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炎不良人-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区还是要强上不上。

    漪汾国和羌国虽然也信奉佛教,可是,在漪汾国只有一间寺庙,而羌国也只有一个称不上寺庙的寺庙,但是,白莲佛国不同,白莲佛国的寺庙众多,而且装修的无比的奢靡,在白莲佛国内,很多老百姓居住的都是最简陋的土坯房或者是茅房房子,但是,他们的寺庙却无比的华丽,单单寺庙内的佛像,都是用金子制成的,由此可见,佛教在白莲佛国的影响力了。

    当炎军踏上白莲佛国的时候,遭遇到了顽强的抵抗,白莲佛国人口在一百万左右,在面对炎军的攻打的时候,他们率先拿出了二十万的大军,跟炎军进行了交战。

    说是二十万大军,其实,真正有战斗力的,还不到十万,而但是秦嘉涆手里却有二十万大军,一路平推过去。

    二十万大军是白莲佛国的正规部队,在看到自家军队兵败如山倒之后,白莲佛国居然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又征集了三十万的民兵,或者说是僧兵,这些人都是佛门的信徒。

    但是,这支军队只是临时召集起来的,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战斗力可想而知,不过,他们的战斗力虽然低,可各个都悍不畏死,这给炎军带来了很大的伤亡。

    就算有了这么多人的加入作战,依旧没有阻拦住炎军的西征,而在秦嘉涆带兵打到白莲佛国王城之下

    的时候,白莲佛国真正拿得出手的军队,其实没有多少,加起来也才堪堪十万人左右。

    秦嘉涆在抵达白莲佛国王城之后,根本没有做任何的停歇,直接选择了攻城。

    攻城战,往往都是最血腥,最残酷的战争,双方在王城下,展开了殊死搏斗,在这场为其八天的攻城战当中,双方伤亡的将士,加起来有十余万人。

    就在炎军即将攻破白莲佛国的时候,白莲佛国做出了一个让炎军无比震惊的举动,他们打开城门,选择了出城作战,看起来像是背水一战,然而,当战役真正打起来之后,秦嘉涆才发现,在出城作战的这八万人当中,居然有一万的重甲兵。

    这是重甲兵第一次在这个世界的舞台上粉墨登场,也正是因为重甲兵的加入,再加上秦嘉涆在攻打白莲佛国的时候,其他王国纷纷出兵驰援,最终,秦嘉涆的大军陷入了大军的围困当中。

    这场战役,对方拿出了三十万大军,而秦嘉涆那个时候,手上只有十五万不到的军队,而在重甲兵的冲杀下,天秤渐渐的向西域这边倾斜。

    真正导致西征兵败,最终全军覆没的,还是因为那群京城来的子弟兵。

    之前,在西征战役刚刚开始的时候,炎军连续灭掉了漪汾国和羌国,让他们信心大增,绝对西域人也不过如此,就是一群土鸡瓦狗而已,每当有战役发生的时候,他们都会率先冲杀出去,而秦嘉涆自然要派兵照顾他们,这导致很多将士因为他们的鲁莽而战死沙场。

    在面对西域三十万大军围攻的时候,其实,秦嘉涆是可以反败为胜的,只可惜,在最后决战的时候,这群子弟兵看到大事不妙,直接带人跑路了,他们跑了,跟着他们的将士自然也跟着跑了,而这些人都是他们各自家族的家臣,其战斗力是不低,可以说是西征军的中坚力量,然而,他们跑路之后,就导致原本就在重甲兵冲杀下,勉强抵抗的炎军,顿时陷入了绝对的劣势。

    都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而在炎军当中,老鼠屎可不止一颗,而是三千多颗,其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原本团结一致的炎军,就这样被他们分为了几部分,最终被西域的三十万大军,分而食之,最终使得这二十万将士全部战死沙场。

    这一次,殷元魁领兵三十万,再次西征,不是没有人想把家族的晚辈塞到军队当中来,殷元魁也答应收下了,但是,他收下是收下了,却对他们的要求极其严苛,在出征之前的那几个月时间里,殷元魁一直在练兵,很多官员的子弟,在进入军营没多久,就纷纷离开了。

    主要是军营的生活太苦了,训练太累了,殷元魁的要求太严厉太变态了,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哪吃得了这份苦啊,动不动就是挨鞭子,挨军棍的,他们受不了,就纷纷回去了。

    哪有爹娘不疼自己孩子的呢,看到自己孩子在军营待了几天,吃了那么多苦,自然不舍得他们再去了,再加上,之前西征的时候,一下子死了那么多子弟兵,给了很多官员当头一棒,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想要在西征当中捞军功,没有那么简单,搞不好会丢命的,已经死了那么多人,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可不想再来一次,于是,这就导致,这次西征军当中,真正的子弟兵少之又少,而能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武将之后。

    在秦嘉涆西征兵败之后,西域迅速的收复了之前被炎军攻打下的疆域,一切再次恢复到之前的样子,双方隔着三百里的地方,展开了对峙。

    殷元魁到了边境之后,第一时间,就是让人把这三百里的无主地带,进行了铁血的收割,那些隐藏起来的马匪,都被炎军找到了,而等待他们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充当蚁军,帮助炎军攻打西域,要么就是死了,除此之外,没有第三个选择。

    在杀了上百人之后,这群马匪最终选择了妥协。

    于是,在西征大战正展开之前,殷元魁得到了一支五千人的蚁军。

    六月初,正是一年当中,最酷热的时候,殷元魁选择了出兵,他亲自带领着三十万大军,开始踏上了西征之路。

    三百里的无主地带,彻底被肃清了,虽然还有一小部分马匪没有找到,但是,他们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六月三号。

    殷元魁来到了漪汾国的边境上。

    漪汾国之前被灭国了,但是,在大炎兵败之后,漪汾国再次复国了,不过,整个王国的建筑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但是,此刻在漪汾国边境,却有十万大军严阵以待,显然,他们已经知道了,炎军要展开新一轮的西征。

    两军对垒,没有多余的言语,在对峙了三天,也休息了三天之后,殷元魁开始下令作战。

    西域和大炎王朝的战役,就此展开,一场以性命作为代价的博弈,就这样在喊杀声和鲜血的铺就下展开了。

    六月十号,殷元魁大败漪汾国、羌国、白莲佛国三国的十万联军,漪汾国这个刚刚复国没多久的王国,再次被炎军踏平。

    六月十五号,羌国再次覆灭。

    六月二十五号,炎军拿下白莲佛国半数国土。

    七月一号,炎军抵达白莲佛国的王城之下。

    七月二十号,白莲佛国王城城破,白莲佛国灭国。

    白莲佛国灭国之后,殷元魁下令屠城,白莲佛国王城十万人,被屠戮殆尽,就此成为了一座空城!

    西征大捷!



第三百三十章 大捷下的危机



夏已过秋已至,转眼之间,时间就到了八月中旬。

    自西征军出发之后,全国上下都在关注着这场战争的结果,而随着殷元魁的接连捷报传来,全国上下顿时陷入了一阵狂欢当中,对于之前西征的兵败还有海洲的沦陷,都抛之脑后。

    其实,在这次西征展开的时候,很多人对于皇帝任用殷元魁为西征大元帅,是颇有微词的。

    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正常的,大炎王朝五位大将军,除了殷元魁没有太多的功勋在身在外,其他的四位大将军,可都是功勋彪炳的存在。

    镇北大将军夏侯拓,镇守北方二十余年,抵挡了北蛮一次又一次的叩关,劳苦功高,镇南大将军武英叡,镇守南方十余载,其功勋不在夏侯拓之下,而已经阵亡的镇西大将军秦嘉涆,更是在西北镇守了近二十年,他跟西域的战役,大大小小加起来有数百场,其功勋更是不言而喻,至于曾经的镇国大将军许淳,虽然成为了叛将,可是,他可是有着常胜将军的称谓,而唯独殷元魁,这些年来,一直待在东方,管理着镇海军,现如今,镇海军还叛变了,说对殷元魁担任西征大元帅没有意见,那是不可能的,只是,皇命不可违,既然炎武帝选择了任用殷元魁,其他人除了在茶余饭后谈论几句,也不敢多说什么。

    说实话,对于这次西征,其实很多人还是不看好的,尽管每个人都希望这场大战可以胜利,可是,从之前的西征兵败,再加上镇海军的叛变这件事出来之后,对于西域,很多人还是很警惕,还带着几分畏惧的成分在里面。

    不过,这些担忧和警惕,以及畏惧,都随着西征军在西域的接连大捷而被冲散了,很多文人开始各种吟诗作对,赞扬西征军的勇猛无敌,而武将则直接干脆的多,就是喝酒。

    这些人在赞扬殷元魁不愧是国之栋梁的时候,自然也要咒骂贬低前任征西大将军秦嘉涆的昏庸无能,骂其酒囊饭袋的大有人在,说其不配为镇西大将军的人自然也不少,至于秦嘉涆之前在西北边境,辛辛苦苦镇守了近二十年的功勋,被人们选择性的遗忘了。

    秦嘉涆的谥号是忠文,看似不低,其实,在武将的谥号当中,这可算不上什么好的谥号。

    文官谥号比较多,共计三十三种,正、贞、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其中,排在前面的就是文正,文贞了,这两种谥号,是文官终其一生都想要得到的谥号,只是,真正能够得到这两个谥号的文官,却屈指可数,在大炎王朝近千年的历史上,除了少数的几个人得到了文贞这个谥号之外,也只有一人得到了文正的谥号,而这个人就是大炎王朝的开国宰相郑居中。

    文官谥号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分为十一种,大多数文官的谥号,都在是中等或者上等末位选取而已,至于文正、文贞之后的几个谥号,很少有人获得,当然,也很少有人获得下等的谥号,因为一般有这种谥号的人,基本上都被砍头了。

    武将的谥号相对于文官来说,就要少很多了,只有文官的一半而已。

    武将谥号分为两等,一等谥号以武打头,共计八个,分别是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二等谥号以忠打头,总计也是八个,分别是文、武、定、烈、简、肃、毅、敬。

    大部分武将,都会选择以武打头,功勋卓著的人,会在一等的谥号当中选取,而功勋一般,或者碌碌无为的人,也会以武打头,在二等谥号当中选取一个,而一些生前职位不高,但是,功勋卓著的武将,会以忠字打头,在一等谥号当中选取一个,算是对其一生的肯定,很少有人会以忠打头,又在二等谥号当中选取谥号的,因为这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否定。

    秦嘉涆的谥号忠文,看似是对其一生的肯定,但是,其实算是一种恶谥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把大炎二十万将士,葬送在了西域。

    在西征兵败传回京城,关于对秦嘉涆的谥号,朝堂上是争论了很久的,很多人都提出,给其忠烈的谥号,忠烈放在现在,那绝对是一个褒义词,可是,放在古代,可是一个贬义词。

    除了忠烈这个谥号之外,还有人提出,给秦嘉涆忠敬的谥号,不过,最终在一众大臣的商议之下,给了秦嘉涆忠文的谥号,虽然不是什么好谥,但是,也称不上什么恶谥,算是不高不低的一种谥号。

    本来,忠文这个谥号并没有什么,可是,在殷元魁这接连大捷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觉得,秦嘉涆这个忠文的谥号都过于高了,应该改成忠烈最好。

    不过,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秦嘉涆戎马一生,总共五个儿子,其中有两个都战死沙场了,其中他的大儿子,在上次西征的时候,就战死在了白莲佛国的王城之下,他和父亲秦嘉涆背对背作战,杀敌一百八,最终力竭而亡的。

    更没有人知道的是,在此次西征当中,秦嘉涆年仅二十五岁的三儿子,还有年仅十六岁的四儿子,就在西征军当中,而且是急先锋。

    秦嘉涆五个儿子当中,除了小儿子只有十岁,无法参军之外,剩余的两个儿子,都在此次西征军当中奋勇杀敌。

    当然了,可能有人知道,只是,他们选择性的遗忘了而已,但是,真正记得他们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

    东海城!

    虽然这段时间,许一凡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安寿岛上做实验,但是,对于此次西征的战事,他还是无比关心的。

    在殷元魁带兵再次灭掉漪汾国、羌国,也终于拿下了白莲佛国之后,许一凡第一时间就得到了相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