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魁-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不琢却闭上双眼,往昔,今朝,历历在目。
  “唤取人间颜色,看梅妆乱唱,琴瑟声烦。
  竞迷离颠倒,狂恣醒时残。
  常言道,楼台倚罢,愿来年,骑鹿入青山……”
  顿了顿,他睁开眼。
  “却呼酒,夜阑灯尽,又唱春寒。”
  …………
  来年春,李不琢依旧不第。
  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在浮月坊写下的一曲长调,却在坊间传唱开来,尤其受落魄不第的士子们受欢迎。
  …………
  白游与淳于厌结发多年,生下一男一女。
  李不琢为两个孩子当塾师,身边倒也热闹了许多。
  男孩常问:“先生,我爹常说你得个解元都不在话下,怎么到现在只是个童子呢?”
  童言无忌。
  那女孩儿倒是懂事得早,偷偷捏他弟弟一把:“娘说了官场里有清流,有浊流,先生一定是不愿意和那些浊流同流合污。”
  李不琢微微一笑,连年不第,入考场时,常被人指着脊背,听见别人说“他又来了”,受尽冷眼,哪会被童言刺痛,摸了摸男孩的头道:“别听你爹瞎说,先生就是小时候没好好背书,到这个年纪,再想学,实在是有力未逮啊。”
  …………
  人有旦夕祸福。
  浮黎三十年夏,河东瘟疫爆发。
  酒瓮子村未能幸免,猪牛死绝,十人中有九人卧床等死,
  神祠被野兽入住,也无人看管。
  村长江石拖着病体,在酒庄外跪了半天,请李不琢出手相救。
  江东君这一世的父母,亦跪在江石身边。
  李不琢将神祠中的野兽驱赶走,在龙骨水车边听着水声,独坐了一夜。
  回到新封府,变卖财产,请来宗师医家炼气士出手,解决了村中瘟疫。
  这日,新封府外,李不琢牵着瘦马,回望身后的雄城。
  “终于要告一段落了。”
  瘟疫解决,他却已没有余钱。
  府试前后花费甚大,酒瓮子村村民虽自发要凑钱给他,但看着历尽劫难,面黄肌瘦的村民,他决定休养两年。
  这时却有人从城内奔出来,未施铅粉,清丽非常,是顾惜。
  “你不能走,若是没钱考试,我这儿有。”顾惜气喘吁吁,掏出钱袋,露出里面的一沓金票。
  “何必为我做到这地步……”李不琢摇头。
  “你答应过我的事还没应诺呢。”顾惜捧住李不琢的脸颊,定定看着他道:“我信你,你若食言,我就恨你一辈子。”
  说着,她又拿起钱袋笑道:“再说你也功不可没,要不是你的词卖座,我哪来这么多钱啊。”
  …………
  “你也知道,顾姑娘的身子肯定是干净的。”
  人到中年,在圣院里摸爬滚打,白游蓄起了长须,人也稳重了许多,端起茶碗,对李不琢正色道:“你若嫌她出身不好,不娶她为正室,纳她为妾却没人能说什么。你总得给她个名分,别让她傻等……”说到这儿白游斟酌了半晌,考虑到李不琢一时的自尊心,和顾惜的青春年华,还是后者重要一些,微叹道:“若是出不起赎身的钱……我先帮你垫着。”
  “我这样的人,拿什么去嫌弃她。”李不琢苦笑,“我娘便是伶人出身。”
  “那你还等什么?”白游忍不住急了起来,“青春苦短,女人家最好的时光又有几年好等?”
  见李不琢沉默,白游气闷道:“兄弟一场,我岂会在乎其他些个女人,只是,你身边总得有个人陪着。这些年为你说媒,你都不假辞色,唯独和她走得近。”
  李不琢却摇摇头,看向窗外,目光坚定。
  “终有一日,金榜上有我李不琢的名字,我会给她风光的明媒正娶。”
  然而这年冬天,噩耗传来。
  顾惜猝死在琴边,指甲断裂,血染琴弦。
  “顾姑娘早有心病,近几月,却日日劳累……”
  “她也老大不小了,这年纪,还有几个看得上她的呀,你看皱纹都出来了,不日夜弹琴,连妈妈那边的钱都补不上。”
  坊间与顾惜相熟的青楼女子议论纷纷。
  李不琢抚摸着那具古琴,只见琴上刻着一行小字。
  “人言岁月轻难付,宁负韶华不负君。”
  从此浮月坊中再无青楼状元李不琢。
  马蹄巷里,多了一个终日抱琴而眠的男人。
  …………
  岁月忽已晚,可怜白发生。
  天宫已立八十年,后人英才辈出。
  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人,已容颜苍老。
  有个白发老者,每年参加府试,放榜之时,远远看向金榜,宛如一尊石像。
  很少有人记得他的过去,有好奇者,打听一番后,都感慨叹息。
  李不琢遥遥看向府试考场。
  只见此时金榜一掀,此后便是三十五人初上第,百千万里尽传名,何其风光得意。
  而他已一无所有。
  “你可后悔?”
  李不琢听见有人发问,是他自己的心在问。
  后悔吗?
  三斤离去,他若同去东极……
  若他放弃府试,与郭璞一同从商……
  若他答应江东君,建立神国……
  若他没有执着,为她赎身,生儿育女……
  李不琢低声自语。
  “尘心不死,道心不生。尘心不活,道心不成。”
  “我不悔。”
  向前眺望,府试考场内高有五丈的照心楼下空空如也。
  铛——铛——
  李不琢却听到了一阵遥远、厚重的钟声。


第174章。一百七十三:壶天(一)

  春寒之时日光朦胧,檐瓦石地泛着清润的色泽,耳边的钟声从极遥远处倏忽靠近,李不琢耳边又充塞满了拥挤的脚步声、衣袂摇摆声。
  抬头一看,门楼上锈迹斑驳的照心钟缓缓摇动,碰到撞子,便发出厚重悠扬的清吟。
  李不琢抬起手掌,掌心饱满,正是年轻人充满活力的皮肤。
  “照心钟,照心钟,此即谓照见本心。”
  李不琢恍然回神。
  他还是初入府试考场的少年人,在那钟声之下,一梦黄粱,终于醒转。
  一回首就是青丝白发,这感受他已不知经历多少次了。
  这次却不同,梦中景象仍历历在目。
  “顾惜?世上是否真有此人?”
  李不琢回忆着顾惜的模样,却发现记忆已完全模糊。
  “顾,顾……她叫什么,不对,好像不是姓顾……”
  李不琢越想记住梦中的经历,记忆却像指尖流沙,抓得越紧便消褪得越迅速,一晃神,李不琢已记不清梦中那为他弹琴的女子的名字。
  李不琢抬头看了照心钟一眼,向前走去。
  这一瞬间,钟声隐去。
  从开始到停歇,照心钟一共响了九回,过去五十息时间。
  然而钟停之后,照心楼下近四千考生,只有两百余人恍然睁开双眼,继续向前,走过照心楼。
  剩下那三千余人,仍闭眼痴痴立着,还在梦中,有人哭,有人笑,神态各异,都没能再迈出一步,走出照心楼。
  考生只剩二百人,原本稍显拥挤的府试考场,被照心楼分割出一片空旷的场地。
  府试主考孙青臣带领一众副考官,府卫,正站在石栏夹道的道路中,对众人道:“尔等已过第一关,且随我来。”
  这便是府试第一关“照心”,四千人取二百,百不存一。
  ………………
  府试重地不得喧哗,众考生跟在孙青臣身后,走入照心楼后府试正院,
  李不琢目光扫视人群,不出所料,如符膺、何文运等县试表现极佳的考生,照心一关并没挡下他们。令他有些意外的倒是白游,白游也通过了第一关,到底是家世底蕴丰厚,就算有顽劣之名,认真起来,一月功夫,就甩下了那照心楼外三千余人多年苦读。
  白游这时候感慨万分,从钟声下醒来后,梦中记忆便迅速消褪,到现在已只能隐约记得一些片段,若府试过后要说起当时的经历,也只能以“做了个梦就醒了”这种含糊不清的方式来形容,完全记不起梦中的细节,虽然凭“照心钟”的“照心”二字,能推断出考验的是心性,但若问如何考的,却无法得知。
  这时,众人进入府试正院,孙青臣停下,向众人说道:“能过第一关,站在此处的,都是心性坚定之人。此前府试过程不对外宣示,就是因为这一关心性考验,眼下你们通过了第一关,至于第二关,才是府试的重中之重。你们二百人中,最后至多能有三十五人中举,但纵使中举,鼎天宫不会为你们发下先天圆满,乃至于宗师境的炼气法门,你们的炼气法门,便是在府试第二关中获得。”
  眼下还站在这里的考生,大多家世背景不差,对孙青臣所说的信息,早已了解一二,都知道府试第二关中所得,关乎到自身日后的前途。
  孙青臣见众人面色郑重,并无放松,点点头,走到正院侧方,命两个府卫打开一张平平无奇的木门,露出其后青铜铸造,铸成巨蟒之形、盘旋而上的阶梯,让众人入楼。
  众人鱼贯而入,从里面看,那大门却是整个的青铜铸造,十分沉重。
  待最后一个考上进来,大门轰隆隆关上,任何细微的声音,都清晰回荡在这逼仄室内的蟒梯边。
  向上望去,只见四面黑索索的墙壁高约二十丈,比从外面看的府试正院高很多,只见旋梯绵延到顶部,延伸至外界的天光中。
  当众人走上阶梯,脚步声回荡开来,便如同行走在蟒腹中,又见那蟒头蟒尾原来在半空中首尾相衔,不由让人对这道不算太长的阶梯生出绵延无尽之感。
  向上看,那梯子是通向外界。
  自然,以高度判断,这绝不会是通向考场的屋顶,李不琢心道:“恐怕与地市一般,虽存在于现世中,实则却是另一个世界。莫非这府试考核之所,也是圣人动用壶天术捏造出来的?”
  心中盘算着,众人便走到了顶端。
  出阶一看,四野空旷,让被新封府拥挤建筑充塞惯了的视野十分不适应,只见茫茫薄雾飘散间,隐约露出数座山峰。
  从府试考场内的楼梯上来,却来到了这样一方世界。
  “难道这是壶天术所捏造的小世界?”
  考生中有人说道:“难怪打听不到府试的信息,原来第二关是在圣人神通所造的壶天境中考核,此界是圣人一念生成,若其不允,我们在这壶天境中获得任何都是徒劳,甚至破境而出后,便连撞见了什么都想不起来。”
  正说着,边上有人走近,那两名带领众人来此的府卫行礼相迎,那从薄雾中出现的老者打量着众人,旋即点点头道:“两百二十八人,今年府试送到壶天境界来的,果然又比去年多不少。你们若有什么要问的,大可问我,此后在壶天境中,我便是你们的引导。先跟我过来。”
  说着,老者便往薄雾中走去,众人离开那进来的阶坑,没走多远便见到不远处一片屋宇。
  同时也在那领路的“胡老”口中得知,这壶天境并非是圣人专为考核府试考生而动用神通捏造出来的一方世界,而是早已存在,藏有诸多炼气法门,与地市一般,每年只开放一度。开放时,不光府试这边会放考生进来,一些不必参与府试的世家,与匠盟等势力也会放后人进来争夺传承。
  一路上,胡老只简略讲述了此处的规则,将众人带至屋宇边,各自分配住所。李不琢心中揣摩,看来这府试第二关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结束的了。


第175章。一百七十四:壶天(二)

  连绵的屋宇伫立在薄雾中,四处有石栏围绕,大鼎中青烟袅袅,如方外之地。
  众人被胡老带来此地,只见连绵屋宇围绕的正中,便是一座威严堂皇的圣院。
  圣院四周,有不少清修之士,有的在亭中论道、下棋,有的坐在高处,吐纳间,鼻孔中射出丈长的白气,修为精深。
  这些炼气士的出现,也映证了胡老所说,此地并非是专为府试所设。
  胡老介绍了此地的规矩便离开,以这片屋宇俨然一座小镇的规模,众考生的住处自然不是问题,李不琢寻了一间小屋进去,床褥桌椅都没落灰,显然是常有人打扫的。
  “府试竟给考生发派住所,看来这壶天境中的考验没个十天半月不会结束。”
  李不琢把床褥整理了,将屋子重新清扫一遍,只见往床上一坐,先回忆起了那口照心钟。
  “此钟能将我带入梦境,看来我梦里春秋的天赋算不上独一无二,至少炼就此钟的人,可以让他人瞬息间历尽一生,而我的梦境并不能施加在他人身上。”
  李不琢心中揣摩着,目光一瞥,在桌边见到一本手记。
  “壶天手记?”
  李不琢把手记拿到手中,翻开一看,原来是这屋子不知第一任住客的的手书,记录的是在这壶天境中的经历。
  只见上面又写了:“感前人提醒,余亦留些许经历补充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