后黑手彻底的揪出来!
第454章 暴雨将至(上)
皇上对弟弟的话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利索的答应了他的请求,李佑福虽然心有怀疑,但一方面他这是个宦官,这种事轮不着他插嘴,另一方面,他也算是看着逍遥王长大的,知道这哥俩感情深厚,应该不会做出太过分的事情。
正因这番操作,甄临军明明都被压回了京城,却一直都关在秘牢里,没有对外界透露一丁点的消息,所以也就没有一个外人知道,在胭脂城意图谋害皇上的就是他!
甄临军没有被公开审问,而甄家也暂时得以保全,并一直在暗处配合逍遥王的行动。
一直等到万荒谷事件发生,江湖变的混乱不堪,且纷争逐渐延伸到王朝之后,逍遥王知道时机已经成熟,所以最后的计划,便要真正的开始了。。。。。。
之前几次上朝,一直都有大臣指责皇上这次近乎胡闹般的行径,也有的大臣质疑调查此事之人的能力,毕竟过去那么久了,到底是谁谋害了皇上,其意图又是什么,竟还是没有一点消息。
因为几乎一上朝就会有争吵,所以上朝竟成了皇上现在最怕的事情,可惜职责所在,不能避免,否则指不定这些大臣会怎么弹劾自己呢。
如往常一样,昊元年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还是强忍不耐,来到上朝的宫殿,坐在了龙椅之上。
“唉。。。。。。天天上朝,真是烦,赶紧把政事处理完,然后早点回去休息。话说小妹因为上次那事,好像已经被南景王关了禁闭,也不知道何时还能来找自己玩,没有小妹陪着,真是要无聊死了!”昊元年都已经坐在了龙椅上,却还在想着杂七杂八的事情。而他并不知道,今天的这次朝政,可完全不同于以往。
众大臣都已到位,待到上朝之前的礼节行完之后,皇上便强打精神,说道:“台下众爱卿,今儿可有事要奏?”
“禀皇上,臣有要事需奏!”只见中书令庞焕第一个走了出来,然后跪下说道。
最近就属庞焕指责皇上指责的最厉害,所以一见是他,昊元年忍不住眉头一皱,但还是说道:“爱卿请说。”
“启禀皇上,最近这一阵子,中原已是越来越混乱,甚至有很多起义之事发生,不知皇上可知晓一二?”
“啊?朕倒是听说最近武林倒是挺乱的,但怎么还有起义的呢?”昊元年一愣,这事他还真不知道。
庞焕嘴角微微朝上一撇,继续说道:“禀皇上,一开始得确只是江湖门派之争,但因为没有及时阻止,已经越闹越大,并严重影响到了老百姓的生活。这几年本就不是很太平,好多地方都有天灾发生,最近又出现了人祸,导致大批百姓流离失所,忍饥挨饿,在这种情况,自是会有人带头起义。”
昊元年皱了下眉,思踌了小片刻,便说道:“竟然还有这种事。。。。。。那必须得尽快处理,首先肯定要为难民安排住所,然后起义要镇压,以及江湖中的纷争,也得出手治理了一下,不能任由他们继续乱下去,只是不知道有哪位爱卿愿意处理这件事?”他的思路倒也还算清晰,可惜在他说完之后,台下一众大臣,竟是没有一个应答的,毕竟安抚难民和镇压起义倒还算简单,但处理江湖之事,他们可就完全不擅长了,谁也不敢轻易接下这个差事。
庞焕看了一圈周围,没想到事情发展的比他想象中还要顺利,既然无人应答,于是他便继续说道:“皇上!您说的这几件事,倒也不是不能处理,但问题在于,这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呢?若是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那么就算一时处理掉这些问题,怕是不久之后就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总不能每次都是亡羊补牢吧?”
“哦?爱卿是想表达什么?你说的根源又是指?”不知为何,听到庞焕这一句话,昊元年竟是打了个冷颤,总感觉接下来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了。
“皇上,您可知,在五十多年前,王朝境内,发生了一次规模最大的天灾!当时好多地方整年不见下雨,土地大片大片的干涸,庄稼全部旱死,甚至很多地方还发生了蝗灾,可谓雪上加霜!但即使这样,王朝也挺了下来,因为当时的皇帝可谓兢兢业业,不但与整天与众大臣商量对策,甚至还亲自去往重灾区调查灾情,也就是在那位皇帝的辛勤治理下,灾情终于得到解决,百姓无比拍手称赞,称其为一代明君!”庞焕说到这一句时,甚至还竖起了大拇指。
“这事朕知道,当初读史书的时候有了解过,爱卿现在讲出来,是想让朕学习先皇,勤于朝政吗?这个爱卿大可放心,朕。。。。。。”昊元年以为庞焕还只是像前几次一样,拿这种事情变相的指责自己,于是便想再一次做出保证。
然而庞焕这次的目的,可不仅仅只是指责这么简单,不等皇上把话说完,他便抢着接话道:“皇上!您好像不是第一次保证了吧?那是几年前来着?众大臣联合上奏,皇上当时可保证说不再做出任性之事,但前一阵子怎么就又犯了?都说皇上的话是圣旨,是金口玉言,说什么就是什么,可皇上您自己违背自己的承诺,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大胆!中书令大人,你这是个什么态度?怎么能对皇上如此没有礼貌?”李佑福发现势头有些不对,于是忙出声喝止道。
“皇上有错,做臣子的指出来,有什么不对?倒是你,这里可是朝堂重地,那有你一个太监说话的份!”面对李佑福的责骂,庞焕竟是毫不示弱,且更加嚣张的怼了回去。
李佑福见庞焕竟然敢如此说自己,不禁双眼微眯,眼神越加阴冷,然后一字一字的说道:“庞大人,提意见可以,但你对皇上如此不敬。。。。。。难道是想谋反吗!”
“李大监何出此言?怎么?只是说话语气重了些,就算是谋反吗?那这个反,也太好谋了吧!”庞焕依然没有畏惧之色,昂然说道。
“你!来人呢!快将这个乱臣贼子押下去!”说到这个份上,李佑福已经不在感到愤怒,因为他意识到了什么,庞焕今天之行为太过反常,其绝对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昊元年也不知事情为何会发展到这种地步,但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两人就这么在朝堂上吵起来,于是便劝阻道:“李伯,别,庞大人也是为了朕。。。。。。”
然而昊元年这句话还没说完,便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劲,因为在李佑福下了命令后,本该有皇宫禁军冲出来,然后等待自己下令才对,但现在后者已经下命多时,却没有一个禁军出现!这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
第455章 暴雨将至(下)
不止是昊元年和李佑福,堂中大臣几乎都发现了这个异常,不禁面面相觑,互表疑惑,不过紧张什么的倒是没有,毕竟王朝已经安稳了数十年,这期间小乱子有,但并没有出现过太严重的祸事,所以大臣们一时间也没有往更深处想。
李佑福环顾大堂四周,发现除了台下窃窃私语的一众大臣,倒是没有再发现其他的异常,以他的本事,附近不可能暗藏杀机而他却没有一点察觉,这不禁让他稍稍安了点心,最起码这说明庞焕最多是用什么办法钳制住了禁军,并没有自己设下埋伏,想来也是,谁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在皇宫中布下会对皇上不利的陷阱呢?
庞焕负手而立,在李佑福表情起了变化,便知道后者已经察觉出了什么,不过他的话可还没有说完,只见他环视了一圈大臣,最后又看向昊元年,继续昂声道:“皇上,臣之前所言,句句属实!若皇上听不得这些言语,大可将臣抓起来,打入地牢!但那样真的能让天下恢复太平吗?能让黎民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吗!那只不过是自立高墙,自欺欺人罢了!”庞焕这句话说的极没有道理,皇上一句过激之语也没有,只不过李佑福看不下去他对皇上的不敬,才想要把他抓起来,却反而成了他泼脏水的借口,三言两语将皇上塑造成了一个昏君的形象。
众大臣自然不会因为庞焕的三言两语而敌视皇上,但结合之前皇上所犯下的种种错误,以及今儿禁军的反常,都不得不让他们心生臆想。
就在这时,一直保持沉默,没有出声的丞相,东方相如,却突然站了出来,对庞焕说道:“庞大人,此言可有失偏驳啊!皇上什么时候听不进去别人的进言了?好像每次遇到比较重要的事,皇上都会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吧?甚至很多次就连决策都是由大臣们决定,试问有几个皇帝能做到把国家大事的决策全交给臣子的?这可和庞大人的自立高墙,完全扯不上关系啊!”
东方相如此话一出,顿时令一众大臣的议论声更加热烈起来,而皇上以及李佑福也是脸色一变,一股不好的预感慢慢涌上了他们的心头。丞相这句话,看似是在反驳庞焕,实则是在和庞焕一起来贬低皇上!按照他的意思,无非就是在说皇上是一个没有主见,也没有能力的庸君吗?
“丞相,庞大人!您二位这话是不是有些过了?这毕竟是在朝堂之上,咱们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在这里明嘲暗讽,能有什么用?难道你们在这指责几句,就能让外面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过回去安稳日子?”大臣们自然听得出庞焕和丞相在变着法讽刺皇上,因为除了皇上,就属后两人官职最大,所以皇上不发话,他们也不敢乱说什么。不过,终究有一些对皇室非常忠诚,且性子比较耿直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便站出来开始指责两人的行径,而这个最先为皇上说话的大臣,正是太子太师宋怀民。
宋怀民是皇上幼时的老师,后来也负责辅佐皇上处理政事,太子太师这个位置,品级挺高,但没啥实权,若不是有皇帝导师这个名号,怕是根本没有人会听他的话。
“就是,皇上身居高位,本来就不可能时时刻刻观察到百姓的疾苦,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事都思考周到,所以才需要咱们这些做大臣的,替皇上分忧解难,怎么到了丞相嘴里,就变成另一个味道了?”既然有一个大臣站了出来,自然就会有其他大臣也紧随其后,就瞧御史大夫曹岳生也站了出来,随着宋怀民一起指责丞相和庞焕二人。
如此一来,不少大臣也跟着站出来出声指责,有的是是单纯为了维护皇室权威,而又的纯粹是想讨好皇上,不过不管处于什么目的,总之东方相如和庞焕立马便成为了群臣口诛笔伐的对象。
皇上见朝堂越加混乱,不禁大声劝止道:“诸位爱卿,都别吵了!大家有什么事,好好商量,别闹的如此不快,毕竟都是为了朝廷,不要互生间隙啊!”
皇上的话,大臣们可不敢不听,于是便又都安静了下来,但脸上的表情还是都不怎么好看。李佑福也是叹了口气,他知道皇上在这件事上的决断,是错误的。皇上想维稳是没错,但现在这种情况,他可不能做和事佬,丞相和中书令敢这么讥讽他,显然另有目的,这个时候其他大臣站出来维护他,那么他就必须站在大臣们这一边,不说严惩,也必须得杀杀庞焕他们的气焰,这样既能让大臣们能更加坚定的支持自己,也能让心中有鬼的人有所忌惮。
昊元年这么两边一劝,不但暴露了自己有些软弱的性格,同时也让帮他说话的大臣面上极不好看,要知道他们的官职可都比丞相要小,敢这么和他作对,无非就是因为有皇上撑腰,但现在皇上不给他们撑腰,那么对于忠心耿耿的大臣还好,对于那些两面三刀的官员来说,这根本就是再把他们朝着丞相的阵营里退。毕竟他们这次得罪了丞相和中书令,但皇上却又不替他们出头,那么他们是不是要找机会去向丞相道歉赔礼?不然以后在朝堂怎么混的下去?可道歉能只是口头道歉吗?还不得做出点实际行动表明立场?
“哼!看看现在这个朝廷,都成什么样子了?不讨论事情,不承认错误,就只会讨好皇上?忘了前朝是怎么覆灭的了吗!”台下群臣刚恢复安静,一品武官,骠骑大将军朱戎又站了出来说了几句,话里满是嘲讽之意。
若丞相和中书令的行为,只是让李佑福心思警惕的话,那么朱戎也出来讽刺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