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段时间,许一凡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安寿岛上做实验,但是,对于此次西征的战事,他还是无比关心的。
在殷元魁带兵再次灭掉漪汾国、羌国,也终于拿下了白莲佛国之后,许一凡第一时间就得到了相关的情报,对于这些捷报,许一凡并没有表现出多么兴奋的态度。
作为一个当过雇佣兵的许一凡而言,殷元魁这次西征之所以这么顺利,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终的有四点。
第一,漪汾国、羌国,之前已经被秦嘉涆给踏平了,虽然,在短时间内再次复国了,但是,这两个国家,疆域不大,人数也不多,勉强复国,也没有多大的战斗力,至于白莲佛国,在经过上一次的战役之后,本身就伤筋动骨的,他们能拿出来的兵力其实不多。
第二,西域王国众多,除却白莲佛国之外,漪汾国和羌国都算是小王国而已,灭国就灭国了,无伤大雅的事情,大不了,等到战役结束之后,在从其他的王国划分出来一部分疆域给他们立国,或者直接并入其他的王国,而这一次,殷元魁带着三十万大军,是一路横推而去,人数众多不说,其军威士气,正是巅峰时刻,而周围的王国,虽然也出兵协助了,但是,人数都不多。
第三,之前出现在白莲佛国王城之外的重甲兵,还有僧兵,这一次都没有出现。
第四,自然是大炎王朝这一次西征,准备的无比充分,再加上有许一凡提供的一批军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炎军的作战能力。
这些原因结合起来,才有了这次大捷,而在此之后,殷元魁又接连灭掉了白莲佛国附近的两个小国,但是,捷报也到此为止了。
从许一凡得到的情报来看,西域面对大炎王朝的这次西征,选择了退让的态度,而出现这种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西域知道打不过炎军,选择了退让,算是一种变相的妥协,要么,他们在计划着一项更加重大的行动,而这次行动,可能跟上次他们歼灭秦嘉涆的二十万大军差不多。
相对于前者,许一凡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只是,这种可能性暂时没有出现,许一凡也只是想一想而已,毕竟,他又不在前线,没有第一手情报资料,很难做出判断,现在的这些判断,无非就是纸上谈兵罢了,许一凡只希望殷元魁能看到这一点儿,不要做出愚蠢的决定。
不过,在许一凡看来,殷元魁现在做的这一切,他已经成功从洗刷了自己身上的罪名,只要稳扎稳打,保存下现在的战果,应该是不难的。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了,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而新一轮的局势变化,也随之展开了。
就在殷元魁携带三十万大军,一路平推过去的时候,北蛮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南下。
北蛮这么做,原因有三。
其一,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一旦进入冬天,北蛮就会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如果这个时候,不趁机发动战争,进行一番掳掠的话,那他们这个冬天就会很难熬。
其二,西域战败了,对于北蛮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双方打的旗鼓相当,北蛮自然乐的看好戏,可是,现在西域表现的犹如一块豆腐一般,这就让北蛮看不下去了,他如果这个时候不出兵给炎军制造一些麻烦的话,那等到炎军收拾完西域之后,下一个就是北蛮了。
其三,是因为祭祀出世了,从五月份开始,北蛮就出
现了大量的祭祀人员,他们的出现,就代表了长生天的旨意,这让北蛮不得不选择南下。
同一时间,南唐也开始蠢蠢欲动,根据无名传来的消息,南唐早在六月份,就开始集结兵力,在七月份,已经有大军出现了南夷和大炎的边境上,双方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战役,虽然看起来不痛不痒的,但是,这都是试探性的攻击。
可以说,现在的大炎王朝,面临的是三线作战的情况,眼下来说,这种情况还不算严重,只要殷元魁继续保持这种胜利的态势,那么,对于大炎王朝就是有利的。
朝堂之上既然决定了西征,肯定想到了现在这个局面,肯定有相对应的应对之法,目前看来,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当中,之上,许一凡却隐隐的感到有些不安,至于这份不安到底缘起于哪里,暂时还说不清楚,很大程度上,还是来源于西北。
…………………………………………………………………………………………………
在这段时间里,海洲一切都很正常,却也很不正常。
方士出世之后,只是拿下了海州,策反了镇海军而已,对于海州附近的几个洲,他们都没有染指的打算,就此沉寂下来了。
许一凡这边忙的热火朝天,不但的从各地挖人、征兵、开设分店,方士这边却彻底的安静下来。
曾经被烧毁的四季楼,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建造完成了,其样式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建筑材料不同罢了。
对于东海城的人来说,在吃过了四季楼的饭菜之后,长时间不去吃,还是十分怀念的,在四季楼再次开业之后,四季楼的生意堪称火爆,几乎是座无虚席,而之前四季楼的九大残联,也再次被挂了出来。
只是,现在海洲的局势,天下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读书人的关注点,已经不在这些对联字画上面了,更多的还是在国家大事上面。
文人喜欢谈论国事,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情,而随着这次西征大捷,他们在四季楼吃饭的时候,谈论最多的还是西征的局势,很多人都在猜殷元魁这次西征,能够灭掉几个王国。
就目前知道的情报,殷元魁已经连续灭掉了五个王国了,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成绩,很多人都在打赌,殷元魁这次至少能灭七国,有人说至少九国,更有人说,殷元魁会率领炎军,打到南陀山去,总之,对于西征的结果,在他们看来,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的。
因为有剑阁的存在,百货楼和四季楼已经开始遍地开花了,除了海洲附近的几个洲之外,百货楼和四季楼已经入驻剑洲了,其触角已经触碰到了汴洲、陈洲、洛洲,正在朝着京城而去。
而随着百货楼的不断建立分店,许一凡获得的财富,正在与日俱增,可是,许一凡还是缺钱,很缺钱。
首先,海通岛上的军队,吃喝拉撒睡,各种训练的器械、装备,都需要钱、
其次,许一凡现在手下的人可不少,光奴隶就有好几万人,再加上那些给他干活儿的工人,这个基数是庞大的,而养活这么多人,也是很耗费钱财的。
另外,东兴工厂正在不断扩大,而各个工坊也在不断扩建,这些都需要钱去支撑的。
最后,安寿岛才是一个真正的无底洞,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钱,全被许一凡砸在了安寿岛上,至于这些钱都做了什么,没有几个人知道,就算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对许一凡的一些做法表示看不懂。
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许一凡又放出来了不少东西,比如玻璃,比如琉璃,还有很多其他的一些小东西,而这些东西的出现,都给众人带来了新的感觉,总之,在短短的数月时间里,许一凡放出来的东西,可谓是太多太多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所有人才意识到,许一凡身上藏着不少好东西,他们除了选择跟许一凡合作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之前,跟着曹家一起对付许一凡的蓟修杰,还有裴婉慧,不知道是因为海洲发生了变化,还是因为得到了他们被后人的指使,也纷纷选择跟许一凡合作,合作的诚意非常足,许一凡也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只是在某些方面,故意抬高了一些价格之外,并没有对他们做什么。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然而,新一轮的变化,也在这个秋末冬初的时候发生了。
殷元魁在灭掉白莲佛国之后,又接连灭掉了附近的三个王国,两个小王国,还有一个和白莲佛国差不多的王国,但是,这也是殷元魁此次西征,灭掉的最后一个王国了。
在灭掉了康国之后,一直选择退让态度的西域,终于开始反击了。
西域这一次,集结了五十万大军,虽然这五十万大军,是由众多王国拼凑出来的,但是,就人数而言,炎军这边是不占据优势的。
西征开始的时候,炎军有三十万大军,在连续灭掉六国之后,三十万大军,只剩下了二十万左右,虽然,大炎王朝在第一时间补充了一部分兵源,但是,西征军的大军还是没有恢复到三十万的规模。
三十万对五十万,看似可以打,然而,事情也不是这样的,因为西域的这五十万大军当中,有近二十万的僧兵,这个数目是之前秦嘉涆面临的僧兵的三倍左右,除此之外,对方还有一支五万的重甲兵。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师伯姜三甲
在十月份,炎军和西域兵,在康城之外,连续交战多次,互有胜负,损伤都不小。
这里的康城,就是被殷元魁灭掉的六国之一的康国,在康国覆灭之后,康国就成为了康城,沦为了大炎王朝的疆域。
这场投入兵力近百万的战役,从十月份开始,一直打到了寒冬时节。
在西域选择和大炎王朝进行正面硬钢的时候,北蛮集结三十万大军南下。
镇北大将军夏侯拓,在嘉州城指挥着这场战役,相对于往年的北蛮的叩关来说,这一次,北蛮的叩关行动,无论从人数,还是从攻击程度而言,都远超以往。
镇北军有三十万的大军,这是多年以来的习俗,相对于其他的大将军而言,夏侯拓手上的军队是最多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北蛮人总是喜欢搞事情呢?
北蛮出兵之后,一开始的攻势就无比的迅猛,在短短的数日之内,就连续拔掉了炎军的数个城堡,而这些城堡的将士,无一例外,都战死了。
北蛮在获得了如此显著的成绩之后,就加大了攻势,他们一边攻打嘉州一带的城池,一边开始收割庄稼,而夏侯拓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他一边指挥大军抵御北蛮的进攻,一边让人去抢收粮食,能抢走的就抢走,抢不走的,就地焚烧,总之,就是我得不到的,你们也别想得到。
到了十月底,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天了,北蛮再次加大了攻势,三十万大军,有三分之二扑了上去,一时之间,整个北方狼烟滚滚,而嘉州城岌岌可危。
如果是以往,嘉州城不至于应对的这么艰难,而这一次之所以应对的如此艰辛,主要还是因为,在北蛮军当中,出现了大量的祭祀,他们参与了战斗。
他们都是修行者,普通士卒对他们造成的伤害是有限的,虽然这些祭祀的修为境界不高,大部分都和三四品的武夫差不多,但是,他们造成的危害,却也让夏侯拓无比的恼火。
当然了,炎军这边也不是修行者,也不是没有江湖武夫,在接连吃了几次亏之后,夏侯拓就派出了镇北军当中的修行者和武夫,专门针对这些修行者,如此一来,一面倒的局势,才得以控制下来。
双方的士卒死伤无数,而双方的高武也死伤无数。
根据许一凡得到的情报,在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里,双方就损失了近十万的兵力,其中高武和修行者,死伤就高达百余人,而因为修行者之间的对决,还有武夫和武夫之间的拼杀,造成的损伤,更是无法统计。
不过,这场战役也只打了差不多四个月,北蛮选择了撤兵,而嘉州算是保住了,可是,看着满目苍夷的城墙,这份胜利其实是算不上胜利的,如果算的话,也只能说是惨胜而已。
北蛮退兵,主要还是因为冬天到了,冬天不适合大规模作战,他们无奈之下,只好退兵,当然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西域和炎军在西方,陷入了僵持当中,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一时间很难分出胜负,既然如此,暂时局势可是可以稳定的。
在北蛮举兵南下的时候,南唐也选择了出手,不过,相对于北蛮的大举南下,南唐这边的战役规模就小的多了,南唐一共拿出了十万兵马,但是,真正参与战斗的,只有三万左右而已。
南唐的目的很简单,他就是要拖住武英叡的大军,让其无法西去支援殷元魁,也无法北上去支援夏侯拓,而他也成功的做到了。
在北蛮选择退兵之后,南唐也果断的放弃了进攻,只是选择跟武英叡在边境对峙而已。
而此时的殷元魁,彻底的陷入了鏖战当中,在短短的二个多月的时间里,双方交战次数,不下于数十次,这还是万人以上的战役,而万人以下的小规模战役,更是不计其数。
双方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