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我是东王公-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辛命姜皇后坐于右侧,再次起了歌舞,邀她一起欣赏,岂料姜皇后正眼也不看,但以眼观鼻,鼻叩于心。

    帝辛见之诧异,忙问缘由。

    姜皇后就此出席,跪地谏言,当即洋洋一通大义雄篇,其激昂之处竟不逊色于梅伯之章,谏完之后便辞退,上辇回宫去了。

    此时帝辛已是酒醉,听姜皇后一番言语,心中愠怒:“这贱人不识抬举!朕着美人歌舞一回,与她一起取乐玩赏,反被她言三语四,许多说话。若她不是正宫,用金瓜击死,方消我恨。

    好懊恼人也!”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三百零六章 内外勾结生毒计皇后背得千古冤



帝辛酒醒之后,又令妲己再舞一回,以解郁闷。

    妲己跪下,忽而哭得梨花带雨,悲声不止,只言妾身从今再不敢歌舞也!

    帝辛忙问缘由。

    妲己哭道:“姜皇后深责妾身,此歌舞乃倾家丧国之物,况皇后所见甚正,妾身蒙圣恩宠眷,不敢暂离左右,倘娘娘传出宫闱,道贱妾蛊惑圣聪,引诱天子,不行仁政,妾虽拔发覆面,也不足偿其罪矣。”

    帝辛听罢,大怒道:“美人只管侍朕,明日便废了那贱人,立你为皇后,中宫由你做主,美人勿忧。”

    妲己谢恩,复传奏乐饮酒,不分昼夜……

    一日,朔望之辰。姜皇后在中宫,各宫嫔妃朝贺皇后。

    西宫黄贵妃──乃黄飞虎之妹,──馨庆宫杨贵妃俱在正宫。

    又见宫人来报:“寿仙宫苏妲己候旨。”

    皇后传:“宣!”

    妲己进宫,见姜皇后升宝座,黄贵妃在左,杨贵妃在右,妲己进宫朝拜已毕。

    姜皇后特赐美人平身。

    妲己侍立一旁,二贵妃问道:“这就是苏美人?”

    姜后道:“正是。”

    接着便对苏氏斥道:“天子在寿仙宫,无分昼夜,宣淫作乐,不理朝政,法纪混淆,你却并无一言规谏,反而迷惑天子,朝歌暮舞,沉湎酒色,拒谏杀忠,坏成汤之大典,国家之安危,皆汝之作俑也。

    今后如不改过,引君当道,仍如前般肆无忌惮,吾定以中宫之法问罪于汝!且退!”

    妲己忍气吞声,拜谢出宫,满面羞愧,闷闷回宫,坐在绣墩之上,越想越是恼怒,寻思非要想办法废了那姜皇后,方能解了一时之气。

    只是那姜皇后身为元配,又是出自名门,且并无失德之处,一时倒也无从下手。

    她思忖良久都不得要领,还是旁边的侍儿鲧捐给她出了个主意,只言若想成功,需要与一外臣计议方妥,而后将中谏大夫费仲推荐给她。

    妲己也觉甚好,可又恐那费仲不肯。

    鲧捐却让她不必担心,笑道:”此人亦系天子宠臣,主上对其一向言听计从,况娘娘进宫,也是他举荐。

    若果能设计害了姜皇后,娘娘可许他官居显任,爵禄加增,奴婢知他必肯尽力。”

    妲己闻言顿觉有理,欣然纳之……

    一日,帝辛幸御花园,鲧捐暗传懿旨,把费仲宣至寿仙宫。

    费仲在宫门外,只见鲧捐出宫言道:“费大夫,娘娘有密旨一封,你拿出去自拆,观其机密,不可漏泄。若事成之后,苏娘娘决不负大夫。宜速不宜迟。”

    费仲接书,急出午门,到于本宅,至密室开拆观看,发觉竟是妲己请他设计暗害姜皇后,他不由大为忧惧。

    皇后乃天子元配,系出名门,她的父亲乃东伯侯姜桓楚,镇于东鲁,雄兵百万,麾下大将千员;长子姜文焕又勇贯三军,力敌万夫,怎的惹得起!稍有差池,其害非小。

    可若迟疑不行,那妲己又是天子宠妃,就此仇恨于他,或枕边密语,或酒后谗言,他费仲必将死无葬身之地矣!

    于是坐卧不安,如芒刺背,沉思终日,并无一筹可展,半策可施。

    后终于下定决心,两权相害取其轻,姜家乃为忠良,得罪还好,不至于丢官罢职,可若是得罪了那妖妃,别说官职了,恐怕性命都难保全,他可受不得炮烙之刑。

    小人也,欺善怕恶乃为本性,在费仲身上显现分明……

    后来,他寻了一个叫做姜环的东鲁勇士,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嘱咐一番,毒计便此定下了。

    而后秘密将计策写明,找了个机会暗付于鲧捐。

    鲧捐得书,密奏于妲己。

    妲己大喜,自觉若能依计而行,正宫之位不久可居……

    话说一日,帝辛在寿仙宫闲居无事,妲己奏请帝辛要以国事为重,次日可去登殿临朝,决断朝中事务。

    帝辛以为好事,连夸美人贤淑,欣然允之。

    次日,天子设朝,行至分宫楼时,楼门角闪出一人,身高丈四,头带扎巾,手执宝剑,行如虎狼,大喝一声,“昏君无道,荒淫酒色,吾奉主母之命,刺杀昏君,庶成汤天下不失与他人,可保吾主为君也!”

    言罢,一剑刺来,只是还未近得身前,就被众官擒获,绳缠索绑,拿近前来,跪在地下。

    骤逢刺杀,帝辛既惊且怒。

    上了金殿后,遂将遇刺之事一讲,众臣皆惊,费仲请旨勘问,帝辛允之。

    话说费仲拘出刺客,在午门外勘问,不用加刑,已是招成谋逆。

    费仲进大殿,见天子,俯伏回旨。

    帝辛忙问结果,费仲装出惊惧之状而不敢言,后来在帝辛的逼迫下,请了赦其无罪的旨意才将案情道出。

    “刺客姓姜名环,乃东伯侯姜桓楚家将,奉中宫姜皇后懿旨,行刺陛下,意在侵夺天位,与姜桓楚而为天子。

    幸宗社有灵,皇天后土庇佑,陛下洪福齐天,逆谋败露,随即就擒。

    请陛下召九卿文武,议贵议戚,定夺。”

    帝辛听奏,拍案大怒道:“姜后乃朕元配,安敢无礼,谋逆不道,还有甚么议贵议戚?

    况宫弊难除,祸潜内禁,肘腋难以堤防,速着西宫黄贵妃勘问回旨!”

    帝辛怒发如雷,起驾回转寿仙宫……

    话言奉御宫承旨至中官,姜皇后接旨后放声大哭道:“冤哉!冤哉!是哪一个奸贼生事,做害我这个不赦的罪名!可怜数载宫闱,克勤克俭,夙兴夜寐,何敢轻为妄作,有违家训。

    今天子不察来历将我拿送西宫,恐怕存亡未保也!”

    姜后悲悲泣泣,泪下沾襟,随奉御官来到西宫面见黄妃。

    黄妃受旨勘察姜皇后,姜皇后连连喊冤,只言她姜氏乃姜桓楚之女,父镇东鲁,乃二百镇诸侯之首,官居极品,位压三公,身为国戚,女为中宫,又在四大诸侯之上。

    况她生子殷郊,已正东宫,圣上千秋万岁后,其子承嗣大位,她便可升为太后,未闻父为天子,而能令女配享太庙者也,她姜氏虽系女流,未必痴愚至此。

    且天下诸侯,又不止她父亲一人,若天下齐兴问罪之师,如何保得永久!

    她只请黄妃能够详察,替她雪此奇冤……

    黄妃本就不觉姜皇后会命人行刺,如今听了姜皇后的辩言,心中更觉她的无辜。

    接着,她便去了寿仙宫缴旨,面见了帝辛,将皇后的辩言叙述了一遍,自认为其无罪,又为姜皇后求了几句。

    帝辛闻言,也觉有理,心下便不禁有些迟疑,暗忖:果真委屈了皇后?

    妲己却在旁微微冷笑了起来……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三百零七章 剜去一目仍不屈炮烙双臂又如何



见妲己微笑,帝辛只觉美貌非凡,动人心魄,旁边的黄妃却是看得心中生寒,却不知那妲己又要搞什么名堂。

    待妲己洋洋洒洒一通奏言之后,黄妃听得心中寒意更浓。

    原来,妲己竟要命人剜去姜皇后一目,对她施以刑法,迫使她认罪。

    黄妃在旁连忙劝阻,帝辛却是当场允之。

    黄妃无奈去见了姜皇后,垂泪顿足道:“我的娘娘,看来那妲己是你百世冤家啊!

    君前献妒忌之言,如你不认,即剜你一目,若依我就认了罢!历代君王,并无将正宫加害之理,不过贬至冷宫便了。”

    姜皇后泣而言道:“贤妹言虽为我,但我生平颇知礼教,怎肯认此大逆之事,贻羞于父母,得罪于宗社。

    况妻刺其夫,有伤风化,败坏纲常,令我父亲作不忠不义之奸臣,让我为辱门败户之贱辈,恶名千载,使后人言之切齿,以致太子不得安于储位,所关甚巨,岂可草率冒认。

    莫说剜我一目,便投之于鼎炉,万剐千锤,这是生前作孽今生报,岂可有违大义,便是粉身碎骨,吾也要将清白留于人间……”

    少顷,姜皇后便被剜去一目,血染衣襟,昏厥于地,黄妃忙叫左右宫人扶救,急切未醒。

    黄贵妃见姜后遭此惨刑,泪流不止。奉御官将剜下来血滴滴一目盛于盘内,同黄妃上辇来回帝辛。

    帝辛忙问道:“那贱人招了吗?”

    黄妃奏道:“姜后并无此情,严究不过,受剜目屈刑,怎肯失了大节?奉旨已取一目。”

    黄妃将姜后一目血淋淋的捧将上来,帝辛观之,见姜后之睛,其心不忍,恩爱多年,自悔无及,低头不语,甚觉伤情。

    他回首责怪妲己道:“方才轻信你一言,将姜后剜去一目,又不曾招成,这事俱系你轻率妄动,倘百官不服,奈何,奈何!”

    妲己道:“姜后不招,百官自然有说法,如何会干休。

    况东伯侯坐镇一国,亦要为女洗冤,此事必使姜后招供,方免百官万姓之口。”

    帝辛沉吟不语,心下煎熬,似羝羊触藩,进退两难,良久,问妲己道:“为今之计,何法处置方能妥当?”

    妲己道:“事已到此,只得一不做,二不休,招成则安静无说,不招则议论风生,永无宁日。

    为今之计,只有严刑酷拷,不怕她不认。

    今传旨:令贵妃用铜斗一只,内放炭火烧红,如不肯招,炮烙姜后二手,十指连心,痛不可当,不愁她不承认!”

    帝辛道:“据黄妃所言,姜后全无此事,今又用此惨刑,屈勘中宫,恐百官他议,剜目己错,岂可再乎?”

    妲己道:“陛下差矣!事到如此已是骑虎难下,宁可屈打成招,也不可使陛下得罪于天下诸侯、合朝文武。”

    帝辛出乎无奈,只得传旨……

    黄妃在旁听得二人虎狼之言,心中骇得魂飞魄散,回到宫中,见姜后身倒尘埃,血染衣襟,情景惨不忍见,旋即放声大哭。

    少顷,奉御官将铜斗烧红,传旨道:“如姜后不认,即烙其二手!”

    姜后心如铁石,意似坚钢,岂肯认此诬陷屈情。

    奉御官不由分说,将铜斗放在姜后两手,只烙的筋断皮焦,骨枯烟臭,十指连心,可怜昏死在地……

    得闻姜后受此酷刑仍是不认,帝辛不禁心中忧虑,怎奈大错已经铸成,此时反悔也已经晚了。

    妲己又建议,令宫中守将晁田、晁雷押那姜后与姜环去西宫当面对质。

    见面之后,姜环却是一口咬死了姜后,欲要将此事污成。

    就在此节,东宫太子殷郊、二殿下殷洪弟兄闻讯匆匆赶来。

    一见母亲浑身血染,两手枯焦,臭不可闻,不觉心酸肉颤,近前俯伏姜后身上,跪而哭道:“娘娘为何事受此惨刑!母亲,你纵有大恶,正位中宫,何轻易加刑。”

    姜后闻子之声,睁开一目,母见其子,大叫一声:“我儿!你看我剜目烙手,刑甚杀戮。这个姜环做计害我谋逆,妲己进献谗言残我手目;你当为母明冤洗恨,也不枉我养你一场!”

    言罢大叫一声“苦死我也!”

    至此呜咽而绝。

    太子殷郊见母气死,抬头见西宫门上挂一口宝剑,殿下取剑在手:“好逆贼!你欺心行刺,敢陷害国母!”把姜环一剑砍为两断,血溅满地。

    太子大叫道:“我去杀了妲己以报母仇!”提剑出宫,跨步如飞。

    晁田、晁雷见殿下执剑前来,只说杀他,不知其故,转身就逃往寿仙宫去了。

    黄妃见殿下杀了姜环,持剑出宫,大惊道:“这冤家不谙事体。”

    遂叫殷洪:“快赶回你哥哥来!说我有话说!”

    殷洪领命,出宫追赶叫道:“皇兄!黄娘娘叫你且回去,有话对你说!”

    殷郊听言,回来进宫。

    黄妃道:“殿下,你忒暴躁,如今杀了姜环,人死无对,你待我也将铜斗烙他的手,或用严刑拷讯,他自招成,也晓得谁人主谋,我好回旨。

    你却又提剑出宫赶杀妲己,只怕晁田、晁雷到寿仙宫见那昏君,其祸不小!”

    黄妃言罢,殷郊与殷洪追悔不及。

    晁田、晁雷跑至宫门,慌忙传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