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女哪里逃-第6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颜久读到这一句,就冷冷的再看了李轩一眼。然后他整个人都化火燃烧。

    “我儒家先圣之灵在上,弟子颜久今日以身殉道,用性命精魂,请诸位真灵临世,鉴定此人儒道真伪!”

    随着他身后十几位宿儒,都化为冲天火焰。

    那文庙之内,也瞬时冲起二百余股滔天浩气!

    儒家修为到了第四门,就可‘浩气长存’。

    而至圣先师座下十哲七十二贤,还有历代被敬奉于孔庙中的大儒,无不都是天位修为。

    他们遗留于世浩气汇聚成一股,冲起了一股冲天巨柱。

    李轩则是微微一笑,他将袍袖一摆,然后一股琉璃无瑕的纯白浩气,也直冲天际。

    “吾之道,经世而致用,合乎于天时,辉照古今,睥睨于天地之间!”

    此时他那浩气辉煌,竟然完全不逊于文庙之内的浩气金柱。

    礼部尚书胡濙则瞳孔微睁,看着李轩那琉璃金柱的顶端,竟然又显出了金红之色,一个巨大的‘理’字赫然悬于其上,缓缓转化。

    胡濙看着这一幕,只觉自己的心脏被狠狠的抓了一把。

    他想李轩的浩气,居然进展到了这个地步。

    ——这分明已是‘浩气合道’!传说中只有真正的圣人,至圣先师才能做到的事情。

    这位汾阳王正在凝聚的极天法准,怕是将惊天动地!

    此时李轩的瞳孔,更现出赤金色光芒,睨视着这孔庙之前云聚的众多儒人与国子监生,

    “学问之道,当与时俱进。吾不知未来如何,可当今之世,不合吾学者,皆为异端!”

    就在这一瞬,天地间赫然响起了鸾凤和鸣之声。

    那文庙之内,瞬时二十余道浩气光芒,往李轩方向冲涌而去,萦绕其上。

    而那众多儒人也为之哗然,议论纷纷。

    “那是文忠烈公,汾阳王的隔代老师。”

    “是荀子!荀子是认可汾阳王之学的。”

    “虞子!看啊,虞子之理与郡王之理交相辉映。”

    “那是子夏,十哲之一!”

    “是横渠先生!”

    “孟子,那应是孟子的浩气。”

    “那是董仲舒,董子——”

    那十几个身躯化火的儒人看着一幕,已经心如死灰。

    可他们还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看着文庙内部。

    此时的至圣先师与他座下贤哲,大多还没有动静。

 第八一零章 我摊牌了

    往李轩萦绕过来的诸子浩气,很快就达到了四十余股。

    这让他的琉璃气柱更加的恢弘磅礴,甚至隐隐汇聚出了凤凰虚影,在空中翩翩起舞,回旋多姿。

    也就在这刻,街道上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儒生们又一阵骚动。

    那是国子监的后院,蓦然一道金光冲击,直落李轩的浩气神柱之上,围绕着这琉璃气柱萦绕盘旋。

    “这是,周公?”

    “是我儒家元圣周公旦?”

    这一瞬,街道上的数千人都是眼神震撼。

    那些自居为汾阳王门下学生的儒人们,则是眼神震撼,兴奋不已。

    周公旦乃儒门‘元圣’,也被称为‘先圣’,是儒门思想的源头。

    所以自汉唐以来,周公旦的神位,都坐文庙以南,孔子为‘先师’,坐文庙以东。。

    不过晋太宗靖难之后,因太宗起兵之时以‘周公旦’自比,以‘清君侧’之名起兵。

    当时有儒人面刺太宗,说‘周公旦今已称帝,成王何在?’,还有人在文庙周公旦像前哭灵。

    于是晋太宗干脆将周公旦的神位,请入宫中文华殿的东侧殿供奉。

    不过在仁宣年间,儒门又在孔庙一侧的国子监,给周公旦立下神位供奉。

    故而周公旦在儒门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是足以与至圣先师,并驾齐驱的。

    绿绮罗见状也微觉意外,现出了一抹惊喜之色。

    她没想到元圣周公旦,也会认可李轩的‘道’——

    “元圣周公?这怎么可能?”

    此时的宿儒颜久,气息更加的虚弱。

    他不明白,为何周公会认可李轩?

    周公难道不知道,李轩那一套,只会让世间的礼乐更加崩坏吗?

    他的眼神略略晦涩,可目光依然坚定。

    这是因文庙之内,至圣先师与四圣十哲七十二贤,绝大多数都还没有反应。

    那些历代大儒中,同样也有一大半,没有认可李轩的儒道。

    不远处的礼部尚书胡濙,此刻却是一阵冷汗涔涔。

    这种情况,恰恰就是胡濙不愿意见到的,他担心儒门会因此分裂。

    尤其‘元圣’周公旦,‘后圣’荀子,‘亚圣’虞子对汾阳王的认可,更加剧了李轩自立门户,与儒门分裂的可能。

    绿绮罗对此早有所料,她遥望着文庙方向,发出了一声含着讽刺意味的哂笑。

    “到了这个地步,还要抱残守缺,死守着你们的礼乐治国吗?”

    她不禁微摇着头,口中呢喃着:“这是何苦呢?你们现在承认李轩,还能将你们那些真正有用的学问,那些能让世人认可的道理,传承于未来之世。

    可如果你们拒绝他,那么儒门一定会灭亡,即便不被李轩埋葬。也将亡于伪儒与犬儒之手。你们的所有学问,所有经典,迟早无人问津,被那些更被百姓们认可接受的学说砸碎,埋葬!”

    可绿绮罗知道,这些儒门先圣们听不到她的话。

    绿绮罗心想即便是这些先圣诸贤能够听见,也绝不可能动摇他们的想法。

    但凡能在学问上有大成就者,都是心智坚毅之辈,岂会轻易放弃他们认可的‘道’?

    虞子与横渠先生他们是依然在世,曾经有幸得见过千秋笔书写的部分未来,且身处太虚外域,清晰感受到儒门的危机所在,所以愿意认可李轩的道。

    可要想让至圣先师与他座下四圣十哲七十二贤低头,绝非易事。

    就在这一瞬,绿绮罗听见了来自于紫禁城西面方向的‘帝王庙’蓦然传来了一声古朴宏大的钟鸣。

    绿绮罗当即眉眼微扬,知道这些李轩布置的后手已经发动。

    ‘帝王庙’在紫禁城之西,朝天宫的东南侧。

    这里是大晋皇室修建,供奉历代开国帝王、守业帝王的所在。

    其中一座‘景德崇圣大殿’,则是专用于供奉上古时的三皇五帝。

    此时就在这座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殿堂。

    乐芊芊穿着一身白色的祭祀礼袍,神色凝肃的将一封李轩以鲜血书就的誓书,还有李轩著述的《格物》,《辩论》,《物理》,《几何》,《数学》,《国政》等文,放入到了炉中,任其熊熊燃烧。

    乐芊芊则在鼎前深深拜服。

    “三皇五帝在上,民女乐芊芊有禀!大晋汾阳郡王今以誓愿之法发下宏图大愿!他愿穷尽三生年华,极尽九世之力,卫我泱泱华夏,山河无恙,国祚绵长!卫我泱泱华夏,赫赫文明,德懿始祖,万载传承!卫我泱泱华夏,浩瀚沃土,钟灵毓秀,人杰辈出!

    卫我泱泱华夏,浩气干云,九州同心,邪魔辟易!卫我泱泱华夏,家国维新,前事不忘,戮力同心!卫我泱泱华夏,不受外侮,傲视七洲,霸绝四洋!卫我泱泱华夏岳峨河浩,文化昌明,胄衍祀绵——

    此言天地共鉴,诸神共证。今汾阳郡王与儒门先师争道,成则中华大兴,未来可期;败则分道扬镳,两败俱伤,民女受大晋汾阳郡王李轩之托,将其血誓与著述呈上。伏请诸位先古帝君真灵降世,卫我中华道统元气不失!”

    这一瞬,这帝王庙内又是一声震耳的钟鸣声响起,可那钟声还未停息,接下来又是第二声,第三声。

    那巨钟之旁明明就没有人在,却接二连三的响起声浪恢弘的钟声。

    与此同时,那三皇五帝的雕像似乎都活了过来,他们纷纷垂目,往文庙的方向看了过去。

    一股赤金色光柱,也在这一刻冲霄而起,与李轩的琉璃浩气交相辉映,共鸣响应。

    而这一幕,不但震撼了那些文庙之前的儒生,也令礼部尚书胡濙一阵恍惚失神。

    他已认出京西的那股金色神力,正是源自于华夏始祖——三皇五帝!

    胡濙意识到现在的情况已极其不妙,一旦至圣先师与其座下弟子不肯让步,那么今日儒门的分裂必将成为定局。

    胡濙满含不解,李轩他到底是怎么请动这几位人族古老帝君,为他的学问,为他儒道背书的?

    也就在这刻,那文庙之内又是几道辉光浩气照耀在李轩的身上。

    “那是宰予,十哲之一!”

    “还有樊迟!七十二贤中的樊伯。”

    宰予因好学深思,能言善辩,因此不为至圣先师所喜。可因其无双辩才,依然成为至圣先师座下成就最高的几位弟子。

    此人与之前的另一位十哲‘子夏’一样,都有着极大的自主权。

    樊迟也是孔子的弟子,曾经被孔子斥为‘小人哉’。因其重农重稼为后世所熟知,曾向孔子问“学稼”和“学为圃”,却被孔子拒绝。

    “这个家伙,居然是以愿誓之法,请动了三皇五帝,准备倒是挺周全的。”

    此时的绿绮罗已经愉悦的扬起了唇角,她知道今日,至少都是惨胜之局!

    李轩的儒道,惊动三皇五帝,得‘元圣’周公旦,‘后圣’荀子,‘亚圣’虞子认可。

    在儒门之外开宗立派,已经有了雄厚的基础。

    她随后从耳垂处解下了一个号角状的首饰:“我便再助你一臂之力!父亲啊,你且睁眼来看看,这便是女儿如今选定之人。”

    那首饰逐渐放大,变成了真正的号角形状,落在了她的手中。

    当绿绮罗吹响了号角,苍凉的声浪覆盖天空,这天地间忽然亮起了一团巨大火光。

    那火焰垂于天幕之上,内中似有个穿着帝君袍服的人影。他居高临下往李轩看了一眼,似乎略含审视之意,随后遥空一指。

    李轩瞬时之间,就被一团火焰笼罩,这令他的浩气骤然勃发,竟在这瞬间强行冲开了九霄之云,直凌太虚外域。

    于此同时,文庙中又有十数道辉光浩气陆续投照过来。

    可文庙前的诸儒生,此时更关心的却是李轩身上的火焰。

    “这是什么火焰?不知怎的我竟然感觉很温暖,圣洁,无端滋生敬崇之意。”

    “不知道,应该是与刚才的那团火焰,还有那位显身的帝君有关。”

    “我知道了,那是燧人圣皇!这是燧人圣火!”

    众人的声音,却在此时戛然而止。只因空中,又有另一位穿着帝君袍服的伟岸身影显化虚空,他隔空看了李轩一眼,随后就一声轻笑,同样遥空一指,使得周围无数的灵力汇聚于李轩脚下,成就出一副八卦图形。

    此时文庙前的众人都不敢言声,都神色肃穆的纷纷拜倒于地。

    可此时他们心念间,却是无数的念头,疯狂的转动。

    ——那是先天八卦之印!现身的是伏羲?燧人圣皇之子,伏羲大帝今日竟以真灵显世?

    ——汾阳郡王之道竟然神圣至此?竟是三皇之首伏羲大帝,亲自显身?

    ——天下文字之祖,医药之祖,礼乐之祖伏羲大帝,也认可汾阳郡王的学问么?

    也就在此时,一尊人身蛇尾的女子影像,也出现于虚空之中。

    她的身躯高达上千丈,横亘于天际之间,蛇尾则延伸到城墙之外。

    当这尊影像现身,文庙之前的众多儒人,神色更加崇敬,躯体更是几乎紧贴地面,以示他们心中的恭敬之情。

    “那块九天息壤竟然到了你的手中?如此也好。”

    人身蛇尾的女子一声轻笑,她也抬起手,却直接指住了李轩的眉心。

    李轩发现自己的体内,蓦然滋生了奇怪的变化,可一时之间无暇细细感应。

    不过他的眉心却现出了一道金纹。于此同时,女子的声音也在她耳边响起。

    “绮罗选定的人呐,望你勿失吾望~”

    人身蛇尾的女子身影,很快消散于空。

    李轩眼神狐疑的,遥空看了远处屋顶上的绮罗一眼。

    他随后就转过了身,手按着腰刀,冷冷的往文庙之内眺望。

    三息之内,里面再无反应,那么儒门覆灭之刻,就在今日!

    也在此时,文庙深处传出了一声悠悠叹息,随后上百道浩气,都纷纷往李轩方向垂照而去。

 第八一一章 圣人之秘(重要通知)

    ps:重要通知,以后更新时间改动,中午十二点左右二合一章节更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