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师妹她又凶又靓-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庇佑,易家门庭也会继续屹立不倒,流芳百世。

    易老夫人知道这不过是下下策,便是博得了好名声,子孙中若无出息之辈,易家迟早都会衰败。更何况,仗打完之日,也有可能是乌菱国覆灭之日。

    但是以她的能力,也只能出此下策,再无其他办法。

    祖母若要去边关,我也同去。茯苓思虑后,开口道。

    脑海中是系统不赞同的嚷嚷声,茯苓答应了皇后的要求也就罢了,如今又要掺和进易家的事情里,这是真打算不回大三千界了不成。

    祖母知道你武功高强,力气大于常人,但你年纪还小,有我们这些长辈在,还不到需要牺牲你的时候。易老夫人虽然见识过茯苓的身手,但战场那种地方就是武功再高强,也一样会丧命。

    祖母说,想用自己的死,赌一赌举国百姓的愧疚之心。可是,如果我们此番一去,势如破竹,打退晋国,为乌菱国赢得长远的安宁,难道不比祖母的办法好吗?茯苓反问。

    茯苓可知,你的祖父和伯伯们始终未能打退晋国,并非因为他们都是庸才,而是因为天子昏庸短视?祖母并没有呵斥茯苓天真,难得温柔地解释起来,对这位刚找回来的孙女,她总是多几分耐心。

    既如此,那就换天子。

    此言一出,满院皆惊,人人面上都变色。

    你疯了吗,要造反?陈秀媛赶紧上前捂住茯苓的嘴。

    即便易家人对皇帝再不满,平时也坏话说尽,但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还是无人敢说,甚至想都不敢想。

    易家就算再恨皇帝,那也依旧是最忠诚的一族,绝对不会行谋逆之事。

    不是造反。用更正当的手段换。茯苓不是不敢造反,但是造反带来的是更严重的战乱。

    眼下需要的是一场平静的皇位更替。。

    茯苓这么一说,其他人立即明白了过来,可这样的念头仍然是不被允许的。

    天子身体康健,离皇位更替还很遥远。易老夫人陈述道。

    那就送他去当太上皇。茯苓轻飘飘地道。

    易老夫人愕然,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个孙女一遍。

    她怎会有如此惊世骇俗的想法,若有人将今日茯苓说的话传了出去,茯苓定是难逃一死。

    但是这话又何尝没有道理呢?

    当下乌菱国最大的敌人并非晋国,而在龙椅上。

    能把那位换了,乌菱国便还能有海晏河清的一天,那位一日不从龙椅上下去,乌菱国便没有指望。

    放肆!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跟我去书房领家法!易老夫人心下对茯苓说的跃跃欲试,但是院中说这些事太过危险,就借着呵斥把茯苓带去了书房。


………………………………

第四百十六章 六年前

    祖母觉得,该选哪一位呢?书房内,茯苓开门见山地问。

    你这小丫头,说得倒像是那把椅子随随便便就能坐上去一样。易老夫人无奈道,茯苓这胆子大的,就是她下一秒说出要自己当皇帝,她都不会感到意外了。

    不能,但是总要想办法实现。不把这件事了结,她总觉得无法轻松地离开凡人界。

    茯苓为何不是直接选六殿下?茯苓与六殿下的关系很亲近吧。易老夫人问。

    悠是个聪慧又仁慈的人。但是悠的愿望是平静安宁的生活,他不会想要那个位置。

    若是乔悠有意,茯苓自然愿意助他一臂之力,可他显然志不在此。

    若是六殿下无意,那剩下的几位,恐怕没有合适的。

    以祖母的眼光,既然祖母这么说了,想必就是真的没有。可这样一来,岂不是无人可选了。

    倒也不是其他几位不好,只是我们易家向来忠于天子,与几位皇子并不亲近。贸然去同他们商议此事,只怕计划不成,反被治罪。

    那我先向悠打听打听那几位皇子都是什么样的人。

    ……

    乔悠今日来易府拜访,难得主动被茯苓找上。

    茯苓带着他直奔书房,看起来应该是有重要的话要说,结果一张口说的就是别的男人。

    茯苓怎么突然对悠的几位兄弟有了兴趣?乔悠忍不住问。

    想和他们之中的一个做个交易。茯苓如实答。

    是悠帮不上忙的事吗?

    是会让悠为难的事,所以要找悠的兄弟们。茯苓答。

    纵使茯苓回答的已经很委婉了,乔悠何等聪慧,还是轻易地就猜到了。

    和皇位有关?他所为难的,他的兄弟们又能办成的,仅此一件而已。

    再加上近来和易府有关的事,他也都收到了消息,自然能想到茯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易家人对于茯苓而说就是亲人,纵使她成仙,也不可能看着亲人们困于战争之苦而无动于衷。

    悠不必问了,此事希望悠全当不知道。悠可放心,我的所作所为,不会伤害百姓,也不会使天下陷入动乱。

    正如老夫人所言,这种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她会让乔悠帮忙介绍其他几位皇子,必定是一一试探,不会直接坦然相告自己的目的。

    这对于乔悠也是一样的,即便乔悠会有所察觉,但她肯定不让乔悠知道详细的计划。

    悠想知道。乔悠仅以四个字表达自己的决心,神色难得郑重。

    此事若只事关我一人,我也就告诉悠了。可此事定会牵扯到易家,为了他们的安危,我必须谨慎。更何况,知道此事,对于悠而言也并不好,悠毕竟也是皇家的一员。

    茯苓的身份,悠多少知道一些,所以悠不会问茯苓是否有危险。但是悠也知道茯苓打算离开,原本是打算在悠找到能与之成亲的女子,现在大抵是打算解决完易家的事就走。乔悠一直没有直接向茯苓直接说出这些事。

    一旦戳破了这样的事实,茯苓或许就不会再迁就他们这些凡人,说走就走了。

    可与母后之间的这个约定大抵已经束缚不住茯苓了,明白这一点的乔悠做好了与茯苓分别的准备,但在此之前,他想好好陪着茯苓。

    六年前,我错失了与你一起面对的机会,这一次,茯苓要做的事,带上我一起吧。

    六年前?茯苓的记忆里,与乔悠碰面仅仅在国公府寿宴上那一次而已,又何来六年前乔悠与自己一起面对之说呢?


………………………………

第四百十七章 欠你的道歉

    悠或许不适合那个位置,但是悠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只是希望茯苓能让悠陪你一起,这一次,不要独自一个人涉险。乔悠没有解释六年前的事,他怕说了之后茯苓会厌恶他。

    应该没有悠能帮上忙的地方。茯苓十分干脆地拒绝。

    她现在目标很明确,就是找个能把现任皇帝拉下来的人,乔悠虽然是中宫嫡子,可他又不想登基,那要他何用?

    宫中防守森严,但若有悠在,茯苓可如入无人之境。乔悠道。

    他的身份自然还是派的上的用场的,哪怕真的派不上,他也要努力成为对于茯苓而言有用的人。

    茯苓听他这么说,思索了起来。

    确实,乔悠一个皇子,就是借口去见皇后,也轻易地将人带进去,甚至不需要什么觐见帝王的借口。

    他对宫中又极为熟悉,来个里应外合也不难。

    可唯一的问题是,这会让乔悠被猜疑。

    此前他始终以对权力毫无兴趣的形象示人,突然间行逼宫之举,哪怕对新的帝王有从龙之功,自此以后也会被新帝王提防。

    怕是要比以前少许多自由,若是新帝王心胸再狭窄一点,想要杀之以绝后患也不一定。

    悠也说了,你猜到我的身份,所以不担心我的安危。可悠是凡人,我会担心你的安危。此事我一人就能处理,不该把悠牵扯进来,将悠陷于不义和危险境地。

    茯苓也不必担忧我的安危,我也不是愚钝之人,定能保护好自己。

    茯苓倒是相信乔悠是个聪明人,但这没必要不是?聪明不是她把他牵扯进来的理由。

    乔悠见茯苓不出声,便知她肯定是在想怎么说服他放弃,便又道:你我几成夫妻,也算有缘。但是仙凡有别,你我定然会迎来永别的一日。在那一日到来之前,茯苓便容许我陪你走完在乌菱国的最后一段时光吧。

    茯苓看了乔悠一会儿,青年皇子的神色郑重,柔和的眉眼会让人产生他是个很好说话的人的错觉,但是此时此刻,他的决心不容动摇。

    乔悠这番决定背后的顽固意志,茯苓感受到了。

    放在往常,无论她要求什么,乔悠总会笑盈盈的答应,即便一次不成,再说一次,乔悠也定会松口。

    她一声不响地离开六王府来到易家的时候,乔悠也没表现出不满。

    唯有这个决定,他显出如此郑重的决心。

    好。茯苓答应了他,他既如此坚持,她说服不了,也没必要继续拒绝,她道:悠如此重情重义,若事成,我离开乌菱国之前,定会赠悠一份大礼。

    乔悠:……茯苓答应了他虽然开心,但是后半句话,他听着怎么不是个滋味。

    ……

    乔悠入局后,茯苓又在乔悠的引荐下,见了他的兄长五皇子。

    五皇子是个精明人,但也算得上是个良善之辈,易老夫人亲自出马试探了几次,人选就确认了下来。

    七日之后,边关的一支精英将士匆匆回皇都城,护送着易家数位忠良的棺木。

    那一日云淡天青,易家的女眷们站在门口迎接,暖风微微吹动女子们的发丝和衣袂,便如同英魂归故里,同风行千里,从遥远的边关,终于回了易家。

    茯苓感受着这一阵阵的清风,知这其中没什么魂魄,可仍觉得这风像极了她那些堂兄和伯伯,千里而来,柔和而温暖,不沾一丝血腥,拥抱了他们生前最亲近的人。

    易家的女眷们将棺木都葬了,她们的注意力都落在了葬礼上,无人察觉到这样暗无天日的日子很快就要变了。

    抵达皇都城的精英将士们没有停歇的空隙,当日下午就乔装成了宫人,包括茯苓在内,一行人便由乔悠领进了皇宫之中。

    乔悠将此事瞒得紧,半点也未透露,同时将宫内的暗棋下得极好,连帝王身边的近侍都助了他们一臂之力。

    等到五皇子登上了皇位,皇帝成了太上皇,乔悠的生母皇后才发觉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了太后。

    事情做得突然,却并不粗糙,五皇子的手段也十分周密,除了乔悠以外的其他几位皇子直接被他送去了远离皇都城的封地,剥夺了实权。。

    第二日太阳升起之时,这一场宫变就已经彻底结束了。

    可乌菱国的衰败,仅凭一个皇位更替,还远远不足以拯救。

    易家的几位将帅都已战死,在缺一个贤明的君主之后,乌菱国还缺一位能收拾残局的将才。

    老身去!易老夫人的心情很好,送走皇位上的那位后,剩下什么事都好说。

    但是一听她这话,易家的女眷们纷纷不赞同。

    也不是担心易老夫人身体吃不消,实在是一军之首这样的位置,凭易老夫人的军事才能只怕是不足以撑起。

    母亲,您说您都离开战场多少年了,眼下又是我们乌菱国弱,晋国强的局面,要扭转战局,必得是一位用兵如神的将领。

    老夫人就是请命,咱们新的皇帝陛下只怕也不敢答应。

    还是得有个年轻力壮,计谋过人的将领去才行。

    女眷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没一个认为易老夫人能扛得起来。

    茯苓孙女儿,你来替老身说几句话,老身如何就当不得了?易老夫人说不过那么多儿媳和孙媳,就想找茯苓替自己说几句。

    茯苓突然被点中,看着易老夫人愣了一会儿,觉着自己不能昧着良心。

    祖母,您可以去边关,但是全军统帅的事……还是交由圣上定夺吧。茯苓尽力委婉道。

    易老夫人没感觉出来茯苓的话里哪有什么委婉,但是连茯苓都这么说了,就是她真的不要想当什么统帅了,她要真当上统帅,只怕乌菱国的边关真要守不住。

    老身知道了,既如此,就等圣上定夺吧。易老夫人放弃得倒也干脆,没再提起。

    茯苓虽然劝易老夫人放弃了,但是她自己肯定要去一趟边关。她不会插手边关战事,更不会使用灵力干涉战事,只是去做一个见证者。

    看看她的那些堂兄伯伯们的牺牲,最终是否值得。

    看看易家的未来是颠沛流离还是荣华富贵。

    现任君王显然比前任君王靠谱很多,登基之后,不出两日就敲定了新统帅的人选。

    这位人选令茯苓既意外又觉得合理。

    乔悠接过圣旨的那一日,曾经的皇后,如今的太后,抱着他默默落泪。

    我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