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样的人,若非大劫来临,即便是西伯侯之尊,也难遇到多少。
倒是大隐隐于朝,商朝内部却有不少修行之人,暗中隐匿。
伯邑考恭敬对曹柘道:“无论真假,吾都感激仙长提点之恩德。”
“身为人子,听闻父亲遇难,邑考心中难安,这就翻遍库藏,收集宝物,前往朝歌,赎回父亲。”
曹柘冷笑道:“你这一去,怕是就回不来了。”
“西岐富庶,百姓安居乐业,且又兵强马壮,西夷之人亦被收服,唯尔等马首是瞻。”
“我若是商王,我亦容不下尔等。”
“你携带重宝而去求情,给的越多,尔与尔父,便越是危险。”
伯邑考道:“便是有千难万险,邑考亦要前往,虽百死却无悔。”
观其言辞,见其表象,最重要是窃听其心声,皆是一般无二。
可见伯邑考并不是在做样子。
“百善孝为先,不错!”
“善良之人未必适合那面赤旗,当执旗帜者,不可无善心。”
“有时候凝视深渊,而不被深渊诱惑,是极难之事。”
“从这一点来看,伯邑考反而是比未来的武王姬发,更适合的选择。”曹柘心想。
“还请仙长教我!”伯邑考此刻已经作势要拜倒。
曹柘却托起一片气墙,将其牢牢撑住。
“且住!”
“男儿膝下有黄金,岂可随意向他人下跪?”
“我非生养你之父母,亦非你之师长,更不是此方天地大道,你岂可跪拜于我?”曹柘言辞之中,带上了几分严厉。
随后语调转而柔和。
“你且先去确定消息吧!”
“如若确信,七日之后,便到岐山北峰顶等我。”
“那时,我自当给你指出一条明路。”曹柘说道。
就在方才,曹柘感受到了天地间的异数波动。
虽然没能与天地相合,完全的感受一切变化。
但曹柘依然知道,这方世界,必然有什么地方,已经走入了岔道。
他还要先去探查一番。
第六百三十四章 不清场
“推恩令?”
“这谁啊!挺能搞啊!”曹柘不久之后,就得知了世界出现波动的缘由。
当然也知道,推恩令这玩意,一定是竞赛者们搞出来的。
这个世界的原住民当然不傻,但是如此巧合的运用推恩令,来瓦解四大诸侯形成的威胁,就真的太牵强了。
以周代商,说透彻点就是,一群诸侯,联合起来推翻了原本的诸侯王,建立起了新的利益联盟。
而推恩令这种玩意,对封地尤为看重的诸侯而言,毫无疑问就是大杀器。
这条政令一出,根本不需要商朝再多做些什么,各方诸侯家族内部,就会闹腾起来。
其中子嗣繁多的西伯侯,最该感觉担忧。
哪怕不算那么些个义子,单单只是他那十几个亲子,都足以将原本诺大的西岐,切割成十几份,从而可能失去对西方诸多诸侯的掌控,以及对西夷的威慑。
如此肢解之后的西岐,便再难对商朝形成什么大的威胁。。
不仅如此,那些得到了封地的家中次子们,会成为商朝的主动拥护者。
因为他们是这条政令的既得利益者。
“可惜…这依旧无法对未来的‘事实’形成扭转。”
“要灭商朝的是天帝,是三教圣人,是女娲…。”
“他们的意志,不容违逆。”曹柘心想。
“肯定还会有变化。”曹柘打算,在七天后与伯邑考再见之前,先感知、接触一下这个世界。
随后曹柘以极快的速度,游走四方。
很快在东伯侯姜桓楚的封地上,听到了一条应对‘推恩令’的政令。
抢在推恩令正式传播开来,落到封地,为众人所知晓前,东伯侯姜桓楚已经下令,让膝下七子,都各自领了一块封地,并立刻各自就封。
不仅如此,还与麾下二百诸侯定下了规矩。
东伯侯姜桓楚规定,他会听命于商君,而麾下的诸侯,则只需听命于东伯侯。
这道命令解读起来,就是西方那套‘我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某种程度上,等于抵消、对抗了推恩令带来的冲击。
当然…要能彻底落实才行。
不过,难度并不高。
因为商朝并不是封建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而是一個由大贵族、大奴隶主们组成的合众国。
各方诸侯对自身领土,有着近乎绝对的自治权。
推恩令能在这样的土壤下盛行,击中的是所有贵族家次子们,不甘于人下的心理,让所有的大贵族、大奴隶主们自家院子里起火。
而东伯侯姜桓楚的应对,并没有对抗‘推恩令’,只是整合了自身麾下的‘势力’。
等于缓解了被推恩令瓦解的时间。
至少在庞大的封地,被子嗣们瓜分完之前,作为东伯侯在大商东面,依旧保有着极大的权利与势力。
“虽然只是拖延之策,却也等于变相的破解了推恩令。”
“看来东伯侯的阵营里,也有竞赛者参与了!”曹柘心知肚明,能够这么及时的找到办法‘止损’,也唯有那些有其它平行人族文明讯息支撑的竞赛者,才有可能。
“他们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的复杂、多变。”
“本来原本的剧情,就不足以作为‘支撑’,现在经过这些竞赛者们的一番变化,就更不靠谱了!”
想到这里的曹柘,却只有一丝涌起来的兴致,完全没有直接利用手中的各项权柄,进行‘清场’的弱者想法。
所有的垄断、清场类行为,都泄露出一个讯息,那就是害怕竞争,害怕被超越。
而曹柘不会这么想。
他期待有人与他竞争,甚至有人可以超越他。
如果那样的话,他会十分的惊喜。
假使在封神的世界里,有某些竞赛者,能够给曹柘带来更大的‘惊喜’,让他感觉到‘威胁’,那么曹柘觉得,即便是无法完成原本的目的,也算是不虚此行。
毕竟,能不能得到通天教主的接见,能不能与通天教主,进行一番真正的交流,这些都是十分未知的。
曹柘很难掌握多大的主动权。
哪怕是曹柘已经开始行动了,也并不认为成功率有多高。
不过培养人才,却是十分可行的。
这些竞赛者们的操作,让曹柘感觉到了‘新鲜’感。
当然,在曹柘此刻的评价里。
那个怂恿纣王实行推恩令的竞赛者,还不如帮助姜桓楚定下‘我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的竞赛者。
前者属于生搬硬套,后者却颇有灵活应用的巧妙。
不过四天时间,在玄鸟们的传讯下,推恩令这条政令,便已经传遍了四海八荒。
不仅如此,还补充了一条‘开拓令’。
任何贵族出身的男子,皆可以入朝歌,得到商王帝辛亲自册封的开拓诸侯之位。
随后得到开拓贵族的男子,可以自行招募士兵,向外开拓领土。
无论打下多大的疆土,只要向商朝称臣纳贡,就将受到商朝的庇佑,是认可的一份子。
这条政令的目的毫无疑问,除了进一步瓦解一些大贵族的内部凝聚力,以及实力之外。
也是商朝集结一些新的支持者的方式。
如果不是担心‘反噬’过大。
或许那些竞赛者们,恨不得鼓动帝辛,直接开启全民开拓,甚至是解放奴隶。
推恩令和开拓令的配合下,整个天下都为之震动。
反对者很多,但是遵行者、赞同者更多。
因为,这两条命令,都维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这里的大多数人,不是指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奴隶,以及没有任何话语权的平民百姓。
而是那些出身良好,原本却没有继承权的贵族子弟。
他们是这两条命令,最积极的拥护者与支持者。
两条政令相结合,似乎给予了一些人错觉。
让他们以为,有机会脱颖而出,超越先祖…得到更大的封地,更多的奴隶,成为更尊贵的存在。
此时的曹柘,不止是旁观。
他选择先以云中子的身份,返回一趟昆仑山。
他想要看看,此时昆仑山中,那些还在假意闭门修行的练气士们,对这一系列的变化,有什么看法。
“如果他们是选择,直接向商王与诸侯们‘下令’,让他们禁制实施推恩令和开拓令的话,那我可就要很失望了!”
“以势压人虽然是最简单的,但也是最没有技术含量,最看不出手段的。”
第六百三十五章 阐教群仙
昆仑山不是第一次来了。
但每次见都有所不同。
山还是那山,神韵、气势却是大有所别。
神雕世界的昆仑山,只能说是古静幽邃,绵延起伏,颇具雄壮。
等到了这封神世界之中,昆仑山却是天地间最一等的无上神山,远远望去便是瑞彩千万,华光闪耀,山体如玉质,白雪戴金边。
山峦之上,仙鹤成群,祥云若海,山峦之间,琼花碧树,奇花异草,随处可见。
每五步,便有仙草灵芝,绽放彩色氤氲。
每十步,可见古老灵兽,于林间跳跃,在山中奔跑。
万物生灵,风雨俱佳,彩虹为桥,宝树化楼。。
金玉露于表,而灵髓藏于里。
常人至此,吸一口气便能多增十年阳寿,练气士到此,便是聆听残留在草木间的仙家妙音,也能窥得几分大道,修为精益些许。
只是山门之外,有遮迷大阵。
若非门人弟子,又非那根脚非凡,身具大福源、大毅力之辈,是不得门而入的。
曹柘替代云中子,可不是简单的转换一下形象。
关于云中子的一切记忆,他早已提取,连云中子的性格,也掌握的十分娴熟。
不仅如此,元神气息、周身福运、天生灵性等等,皆是一应俱全。
除非是真正的元始天尊亲至,否则单单只是其留在这方世界的一缕化身,也瞧不出曹柘的破绽。
此时要进入昆仑山中,自然也是毫无阻碍。
不仅如此,曹柘反而是将这山门外的阵法瞧了个通明。
顺便花了一些时间,将这阵法完善了一番。
等以后可以放大之后,布置在亿神山上。
昆仑山上多奇峰。
奇峰之上,亦有不少练气士往来穿梭。
也有一些,成群结队的相互参照、学习着各类法术。
有些练习飞头、变幻、吞吐山形、捉拿星月光华之术,也有些凝练五行,持掌阴阳,行那颠倒造化之法。
粗略一瞧,也能发现许多奇才异能之士,未必弱于后来那些在封神战场上,曾展露光芒之辈。
这般的热闹盛况,可不是曹柘原本认知中的‘门中清冷’。
所谓的阐教门人‘稀少’,这也是相对截教而言。
对比起截教的万仙来朝,阐教这上下加起来的数百之数,当然是显得要少上许多。
实则元始天尊座下的一代弟子,除了十二金仙、云中子、南极仙翁这些核心成员之外,还有许多不知名者。
比如姜子牙、申公豹、萧臻、邓华等,都是元始天尊后收的弟子。
此时与修行界而言,多是无名之辈。
比不得十二金仙的光彩夺目。
除了这些一代弟子,二代弟子也有很多。
十二金仙都成道于上古,早就收下了不少弟子。
绝不可能只有后来封神应劫的那些。
若非是阐教有这么些门人弟子,通天教主怕是绝不会轻易签下封神榜。
毕竟,要是阐教门下,真只有大猫小猫十几只,那便是把整个阐教都填进去,也填不满诺大的封神榜…那还不是得截教弟子来填?
这怎么看,截教都是亏的嘛!
只有阐教弟子的真实数量,其实可以满足封神榜的需求,通天教主才会同意签订封神榜,定下这封神之事。
至于为何后续大战中,阐教出手的仙人、练气士不多?
那还不简单?
以大欺小呗!
截教出二代、三代甚至是四代弟子,阐教直接一代弟子出动。
用不对称战争,轻易瓦解截教攻势,就突出一个词…不讲武德!
昆仑山上,此时依旧清幽。
申公豹和姜子牙,都早已下山应劫而去。
留在山中的弟子门人们,依旧一如既往的进行着苦修。
曹柘顶着云中子的身份转了一圈,与一些阐教弟子打了照面,却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讯息。
原本是应该消息格外灵通的修行之人,此时却大多对山下之时,知之不多。
“看来,无论是推恩令还是开拓令,对昆仑山上的环境,都没有什么改变。”
“似乎元始天尊打定主意,让这山中大多的门人弟子,真的远离大劫,不涉其中。”曹柘心想。
此时,数只并列的仙鹤之上,传来了一些阐教弟子的讨论之声。
“今日九天玄女应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