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日西沉,日暮降临,而城中的虎卫军八万余将士,已经整装待命。今夜,虎卫军将由怀戎边军配合,向城外的契丹大营发起突袭。
如今,契丹在妫州一线尚有五十万左右战士,经过耶律斜涅赤紧急调度防务,眼下半在居庸关,半在怀荣城。
北境战事已经爆发三四个月,双方将士抱着必胜之念,连日鏖战,最终却只是死伤无数,任谁都没有打开局面,获得战前想要的巨大成果。
而今夜这一战,将分出怀戎战场的唐军与契丹军胜负,决定日后的战争走向。
赵破虏已经迫不及待,就如他麾下的将士一样。长安禁军向来是攻城拔寨的好手,昔日都隶属于战功赫赫的队伍,从来没有对手能让他们卷缩一隅,关着门被攻打三个月之久而不能反攻。
现在契丹军乏了,眼看破城无亡,却不退却,反而在城外构建坚固营寨,跟自己遥相对峙,这是不把禁军放在眼里,认为禁军毫无进攻之力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
赵破虏眼中战火燃烧。
“将军,时辰到了。”
副将在旁出声提醒。
赵破虏顿时眼帘一沉,纵身从城头跃下,柳叶一般落在马背上,低喝一声:“开门,出战!”
契丹大营中,张长安将一柄长刀递给格桑,认真地看着她道:“今夜大战,我们跟契丹大军必要拼个你死我活,乱军之中狼奔豕突,我也不能保证能够护得了你,你得学会保护自己!”
格桑双手抱刀,紧张的娇躯发抖,牙关打颤,但眼神却极为坚定,其中还有复仇
的火热光芒,她想说话,却发现很难说得顺溜,憋了半响,只吐出一个字:“杀!”
伤势还未完全康复的沃里克,又被派出去了,作为熟门熟路的向导,跟着五万大军寻找上官倾城,现在营帐中没人有空监视他们,也没有人能够保护格桑。
张长安对格桑的反应很欣赏,转身掀开帘子警惕的往外看,又回头对格桑道:“待会儿一定要跟紧我!”
耶律斜涅赤喝完杯中的酒,心中的不安不仅没有消减,反而愈发浓郁。他随手丢掉了酒杯,骂了一句脏话,起身离开大帐,打算去营中巡视一番。
自打筹粮军队牛羊被抢,这些时日他一直忧思不断,之后的经历让他烦忧更甚,夜晚时常难以入定,心头好似有一把火在燃烧,搅得他不得安宁。
夜幕降临,火盆亮起,将士们各安本帐,营中除了巡逻的将士,隐藏在暗处的修士,就再也没有人走动,一切看起来并无异常。
但耶律斜涅赤心中的烦躁却更加深厚,多年治军征战,沙场经验的积累与升华,顺理成章培养了他不俗的直觉,此刻他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却偏偏看不出端倪。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耶律斜涅赤苦思冥想,不得答案,“难道是去找上官倾城的军队,又要溃败不成?我只让他们巡视、守卫北方,并不一定要出战,理应不会出多大差错。”
耶律斜涅赤看向怀戎城的方向,“或者说,是唐军会有所行动?我已经在营外布置了大量警戒岗哨,都是修为不俗的修士,还有神使境大修士监控四方,如果对方有什么动静,我定会第一时间”
他刚刚寻思到这里,面前就有大修士飞速而至。
“将军,怀戎唐军出动,直奔大营而来!”
“唐军果然动了?”听到这个消息,耶律斜涅赤非但没有惊慌,反而松了口气。
如果只是怀戎唐军来攻,那就没什么大碍,营寨很坚固,防卫很严密,怀戎唐军总共就那么多人,只要不让他们出其不意的袭击成功,营地不会有多大危险。
“传令,全军迎战!”耶律斜涅赤大声喝令。
很快,平静的营地就喧嚣起来,一队队契丹战士,从一座座帐篷里飞奔而出,在各自百夫长千夫长的喝令下,赶往自己的迎战位置。
这个时候,耶律斜涅赤当然不会出营作战,契丹大军据营而守,唐军就只能正面进攻。营寨虽然不如城池那样坚固高大,但契丹战士依托防御工事迎敌,怎么都要比唐军占便宜得多。
最先交手的是双方修士,营墙内外暴起一片片灵气潮光,比星海更加明亮耀眼,在黑夜中这就是最佳的照明之物。
唐军有备而来,主攻方向为营寨中军,主要兵力集中冲击正西辕门,双方将士在此展开激战。
契丹军中箭矢如雨,劈头盖脸向营外齐整的唐军军阵罩下,后者自然不甘示弱,强弓劲弩齐发,掩护己方步卒攻打辕门、攀爬营墙。
(本章完)
第四十六章 妫州会战(2)
作为沃里克这个高阶修士的“仆从”,张长安跟格桑等人,属于沃里克的私人财产,即便是战事激烈,只要沃里克本人不下令,他们就用不着出战。
现如今沃里克根本就不在军营,自然也没有人让他们去厮杀。
二三十万人的大营,绵延数十里,自然庞大得很,营地西面虽然交战声惊天动地,但张长安和格桑深居营中,却是只能听到锅里沸,看不到冒出来的水花。
过了大半个时辰,不尘终于满头大汗的赶了过来,见到张长安第一句话就是说:“大伙儿已经按照计划开始行动了!”
相较于双手环抱长刀,牙关不停打颤的格桑,张长安就要镇定得多。他毕竟是在金城县和阳关历练过的,血腥惨烈至极的战争场面都见过,此时断然不至于沉不住气。
他握刀的手很稳,近乎纹丝不动,他的眼神也很沉静,如一汪深潭,他思虑转得极快,像是一架告诉高速的机器,工作效率比平时高了两倍不止。
“大军既然已经开始进攻,不分出胜负就不会退却。虽说有众多修士在,交战的地方跟白天相差也不大,但营垒深处的草原战士,却依然会受黑夜未知恐惧的影响。他们看不到更多的场景,夜里被袭难免不安,这对我们是有利的!”
张长安思索了一番后盯着不尘说道,“下面的人现在肯定血脉喷张,但是你我都要沉住气,只有这样才能冷静地判断局势,指挥他们行动!”
闻听此言,不尘下意识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心跳慢下来。
他看张长安的眼神有些异样,这个年轻人比他这个常年行走草原,惯于在生死边缘摸爬滚打的人还要稳重,让他不得不讶然。
不过这也正常,他虽然看惯了生死,但数十万人交战的场面,却是初次参与,任何事想要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就做到心如止水,那明显不太可能。
“放心吧,我已经跟下面的人强调过很多遍了,相信他们此时也不会惊慌。”不尘表示自己稳如泰山,“这些天我们挑动了不少草原部族战士的情绪,但是如何让他们的情绪爆发出来,却还需要一味药引。”
说到这里,不尘顿时觉得自己很是睿智。“药引”这个用得是极好,充分描述了眼下形势的关键,能够一针见血指出核心,也体现出他个人的思虑还是很镇定、周密的。
不尘的话让张长安非常同意。
这个问题他之前其实就考虑到了。
今日之战的各种情况,张长安事先在脑海里推演了无数次,为的就是尽量拾缺补漏,保证各方各面都考虑到,以便不出任何意外。
这种事并不奇特,在长安修行学院的时候,先生们就教过他们过很多次,还特意点出来过,这就是良将跟普通将领的却别。
倒是不尘这个道人,也能在此时明确指出这一点,让张长安颇为高看。姜还是老的辣这个说法,在有些时候还是管用的,不尘在草原奔波多时,本身又人到中年,阅历跟见识果然值得敬重。
张长安紧声道:“要找到这味‘药引’,其实并不难。只要一位草原部落酋长站出来,带领一批人率先撤退,离开战场,就能点燃其他人的情绪,引发其他部落酋长,和大量草原战士的效仿。兵败如山倒,就是这么回事!”
不尘眼前一亮,对张长安又高看了两分。
这个少年果然不凡,竟然在这样紧张的局势中,还能一语中的,实在是前途无量。
一个少年都这样优秀,不尘自然不甘落于人后,脑子也极速转动起来,思考速度也比平常快了不少。
不尘很快就接话道:“巴拉图!黑狼部的酋长巴拉图,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之前耶律斜涅赤斩杀的几位酋长中,就有他的老丈人!他对耶律斜涅赤可谓是怨恨深重,远不是一些牛羊就能抚平的。
“这些时日,我听到不下三个黑狼部的战士说,巴拉图心情很不好,而且已经没什么战意,老是提起再不回去放牧牛羊,这个寒冬部落里就会有很多人饿肚子!
“他因为畏惧耶律斜涅赤,这些话没有明说,但黑狼部一些能够靠近他的战士,还是能够理解他的意思的!”
张长安立即转过身,“那还等什么,我们现在就去见巴拉图,说服他在必要时候撤军!”
不尘也是兴致高昂,但走了几步,忽然想到什么,一把拉住张长安,摇头道:“不行,现在不行,火候还没到!巴拉图虽然想回去,但对耶律斜涅赤的畏惧也很深重,我们冒然前去,想要说服他冒三军之大不韪,这很难!”
张长安停住脚步,“那怎么办?”
不尘道:“等!”
“等?”
“等战事持续到一定程度,契丹军损失惨重——至少也要是没有取胜契机,我们才能一鼓作气说服巴拉图!”
张长安想了想,觉得不尘考虑得很周到,不由得信服道:“好,就听你的!”
听到这话,不尘心头暗喜,对张长安的态度很满意。
之前的“三日之约”是他输了,心中一直很惭愧,毕竟是在见识上输给了一个少年。现在见张长安还需要倚重他,听他的建议行事,内心不免很是高兴,觉得自己还是有长处的。
一个全真观道人,一个沙场新锐,取长补短配合得当,这个场面被李晔的帝道之眼看得一清二楚。
李晔深感欣慰。
在旁人看来,这是张长安跟不尘的相互裨益,但在李晔眼中,这就是他的之前诸多策略、布局,现在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到了战场上能够一加一大于二,证明的正是他的英明。
如果没有全真观、无空释门,没有长安修行学院,就不会有张长安跟不尘,不会有他们此时的配合行动。
李晔也像是不尘一样,暗中觉得颇为愉悦,油然而生一种自得之意。
当然,在李晔看来,张长安和不尘在怀戎契丹大营中的举措,虽然值得肯定和赞赏,但也并非尽善尽美。
像巴拉图这样的角色,
他们事先就应该试探、接触一番,视情况给对方一些暗示或者是取得一些联系,以保证行动时对方能够担任重要角色,而不是在事发之时,才临时想起来。
不过张长安还年轻,这样的事不尘也是初次为之,能够及时想到这一点,已经是殊为难得,倒是不能苛求他们太多。
只要最终结果不差,李晔就没什么不满意的。往后的天地还很广阔,相信有这一次经历后,他们也能意识到这一点,在日后变得更加成熟,行事也更加缜密,为大唐立下更大的功劳。
经历同样一件事情,同样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有的人能够在过程中飞快领悟节点,一步一个成长,最终将这件事做得效果不错,并且事后还能总结升华,下一次就能让事情在自己手里变得完美。
而有的人却需要不断的重复和积累,才能熟练操作,时不时还会出些疏漏,难以达到圆满这个要求,这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也是所谓俊彦、英才,跟庸人的差别。
战斗持续了一整夜,在东天出现一线鱼肚白的时候,仍然没有分出胜负。
在上官倾城身边的“李晔”,抬头看了看天色,觉得时间和局势都已经差不多,便对上官倾城解说自己帝道之眼看到的情况,并且下达指令。
他道:“一夜鏖战,虎卫军虽然没有攻到契丹中军大帐,但也攻破了不少营寨,现在深入了契丹营地中。契丹八部的本部军队,虽然称得上是悍勇,但跟我精编的禁军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而且虎卫军还是第一批长安禁军,理当有这样的战果。
“眼下契丹军损失不小,如果战斗持续下去,失败只是早晚的事。不过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等待,现在就需要打开局面,配合张长安等人的布置,以最小的付出,彻底将耶律斜涅赤所部击溃,继而转战居庸关。狼牙军听令,立即出击!”
作为大军主将,上官倾城很在意李晔前面那番形势分析,但作为李晔的护卫,她更加在意李晔对她发号施令。
听到李晔当面对她下令,让她出战,上官倾城就觉得浑身血液都在燃烧,有使不完的力气,有击溃一切敌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