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他所学驳杂,雷法只算旁门左道,照以前修行大有隐患,须得花时间研究透彻,再修改一下。
端公法也是左道旁门,修行到阴神夜游,夜间显圣,就算到头了。
而白日显圣,又算是修行中的第一个坎儿,钟七现在也没摸到多少门路,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磨合,钻研。
“修道之人,元神不曾修成之前,全赖武艺护身,观你俩个步履沉浊,武艺稀松平常,遂传你们些武术,先打熬身体躯壳。”钟七道。
两人略有失望,不过想来都是师父安排,转瞬间又恢复平静,便作揖道:“多少师父…”
《控卫在此》
钟七便将瑜伽术里面练习筋骨的武术,和十三太保横炼气血,内家功夫等等,取其菁华,倾囊相授。
待两人颔首点头,表示记牢之后,钟七又取出一卷图谱,递给俩人。
祝玉遐忙上前接过,在钟七的授意下,倆人将画儿展开,里面却是一幅仙人形象。
莲花如意冠,靛蓝仙衣,手捧拂尘,稳坐莲台,台下有九头狮子环绕。
张笃疑惑道:“师尊与这画中仙人,竟然一般相貌耶!”
“嘿嘿…区区不才,正是贫道…”钟七捋着须髯,傲娇笑道。
“怪不得如此仙家风骨,令人一见,便有见得道妙之感,几乎是灵台顿开,醍醐灌顶,不愧是上真仙首…”张笃绞尽脑汁,一番常态的夸赞不已道。
不想话音未落,祝玉遐就满脸严肃的打断,呵斥道:“师弟…你怎么能这样违背良心说话,你…”
“师兄…我…”
“住口…师尊是你说的那样么?”
张笃还要再说,却不祝玉遐打断,随后正色道:“我一接过这卷画,还未打开,就有一股渺渺道炁,扑面而来,叫人智慧迸发,悟性超然。
画一打开,更是灵光闪现,亮瞎人眼,如同直面大道。只是看了一眼,就令我深陷其中,无数天地至理,跃然于眼前…”
张笃面皮抽动,钟七则是一脸懵逼,有点手足无措,还直面大道,他有这么牛逼,自己咋不知道?
“而这才是我看见的景象,师弟你方才竟然贬低师父,该打,该打…”祝玉遐犹自喋喋不休道。
钟七卧在榻上,挫着手,羞笑摆手道:“夸张了,夸张了啊…”
“师父你看,连平日里,素不善言辞的张师弟,今日一观仙宝,都能想出这许多好话来,岂不是慧力大涨…”祝玉遐指着张笃,莞尔笑道。
“我…我是秀玉于外,内慧其中,…”张笃急忙解释自己智慧在内,只是不喜欢说话。
祝玉遐却坏笑道:“嘿嘿…师弟你这话,是形容女儿家的,莫非…”
钟七也有些忍俊不禁,不过见张笃着急,忙摆手道:“贫道的弟子,怎会有笨的,牙尖嘴利,只是小聪明,可不一定就有大智慧。
外包道德,内运纵横,落子为棋,算尽苍生的道理,才是智慧…”
“是…弟子等谨记…”二人俱肃然颔首道。
“不过师尊你给这画儿到底有甚妙用啊,莫非是让我俩回去供着?”祝玉遐俩人疑惑道。
经过方才的嬉闹玩笑,师父的神秘感,与徒弟的距离感消失,俩人也不再拘谨,只是将尊崇放入心中,而非嘴上,索性直言道。
………………………………
九十七【修真之径 秘讳真言】
“果真聪慧,一语中的…”
钟七含笑看着俩人,颔首道:“不错,给你二人这幅画,正是要你们回去供上。”
祝张俩人对视一眼,都是摸不着头脑,也不好再多问,正要拱手应诺,钟七却又道:“法门还未梳理好,索性你二人就以这画夯实基础,顺带还能得两门法术…”
“能得法术?”
“你二人,若能从此画儿中,感应出太乙天尊,便能得法…”钟七颔首肯定道。
祝玉遐二人闻言,忙捧画跪下,齐声道:“请师父指点…”
钟七淡淡道“我门中道法,要入门庭,须得感应紫府,炼出冥冥一缕真性,以此,可谓仙道根本,万法之基。
而欲要感应紫府,点出真性,又有数念,听息,存神等数种法门。”
“数念,就是要排除杂念,达到常思一静,无思无想。
听息,便是通过盘膝打坐,倾听自己呼吸,再到控制呼吸,以达到杳杳冥冥,玄关一窍通透之境。
存神,便是通过存想真圣,仙佛的服色,光气,形长,长短,文彩,模样,而得神通术法…”
钟七顿了顿,见座下二徒听得认真,才指着那画卷道:“这幅画儿,只是普通纸张,松枝做轴,只是经过贫道观想,炼就元神之后,里面亦包含我一丝丝真性…”
“那师父的意思是说,只要观想此图谱,存想出太乙天尊,便是炼出真性,入道真门?”张笃疑惑道。
“即对…也不对…”钟七点点头,又点点头道。
见二人疑惑,钟七神思以往,恍惚道:“要入道,关乎真法,道行,灵机,心性,底蕴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真法,心性,与道行二者。
论真法,贫道自幼便已得之,若论道行,正一道的茅山,众阁,闾山,端公等法教,全真龙门等等,甚至包括一些密宗,佛门,辟支佛法,各派典籍,我都曾研究通透,道行不下与仙人。
然而纵使如此,亦要十余载苦修,才能炼假为真,见得冥冥一缕真性…”
灵机一复苏,钟七便能施法,这看似简单,其实是前世的积累,由于前世末法,法门已经不算隐秘,只要有钱,什么法门,道经,佛经都能弄来,只是其中真假掺杂。
钟七只要闲来无事儿,爱好便是颂读各派经文典籍,绕是如此,亦花了许多年时间,直到穿越之前,才真正能深入定境,照见元神真性。
穿越过来,数次想要修行胎光元神都未成功,反伤己身,便只是没有灵机而已,而此界的宝象,张绍阳,刘长风,童云蒿等辈,亦是如此,都是早已将道行心性达到,甚至有超过一般鬼仙的道行。
只是没有灵机,大家都不能修行和施法而已,换言之,就是入道与否,与灵机关系不大,道行和心性才是主要的。
元神,法术,等等,本质都是虚幻,虚假的,都是属于人之幻想,所以入道,最关键一步,便是要练假为真。
使虚幻性光(灵魂),能看得见,摸得着,能时常存神观之,稳固不移,才叫真性,真光,这便是入道。
【是以西游记原文中,孙悟空曾对菩提祖师道:弟子近来法性颇通,根源亦渐坚固也…】
后续再采集灵机,逐步壮大灵魂,使之能出体外游荡,唤做神游,能飞腾变化,显于人间,接触物质,才能叫显圣。
实际上人体本来蕴含的精神是非常广博的,只是常人奔劳苦,思官,思君,思国,思社稷,甚至是想柴米油盐,都会使思绪逸散,而不能集中,如同百分力量,只能用一二分而已。
炼假为真,修成道法,便是要完全掌控,开发这些精神。
但这一步,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子虚乌有的东西,化作实际的仙术,法术,这便是炼假为真,所以修行又有修真之称。
“入道虽难,但以你二人的根骨,资质,这只是早晚而已,莫要灰心…”
见二徒面色凝重,钟七宽慰几句,随后捋须道:“贫道有两门法术,一者叫拘神役鬼符,能施以法食,操纵鬼怪精灵,一者叫辟邪金光符,能辟邪,斩妖,驱散污秽。
你们虽未入道,但只要依法存思,开法坛,祭炼二十七日,或四十九日,就能画出符咒,施展这两门法术…”
二人自是心喜期待,钟七便将五鬼坛法,太乙真言,和自家法相的尺寸,形长,服色,光气,包括都阳公真名,等秘讳一一相传。
“贫道在法界的真名,真言,秘讳,等等,出得吾口,入得你们耳,且勿与人知晓,否则定生不良…”
见师父如此严肃,祝张二人不敢怠慢,忙郑重点头道:“谨遵师言,不敢泄露半分…”
钟七这才颔首一笑摆手道:“观中晨钟响彻,想来是早课了,你等也快去,莫耽搁了时间,受经师(观中高功,负责讲经,早晚授课)责罚…”
神仙秘祝,如同人的身份证号一样,记载了大量神人根脚,要是叫人知道,咒杀此圣,就轻而易举了。
所以大多数请神,请仙咒语,书写到此,一般都会以叫人看不懂的真箓,钟七自己写的法策中就有很多如:“靐?靐芔龘”等等秘咒。
这种关乎法脉存亡,祖师元神生死的东西,必须得口而相传,不能记录于纸张,要是被敌对门派知道,祖师爷就死定了,毕竟法教诸派,那家不会些厌胜,诅咒,钉头法。
但也正因如此,前世许多法脉流传久了,又夹杂了当地师父的方言俚语,听起来音调怪异,秘讳失真,请神不至,法术也会渐渐失去灵验,导致法脉渐渐消亡。
张笃,祝玉遐二人闻言,见窗外明亮,薄雾朦胧,不觉已有个把时辰过去,抱着画卷,朝钟七唱个诺,径自退走。
钟七收拾好床榻,起身洗了把脸,出了院落,在观内闲逛,清晨的伏魔宫,深山古刹,林荫参天,薄雾濛濛,
思虑左右无事,也准备去早课,颂念经文,忽见贾清风领着几个童儿走出,迎面撞上钟七,忙道:“师弟何处去,我正要寻你哩…”
“怎么,找到那妖精的线索了?”钟七问道。
却是二人昨夜商议,今天早课之后,领全观道人搜山刮草,刨地三尺也要寻个根底。
“不是,是山下来人了,有朝廷御吏,还有凤翔节镇衙门长吏梅先生…”
“哦…人在何处?”钟七波澜不惊道。
贾清风却是一脸激动,牵着钟七袖子道:“都还在山下,朝廷大吏来访,我等速速召集全观道人,一齐下山迎接吧?”
钟七摇摇头道:“弄这么大阵仗,迎他们作甚,教他们自己上山,莫管莫管…”
“他们一行有好几百人,锣鼓开道,挑着担子,红绸遮盖,敲敲打打,好生热闹哩…”一个报信的道童儿抿着手指兴奋道。
钟七心下知晓,估计是朝廷对午山的赐封道了,见贾清风他们都是激动振奋,摆手笑道:“你们想去迎就去吧,我就在山上等着…”
贾清风也知晓,这些人是因钟七而来,而师弟身份尊崇,他们在山上等着也是应该。
只是生身以来,头一回见如此“大官”的他,还是奈不住心喜,忙指挥众道人停了早课,都聚拢安排。
一行十余道人,下山数里迎接,而他自己则几个童儿,在山门前等候。
………………………………
九十八【了却君王天下事】
观外阵阵锣鼓声乐,渐渐接近,百余甲士沿路拱卫,持旄拥铣,旌旗招展。
两位绯袍官员,一者白面无须,一个是苍髯老叟,皆腰束鱼袋,顶戴玉璞头,骑着枣红马,由僮仆牵鞍辔,一路先行,径自往山上去。
身后是数百精瘦汉子,赤裸上身,担挑红木箱,因山路狭窄,只得单人一列,一行队伍形成数里长龙。
一路上自有道人,童儿,下山拜礼,接引官府众人。
不多时,径过数里山道,至山门前,贾清风即领众大小道人,童儿,火工,上前拜二官道:“小道清风,添为伏魔宫主持,见过二位大人…”
“不敢当高道大礼…”
二官见此,都不敢托大,忙也翻身下马,郑重还了一礼道。
“下官风翔节度长吏,道长之名,早有耳闻,仰慕已久,如今一见,道骨仙风,果然是有道全真…”各自见礼之后,那白面无须,手抚羽扇的绯衣官员温和笑道。
言罢,又指着一旁花白头发的短须官员道:“这位是朝廷御吏王大人,从金陵千里而来…”
王仲君朝贾清风颔首点头,笑道:“下官王仲君,这厢有礼了…”
“外间暑热,二位大人一路劳顿,还请到观中纳凉,饮些茶水…”贾清风一甩拂尘道。
那王仲君却摆摆手,肃然抱拳道:“还请主持召集诸位道人,童儿摆上香案,朝廷有圣旨到…”
“圣旨…”
“有圣旨到?”
底下众小道闻言一惊,都窃窃私语道,贾清风也是讶然,急忙招呼众人抬出案几,铺上黄绸牌牍。
“圣旨到…”
见香案摆好,王仲君才珍重的从一方木匣中取出一卷黄绸,并长生呼喝道。
《仙木奇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梅文化毫不迟疑,当先跪地高喊,众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