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参加第二轮考试的考生,必须要榜上有名才行。
第一轮考试成绩的放榜时间在傍晚时分。
五万多名考生,能够参加第二轮考试的,不足五千人。
绝大部分考生都将在第一轮考试中被淘汰掉。
之所以制定如此残酷的淘汰标准,也是邱索的意志。
邱索说过:“既然是选才大典,那就要选取一些真正优秀的人才,而不是滥竽充数。”
就这样,这天傍晚时分,五千人的榜单正式发放。
看着榜单,有人唉声叹气,有人仰天长啸,有人奔走呼号,有人原地呆滞。
……
战后第二十一天。
选才大典第二轮考试如期举行。
五千人的考生相比前一天已经少了很多很多了。
这一次的考场设在姑苏城中心广场。
五千张考桌整齐排列,正在等待着考生们入场。
在广场外围,已经有数万莽兵封锁了所有交通要道和出入口。
老百姓都被挡在广场之外,只能遥遥的看着这些考生。
也是一大早,考生们就正式集合了。
“时辰已到,考生入场!”
主考官大声喊道。
五千考生依次进入,寻找自己的座位。
很快,考生全都坐好。
“考生安坐,下发试卷!”
数百监考人员再次出现,迅速下发试卷。
之后的程序,就跟前一日一样。
这天傍晚,第二轮考试的成绩也放榜了。
这一次,五千考生之中,只录取五百人。
放榜之后,姑苏城里又是一阵骚动。
那榜上有名的五百人,无不欢欣鼓舞,手舞足蹈。
而大部分落榜的,都是愁眉苦脸,满脸惆怅。
正所谓,几人欢喜,几人忧,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
战后第二十二天。
选才大典第三轮正式举行。
因为第三轮只有五百考生参与。
而且,这些考生都是百里挑一的天之骄子。
所以,这三轮考试就在新建成的招贤楼中进行。
邱索、南天鹤、褚北湖亲自担任第三轮考试的考官。
这一轮考试结束之后,他们就将依成绩在这五百人之中选取状元、探花、榜眼三位顶级人才。
一大早,五百考生都在招贤楼前聚齐。
邱索亲自为他们打开招贤楼,并且请考生们依次进入。
招贤楼的内部非常宽敞,容纳五百人绰绰有余。
邱索、南天鹤、褚北湖亲自担任第三轮考试的考官。
这一轮考试结束之后,他们就将依成绩在这五百人之中选取状元、探花、榜眼三位顶级人才。
一大早,五百考生都在招贤楼前聚齐。
()
第九百三十三章 今科三甲
招贤楼。
经过三轮考试,层层选拔。
第一届选才大典的终极榜单终于出炉。
最终榜单共录取五十人。
从第一轮的五万人,到最终榜单的五十人,录取比例达到了异常残酷的1000:首发
也就是说,最终录取的五十人,属于千里挑一的人才。
这种录取比例,已经远远比朝廷的科举考试更加残酷了。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邱索他们是真想借此选拔一些人才。
而且,是那种真正的人才!
当然,能够进入第三轮考试的五百考生,邱索并没有将他们弃之不用,而是全部留下,安排职务,加以历练,作为未来姑苏城发展的中坚力量。
毕竟,能够进入第三轮考试的,也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这些人才虽然没有千里挑一那么顶尖,但作为姑苏城的普通管理者还是绰绰有余的。
……
终极榜单上的五十人,是由莽军后勤部队亲自送去喜报的。
获得喜报的考生,其欢欣鼓舞之情不亚于科举考试中了进士。
这五十人之中的最后三人,分别是此次选才大典的状元、榜眼、探花。
这三人,是由邱索、南天鹤、褚北湖亲自公布姓名。
人们都翘首以盼,等待着最终三人的揭晓。
整个姑苏城里,老百姓也都知道了这一消息,正四处奔走,相互打听呢!
“喂,老张,你知道今儿什么日子吗?”
“知道,当然知道!今天是终极放榜的日子!今科三甲就要出炉了!”
“嘿,你这老小子还不算糊涂嘛!连今科三甲都知道!”
“那是!咱们姑苏城现在什么最热,当然是选才大典!这么多读书人聚集在这里,我一辈子都没见过!”
“是啊,多亏了莽军搞的这个选才大典啊!我让那些读书人替我给我儿子写了一封信,嘿,人家还不收钱!真是太好了!”
“哈哈,我也是,我让一个读书人帮我念了我儿子的来信,人家也不收钱!这在以往真不敢想啊!”
“可不是嘛!咱们这些不识字的,以往写信读信都是要给别人钱才行的!”
“看来,以后还是得让我孙子读书才行啊!至少不用受咱们这种气!”
“嘿,李老头你算是活明白了!”
“走,咱们一块去招贤楼看看今科三甲是什么的人物!”
“嗨,招贤楼已经围满啦!就咱俩这老骨头,去了也挤不进去!”
“那可咋办?咱还想见识一下今科三甲的风采呢!”
“这个容易,莽军已经派后勤部队随时将放榜信息传出来了!”
“可我想看今科三甲啊!”
“放心吧,等三甲人选一公布,莽军就会组织他们骑马游城,让所有老百姓都能看到今科三甲的风采!”
“啊,那太好了!那小老儿就呆在家门口等着了!”
……
这天傍晚。
招贤楼外,人山人海。
邱索、南天鹤、褚北湖分别出现在三楼的平台上。
他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纸黄娟。
显然,黄娟上记载着的,就是今科三甲的姓名。
南天鹤率先走出来,扫视全场。
楼下的学子和老百姓全都鸦雀无声,静静等待着终极结果的宣示。
南天鹤朗声道:“各位学子,各位父老,由我莽军举办的第一届姑苏城选才大典正式落幕,如今,今科三甲的名单已经出炉。下面,就有请褚北湖将军宣布探花的人选。”
说完,冲褚北湖做了一个有请的手势。
台下的学子和百姓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
褚北湖走上前,轻咳了一声,然后示意众人安静。
接着,他打开手中的黄绢,朗声道:“我宣布,获得本次选才大典探花的学子是,苏南考生,秦俊峰。”
台下,一个学子突然“啊”的一声,直挺挺后仰倒地。
众人立刻掐人中将他救醒,问他怎么了。
那学子大喊:“我就是秦俊峰!我……我中了!哈哈哈,我中了探花了!”
众人这才恍然,立刻向他道起喜来。
这时,一队莽军后勤兵跑过来,给秦俊峰戴上大红花,又牵来一匹高头大马,躬身邀请道:“请探花郎上马!”
秦俊峰大喜,跨上大马,接受众人的贺喜和膜拜。
莽军后勤兵则又抬过一面大铜锣,一边敲一边牵着马到姑苏城里去游城。
“探花郎游城!众百姓贺喜!”
大铜锣一响,整个姑苏城的街道都被围得水泄不通。
老百姓们争相目睹探花郎的真容。
……
待探花郎的队伍走远。
南天鹤走出来说:“大家静一静,下面,就由老夫宣布获得本次大典榜眼的考生!”
台下顿时安静下来,考生们显得尤其紧张,老百姓们则是充满期待。
南天鹤打开手里的黄绢,面带微笑的宣布:“获得本次选才大典榜眼的学子是,淮南考生,杜贤义。”
台下,无人应答。
学子们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轻轻摇着头。
南天鹤疑惑道:“杜贤义!杜贤义在哪里?淮南考生杜贤义,难道没有这个人吗?”
众人都疑惑的窃窃私语起来。
这时,一个考生木呆呆的走出来,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表情,望着南天鹤,直愣愣问道:“我……中了?”
南天鹤皱眉道:“你是杜贤义吗?”
那考生点点头。
“淮南杜贤义?”
那考生又点点头。
“那就是你!没错!”
那考生突然抬手“啪啪啪”给了自己几耳光,然后捂着脸,大叫起来:“我……我中了!真的中了!哈哈哈,我中榜眼了!哈哈哈,我光宗耀祖了!”
众人赶紧向他道喜。
莽军后勤兵也过来,扶他上马,敲着大铜锣,带着他去游城。
“榜眼郎游城!众百姓贺喜!”
……
很快,就轮到状元郎的揭晓了。
邱索走到台前。
台下的众人已经是期盼已久了。
“我宣布,获得本次选才大典状元的是,江东考生,季玺臣。”
台下,一员考生走出人群,气宇轩昂,拱手施礼道:“江东考生季玺臣,见过三位将军。”
邱索飞身而下,看着季玺臣,满意的点点头。
()
第九百三十四章 未来的道路
姑苏城。
战后一个月。
选才大典选拔出来的三个顶尖人才已经直接受到了封赏。
其他四十七名终极榜单上的人才也得到了重用。
就连进入第三轮考试名单的那些学子,也个个都安排了职务。
整个姑苏城的文官官僚体系已经初步搭建完成。
其中,新科状元季玺臣被认命为刺史,是为姑苏城最高行政长官,总理城内一切事务。
新科榜眼杜贤义被认命为司马,是为姑苏城内二号人物,专管钱粮、马匹、土地、户籍诸要。
新科探花秦俊峰则被任命为长史,是为姑苏城内三号人物,专管民生、水利、农桑、教育诸要。
在这三人之下,又分别设立各部衙门,由剩余四十七人各管一部。
在这四十七之下,则是近五百人的普通官僚队伍。
这些普通官僚,就负责对姑苏城内日常秩序的维护和协调。
当然,在这五百人之下,还有一大批辅助人员。
这些辅助人员,就是遍布在城内各个街区、坊、镇的低级小官。
这些小官就是里长、镇长之类的人物。
在里长、镇长之下,还有村长、族长之类的不入流人物。
正是这些人,构建起了姑苏城的文官体系。
自此,姑苏城的管理,由莽军的军事化管理,转为文官系统的精细化管理。
有了这套文官体系的帮助,邱索他们也就不用对姑苏城里大大小小的事务亲力亲为了。
邱索、南天鹤、褚北湖的工作重心,也就再次回归到莽军身上。
其实,邱索他们本身是军人,对城市建设、发展民生之类的,肯定不像季玺臣他们这些文官那么得心应手,于是,行政权力的移交也就在意料之中。
用邱索对季玺臣、杜贤义、秦俊峰的话说就是:
“姑苏城从此就交给你们了!你们要把它建设成一座真正的大都城!未来,姑苏城将成为整个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我希望你们都能名垂青史,未来在姑苏城的历史上,留下璀璨的一笔!”
季、杜、秦三人同声答道:“谨遵君命!”
……
战后第四十天。
姑苏城已经完全由文官系统开始运作。
邱索将莽军全部撤出,除了几处最高城楼由民兵把守之外,姑苏城里已经看不到任何军事化地点痕迹了。
而季玺臣这些文官,也不负邱索期望,短短时间之内,就将姑苏城治理得井井有条。
特别是姑苏城的商业发展,简直呈现出了井喷之势。
之前,由于姑苏城连遭战乱,整个商业发展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边缘,但自从季玺臣接手以来,商业出现了巨大的转首发
这一点,单从沿街店铺生意的火爆程度就能看得出来。
以前的店铺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但现在,店铺里都是人满为患,很多商品一出场就被抢购一空。
当然,这些开店的和买东西的,大部分都是从泰来镇移民过来的。
这些泰来镇移民用自己的钱财推动了整个姑苏城商业的发展。
这也是邱索对泰来镇老百姓的期望。
毕竟,泰来镇的老百姓比其他地方多享受了莽军带来的和平果实,现在也是他们回报莽军的时候了。
有了商业的发展,姑苏城的城市面貌,真的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
战后第五十天。
邱索离开姑苏城,正式回归莽军大本营。
此时的莽军,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邱索、南天鹤、褚北湖入驻姑苏城期间,莽军主要交由撼山魁、百山越、秦铁马、宋冰河、雯雯、穆天元、柯芸等将领来领导。
姑苏城之战过后,莽军俘获了大批魔军将领,还缴获了大量兵器和粮草。
当然,莽军自身也在姑苏城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