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舞马决定不靠史官,自力更生,自己载一把。
省的以后有不要脸的家伙给他改了。
舞马翻开【随觉记】,顺着写道:
“大业十三年,五月十七。
突厥数万众寇晋阳,轻骑入外郭北门,出其东门。渊命裴寂等勒兵为备,而悉开诸城门,突厥不能测,莫敢进。
众以为威、君雅实召之也,渊于是扬其骨灰于城下以叛无葬身之所。
渊谨守而不出,突厥驱晋阳虏民于城下笞辱以激之,夜设篝火而不散,晋阳军民围唐府愤而请战。
渊部将王康达、许世绪先后将千馀人出战遭伏皆死,传言敌营觉徒甚厉,城中恟惧。
五月二十。舞马不忍民辱,携刘文静、宇文剑雪,将三百暗勇以奇妙觉术夜入敌营,巧救俘民,火烧万帐,世民、裴寂、弘基其后援进,夜破突厥,杀敌近万。
当夜得胜而归,渊握其手,久不松弛,感激涕零。”
舞马写完便觉得自己的文言文功底真是不够用了。
又觉得古人写字真是省地方,浩浩荡荡激情燃烧的一晚上居然就这么一百多个字就完事儿了,后世那些网络家要是用古文写作,根本没有水文的余地。
他反反复复看着自己记录的文字,又觉得似乎写的太平淡了,完全不足以表述自己在这次战役之中的卓越功绩,便在“不忍民辱”后面又浓墨重彩加了几句,精雕细琢一番,觉得真是有趣。
怪不得历史上的皇帝那么喜欢给前朝编史书——
“特么的,原来亲手谱写历史的感觉这么爽。”
(
第七十三章 舞马觉学笔记
舞马要做的第二件事——做学问,搞理论研究。
他一直想开辟一门伟光正的,能和数理化并驾齐驱的,让后世学生考试时候气的砸脑门拍大腿甚至想阉了自己的大学科。
有学科就必然需要有基础的理论。
舞马现今做的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图鉴开展的。图鉴的事情能往出去说嘛。
除非舞马死了。就算死了也得带到棺材里几百年后再现世。
这个《大唐妖怪图鉴》也就是舞马这样天资聪敏勤奋好学谦虚谨慎务实低调的穿越者遇着了。
换一个人指不定被人指鼻子骂什么网文里的废柴主角,靠金手指过活,吃金手指软饭,挖金手指墙角,薅金手指羊毛。
抛开对图鉴进行的实验和研究图鉴得出的理论,舞马还能提出哪些理论呢。
那不就得靠着对觉醒徒的认识,对觉术的研究,对整个觉界世界观的挖掘——
比方说,觉醒徒是怎么来的,从哪儿来的,绝不能简简单单说是流星砸下来的。
这不科学。
舞马打算有时间深入采访一下自家认识的几个觉醒徒,看看大业元年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又是怎么成了觉醒徒的。
当然,采访对象主要是刘文静和宇文剑雪。毕竟青霞还以为自己的觉醒徒身份尚未暴露呢。
又比方说,觉术是如何运用的,是否契合了人的身体构造,有没有法力这种东西做支撑。
再比方说,觉醒徒的力量来源于哪里,是真的被流星砸下来的,是头顶苍天真的有神,还是来自于更加神秘的力量。
有太多需要研究的东西了。
这个学科名字舞马已经想好了,就叫【觉学】。
这名字简单又好记,跟后世广为流传的红学、白学、六学、阳明心学是一脉相承一体两用一个套路,一定能流芳百世威震千古遗臭万年害人不浅。
至于基础的学科理论,舞马通过近期的启蒙实验,以及郡丞府密室战、突厥大营夜袭战的实践,还真的总结了那么几条。
为此,舞马专门拿出一个新的笔记本——
这是他专门叮嘱青霞抽时间把一张张宣纸用线头穿在一起制成的。
说实话隋朝时期的宣纸手感还不错。
标题就写上【觉学笔记】。
据舞马所知还没有哪个科学家在发起一门学科之初就专门把笔记当作流传后世的重要资料,这本【觉学笔记】一定会让后世的史学家、科学家吓一大跳的。
想到这里,舞马在觉学笔记前面又加了舞马两个字。
打开书的第一页,按理说应该写一写绪论导语前言序之类的,但是舞马暂时空下了位置。
不是舞马不知道怎么写,而是单就序而言舞马想写的就太多了,恐怕写完整整一个笔记本都不够用呢。
那就空下吧。
等什么时候学会了长话短说再写。
或者可以考虑用文言文?
舞马摇了摇头,径直翻到了第二页,提笔——具体要写什么理论,舞马早就想好了。
回来的路上,舞马以对敌作战知己知彼之名行了觉术研究之实,与刘文静、宇文剑雪和李世民详细了解了和突厥觉醒徒、黑衣人作战时的具体情形,在初步总结之后,进一步完善了早已有了轮廓的舞氏觉学理论。
舞马在纸上写下第一行:
“【舞氏第一定律】:又称【舞马觉学第一定律】,【妖怪定律】——
即,任何觉醒徒都暗自对应一个未知的妖怪(舞马起名为本命妖怪)。觉醒徒的能力与妖怪息息相关。”
……
经过关于对图鉴的研究,这个定理适用于迄今为止出现在舞马身边的每一个觉醒徒。
刘文静除外。
可说不准以后刘文静的妖怪也会蹦到图鉴里。
从【舞氏第一定律】中倒推其实舞马不是觉醒徒,因为图鉴里没有他所对应的怪物嘛。
“【舞氏第二定律】:又称【舞马觉学第二定律】,【觉术定律】——
即,每一个觉醒徒都掌握至少一样觉醒术。否则就不是觉醒徒。”
“【舞氏第三定律】:又称【舞马觉学第三定律】,【起灵物定律】——
即,每一个觉醒徒都拥有至少一个启灵物。启灵物可以出现在现实世界。”
暂时只能想出来这么三个。
而且第二条第三条实在粗糙极了,很有待完善。
舞马还写下了两个现阶段无法验证的猜想,即:
“【舞马第一猜想】:每一个觉醒术都存在时间上的使用限制(急射绿的黑雾)。某些觉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被打断(田德平的祭祀·宇文剑雪的雪花)。
【舞马第二猜想】:每一个觉醒徒只要保持成长,就会开发新的觉醒术。每一个觉醒徒都可以开发一套系列觉醒术——彼此关联,逐级铺垫,相互配合,类似技能树一样的觉术体系(田德平的【狂躁之风】【躁动之风】)。”
舞马非常满意地看着纸上写满了自己名字的各种定理和猜想,这让他不禁联想到上学的时候看着大片大片挂着别人名字的序列定理,什么动者恒动静者恒静。我舞马不是也伟大地写出来了么。
另外,这次夜袭战中还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物事——那个被突厥俘虏称作苏农玲花的突厥女人插在地上带着钉子散着蓝色光芒的眼睛。
舞马在闲庭信步运送被俘百姓之余仔细观察了那个蓝色眼睛——
它插在地上之后很快就消失在舞马的视野之中,虽然当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想来苏农玲花不会闲着没事干乱插眼睛玩的。
在和刘文静专门探讨之后,舞马才晓得这个蓝色眼睛被称作【不欺之眼】,只要插在地上就能看见四周隐匿的物事。
突厥人把这种天生带着奇异能力的东西唤做艾布,隋朝的觉醒徒则称其为【灵物】。
“天生的灵物?”舞马当时是这么问的。
“那你以为呢,”刘文静道:“舞郎君以为这种东西我们能造出来嘛?”
“那【不欺之眼】结社率是从哪里搞来的?”
“虔诚,虔诚的祈祷。”
“你倒是说明白点啊。”
刘文静则托词太晚太困改日再聊神神秘秘告了辞。
舞马回来之后越想越觉得【灵物】这个名头实在太过普通,于是在【舞马觉学笔记】专门增加了一栏【专有名词】,写道——
觉醒物:即天生带着奇异能力的物事(突厥人称艾布)。
考虑到此类物品一定十分稀少,舞马决定为它们逐个编号记录在册。
“觉醒物1号:【不欺之眼】,拥有者苏农玲花,一个插在地上就能看见四周隐匿物事的眼睛。”
他满意的看着觉醒物这三个字,琢磨这次伟大的起名也一定可以留名青史。
不知不觉天就快亮了。
舞马写到这里,停笔看了看满纸的非凡成果,充满自豪感和成就感的同时,亦觉得这真的是一项浩大工程。
(
第七十四章 一头浑身雪白、形貌可爱至萌的……老虎
合住了《舞马觉学笔记》,今日的开胃菜方算消化完毕,该上重头戏了——
经过昨晚激烈的战斗,图鉴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也是让舞马迫不及待钻进临时实验室废寝忘食进行实验的重要原因。
舞马翻开《实验记录合集》。
今天要做的试验应该仍算作【关于图鉴的第二系列实验】。
舞马早就拉出了四项实验清单。
第一,关于【熊怪图】的继续实验。
熊怪图一如既往呈现黑白二色。
这幅图探索的四个关键元素分别是熊怪、月之袈裟、黑缨抢和祭台。
经过前面的实验已经证明熊怪飘着坟地鬼火的气息暂时不可招惹。
探索祭台则需要先从刘文静那边把密室的祭台要过来——这几日忙的没顾上。
舞马把这张图拉出来遛一遛的目的主要在于月之袈裟和黑缨枪。
得自月之袈裟的【袈裟暗面】和得自黑缨枪的【狂躁之风】都在夜袭战中派上了大用处,尤其是【袈裟暗面】在三天的时间里还进行了反复的练习。
舞马很想看一看对特定觉术的高强度频繁使用有没有可能促进觉术的升级提效。
在舞马用灰雾对月之袈裟和黑缨枪分别探查一番之后,得出的结论是:
暂时没用。
两个图像没有任何变化。
也许需要更多次的练习和使用。
舞马打算回头就这个问题和刘文静再探讨一番。
第二,关于早前出现的赤目长尾猴图画的继续实验。
舞马已经决定将这幅图命名为【赤目猴图】。
在突厥大营外面看见结社率手持透明短刃的时候,舞马当场便确认这个赤目长尾猴就是结社率对应的图鉴妖怪。
与夜袭之前相比【赤目猴图】出现了两个变化。
第一,在赤目长尾猴的左手边多了一团浓浓的雾。
第二,挂在画外层青铜材质的锁链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小型锁链分别挂在赤目长尾猴、透明短刃和浓雾之上。
虽然大锁子换成了小链子但封印的状态似乎没有改变。
舞马锲而不舍地用灰雾探索了一番,除了自家的神魂被撞得天昏地暗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收获。
关于赤目猴图的实验暂时失败。
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舞马将【赤目猴图】改名为【红眼猴图】。
……
第三,关于【古佛青灯图】的继续实验。
【古佛青灯图】也有新的变化。
而且这变化足以让舞马瞠目结舌了——
第一个变化,【古佛青灯图】从第一排的位置整体下移到了第二排第一格,顺便把结社率的【红眼猴图】挤到了第二格中。
第二个变化,青灯旁边多出了一个形态颇为复杂的手链——中间是五条细链,一头连着腕链挂的是十余个铜片,另一头连着五个小环指链挂的是数十个细碎铃铛。
舞马总觉得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铃铛,莫名觉得很是亲切。
第三个变化,【古佛青灯图】也上了锁链,并且是一堆锁链——
新出现的手链上了锁,紫青宝剑上了锁,油灯台上了锁,灯芯火焰也上了锁。
一掌托肘、一掌捏指向外的古佛倒是没上锁。
舞马试探着将灰雾探向古佛,还未靠近便觉见浑身暖洋洋的,一股安定人心的徐和气息将灰雾包裹住。
舞马眼前恍恍惚惚,隐隐看见古佛掌心内显出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梵音渺渺一座大寺,一个小僧推开了寺门……
“这个厉害了。”
舞马忙将灰雾再往前探,一股巨大吸力从古佛身上一卷而来,似乎要舞马彻底吞进去。
“别啊!”
舞马高喝一声。
隐隐间有个看不清楚的大字从古佛捏指向外的掌心一闪而过,这股吸力瞬间消失,舞马才得以脱身。
擦了擦额头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