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魁-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一辈子呆在这里。”三斤赌气道。
  ……
  不久,三斤终究还是离开了酒瓮村。
  于她而言,小庙之中的泥塑只是心里一个寄托罢了,他人规劝,她又何尝不知道,这泥塑除了样子和李不做有三分相似,却和他没半分关系。
  她把青春年华都交待在这泥塑面前,之后,也要为自己而活了。
  离开的前夜,她在小庙待了许久,给泥塑上了最后三柱香,抹了把眼泪,道:
  “不琢啊。”
  “我真想你从没开窍,我真想,你还是那个爱睡大觉的李石头呀。”


第348章。三百七十五:岁月忽已晚

  纵朱墙紫殿也难敌光阴,经年累月,山中小庙逐渐被人遗忘。
  庙墙颓圮,泥塑也裸露在外,风蚀之下,变得五官模糊,已经看不清模样。
  偶有游人至此,或感慨道唯有圣道长久,多少野祀,皆被掩于风沙中。
  李不琢寄身泥塑,不禁念及当初。当初,他用一点香火,助句芒保存了真灵,如今仍是这小山中,物是人非,又有谁来助他呢?
  大雨落下,泥塑被水流冲刷,这最后的寄身之地,也终究难以长存了。
  李不琢知道,这场大雨便是他的终章,这时他心中并无悲切,反倒有一丝庆幸。任谁,在泥塑里孤独数十年,也会期望一刻的自在,哪怕身死也在所不惜。他本该流落归墟中,能够归乡,见到故人皆有归宿,也是幸甚之至了。
  大雨磅礴,没有一刻止歇。
  一只雪白的手,却将一把朱红油纸伞撑在泥塑头顶。
  李不琢睁眼,见到燕赤雪站在雨中,多年未见,她容貌依旧,却没了那股青春活力,眉黛眼妆,难掩疲惫。她眼角有了细细的皱纹,掏出火折子,在伞下为李不琢点了三根香。
  燕赤雪离去前,李不琢知道了她当初离开的原因。
  桃坞堡老寨主燕北凉,乃纵横家圣人玄微子门徒,假意投效龙雀执火者秦荆,数年前,终于将其刺杀。而今燕北凉离世,燕赤雪之父丧生,她独掌龙雀大权,为稳住散落天下的龙雀旧部,却不能暴露祖父乃圣人门徒的真相。
  勾心斗角半生,身边无人可以信任,唯独今日,她任雨洗去妆容,对这山野中的泥像,能吐露心迹。
  雨停后,她在泥像前疲惫小憩片刻,留下油纸伞离开了。
  泥像前,残香未尽,青烟隐隐凝聚为人形,又在风中消散。
  李不琢不知自己是生是死,当他放下了所有心障,他仍在泥像中,却蓦地能看到泥像本身,能看见泥像内外的每一处角落,就如那夜白龙寺中,曾机缘巧合遁入非想非非想天,俯瞰世间一般。
  林间草木枯萎又复繁茂,突有山火,数丈高的大树,被烧得只剩下一堆灰烬。李不琢这时去看,却不光看到了灰烬,在他眼中,万物皆是虚实相成,树变成灰烬,灰烬与烟气是实,那在火中散去的热,便是虚,灰烬入土,又取日月光华之虚,融入树种,再成参天巨木。
  他忽然明了,这万般神通变化,虚实转换的根本,就是“道”。
  他的一生中,那些零落的珠子,枯荣逆转、梦里春秋、不易剑道、东君神术、吞天玄蚕,往日种种,便被一根看不见的线串在眼前。
  这一夜,句芒山上云雾忽聚忽散。
  月落日升之时,一缕紫气照下,泥塑表面咔嚓一声,裂开了一道缝隙。
  一道澄明如雪的光华自裂缝中透出,咔嚓咔嚓声接连不断,泥塑如被万道剑气刺穿。
  泥壳脱落,颓圮的庙墙间,一个少年人,黑衣黑发,拾起了地上那把朱红色油纸伞。
  ……
  佛坛下,众僧人早课诵经,梵唱阵阵。
  坛前,密莲华嘿嘿大笑道:“真有人能得证涅槃!”
  ……
  李不琢走出小庙,来到酒瓮村中。
  酒庄不知何时已经废弃了,昔日的管事姚堪也不见了踪影。当年的院子,被归入新封府黄氏门下,院子里住的,也没了李不琢的熟人。
  江东君的父母仍在,已垂垂老矣。茶余饭后,二人总提起那个出生后便神异不凡的女孩,但神情中已无不舍,反而添油加醋,渲染出一段九天玄女下凡的传说。
  李不琢心中不禁有些怅然,让他惆怅的,并非是重闻往事,而是他听到这些往事,心中已没了波澜。
  他本以为自己还有挂念,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放下了。
  站在句芒山上,他举目远眺。
  天地是一张纸。
  这张纸在凡人看来,是平铺在桌面上的,凡人如同蚂蚁,在纸上爬行,却不知除了四方,还有上下。纵使能飞天遁地的机关器,要跨越千里,也只能步步为营。
  但在李不琢看来,这张纸却是皱褶,扭曲的。纸的两端,远隔千万里的两点,以一种奇特的角度,对折了起来。若仍沿着纸面行走,仍需跨越千万里,若跳脱于纸外,便需轻轻一跃……
  李不琢向前迈出了一步。
  他本在冷风呼啸的句芒山顶,一步迈出,却已身处闹市。
  人声鼎沸,商贩、行人摩肩擦踵,形形色色,从他身边走过,却都仿佛没看到这个突然出现的黑衣人。
  李不琢沿街信步而行,片刻后,在一所大院前停步。
  院中,一名十岁左右的小少年正对着木人练剑。
  “白鹿回首猿伸臂,仙人座下鹤点头!”
  他一板一眼念着剑诀,大汗淋漓。
  李不琢在门外站了许久。
  他目光穿透重门,见到了一位怀有身孕的中年妇人。她的夫君正附耳在她肚子上倾听,二人相视而笑。
  时过境迁,李不琢仍是当年的模样,他重活过来,但在他人心中,他已只是一个挂念了。
  李不琢转身准备离开,脚步顿了顿,却还是走入院中。
  “小娃娃,你叫什么名字?”李不琢来到小少年身边,微笑道。
  “当归,我叫当归,但可不是药铺里那根黑不溜秋的当归!是吴当归!”当归见到李不琢,觉得他的笑容莫名亲切,便没有防备地回答道,“不过,娘亲总爱叫我小石头!”
  “叔叔,你呢?”他眨巴着眼睛问。
  “我?”李不琢笑道,“巧了,我娘也叫我石头。咱们是大小俩石头。”
  当归打量了李不琢两眼道:“你也叫石头?娘亲跟我说过,有个叫李石头的人,剑术天下第一,但我不服,我日后一定会比他厉害。石头叔叔,你会用剑吗?”
  “会一点,跟李石头不分伯仲吧。”李不琢道,“当归,把剑给我。”
  ……
  三斤挺着肚子,来到大院里,看见练剑的当归靠着木人呼呼大睡。
  “吴当归!叫你练剑,你却睡大觉!你没学到你石头叔叔的剑术,倒是把这坏毛病给学了个全!”
  当归顿时惊醒,兴奋道:“娘,您误会我了,刚才我看到了石头叔叔,他还教了我几招呢。”
  “胡说八道!老张头都没通报,怎么会有别人进来,好呀,你又做白日梦了!”
  “是真的嘛!”当归瘪嘴道,指着门外,“他才刚走,您看呀!”
  三斤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门丁守在门口,没有外人进来的迹象。
  但大门洞开着,一个黑色的背影,消失在大街上。


第349章。三百七十六:有我无敌

  李不琢离开了三斤所在的城池。他没想过主动放下那些过往,但时过境迁,不知不觉他却了无牵挂了,心中所向,唯问道而已。
  他以一点真灵悟道,涅槃重生,自身修为已达到一种玄妙的境地,他却隐约觉得,自己的道还差了一层。
  他意识进入非想非非想天,俯瞰世间,想要找到自己道行的缺憾。目光落到浮黎大地上,他忽而想到当初的密卷。
  “东鹘火,西缇加夜山。”
  “北鬼户,南乾罗山!”
  “不知当初大夏圣祖武无敌留下的密宝会是什么?”
  “金银俗物配不上他的身份,若能见到他的武道传承,也许能对我的修行有所映证。”
  李不琢眼中,经纬纵横,便落在浮黎中央,泷州西部。
  泷州西面丘陵起伏,风水极佳,常有筑路修桥挖到墓葬之事发生。李不琢从吴寒的衣带诏以及冯符二家交易的密卷,得知了前朝复国宝藏藏在此处。
  他游遍群山,终于找到一片地宫。
  其实,武无敌应该还为复国宝藏留下了其他指引,不过李不琢只得了两份密卷,便只能用这笨办法。所幸,他悟道之后,意识能进入非想非非想天,以那奇特视角俯瞰世界,找到地宫也只花了半月有余。
  幽深甬道通往地底,李不琢没走多久,便在一扇青铜门前止步。地宫外的空气随着他的脚步涌入,门前两盏长明灯倏的一下,遇风而燃。
  灯下一座盘膝坐地的兵俑也睁眼朝李不琢看来。
  “汝非武氏血脉!”
  兵俑腹中发出金铁轰鸣声,起身之时,簌簌灰尘落下,它的铁甲在长明灯下寒光森然。
  这兵俑看似笨重,动作却矫健非常,李不琢目测之下,这兵俑的实力并不逊于坐照圆满的炼气士。不过它终究不是活人,对敌的招式,套路明显,李不琢索性也只用肉身跟它拼斗拆招。
  将那兵俑的套路摸透,李不琢穿过青铜门。
  青铜门后,是一层地宫,地宫十分空荡,唯门前有一座石碑,写着:“余十三岁于铜都山遇赤毛凶猿,与之游斗三月,自创拳法,终胜之。”
  简单一行文字下,便是一幅幅行气、技击的人形图案。
  这篇拳谱对李不琢来说十分简单,不过他发现这拳谱的套路,与外面那镇守青铜门的兵俑所用的拳法是一脉相承,便细细品味琢磨了一番,待完全记住后,才离开石碑。
  石碑后方不远处,这一层地宫的尽头,便是一尊猿形机关。李不琢甫一接近,这机关兽便活了过来,与李不琢厮杀搏斗。
  打散机关猿,李不琢通过它身后的大门,又进入了另一层地宫。
  “时乙酉年春,于荒川遇大蟒……”
  “时甲辰春,与南陵陈汝交手,破其招法……”
  “时丙子冬,见大瀑凝冰之相,创化雪锁元功……”
  “时……”
  李不琢走过一层层地宫,便与那一座座石碑,经历了武无敌的一生。
  石碑上记载的武术,起初有着少年的灵动与刚猛的冲劲,到后来,则变化圆融,多了以柔克刚的巧劲,再后来,万般变化被一以贯之,以武入道……
  李不琢看第一座石碑,只用了二十来个呼吸,到后来,一座石碑要花费他近乎一天的功夫。石碑里的武功一脉相承,李不琢心中仿佛有了一个人形,本来笨拙稚嫩,反复映证武功,举手投足间,已渐渐凝聚出一种百战不败的悍勇气质。
  “大夏圣祖留下这地宫,就是为了给后人留下武道传承吗?似乎没这么简单。”
  李不琢思忖着,继续向地宫深处进发。他的剑道,与武无敌的武道走的是不同的路,不过大道三千,殊途同归,这些武道经验,对他而言大有裨益。
  地宫中的机关兽和偃师人形,有能够辨认武氏后人的方法,遇到非武氏血脉者,出手便皆是杀招。
  李不琢过关斩将,用了五月时间,终于抵达了地宫最深层。
  地宫最深处的石碑上已无武道记载,只有四个桀骜不驯的字:“有、我、无、敌!”
  李不琢视线越过石碑,地宫中央,一道身穿赤色大氅的虚影看了过来。李不琢忽然心中感触,他在这道虚影的眼神里,感受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李不琢一招手,他那散去的三百六十五道剑念再度出现。这番出手,声势却与之前大为不同,整片地宫忽的昏暗下来,穹顶上诸天星辰忽现,缓缓压了下来,若细看,那诸天星辰是三百六十五道不断演化的剑意。
  不工剑界!
  武无敌的虚影浑然无视这数百道剑意,站在原地,便有鼎镇社稷之势,巍然不动。他一拳打出,平平无奇,李不琢恍然间,却如见山河动荡!
  噗噗噗噗噗!
  三百六十五道剑意连番破灭,李不琢眼中无数虚影闪逝,变幻莫测。
  那一拳摧枯拉朽,击破了所有剑意,倏然打到李不琢面前,李不琢却眼都不眨。在那一拳打到面门的时候,并指一刺,武无敌的虚影便霎然消散。
  这一战开始不久,他便推演出了结果。武无敌能击破他的剑界,但也会成强弩之末。
  “一道虚影,竟有如此威势,不愧有无敌之称。”
  李不琢心知,若是真正的武无敌在世,自己很快就会落败。
  武无敌身影消散,李不琢环视四周,只见地宫空空荡荡,除了那石碑上的四个字,已经没有其他值得关注的东西了。
  “原来如此。”
  李不琢这时终于明白,武无敌留下这地宫,作为复国宝藏,除了给后人留下武道传承,还有另一番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