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为了道医之后-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李郸道第二上朝,也因为左脚先进,要给李郸道升官授爵禄。
  李郸道在玄武门之变之中还是有点作用的,又在退突厥的时候布阵有功,算是保住了李唐江山,后面也数次献上计策。
  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像对待其他功臣一样大方,反而有一些忌惮之情,便如同曹操和左慈一般。
  不过现在孙真人入朝为官,李世民跟孙真人谈过,而且经历昨夜端阳宴会,李世民发觉李郸道是那种几乎如同诸葛亮一般的人物,甚至更加神乎其神。
  即便不能为自己所用,也不能显露杀意。
  而且李郸道还有父母长辈,便在这长安城外的泾阳之中。
  想通了关窍,李世民的封赏自然就下来了。
  李世民欲封李郸道为县男,食邑就在江南道,江西庐陵。
  上次天下都城隍也是给的李郸道这里的委任状,要自己去当城隍,不过李郸道一直没时间。
  现在就更不愿意去当城隍了。
  而此时百官再次提起罗鸿在沿海造反的事情。
  李郸道便自告奋勇要去岭南,顺便提了一下自己那个已经到了岭南一年多子的叔叔李福德。
  老李家的香火,如今只能指望叔叔了。
  岭南之地在唐代是流放的地方,李世民本来想挽留,但是想想,李郸道这本事,说不定在岭南大有作为。
  而且李郸道想到岭南做官的理由是巫鬼猖狂,淫邪祭祀极多,就差直接说明,跟李郸道说是要效仿当年张天师之事了。
  只是张天师治蜀,李郸道要去治岭南。
  想想便给了李郸道一把剑,是李世民自己的配剑,不过只是做秦王时候的配剑,现在有更高等级的剑了,是帝王之剑。
  剑上写着“天策”二字。
  若说大唐名剑,号称镇国神剑,应该是唐玄宗时期司马承祯的景震神剑了,可惜似乎并没有镇国之效。
  司马承祯现在还没出生,要到贞观十三年才出生。
  李郸道所见,这把天策剑上,蛰伏一头蛟龙,正是李世民的王气。
  上面还有一股浓郁的煞气。
  “这把剑暂时借给你用,等回京了,再还给朕。”
  李郸道虽然有天刑剑,但是那把剑其实并非实体,乃是李郸道心田黑脸所铸造,后以万民怨气所成。
  而这把剑乃是当代名匠以铁精铸造,经过李世民佩戴数年,已经沾染王气,意义非常。
  “多谢圣人!”李郸道双手接剑,剑自鸣叫,在李郸道手上似乎就要变成蛟龙一般。
  李郸道有屠龙煞,此剑有灵,并不喜欢。
  李郸道将其背着背后。
  李世民又给了李郸道一个道家“真人”的封号。
  李郸道成了地仙之后,便可有封号,只不过都是自号,一般道友都叫李真人,或者李掌门。
  这个封号李世民是问过了孙真人之后,再给的。
  叫做“青莲真人”。
  好吧,有点抢了李白青莲剑仙的名号了。
  不过李郸道本来元神本相便是一朵青莲,如今在心湖摇曳。
  自后李郸道便可自称,李青莲,或者李莲。
  但不能叫李莲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岭南道巡检御使的官号。”
  这是个钦差官。
  但是岭南是个贬官之地,不是富饶之地,你巡检谁呢?
  当然是判逆反贼了,或者说,那些妖魔鬼怪。
  官职给的并不大,也是五品。
  不过唐代有些县的县令都是八品,四品已经算大官了,三品就是极限了。
  但是带着天策剑,又不一样了。
  这可是李世民的配剑,便是一个太监拿着,到了地方,就算是岭南道经略使,岭南道节度使,也要当爷爷给供着。
  唐代,尤其是唐初,官员外任既是贬官,官员说不定还要写诗感叹一下,不过老李家是个异类。
  李福德原本在大理寺做官,很快就能往上爬了,主动要求外放做县令,而且还是岭南这种地方。
  现在李郸道也要往岭南去,刚刚成立的大唐医司,要传播全国,甚至岭南道,也要靠李郸道了。
  李郸道先打头阵,等着医科科举结束,便会往岭南派遣医官。
  不过这回,李宝京却是支持的,因为李郸道要去看李福德,还有怀着孕杨氏。
  李戚氏已经开始打包了,布匹便拿了二三十匹,又拿了一本花样的书,还有许多瓷器,甚至还有香料。
  岭南有棉花,李郸道可以在那边找一找。
  李宝京则是将最近收罗的一些书交给李郸道,都是一些经史子集,连着孙真人刚刚印刷出来的《医典》都有一套,要李郸道送给李福德。
  又说了好些话,要让李郸道带到给李福德。
  好在李郸道颇有法术,就算两大船的东西都能带走,不过这也太多东西要带了吧。
  丫丫本来也想去,在她看来就是去旅游。
  但是李郸道已经跟骊山观说好了,要将丫丫送过去学习一段时间。
  所以并没有带着丫丫。


第762章 鄱阳龙母
  李郸道走江西水道自鄱阳湖入岭南。
  唐代应该还叫彭泽。
  因为大鳄神作为长江大总管,说找到了国师王菩萨的踪迹,就在鄱阳出没。
  而这消息是鄱阳龙母告诉他的,有一定可靠性。
  鄱阳湖龙母秦时得道,名叫蒲媪。
  一说是上古豢龙氏后代,经常在湖边溜达,捡到巨蛋,孵化出龙来,所以被称为龙母。
  也有说本身就是一条母龙,太平广记之中便是如此解释,不过看起来倒是像鳄鱼,也就是猪婆龙,跟李郸道想的那种龙不是一样。
  俗传有媪妪者,嬴秦时,尝得异鱼,放于康州悦城江中。后稍大如龙,妪汲浣于江,龙辄来妪边,率为常。
  他日,妪治鱼,龙又来,以刀戏之,误断其尾。妪死,龙拥沙石,坟其墓上,人呼为掘尾,为立祠宇千馀年。
  不过大鳄神能从她这里得到消息,如果是豢龙氏,应该不太可能,可能是这两个结道侣了。
  大鳄神如今神气不少,收伏南方水精水怪,说不得真能有一同族大妖怪看上他。
  而且罗鸿起义便是自鄱阳湖上发家的之,而许天师斩龙,似乎就是在鄱阳,好像斩了一窝。
  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蜃龙了,此龙幻化人形,便做一个叫慎郎的美少年。
  这个蜃郎是个情场老手,采花大盗,而且男女不忌,把豫章郡太守的女儿都嚯嚯了。
  迷得是那叫一个死去活来,非要跳进鄱阳湖给慎郎做妻子。
  许天师路过,便觉得妖气冲天,随后几次斗法。
  那蜃龙变化多端,最后变成一头黄牛,被许天师识破,借百姓之手,将其降伏,栓上了鼻环,乖乖犁地。
  反正他之前也喜欢犁田种地,弄泥采水。
  其下场,一说是被斩杀了,一说是被镇压了,还有一说是变成黄牛,许府拔宅飞升的时候,以牛的样子飞升了。
  鄱阳湖和云梦泽几乎是练成一片,不过里面似乎还有古城古墓,只是被水淹没了。
  海昏侯似乎就埋着鄱阳湖底下。
  说不定,还能见到了这位著名的废帝。
  坐着雷部的车马,李郸道很快便风驰电掣,前往鄱阳了。
  雷部车马的速度,自长安到鄱阳,不过一个时辰。
  李郸道炼化了一道天龙炁,将心脏彻底圆满。
  只见得了天龙炁滋养的心脏,竟然变作血玉一般,又好似血红的珊瑚,宝石。
  胸中五炁之中的,先天火府之炁最先大成。
  而苍龙七变也算修成七分之一了。
  此法大成之时,可化作螭龙,蟠龙,鱼龙,蛟龙,角龙,虬龙,行龙,七种龙相。
  无角的为螭龙,有些像是蜥蜴。
  有角无足为虬龙,多盘于老木之上。
  伏地不能腾飞者为蟠龙,多在山中。
  有鳞片栖息于水中的的为蛟龙。
  形状如大鱼,无足无角,但是有龙须龙相者为鱼龙。
  行龙则是走路的龙,多为走兽进化而来。
  角龙就是正常的龙了,可以腾飞,行云布雨。
  李郸道修成苍龙七变之中的“心宿之法”,将苍龙之心彻底炼成,心血迸射全身,可见细细密密的龙鳞自身上长出。
  这次变化是蛟龙。
  李郸道最先知道也是这种龙,蛟龙可以兴云布雨,兴风作浪,最符合龙的定义。
  李郸道蛟龙之身盘着雷部车马之上。
  脊椎大龙隐隐有什么被通了,传来一声声龙吟。
  而李郸道脑海之中也浮现了许多画面,那是上古龙族的传承。
  只是龙只是某一种生灵,并不神化,生活,捕猎,筑巢,求偶……偶尔看见十分恐怖的人影,似乎是什么先天大神灵一般。
  李郸道自蛤蟆老母那里得了凤凰传承也是如此,凤凰好像一头五彩大公鸡一般……
  李郸道觉得这是山海时代,绝天地通之前的世界。
  而同时觉醒的还有一种血肉神通。
  李郸道似乎回到了上古人族时代,那种人人有神通的年代。
  夸父逐日,大羿射日……
  李郸道觉醒的神通,是自脊椎之中传出来的,似乎一个脊椎便是一层宝藏似的。
  又好似洪荒神话里面,盘古脊柱化作的不周神山,里面有无数宝物一般。
  又好似佛门的神通,肉身修行一定境界,可以有什么神足通,他心通之类的。
  李郸道得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神通。
  “赐炁。”
  若是有人拜李郸道,十分虔诚,甚至观想李郸道,无论是李郸道本身,或者李郸道的元神青莲法相,又或者其他东西。
  李郸道便可以赐下自己的“炁”。
  炁通神明。
  这个神通,很怪,像是“心假相传”,又像是“佛门度化”,更像是神道的赐予神术。
  李郸道可以赐下自身的炁,而通过这炁,可以指点其修行,也可以让其借到李郸道的法力。
  甚至如果其拜的是龙相的李郸道,李郸道还可以赐炁,让其龙化。
  但是炁是很重要的,李郸道不漏周天,正是收敛的时候,怎么会随意赐下。
  感应着这神通,隐约之间,李郸道看到有人在摩拜自己,口中在说祈求保佑的话。
  一部分来自虚山。
  李郸道曾经在虚山悟道,讲法三日,教会许多躲进山中的野民修行。
  其中有一部分山中野民,以李郸道为祖师,立下了庙宇,供奉李郸道。
  一部分来自于洞庭湖。
  洞庭湖也有一部分野人,居住在芦苇之中,躲避战乱,徭役。
  李郸道在洞庭的时候为其治病过,也传来养生之术,还让洞庭君庇护他们。
  除此之外,还有麻姑山玄真道,李郸道把五脏之神的神像立在观中五方殿了。
  玄真观如今有不少山下乡民拜神,因为灵验,故还算香火旺盛。
  剩下一些散乱,并不集中,不能叫李郸道产生感应。
  似乎是神道。
  众生之念叫李郸道脑瓜子嗡嗡的。
  不过很快就掐断了感应。
  “没想到我已经有生祠了,看来离着神仙境界也不远了。”
  “只是众生之念虽然可以集众成势,却也如洪水,无法控制方向。”
  “难怪要定下宝诰,如用宝诰祈祷,信仰便有规矩多了。”
  李郸道正体悟着。
  车马一停,原来已经到了鄱阳了。


第763章 治水蛊
  王勃的滕王阁序有言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李郸道如今到了鄱阳,所见却不过荒草萋萋。
  而本地居民也是一个一个的面色浮肿,肚大如牛。
  这是血吸虫病。古代称为水蛊病。
  这也是为什么北方士子不愿意到南方做官的原因。
  什么瘴气啊,水蛊啊,毒蛇啊。
  这样一比对,北方就显得可爱多了。
  不过经济重心的东转南移是不可避免的。
  北方虽然更适合居住,可是战业频繁,对天灾人祸的抗性更大。
  百姓难道不知道南方多水蛊,多瘴气,可为什么还要不断迁徙到南方去?
  水蛊侵犯肝胆,膀胱,肠道,引起腹水,压迫内脏,往往死状凄惨,人瘦如骷髅,但是肚子大得却像怀了双胞胎。
  后世治理此病的方法是将治理水蛊的经验,方子,预治,写成了手册,并广泛传播。
  在源头上将中间宿主,钉螺尽可能的消灭。另外喝开水,下田下水穿胶鞋,也能阻止一定的传播
  如此也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
  那时候的人力物力,也不算发达,却也将此病消灭,可算愚公移山的典范了。
  李郸道来自然也是照抄作业,开始为鄱阳百姓治起病来。
  只不过李郸道用的法子是中医法门。
  李郸道化作游医,铃铛响个叮当。
  说了几句治大肚子病的话。便引来了一个老农要来试试看。
  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