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数只并列的仙鹤之上,传来了一些阐教弟子的讨论之声。
“今日九天玄女应师尊相邀,来我昆仑讲道,属实难得,万不可错过。”
“只可惜姜尚师弟不在,否则他当会喜不自禁,昔日他在山上时,最喜兵法,对九天玄女娘娘,亦是推崇备至。”
“听说姜尚师弟这一次也会赶回来听讲。再相逢时,便要问他一问,在人间何处安放洞府,为何不邀请吾等前往做客。”
这些昆仑门徒们,讨论的声音颇大,并不避讳。
待到发现曹柘时,便纷纷停下仙鹤,冲着曹柘行礼。
“见过云中子师兄!”
云中子是元始天尊入室弟子,算得上是嫡传,与这些仅仅只是在昆仑山上修行,只算是记名弟子的练气士们,从地位上来高出一大截。
“见过诸位师弟!”
“诸位师弟说,姜尚师弟也要回山?”
“他不是领了师尊之命,下山执令去了么?”曹柘问道。
一名弟子回答道:“云中子师兄有所不知,姜尚师弟是得了师尊诏令,特许回山,听九天玄女娘娘讲道。”
九天玄女是神话中的初代‘战神’‘兵法之神’,由她来昆仑山讲道,可见元始天尊,也有意培养门人弟子的韬略、兵法。
这么一看,似乎元始天尊,也并非对所有事情,都有把握。
如此方才合理。
若是只看封神原著,就会觉得,与元始天尊并列的通天教主,从头至尾都像是被牵着鼻子在走。
显得十分被动。
元始天尊每一步都算的清清楚楚,通天教主每一步都走的糊糊涂涂。
仿佛天意之屏蔽了通天教主一般。
如今看来,显然不是这般拉偏架。
元始天尊的从容,在于他做了很多提前准备。
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他可以有应对的机制。
“九天玄女的化身之一,便是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为商,玄鸟是商朝祭祀的主神之一。”
“这个时候,九天玄女应邀到昆仑山讲道,未必没有向阐教靠拢,寻求庇佑的目的。”
“只可惜…白白做了人情。”曹柘心想。
随后又想到,在聊斋世界中,他以真武大帝的身份,与玄女有过一些交集。
却不知,这方世界的玄女,与聊斋世界的玄女,有何关联与区别。
第六百三十六章 玉虚宫讲道
钟声从山顶的玉虚宫中传来。
整个昆仑山上的一切灵类,皆跟着钟声拜倒。
唯有曹柘大大咧咧的站在原地,却在众人眼中,没有引起半分的异样。
演戏而已,用不着太当真。
电影里拍杀头戏,也总不能真找个演员给砍头了吧!
戏大于天…不过是从业者自己往脸上贴金而已。
钟声之后,祥云流转,所有的一切关注点,都凝聚在了那昆仑山巅的玉虚宫中。
曹柘也顺着人群,拥挤入宫殿之内。。
粗略一看,十二金仙到了一半,阐教门下一代弟子到了大半,二代弟子几乎全到,少量的三代弟子便都在这里了。
宽大的宫殿里,此刻看起来也同样是人头攒动。
入室弟子们,坐在高高的上首云台上。
周围环绕着彩色的琼花,云霞上落下的璎珞,将他们遮蔽在层层光彩之后,看的并不真切。
“云中子师弟!且来这里。”云台上,玉鼎真人冲着曹柘招手。
云中子在阐教之中人缘不错。
毕竟作为造假大师,如果不能把玩‘原件’,如何能精准造假?
而想要把玩原件,就需要与原件之主,有良好的关系。
曹柘顺势拔地而起,往玉鼎真人处飞去。
与玉鼎真人并肩而立,又和周围的其他师兄师弟们打过招呼,随后安然落座。
“果然都是‘真的’。”
“也不奇怪,封神世界就如同另一个高等神话世界。”曹柘心想。
金花坠落,发自灵魂的馨香,顺着流淌的道韵,从宫殿之中飘扬出来。
清脆的雨滴声,化作一枚枚乳白色的玉珠,滚落在大殿之中,然后演变而成百态灵物。
馨香与雨滴,坠落在人群,散入诸弟子的灵感、直觉之中。
让原本心绪有些焦躁、浮躁者,变得安定、清澈。
同时却又精神振奋,神清气爽。
一道身影,突兀却又十分自然的出现在了最高处的主位之上。
无量光、无量功、无量法,却最终化作了有量之金轮、云台、庆云、华盖…多余却又不多余的点缀在那身影周遭。
身影没有直接坐定,而是环视四周。
目光也并未在曹柘身上,有任何多余的停留。
随后,他开始在殿内漫步。
身影每踏出一步,脚下生出的光华,更像是落入凡间,影响诸多生灵生死存灭的泡影。
周身是瑞兽围绕,霞光披彩。
逐渐他的面貌开始清晰。
骤然一看,却是威严至极的中年。
再细看,却又像老年。
多看几眼,仿佛便化作了少年。
继续看下去,就连性别也模糊了。
这手段…曹柘熟啊!
他就站在那里,即便是浑身都散发着与众不同。
却没有人觉得他不同。
而是坚定的认为,他就是如此!
当某個个体存在的生灵,其个人意志,强大到足以修改、规定现实的时候。
那么在现实规则约束下的生灵,便永远也看不穿‘真实’。
此刻落在曹柘的眼中,‘真实’的元始天尊,只是一团清气。
他是被分离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残留于此的。
就像是人们留在过去的照片。
只是,元始天尊的‘照片’,更加的智能,更加的强大,更加的不可思议。
以至于身在此间的元始天尊,自身都意识不到,他只是一张‘照片’。
“众弟子…拜!”广成子站在首位,轻声喊道。
众多弟子们,再一次拜倒。
唯有曹柘,端坐在云台之上,没有半点表示。
“善!”元始天尊对诸弟子颔首。
弟子们纷纷起身,随后依照座次,分别坐定。
“姜尚何在?”元始天尊开口问道。
白须白发的姜尚,从人群中出来,随后三拜九叩。
阐教最重礼仪,认为礼是区别于羽毛鳞甲之辈的重要‘标识’。
“弟子在此,叩谢师尊传召。”姜尚激动说道。
“今日主讲为九天玄女,姜尚你上前来听。”元始天尊说罢,十二金仙之下,又多出了一处云台。
姜尚却已经出现在了那云台之上,跪坐于此。
下方众多记名弟子们,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姜尚。
他们中许多乃是天地所生的云霞、清风、光斑、灵木等等化形孕育而生。
天生的不染因果,不履凡尘。
虽得天尊喜欢,却又差了些机缘,只能在天尊门下听讲,难入真传。
如今见姜尚竟然后来者居上,心中自然各是五味杂陈。
元始天尊召来姜尚后,便不再多言,神光内敛,消失于无形。
随后环珮叮铃之声,从九霄之上传来。
伴随着凤鸟鸣叫,九天玄女飞入玉虚宫中,暂居于主位。
只是九天玄女却也不敢大大咧咧座下。
而是冲着元始天尊隐没之处,先行一礼。
随后这才在下方寻一位置落定。
再冲着十二金仙分别行礼、招呼。
这才安然摆出竹简、刻刀等物,准备开讲。
等到正式开讲之后,在场的多数练气士,便纷纷皱眉起来。
九天玄女所讲内容中,与修行相关极少。
大多数是如何行军布阵,虽也是一方道理,却毕竟与修士们所求不合。
若非是执掌此道的神祇,或是对兵法、韬略特有爱好者,只怕都不愿多听。
“教的东西很真。”
“其中,关于如何利用普通士兵,构建出困杀仙神之阵的讲解,尤为详细。”
“当然,这里的‘普通’二字,不做真正的普通解释,指的是那些气血旺盛,体力强壮,生而不凡的士兵。这样的士兵,放到无魔世界里,每一个都是以一挡千、挡万的无双猛将。”
“这些东西,我也可以收录一番,虽然直接应用到万界竞技场内与异族的战场不适用,但是改造一番,却也应该依旧有效。”曹柘顿时生出了几分与九天玄女深入交流的心思。
同一时间,曹柘也在仔细观摩着九天玄女。
聊斋世界内的九天玄女,便不是道法之身,而是存有神智。
而此方世界的九天玄女,同样拥有智慧,是独立存在的生命体。
这样的独特性,几乎否定了大半曹柘原本对古老仙神的推断。
渐渐的,曹柘的双目开始泛光。
他要解析眼前的九天玄女,看穿她的究竟。
第六百三十七章 再见玄女
与元始天尊只是一团清气不同。
九天玄女确实具有‘血肉’之躯。
当然,这所谓‘血肉’又与常规意义上不同。
毕竟九天玄女乃是先天神祇。
相比起元始天尊,她具备了更充分的‘真实性’。
她是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并且在这个世界里,真实不虚的活着的。
就是不知,封神世界里的那些古老仙神,是否延续了高等神话世界里的设定。。
同一位仙神,在不同的文明之中,有着不同的身份。
似乎是稍稍感受到了曹柘那‘热切’的目光,九天玄女逐渐转移了注意力,开始关注曹柘。
这一看向曹柘,她便察觉到了一丝微弱的‘怪异’。
这是曹柘故意泄露的‘气息’。
尽管是故意为之,但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也是无法感知到的。
“云中子道友,可是有何见教?”九天玄女对曹柘问道。
曹柘闻言道:“见教不敢,只是娘娘所传,非吾之道,不取也!”
此言颇为狂妄。
虽然在场的诸多练气士,都基本上没有认真在听。
但这次讲道,主推者是元始天尊,主讲人是九天玄女。
看在这二者的面子上,装样子也要装出认真学习的姿态。
“放肆!”
“云中子师弟,玄女娘娘所传,皆是天道正法,其实你可质疑的?”
“速速退下,莫要放肆。”广成子站出来,冲着曹柘呵斥道。
看似语气严厉,却尽是维护之意。
广成子也很真实…不是虚影,不是道法之身。
曹柘锁着眉头,还在打量九天玄女。
在聊斋世界里,他的身份不过是真武大帝,九天玄女便要有所‘讨好’。
如今九天玄女,却又是与元始天尊相交之神。
身份地位的变化,似乎是完全不成对比。
仿佛,随着世界的不同,九天玄女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也决然不同。
“除非,此玄女非彼玄女。”
“九天玄女是一个身份,一個职位,却并不是固定的某个个体。”
“她是先天神祇,同时也是由天道直接孕育,或为天道代言者之一。”曹柘渐渐的认清了一些‘真相’。
随后兴致大失。
而在九天玄女的眼中,曹柘却正在‘褪色’。
原本令她感兴趣的一点光芒,也黯淡下去。
逐渐变得令其‘索然无味’。
最终,九天玄女甚至都‘忘了’为何要对曹柘另眼相待。
“广成子道兄!莫要苛责云中子道友。”
“道有不同,各有取舍,云中子道友既是不喜,来去自如,吾又何必强求?”九天玄女淡淡说道,表示此事罢了。
曹柘哈哈笑了三声。
随后又看了一眼元始天尊隐没的方向,转身离去。
“玉虚宫…果真是虚的很!”曹柘除了宫殿,然后自驾着云直往西岐而去。
与其在这玉虚宫中空耗。
还不如去寻伯邑考,布局后续的封神大战为好。
缥缈云深处不见真章。
红尘祸乱里才有至圣。
岐山,北峰。
山顶之上的风很大。
伯邑考的心也很凉。
他已经在山顶等了三天。
风雨无阻!
在得知父亲被囚之时,他便已经提前上山。
生怕错过了挽救父亲的万一机会。
之后便是听闻了推恩令、开拓令的颁布。
西岐城里,弟弟们各个都是摩拳擦掌。
表面喊着要去搭救父亲,实则已经各怀心思。
推恩令的阴毒之处就在于,它是一招无可抵挡的‘离间计’。
特别是当商朝还很强势,它的命令暂时还没有谁敢明面违抗的前提下,就显得更加的狠辣。
谁都能看穿此计用心,当却鲜有人能抵挡住诱惑。
“二弟要代替我前往朝歌,想办法赎回父亲,回归西岐主持大局。”
“这我不能答应,这是我应该尽的职责。”
“但是母亲约束我,不让我前往朝歌,说父亲临走前,曾经叮嘱她,一定阻止我。”伯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