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云剑侠录-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丞相和中书令的行为,只是让李佑福心思警惕的话,那么朱戎也出来讽刺皇上,就真的让他有了危机之感,虽说兵权肯定都在皇室手里,但朱戎作为常年混迹于兵营的将军,他在军队里绝对有着不俗的威望,更关键的是,禁军统领卢毅,和朱戎关系极好,在他们还不是将军统领之前,就是拜把子的兄弟,那么今儿禁军没有出现,会不会就是朱戎和卢毅搞得鬼?若他们真的和庞焕以及东方相如联合起来,意图不轨,那么皇上可就真的危险了!


第456章 国丈现身
  朱戎这时候突然站出来,且明显是偏向丞相和中书令,这不禁让一众大臣在感到惊讶的同时,也让他们察觉到了一丝不妙的意味。不少之前还指责丞相的官员,此刻纷纷退到人后,低着头不再出声。倒是太子太师宋怀民依然昂首站在那里,听完朱戎之语,不禁冷言相向道:“前朝覆灭的原因,我们当然清楚,除了前朝皇帝昏庸无能之外,朝中大臣也没有敢说真话之人,一个个只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奸臣当道!若不是前朝大将自己叛乱,怕是前朝还没那么快就垮掉,不知朱将军,是不是想提醒我们,要警惕自己的官员呢?”
  “哼!我可没那么说!”朱戎毕竟是武官,讲理这一方面,肯定是讲不过宋怀民的,于是直接把头一扭,不再理他。
  宋怀民见朱戎不再言语,便接着说道:“皇上虽然能力尚浅,但毕竟还算年轻,经验不足很正常,真是如此,咱们做大臣的才要更加尽心尽力的辅助,而不是生起异心!”这话说的可谓相当直白,算是在警告众臣。
  随着宋怀民说完最后一句话,这次早朝也就上到了这里,而对于诸多问题的处理,却是一点进展都没有。昊元年对于群臣的争吵颇为头疼,早就想逃离此处,见不再有人说话,便急急的宣布了退朝。但他是觉得放松了,但大臣官员们,在经历了这么个闹剧后,可就不轻松了,因为他们都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回到寝宫,昊元年直接往长椅上一趟,然后便嘟囔道:“今儿这些大臣到底是怎么了?我知道现在外边挺乱,那就讨论问题啊,怎么就吵起来了?”
  李佑福看着好像还没意识到危机的皇上,便神色凝重的说道:“皇上,难道您就没看出点什么吗?”
  “还能看出什么?不就是丞相和中书令对我有意见吗?”昊元年有些埋怨的回了一句。虽然在朝堂上表现的还算和气,但被人这么指责,心里肯定不会那么畅快。
  李佑福叹了口气,摇头说道:“皇上,怕是问题没有您想的这么简单,我觉得丞相和中书令,以及骠骑大将军,肯定在策划着什么阴谋,甚至还有可能,他们都起了反叛之心!”
  “啊?不可能吧?李伯,你一定是想多了,他们怎么可能反叛呢?别的不说,丞相平时可没少帮助我处理朝政,他也教了我很多东西,我想,他们只是对我这次的行为很失望罢了。”昊元年并不认同李佑福所说,他丝毫没有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皇上,事情绝对没您想的这么简单!您仔细回想一下他们在朝堂上的言行,那根本不是在指责您,而是在诋毁您啊!哪有大臣敢这么诋毁皇上的?他们为何有这个胆子?动机又是什么?这都不合常理啊!您就听老奴一句劝,现在赶紧派人将丞相、中书令和大将军给监视起来,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异常,立马抓起来,押入大牢!皇上,防患于未然啊!”李佑福见昊元年不为所动,不禁越加着急起来。
  昊元年皱了皱眉,还是觉得李佑福有些小题大做,刚准备劝慰他两句,一个太监突然走了进来,然后跪下说道:“启禀皇上,皇太后来话,让您过去一见。”
  “啊?母后找我?”昊元年一听,不禁露出不情愿的表情,毕竟之前还因为偷偷离宫,被皇太后教训了一顿,不知这次找自己,是不是还想训话。
  但不管多么不情愿,昊元年也不能拒绝,于是便点头道:“知道了,马上就过去。”说完,便从长椅山坐起来,让宫女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便要出门。
  李佑福见状,忙说道:“皇上!请您一定要早做决定,万不可放松警惕啊!”
  “知道了知道了,我会考虑的。”昊元年答应着,但语气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李佑福无奈,只能叹了口气,然后跟在皇上身后,陪他一起前往皇太后所在的寝宫。
  来到皇太后所在的寝宫,见她早已在此等候皇上的到来。
  “母后!听说您找我?莫不是上次还没骂够,又要教训我几句?”昊元年见了母后,不等对方说话,先一步开玩笑道,就是怕母后又要教训自己。
  皇太后笑了一声,指着昊元年说道:“你啊你,都是皇上了,还是那个样子,一点架子都没有,这怎么行?”
  “啊呀,在母后面前,我还要什么架子?就算当多久的皇帝,我也是您的儿子不是?”昊元年走到皇太后身边,做了下来,并拉着她的手撒娇道。
  皇太后被他逗得笑了几声,不过随后便又恢复表情,一脸凝重的对昊元年说道:“皇上,这次母后找你来,是有件极其重要的事要对你说。。。。。。”
  看到母后神色如此严肃,昊元年也感觉到了气氛有些不对劲,不禁坐直了身子,想听听母后到底要说什么事。
  就瞧皇太后先是叹了口气,然后看了一眼身旁的宫女,后者会意,便带着所有宫女太监全都退了下去,只留下李佑福还在一侧站着。毕竟李佑福也是从小看着皇上长大的,从未离开过皇上的身边,若说谁对皇上最为忠心,那么他绝对是其中之一,所以接下来要说的话,他无需避讳,或者说,他也必须得参与其中才是。
  就瞧闲杂人等都退下去后,在房间右边的帷帐后面,突然有一个人走了出来。就瞧此人发须皆白,皱纹横生,看起来年纪起码在七十以上,不过年纪虽大,但精气充沛,步履稳健,身子骨较为瘦弱,但往那一站,却自有一番气度,绝不会让人与之小瞧!
  昊元年先是一愣,待看清那人长相后,不禁惊诧的说道:“国丈?竟然是您?真是好久不见了啊!”
  从帷帐走出来的这个人,正是国丈,也就是皇太后的父亲,皇上的外公!此刻见到国丈,昊元年着实有些惊讶,上次见到国丈,好像还是在他才十几岁的时候,记得母后当时是说,国丈归隐道门,隐匿起来虔心修道,不再过问世事,从哪之后,他就再也没见过国丈了,想不到今儿突然现身,也不知是有何事。
  其实也就是叶岚不在,若是他也在的话,再见到这个国丈后,绝对比皇上还要惊讶,以为皇上的这个国丈,分明就是叶岚的便宜师父,殷老丐!


第457章 寝宫密谈(上)
  正因多年未见,今儿国丈的突然出现,的确让昊元年非常的惊讶,也让李佑福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妙,怕是目前事态的发展,比自己想象中,还要糟糕的多!
  “国丈?真是好久不见,您老人家。。。。。。这些年还好吗?听说道家饭菜粗淡忌荤,真是苦了国丈了。”昊元年走上前,行了一个晚辈之礼。
  “皇上,你搞错了,佛家之人才讲究苦行持斋,忌荤忌色,道家之人,若不是一心修仙,就没那么多避讳。”国丈摸了下胡子,笑呵呵的调侃了一句。
  国丈,也就是殷老丐,原名殷无寿,其殷家也是在开国皇帝打江山的时候,便效力于后者麾下,不过那时的殷家先祖只是负责管理财政的文官,所以王朝建立之后,就被封了个户部尚书。虽然官职不算小,但那时王朝刚刚建立,国库空虚,天下土地也未全部收拢,很多事都需要这个户部尚书亲力亲为,所以这个职位属于出力最大,但又没什么实权的官职,而殷家先祖本来也没什么野心,所以究其一生也只是一个户部尚书。
  但其后一代,也就是殷无寿的父亲殷施恩,却是青出于蓝,也不知是在什么因缘巧合下,让殷施恩接触到了武功,并一发不可收拾,凭借自己的天资和努力,不但掌握了高深的武学,更是在军营的历练中,一路驰骋,最终官拜护国大将军之位,就连当时的甄家,也比殷家低了一头。
  到了殷无寿这里,他完美的继承了父亲的武学天赋,在武学的造诣上面是越走越远,不过他本人生性散漫自由,既不愿当官,也不愿进军队,若不是被殷施恩强迫威胁,怕是早就跑去江湖历练了,最后无奈之下,只能在朝堂中混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然后结婚生子,他的前半生,虽说有高深武学加身,但也的确比较无聊。
  谁也没能想到,殷无寿人生的转折点,居然是出在自己的女儿,殷兰的身上。殷无寿年轻时长得也算人模人样,而其女儿的相貌更是惊为天人,年幼时便是一个小可人儿,在行了及笄之礼后,更是出落成一个大美人,甚至名满整个京城!上面求亲人更是一家接着一家,最后,就连当时的太子爷,也看上了殷无寿的女儿,虽说殷无寿官职不大,但殷施恩却是护国大将军,两人也算是门当户对了,于是太子和殷兰就这么顺理成章的结为了夫妻。
  殷兰虽说是个女子,但是聪慧明智,眼光不浅。当时的皇位继承,可和昊元年继承皇位时情况完全不一样,那时太子有足足八个皇兄,且大多都对皇位虎视眈眈,虽说按照传统,必然是长子继承皇位,但若太子犯了什么严重的错误,肯定也会被贬下去,所以那些皇兄自然是紧紧盯着太子,并时时刻刻准备给他下套。当时的太子,其实比起能力,并不是最出色的,但正是有殷兰的帮助,帮他识破了诸多阴谋,将图谋不轨的皇兄一一打败,最终还是成功的登上了皇位,而在他登基后不久,便将殷兰封为了皇后。
  至于在这其中几乎没怎么出过力的殷无寿,就这么躺着成为了国丈,虽说这既不是官职,也没有实权,但地位摆在那里,皇上的老丈人,这走出去,谁敢招惹?
  又过了没几年,殷施恩时日已到,驾鹤西去,没有了父亲的束缚,又成为了万人敬仰的国丈,殷无寿彻底变得自由了,于是他便开始频频出落与江湖之中,明面上是游历天下,实则都是为了寻找一本武学秘籍。这本武学秘籍,指的当然是完整版的天地无双诀!不过至于他为何知道并修炼了此功法,暂且不提,以后自会讲到。
  说回现在,殷无寿在万荒谷,经幻面提醒后,着急的赶回京城,不过他并没有马上露面,而是一直在暗中观察,寻找可疑之人。他这些年一直醉心于寻找天地无双诀,朝廷之事他却从没有在意过,以至于好多官员和朝中大臣他都不认识,若不是他还在京城留有眼线,怕这次回来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做不了。
  不过正是因为有眼线的帮助,殷无寿还真的发现了一些端倪。最近这些日子,他发现朝中一些大臣的交往越加频繁起来,而丞相和中书令虽然表面上不和,也没有什么来往,但暗地里一直都有书信交流,且极其隐蔽,这也就是他亲自查探才能发现,若换成别人,可能会一直认为丞相和中书令是死对头呢!
  明面上是死对头,暗地里却互相通信,那么他们必然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殷无寿也一直在暗中谋划着对策。比如今天在大堂之上,李佑福下了令,却迟迟没有禁军出面,他还以为禁军是被策反了呢,其实扣住禁军的人,并不是骠骑将军或者禁军统领,而正是殷无寿和皇太后的命令!
  因为不清楚丞相等人到底有什么阴谋,冒然出动禁军捉拿他们,反而可能会投鼠忌器,让他们更加小心翼翼。所以不如暂时放过他们,让他们继续嚣张下去,一直等到这些人露出马脚的那一天!
  殷无寿把这些天来的调查和准备全告诉了昊元年,后者听闻后,当然是感到惊讶无比,他没想到李佑福的担心竟然是真的,甚至连国丈都参与了其中!可见这事的紧迫程度。
  皇太后殷兰看着儿子惊讶的表情,不禁叹了口气,说道:“皇上,真是抱歉,这事没有早跟你说,主要还是怕影响到你处理政事,不过今天丞相他们在堂上的表现,估计是要有什么大动作了,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不得不把这些事情全部告诉你,也好让你早做准备。”
  “准备?我该怎么准备?还有,丞相他们到底要干什么?”昊元年疑惑的问道,他到现在都还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毕竟朝堂安稳了几十年,突然发生这种事,他一时间还有些想不通。倒是殷无寿还有殷兰,可都是从皇位斗争中过来的人,所以对这种事比较敏感,虽然不确定,但丞相他们的表现,十有八九是在打算谋反!毕竟说实在的,昊元年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