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许一凡之前得到的情报,燕王起兵是肯定的,许一凡以为,燕王会趁着西域联军攻打康城的时候,直接出兵拿下西北三洲,直接陈兵于玉门关。
做好的结果,是玉门关在得知西北三洲被燕王占领之后,第一时间增兵,能够守住玉门关,让中原百姓免收战争之祸;
最坏的结果,自然是燕王兵峰势不可挡,以极快的速度拿下西北三洲之后,直接拿下了玉门关,等其拿下玉门关之后,不管是进,还是退,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然而,听殷元魁说,燕王虽然起兵了,可是,他并没有按照许一凡所想的那样,第一时间拿下西北三洲,然后攻打玉门关,他仅仅只占据了庭洲而已。
燕王这么做,看似是造反了,可是,严格来说,他这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造反,如果燕王真的要造反的话,不管其是否攻打玉门关,只要他占据了西北三洲,那殷元魁这十几万的西征军,就彻底的沦为了孤军,还有那数十万的徭役,也会沦为孤魂野鬼。
要知道,现如今的大炎王朝,可是没有多余的力量平叛的,能够制衡燕王的十五万大军,也只有殷元魁的西征军,燕王只要占据西北三洲,就完全切断了西征军的退路,这个时候,西征军既要面对西域联军的进攻,还要防止燕王在背后搞偷袭,一着不慎,西征军就会全军覆没。
这是许一凡当初最担心的事情,也是他为何要让西洲刺史封智鑫一定要康城的原因了,运送囚犯来康城,这只是幌子,囚犯是不少,可是,根本犯不着让一洲刺史亲自押解吧。
许一凡让封智鑫前来,就是准备在打退西域联军之后,让封智鑫带着部分西征军,回到西洲,组建和掌控西洲和沙洲的地方军,提前做准备,防止西征军的后路被断,只是,他的动作还是晚了一步,燕王起兵的时间比他预料的还早。
之前,许一凡觉得,如果他是燕王的话,要起兵的话,肯定是在康城失守之后,他再起兵,让西征军在丢失了康城这个重要的军事要塞之后,没有太多可供选择防守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西征军只有三个选择,要么,跟西域联军继续死磕,正面硬刚,只是,其结果肯定不会太理想;要么,在康城丢失之后,直接朝西洲城后撤,趁着西域联军没有追击过来之前,跟燕王的军队打一仗,重新夺回西洲城,至于结果,应该在五五开;最后一个选择,自然是并入燕王的大军当中,不过,一旦西征军选择并入燕王的军队,那西征军就没有主导权了。
然而,燕王起兵的时间,选择的很奇怪,康城还未失守,他就起兵了,这是许一凡最想不通的地方。
“大帅,燕王起兵的时间有问题。”许一凡紧蹙着眉头说道。
殷元魁点点头,说道:“确实有问题,之前,我一度以为燕王起兵,应该是跟西域有勾结,但是,现在看来,应该不是。”
“哦?大帅何出此言?”许一凡一脸诧异的看着殷元魁。
“我派许凯歌去攻打北宛国,就是预防西域联军在不能拿下康城,转而绕道去往北宛国,从北宛国进入西北三洲。”
“这个决策很好啊。”许一凡说道。
殷元魁却摇摇头,说道:“但是,问题是,在许凯歌去攻打北宛国的时候,康德也带着大军去攻打北宛国,双方在三天前,已经在北宛国展开了厮杀。”
“难道燕王真的和西域有勾结?”许一凡紧蹙着眉头说道。
殷元魁再次摇摇头,说道:“起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康德在跟许凯歌作战的时候,曾经派遣了数名使者,去往凉州,想要面见燕王,但是,这些人都有去无回,康德派去的数名使者,才踏入凉州地界,就被斩杀了,其头颅就悬挂在边境之上。”
“嗯?”
闻听此言,许一凡紧蹙的眉头愈发的紧蹙起来。
从这件事上来看,燕王应该没有投奔西域的打算,至少,目前没有,而从康德派遣使者去见燕王来看,燕王应该跟西域没有多少联系。
虽然,如此一来,对西征军来说是好事儿,可是,却让人对燕王的起兵更加了疑惑了。
“那我们可曾派人去见燕王?”许一凡问道。
殷元魁看着许一凡,苦笑道:“有,在许凯歌还没有抵达北宛国的时候,我就派人去了。”
“结果如此?”
“呵呵。。。。。。”
殷元魁没有说话,只是苦笑连连,不断的摇头,显然,结果不算好。
沉默了片刻,许一凡又问道:“北宛国那边的战况如何?”
“不太理想,敌军的首领是康德,康德是西域的名将,在领兵作战方面,很厉害,许凯歌还是稍逊一筹的,不过,许凯歌抵达北宛国的时间比康德早一天,并没有花费多大代价,就拿下了北宛国,有城池作为依托,虽无法进攻,但是,防守没有问题。”
“守得住吗?”
殷元魁想了想,犹豫着说道:“应该可以,许凯歌带了三万人过去,得知康德去攻打北宛国之后,我又临时增派了两万人,五万人再加上在北宛国就地征兵,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殷元魁这么说,许一凡却丝毫没有感到轻松,反而表情无比的凝重。
如果是一般的将领去攻打北宛国,许凯歌应对起来肯定没问题,可是,是康德这个老将亲自带队,那许凯歌能否守住北宛国,就很难说了。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西域联军在战术上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改变。
对于北宛国能否守住,许一凡也好,殷元魁也罢,都没有多大把握,不过,暂时也只能寄希望于许凯歌能够守住了。
“百姓的迁徙进行的怎么样了?”许一凡在沉默一会儿之后问道。
“目前,已经有十万人进入西洲了。”
“那还有多少百姓?”
听到许一凡这么问,殷元魁有些无奈的摇摇头,说道:“康城在内的多个城池,百姓不算多,但是也不少,总计有近百万之多,之前,在西征的时候,有部分百姓跟着西域联军去往了西域,剩下还有一部分,流亡其他地方了,现如今,还有差不多三十万百姓左右。”
“得抓紧时间啊,西域联军下一次的攻城,应该很快就要开始了。”许一凡忧心忡忡的说道。
殷元魁点点头,这一点儿他自然清楚,可是,迁徙百姓本身就是一件工程浩大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这七天的时间里,能够迁徙走十万百姓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如果不是童真以极度血腥和残忍的方式进行迁徙的话,别说十万了,就是一万人都够呛。
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之后,殷元魁突然说道:“哦,对了,你之前派出去的三千人,已经回来了。”
“哦?什么时候回来的?”
“就在西域联军撤兵的第二天。”
“东西都带回来了吗?”许一凡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连忙问道。
“带回来了,而且带了不少,只是。。。。。。”
说到这,殷元魁一脸狐疑的看着许一凡,问道:“只是,那东西真的有用吗?”
“哈哈。。。。。。。”
许一凡闻言,顿时笑了起来,看着殷元魁说道:“何止是有用啊,是非常有用,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再坚守康城三个月都不是问题。”
“哦?当真如此有用?”殷元魁愈发的诧异起来。
“千真万确,末将可用性命担保。”许一凡无比笃定的说道。
殷元魁没有说话,而是眯着眼睛,看着许一凡,似乎在确定许一凡这句话,到底是真是假,不过,他在看了许一凡一会儿之后,还是点点头,说道:“若真能再坚守三个月,那后方百姓的迁徙,就有充裕的时间了。”
许一凡点点头,又摇摇头,脸上兴奋的表情,渐渐敛去,他看着殷元魁,说道:“我现在担心的不是西北的战况,而是其他地方的战况。”
“哦?说说看。”殷元魁先是一愣,随即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
“西域联军固然来势汹汹,但是,我们毕竟是在他们的地盘上作战,就算战败了,也无妨,退守西洲城即可,可是,北方的北蛮,还有南方的南唐,一旦他们战败了,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
听到许一凡这么说,殷元魁点点头,说道:“还有东方的福州。”
“福州?”
许一凡一愣,一脸疑惑的看着殷元魁。
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才辈出
“福州?”
听到殷元魁提到福州,许一凡明显是愣了一下。
“你难道没有收到福州那边的邸报吗?”殷元魁看到一脸疑惑的许一凡,有些诧异的问道。
许一凡诧异,是因为他并不知道福州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殷元魁诧异,是因为许一凡居然不知道福州的情况。
“没有。”许一凡摇摇头,然后问道:“福州那边怎么了?”
殷元魁盯着许一凡看了一会儿,以此来确定许一凡到底知不知情。
如果是别人,不知道也就不知道,殷元魁不会多想什么,可是,许一凡不知情就有些说不通了,在东海城的时候,许一凡展现出来的势力,都还处于萌芽状态,但是,当许一凡来到康城之后,许一凡展现出来的情报系统,可是超乎殷元魁想象的。
许一凡还没有抵达康城,他的人就已经先一步来到了康城,每次,许一凡的人带来的东西都是康城最需要的东西,而在许一凡来到康城之后,从大后方送来的所有物资,几乎都是许一凡需要用到的东西。
如果说,这还不能说明问题,那封智鑫带来的一万八千人的囚犯,又该怎么说,如果说这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那在燕王起兵之后,第一时间出现在西洲和凉州边境的三万军队,又该怎么说,还有,许一凡哪怕身受重伤,昏迷不醒,他还能先一步制定出,西征军在西域联军撤兵之后,该何去何从,这又该怎么说。
想要做到这些事情,没有一个完善且强大的情报网,是万万做不到的,许一凡是不良人提司这件事,殷元魁早已经知晓,不良人的强大,无需多说,再加上许一凡自己培养出来的情报系统,到底有多强大,也无人知晓。
按理说,大炎王朝的很多事情,许一凡都应该知晓才对,可许一凡居然不知道,这就让殷元魁有些意外了。
不过,仔细一想,殷元魁也就想通了,康城距离福州也太过于遥远了,一个西北方,一个在东南方,在这个消息传递,主要靠人力和马匹的情况下,想要第一时间掌握距离如此之远的情报,确实很困难。
另外,自从西域联军开始攻城之后,尤其是在许一凡亲自驻守城墙的时候,许一凡从登上城头的那一刻起,除了受伤之后,被抬下城头之外,就没有下过城头,就算消息传递过来了,他也没有时间知道。
殷元魁知道福州那边的情况,也是在许一凡昏迷不醒的时候,才得到的消息。
想通了这些,殷元魁也就释然了,他看着许一凡,缓缓地解释道:“继方士出世,占领海洲之后,福州、泉州、汀州、建州,四洲之地,也陆陆续续的被道教的人占据了。。。。。。”
随即,殷元魁就把福州那边的情况,详细的跟许一凡说了一遍,其中,大部分事情许一凡是知道的,比如,福州之前发生了天灾,出现了大量的灾民和流民;再比如,福州出现了一个清真教,他们趁着天灾的时候,在福州等地快速传播教义,以此来吸纳人员加入。
这些事情,许一凡在来康城的路上,已经陆陆续续的听说过了,不过,许一凡并没有多么的关注,一来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二来,福州距离海洲还是有一段距离的,短时间不可能蔓延到海洲,就算蔓延到了海州,海洲现在是方士的天下,方士不可能任由道教的人进入海州的,既然威胁不到海洲,那许一凡的大本营就受不到威胁,无需多虑。
在殷元魁的讲述当中,有三件事是许一凡不知道的。
第一,朝廷派出了三大不良将之一的秦将,秦惠带兵十万去往福州收复失地,至于说朝廷为何让秦惠率先收复福州等地,而不是海洲,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福州除了有一个清真教之外,还有一支人数不少的护教军,护教军的成员构成很复杂,有土匪,有海盗,有倭寇,但是,大部分还是农民,这才是真正的杂牌军,人数不少,不过战斗力堪忧,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杂牌军,在面对秦惠的大军的时候,起初虽然一触即溃,接连丢失了建州和汀州,但是,福州和泉州却依旧在他们的掌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