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魁-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不琢谢过,接了手信,便出了灵官衙。
  书局在灵官衙对面,对外开放处,是临街的店面,店面后方,是一方院子,院北面就是藏书大库。
  现任掌书吏张元浱年逾半百,对李不琢颇为客气,把李不琢引入库房中,为他介绍书目分门别类的存放方式。
  李不琢记忆力颇佳,可这藏书大库足有三层楼高,书架上百个,其中书籍卷帙看得眼花,这过程中便只记下了自己需要的。
  今日不算正式入职,李不琢只被张元浱带着熟悉情况。
  掌书吏说是闲职,也的确清闲,书局对外购书的店面,有下属的帐房管理,而库存整理也有专门的下属,张元浱往日只需偶尔检查库存,没出大篓子,额外注意防火就行。
  李不琢此后的工作也是如此,开始时张元浱语重心长劝导,话说的委婉,但大概就是:我年老力衰,这清闲职务倒是个养老的好差事,可你是新科魁首,不去府学进修也罢,怎么来这一潭死水里混日子?
  劝导两句,见李不琢似乎没听进去,张元浱也没再多说。
  李不琢在藏书大库中逛了一圈,出藏书大库,院子东边就是吏舍,西边是读书品茶的静室,静室青砖墙砌得极厚,外头的车水马龙丝毫不能传入耳中。
  …………
  回客栈时,李不琢把众人唤到房中。
  “今后我在书局吏舍居住,鹤潜随我留下,应十一,带三斤回酒庄里居住。”
  手臂搭着扶手,李不琢缓缓说道。
  “不回去了?”三斤十分不舍地问道。
  “每逢月假会回来,你学机关术的材料工具,我正好在河东县买了托人送回去。”
  李不琢接着看向身边佩刀的黑衣年轻人,让应十一把三斤带回酒庄。
  对于应十一,李不琢每月给一金铢月例,这月例其实已经极高,是看在应十一是郭璞生死兄弟的面上给的。
  趁着时候还早,三斤与应十一便启程回了酒庄,应十一一走,李不琢便与鹤潜议定每月月钱,鹤潜却笑了笑道:“大人恐怕忘了我以前是干嘛的了。”
  李不琢这才一愣,杀人放火金腰带,这老有金腰带怕是缠了不知多少根了,只怕比自己有钱得多,跟在自己麾下,也不是图财的。
  把行李拾掇了,当晚李不琢便住进吏舍。
  …………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次日清晨,李不琢穿好炼气士正服,去书局对面灵官衙点了卯,回到书局中,便见张元浱捧了一卷不知什么书,坐在茶室总便随意翻阅着。
  李不琢有学有样,见茶室里有茶具,唤来书局里的下属,泡了一壶滚茶。
  拖了把椅子,直接往藏书大库里靠墙一坐,眼睛一眯,把紫砂壶托在手里,闭目养神。
  张元浱瞧见这一幕苦笑不已,心道这家伙架势比自己还熟练。
  李不琢眯着眯着,便沉入梦乡。
  再醒来时,从椅上起身。
  四周,高有数丈的巨大书架覆压眼前,灰絮般的迷雾弥漫在卷帙间。
  手中茶已凉了,李不琢神情一动,抛开紫砂壶。
  紫砂壶离手,轻飘飘落到远处,浑没有重量一般。
  “看来是入梦了。”
  李不琢恍然想着,意识有些模糊。
  每每入梦,梦中世界便与世界有所差别,油灯里燃着的是水,亦或砚中墨越用越多,总有诸如此类的征兆,彰显着梦境现实的不同,
  “嘶……”李不琢揉动太阳穴,茫然看向四周,眼神逐渐清明。
  良久才深吸一口气,确切了是梦中世界,抬步走向四周的排排书架。
  按白天记下的几处位置,李不琢找到东面第三排,挂着“甲四六”的书架。
  书架三层处的书堆里,挤着《龙蛇六合枪》、《贯虱心传》等武术。
  又到另一处书架,找到本《良星科典》,是星相杂学。
  随意翻阅着,李不琢眼神一动,只见一本武学书上落满尘灰,拾起掸了掸。
  呼!
  轻轻一吹,书封上写着“细雨剑”三字。
  翻开书页,首句便写着:“剑势若细雨连绵不绝,敌人发觉之时,血已浸透衣衫”
  又接着往下翻,顿时心中恍然。
  “难怪被放在这吃灰,原来是要与公孙、临泣二脉配合才能相得益彰的武学。”


第77章。七十六:盲匠

  “怎么在这睡了?”
  睡梦中,耳边传来呼声。
  李不琢忽然惊觉。
  张元浱在身边道:“过了午时,可要一同去吃饭?”
  李不琢茫然看向四周,最终目光才停留在张元浱身上,有恍若隔世之感,不由回想起梦中习精习弓枪剑术的经历,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犹如兵刃出鞘,带着股逼人锐气。
  张元浱不由后退一步,面露惊讶,一瞬间过后,这锐气消失,李不琢又变为那个普通年轻人。
  “附近有哪家味道好的食肆,我请元浱老哥吃顿便饭。”李不琢笑了笑。
  张元浱欣然答应。
  午后,再回藏书大库读书时,李不琢便没入梦,只是找出现世中的武学书籍翻阅。
  梦中只能假练,真要练到心体合一,还是要实打实的打熬,该去买把好枪了。
  李不琢在书局上值七日。
  这日,应十一带三斤来河东县探望李不琢,李不琢便带着三斤上街购买兵器。
  …………
  嗤嗤——
  通红的铁条浸入从山顶引来的冰冷泉水,冒出大片白气,白气之中,汉子赤裸的上身泛着汗渍和油光,将锻造成型的铁条端至鼻尖嗅了嗅,然后将它放到一旁。
  不大的铁匠铺中堆满了铁器,锄头铁锅还有犁把,十分脏乱,与之相对的,墙上挂着的兵器也卖相十分之差,无论枪头、长剑、朴刀,都蒙着一层薄灰甚至锈迹,晦暗无光。
  白气散尽,可以看见一块灰布条裹在汉子双目上,竟是蒙着眼打铁,这时他放下铁锤擦了把汗,解下蒙着双眼的布条,双眼依旧紧闭,眼眶四周肌肉萎缩,凸起的青紫色血管扭曲如一条条蚯蚓,原来是个盲人,也难怪店里生意惨淡门可罗雀。
  李不琢走进铁匠铺时,这铁匠侧了侧耳朵,先开口道:“要什么东西,自己挑吧。地上的半银锞子一斤,墙上的两银锞一斤。”
  李不琢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卖东西的,价钱也不算便宜。他打量四周,目光落到杂乱堆放的黑铁农具上,这番前来是想挑两件趁手的兵器,为练弓枪做准备,眼下看来多半要失望而归。
  “就这些了?”他问道。
  铁匠往炉子扔了柄铁条,一边拉风匣一边道:“就这些,河东县你找不出第二家比我打得好的。”
  李不琢笑了笑没说话,开始端详墙上的兵器,跟在他身后的三斤歪着脑袋认真道:“你这铁匠好大口气!算起来一柄锄头就要几两银子,莫不欺负我们是外地人?”
  那汉子淡淡笑道:“小姑娘,做生意也讲一个两厢情愿,我又不逼你买,你若瞧不上眼走便是了。”
  这时铁匠铺角落里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学徒少年喊道:“我师父打的锄头用上十年都不会坏,真要计较可划算得很呢!”
  小丫头扁了扁嘴,揶揄道:“那怎么不见有人来买。”
  那汉子对他沉声道:“今天的铁打完了?”
  “没。”少年嘟囔一句,不情不愿低下头去,三斤得意扬起下巴。
  李不琢看墙上悬挂的兵器都是普通黑铁所造,平凡无奇,但形状都十分精巧,刃身弧度圆润自然,竟看不出什么瑕疵,当下便看出这铁匠原来是个有手艺的,便静下心来,一件件兵器观察过去。
  待看到后面,忽的轻咦一声,李不琢打量那汉子两眼,又再度看了看墙上的一柄短刀。
  刀长两尺三寸,宽一寸三分,刀首、刀柄、刀镡均为黄铜打造,刀镡做工最精,是一龙一雀环绕,龙鳞雀羽间虽积满尘灰,仍可依稀窥其精致。刀鞘通体裹着兽皮,鞘口一道铁箍缠匝。
  这般精巧的技艺出现在一个小县城中已令人十分惊奇,吸引李不琢注意的是那刀镡。
  若没记错,在藏书大库中阅读杂书,便见过前朝大夏精锐龙雀军的记述,龙雀军中将士们皆佩刀三柄,刀镡正是龙雀之形。
  眼前这半长不短的刀,便和祖父口中龙雀军用来攻城的云梯刀相似,龙雀军的兵器铠甲是不传之秘,只由当时的宫廷匠师全权制作。
  就看眼前这口龙雀云梯刀,用材差些,细节处却毫无瑕疵,锻造者至少是宗匠。
  瞥了一眼那盲眼匠人,李不琢心道:“这人恐怕是前朝内务府的匠人无疑。”试探道:“先生技艺精湛,锻造的兵器乃前朝形制,没想到河东县里还藏有你这样的匠人。”
  学徒少年一怔,而后看向那汉子。
  只见汉子摇头道:“你怕是认错人了。”说着自顾自地打铁,也不解释什么。
  李不琢心下了然,也不点破,从墙上取下一把铁胎弓试了试手,放下弓,又看准一枚枪头,问道:“此处可有枪杆出售?”
  那铁匠对徒弟扬了扬下巴,徒弟会意,进屋里拿出一根丈长的大枪杆子,足有鸭蛋粗细,说道:“这可是十年的白蜡木杆子,不算在铁兵的钱里头,要另加五银锞。”
  李不琢接过枪杆一拎一抖,软硬适中,弹性十足,赞了一声好枪,这时学徒把铁胎弓与枪头称了,说道:“枪头和弓共十一斤重,零头就不算您的了,加上那白蜡木杆子,承惠二十七银锞。”
  李不琢便掏出五十两银锞递给了学徒。
  学徒正要找零,却见李不琢安好枪头,背上铁胎弓便向外走去。
  “公子,还余二十三银锞子呢!”
  学徒抬头喊道,却见李不琢头也不回地摆了摆手说:“不必,值这个价。”径直走出了铁匠铺。
  学徒怔了好一会,心想有钱人出手就是阔气,喜笑颜开:“师父,这位公子多给的都够咱们两月的利钱了。”
  却见汉子不知何时放下了锤子,侧耳向着李不琢离开的方向,一言不发。
  学徒疑惑唤了他一声,汉子回过神来,说道:“多出来的银锞子给他送回去。”
  学徒争辩道:“为什么,又不是咱们要的,是那位公子自己要给的呀!”
  “送回去,平日怎么教你的,外财不该拿的不要拿,拿了麻烦多。”
  汉子语气虽平淡,学徒张了张嘴,却提不起勇气反驳,不舍地看了一眼银票,长叹不止。


第78章。七十六:桃坞堡

  李不琢手提大枪,背上铁胎弓。
  走出铁匠铺没多远,三斤小声嘟囔道:“有了些钱也不能这么花啊,该值什么价就得是什么价,怎么还带多给的。”
  “那位匠人技艺高超,这钱花的是值得。”
  李不琢说着,便听到后边喊道:“那位公子!”
  回头一看,那铁匠学徒追上来,拿着一袋银锞子。
  “这是余出的钱,师父说让我送回来。”学徒少年把钱袋子硬塞到李不琢手中,模样颇为不舍。
  李不琢笑道:“你师父不要,你自己拿着吧。”
  学徒少年连忙摇头,嗫嚅道:“这却是不能收的。”
  三斤看他模样,终于发现有个比自己还内向的了,不由笑道:“有钱不拿真是傻子,你叫什么名字?”
  学徒少年一怔,正想反驳回去,和那双骨碌碌的大眼睛一对上眼神,脸却红了,丢下“我叫吴寒,天寒地冻的寒”四个字,就小跑着远去。
  这时三斤便转头对李不琢道:“你愿意多给钱,人家还不愿意收呢。”
  李不琢心中暗想那铁匠防人之心也太过于强了,也没再纠结,翻篇过去。
  紧接着,便带三斤在街上逛着。
  买了些日常用度的东西,逛到一半,钻进卖胭脂水粉的店铺里逛了一圈,挑挑拣拣时问道:“你说送这些东西会不会不合适?”
  “送谁的?”三斤怔了一瞬,反应过来道:“合适啊。”
  李不琢摇摇头,出了胭脂铺子,路过街边时,大青伞下一处商贩摆着写木、石、角梳兜售,脑子里又想起马背上扬起落下的那束乌黑的青丝马尾。
  选了一把银梳,梳背雕成一双蝶翼,做工精致漂亮,银匠的手艺却把握得很好,不至于华丽过分而流俗。
  把弓枪放回吏舍,李不琢带三斤出了县城。
  桃坞堡在河东县东面三十余里外,四近山围子上本来种满桃花,每到春日绯如烈火,与一响马帮子气质十分不符合,不过如今的季节,放眼望去倒是一山青色。
  李不琢骑黄棕马走在山坳子上,老远看见山麓下那一片寨子,寨门前箭楼高耸,削尖的木墙爪牙狰狞。
  顺山路往下,沿途有些异样的静谧,马蹄嘚嘚的走到寨门前,李不琢眉头紧锁。
  箭楼上空无一人,固定在墙上的机弩紧紧上着弦,这样极损耗弩身,放哨的守卫却不见踪影。
  寨里头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