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她不是认识李世荣,估计今天这事八成就要泡汤了。

    可也不能责怪这些人,他们本来就是老实的庄稼人,喜欢稳扎稳打。像她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性子在生产队才是异类。

    可她依旧有些憋屈,如果这是她个人的厂子就好了,她完全可以自己做决定。可惜她现在也只能想想了。

    在未来的几年里,都不可能实现。

    大队干部们都已经投过票了,接下来就是召开全体社员大会。

    这次倒没什么悬念。大概有八成的人同意这事儿。估计听到钱淑兰已经把后路都想好了,大家才放宽了心。

    许多人也会算账,一万多块,全生产队一千三百口人,平均下来也就是比以前少发不到十块钱而已,大家伙还是可以接受的。

    事情决定之后,钱淑兰就迫不及待要开食品加工厂了。

    厂址自然不可能选在养鸡场旁边,主要是太脏了,卫生这种事情一定要严格把控。她主要是被后世那些黑心作坊给吓怕了。

    她已经向队里申请到了十亩地,就位于村口右边的那片空地处。

    原先想着开春的时候,那块地用来种红薯的,现在好了,不用种了。

    开食品加工厂,不仅仅需要解决机器的问题,还有电。

    没有电,即使她把设备运来,那也是白搭。

    于是钱淑兰拿着从钱明华那边开到的申请到公社找马主任请求通电。

    上回是打井,这回是通电,这王家村一次比一次能折腾。但人家的日子确实是越过越好了。

    马主任看着她的申请报告,又看了眼自己桌上没有点亮的油灯,他何尝不想通电呢。

    可惜县城的电全部通上也没多久,下面的生产队还在排队呢。因为是按照字母排的,他们王河公社比较靠后,被排到明年年底去了。

    这才三月份,要挤到那么前的位置,马主任觉得自己挺没信心的。当然最关键的是他跟供电局的领导们根本就不认识呀。

    马主任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钱婶子,虽然我很想帮你忙,可这事儿,我真做不了主。”

    他一个乡下公社小领导哪有本事使唤供电局呀,人家级别比他高,估计都不带搭理他的。即使他舍下老脸去讨好人家,说不准还会被人家扣上行贿的帽子,实在太危险,不值当。

    钱淑兰立时明白他的意思,“那行,我也不为难你,我去请蒋县长帮忙。”

    马主任立刻笑眯了眼,他就喜欢钱婶子这爽快劲儿,一点也不像那些乡下老太太喜欢胡搅蛮缠。

    钱淑兰刚想离开,马主任又叫住了她,“钱婶子,你去申请通电的时候,能不能把我们公社也给通了呀。我们也想要电呢。”

    钱淑兰侧头看他,“公社离我们生产队挺远的,会不会不太方便?”

    马主任一只手抵着下巴,倒也没有强求,“试试看呗,说不定可以呢。”

    王河公社下面的生产队全都通电恐怕是不行的。毕竟是插队,不好太过份,所以只安排一个生产队外加镇上公社这一片,还是可行的。

    钱淑兰想着他到底也帮了她这么多忙,点了点头,“行,我会顺道说的。”

    回家之后,钱淑兰立刻到养鸡场捡了一篮子鸡蛋,准备第二日到县城会亲家。

    作者有话要说:中国第一家塑料厂是在1952年开的。

    全世界第一台真空包装塑封机是1950年。

    第295章

    小敏听说奶奶又要到县城,也想跟着去。可她还要上学,根本就不可能。

    钱淑兰把孙大琴叫过来,叮嘱她要好好照顾小敏。

    孙大琴立刻拍板答应,“娘,你放心,我就算不听八卦,也会把小敏照顾好。”

    钱淑兰咦了一声,“你什么时候有这么深的觉悟了?”不传八卦的孙大琴还是孙大琴吗?

    孙大琴:“……”

    被婆婆这么说,孙大琴脸色爆红,不过她脸皮比烙铁还要厚,只是尴尬了一小会儿,就恢复了镇定。

    她挺着胸脯,有些尴尬地摸摸头发,“我觉得听那些人恭维我,比传八卦更能让我兴奋。”

    钱淑兰嘴角抽了抽,有些无语。所以她这是虚荣心占胜了八卦心?

    这两种还真说不好,哪样更能惹事儿,钱淑兰叮嘱她,“你可要注意点,每天拿那么多钱呢。晚上不要一个人走夜路。”

    虽然乡下人淳朴,可也不是没有坏人。

    孙大琴是管账的,可这么多钱藏在哪里她都不放心。所以每回收上来的钱都是交给钱淑兰保管的。

    钱淑兰收好之后,直接放进空间的藤筐里,倒也不怕有人偷。

    可现在她要去县城,那钱只能由孙大琴暂时收着。

    这么多钱,她怎么拿?孙大琴傻眼了,尤其是当她想到杜大梅就是在晚上出事的,她心里就有点慌,紧张地直咽唾沫,“娘,我该咋办?”第333节

瞅着她这怂样,钱淑兰只好回屋拿出一个木箱子,还有她以前买的铁锁。

    钱淑兰拍拍她的肩膀,轻声道,“你收完钱立刻锁进箱子里。等下了工,直接回家。别再养鸡场里逗留。”

    孙大琴接过箱子依旧有点忐忑不安。

    以前她也就是管管账,钱淑兰去县城的时候,孙大琴也曾收过钱,但那时候大多数是等钱淑兰回来时结算的,这回居然碰到大钱了,还真有点慌。

    再加上现在生产队住了这么多生人,她两腿就有点打颤了。

    瞅着她这副样子,钱淑兰也只能装看不到,哪有不管钱的会计?

    孙大琴抱着箱子,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钱淑兰又到隔壁去找邓兴明和钱明华。

    不仅仅是养鸡场的钱,就连队里的钱也是交到她手上的。

    邓兴明和钱月涛都只是负责记账收钱,然后把每天收上来的钱交到她这里。

    但是现在队里几乎没什么进账,她反而要留些钱给他们。

    买农具,买猪仔,买小牛犊都得要花钱。

    钱淑兰留下五千块钱给钱明华。

    钱明华接过钱,写下条子给她,还有些纳闷,“小姑,通电很难办吗?怎么看你的意思是要走好多天呢?”

    钱淑兰笑着跟他解释,“不仅仅是要通电,我还要到省城塑料厂看看能不能做出食品类塑料薄膜。”

    如果省城塑料厂能生产出来,那她就不需要进口了,也能节省一些成本。

    钱明华了然得点点头,“是要去问问。”

    他末了又有些忐忑,“小姑,这事儿能成吗?”

    今年他们生产队自己就要孵十万只小鸡。大概八月份就能产蛋了,到时候卖不出去,小姑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他真的不希望看到小姑被大家指责。

    他脸上的担忧是实打实的,这孩子是个心善孝顺的,她拍拍他的肩膀,一脸的自信,“放心吧。没有把握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会去做?”

    钱明华那颗七上八下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两人正说着话,钱月涛从外面跑进来,就像被狗撵了似的,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钱明华微微皱眉,瞪了他一眼,“你这是咋啦?”

    钱月涛两手撑着膝盖,不停地喘气,“我娘把一个女知青叫到咱家来了,还说让我跟她处对象。爹,我来你这边躲躲。”

    钱明华脸色一沉,这个郑小花简直就跟疯了似的,非逼着儿子跟知青处对象。

    钱淑兰瞅着他脸色不对劲儿,她不想掺和这两人的事儿,立刻提出告辞。

    等她走出屋子,钱明华气得直接从凳子上站起来,把手里的钱放到自己屋里。

    他先是让钱月涛回去上工,然后直奔他原来的家去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孙大琴兴致勃勃地过来传八卦,“娘,大队长把郑小花给打了。外面围了好多人看热闹,娘,你不去看太可惜了。”

    钱淑兰正在装咸菜,听到这话白了她一眼,“我是长辈,我要是在,如果不劝,村里人还不得戳我脊梁骨啊。”

    孙大琴一想也是,而后又冲着钱淑兰挤眉弄眼,“那郑小花被打的时候,她哭着喊着要找公爹给她做主。哈哈,娘,你说好不好笑?平时也没见她孝顺过咱大舅,被打了,倒是想起来了。”

    钱淑兰侧头看她,“你大舅去了?”

    孙大琴噗嗤一声乐了,“估计咱大舅跟娘一样,躲出去了。”

    钱淑兰因为离得远,躲在家里就行。可钱维汉就住在郑小花家隔壁,十之八九是躲出去的。

    说起来,有点好笑。

    钱维汉以前可是一直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的,现在居然也会耍心眼了,看来平时她大嫂没少教他。

    想到郑小花的作派,哪怕钱淑兰不喜欢家暴,对钱明华的做法竟然也不反感。

    实在是郑小花太气人了。以前就是个搅家精,把好好的家给搅和散了,钱明华受不了她,都搬到这边来住了。偏偏她还不知收敛。

    她弄不动男人,开始折腾闺女和儿子。闺女已经出嫁了,又接着祸害儿子。

    跟她处亲戚,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了。

    钱淑兰把咸菜装好之后放进包袱里,有些好奇,“别人就眼睁睁看着明华打她,就没一个过去拉架的?”

    孙大琴撇撇嘴,“我算是看明白了,咱们村的人一个个全是看热闹不闲事大的。没人肯伸手帮她。生产队能说得上话的亲戚或长辈一个也没出现。她这人当得也太失败了。”

    钱淑兰无奈摇头。郑小花为人抠搜,嘴巴又毒,跟任何人都处不好。就连隔壁的邻居,她都跟人家吵过无数回。这在村子里根本不是秘密。

    哎,这要是晚个二十来年,钱明华一定选择跟她离婚。

    钱明华的性子多好呀,忍了她二三十年,居然在儿子这事上忍不下去了。不得不说真是太能作了。

    第二日一大早,钱淑兰带着一篮子的鸡蛋,一些咸菜和一只公鸡到县城。

    这次她骑的是家里的自行车。邓云萍听说她要到县城,第二日起了个大早步行到公社。

    虽然她没跟自己打招呼,可钱淑兰知道自行车是她特地留给自己的,这个闺女真是太贴心了,永远都是那么地善解人意。

    原本钱淑兰想直奔蒋家,走得都是大道,可惜她有点背,走到其中一条街道的时候,迎面就遇到一群革委会的人压着几个批斗人员朝她这边涌来。

    那么多人,挥舞着拳头,越来越靠近,钱淑兰左看右看,没能发现有小巷子可以躲进去。

    她只好从自行车上下来,她后面绑了一篮子鸡蛋,不敢逆着人流往里挤,只能调头绕道。

    她骑了一会儿,就发现有个小巷子,她立刻拐了进去,她站在巷子口,正在等这些人过去,只是她猛然发现其中有两个让她十分熟悉的身影。

    李彩英和她的奸夫陈建国。这俩人不早就离婚了吗?

    怎么会一起被抓了呢?

    钱淑兰看了眼两人身上的牌子,居然是贪污罪和投机倒把罪。

    钱淑兰揉了揉眼皮,想到之前她遇到过李彩英的时候,对方的确很落魄,难道她真的铤而走险去投机倒把了?

    想到陈建国居然是贪污罪,想到被陈建国举报的李国成,心里颇有几分好笑。

    这对生婿也算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吧”?

    她站在巷子口,听到游街的人议论声,忙抓住一个人向她打听,“大妹子,那俩人犯得是啥事呀?”

    这个妇女大概四十来岁,一看就跟孙大琴是同一个性子,要不然也不可能跟着这些批斗队伍后面走,“一个贪污厂里的钱,一个倒买倒卖,被抓个现刑。那个女的先被抓了,就把那个男的给举报了。两人都不是好人。都是坏分子。”

    钱淑兰有些无语,妇女见队伍停下来批斗了,立刻追上去,举着拳头一起附和领头人的话。

    那些革委会的人先是带头演讲了一番,讲得群起激昂。

    就连钱淑兰都不得不佩服领头的那个男青年,他的口才真是太了得了。他把投机倒把说成祸国殃民。

    把投机倒把分子说成是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一部分,或者是他们的同盟军。

    投机倒把是关系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从经济上大挖社会主义墙脚,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

    钱淑兰都不知道这两者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可人家真的能扯上。明明她听着就是狗屁不通,可其他人却觉得那人说得很有道理,一个劲儿地给他鼓掌,挥手,呐喊,好似他们真的听得懂似的。

    接着就是无数个土坷垃和石块往李彩英身上丢,没一会儿,她就头破血流。为了不打到头,她努力缩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