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我是东王公-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妃言罢,殷郊与殷洪追悔不及。

    晁田、晁雷跑至宫门,慌忙传进宫中,言道:“二位殿下持剑赶来!”

    帝辛闻奏大怒:“好逆子!姜后谋逆行刺,尚未正法。这逆子敢持剑进宫弑父,总是逆种,不可留。着晁田、晁雷取龙凤剑,将二逆子首级取来,以正国法!”

    晁田、晁雷领剑出宫,已到西宫,却在宫门前被黄妃阻住,二人欲行皇命。

    黄妃大喝一声:“这匹夫!适才太子赶你同出西宫,你为何不往东宫去寻,却怎么往我西宫来寻?

    我晓得你这匹夫倚天子旨意,遍游内院,玩弄宫妃。你这欺君罔上的匹夫,若不是天子剑旨,立斩你这匹夫狗头,还不速退!”

    晁田兄弟二人只吓得魂散魄消,喏喏而退,不敢仰视,竟往东宫而去……

    黄妃打发二人离去,忙进宫中,急唤殷郊兄弟二人。

    黄妃泣道:“昏君杀子诛妻,我这西宫救不得你们,你们可往馨庆宫杨贵妃那里,可避一二日,若有大臣谏救,方保无事。”

    兄弟二人大哭,谢了黄妃之恩,又求她为姜后收敛尸身,不至于让他们母亲尸骸暴露,黄妃自是含泪答应下来……

    二位殿下出宫门,径往馨庆宫来,只见杨妃正身倚宫门等候姜皇后信息。

    兄弟向前哭拜在地,杨贵妃大惊,问道:“二位殿下,娘娘的事怎样了?”

    殷郊哭诉道:“父王听信妲己之言,不知何人收买了姜环架捏诬害,将母亲剜去一目,炮烙二手,死于非命,今又听妲己谗言,欲杀我兄弟二人,望姨母救我二人性命!”

    杨妃听罢,泪流满面,呜咽道:“殿下,你们快进宫来!”

    二位殿下进宫……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三百零八章 二稚子遭逢大难两大仙天外飘来



之后,杨妃挡在宫门前替二人打发了追来的晁田、晁雷,复又回宫见了二位殿下。

    言道:“此间不是你弟兄所居之地,眼目且多,君昏臣暗,杀子诛妻,大变纲常,人伦尽灭。

    二位殿下可往九间殿去,此时合朝文武末散,你去见皇伯微子、箕子、比干、微子启、微子衍、武成王黄飞虎,就是你父亲要为难你兄弟,也有大臣保你。”

    二位殿下听罢,叩头拜谢杨妃指点活命之恩,洒泪而别。

    杨妃送二位殿下出宫,独自坐于绣墩之上,思叹道:“姜后身为元配,都被奸臣诬陷,遭此横刑,何况吾这偏宫!

    今妲己恃宠,蛊惑昏君,倘有人传说二位殿下自我宫中放出去,那时归罪于我,也是如此行径,我不如姜后多矣,怎经得这般惨刑。

    况我侍奉昏君多年,膝下并无一男半女,那东宫太子乃昏君亲生之子,父子天性都不过如此,三纲已绝,不久必有祸乱,我以后必不能有甚好结果。”

    杨妃思想半日凄惶自伤,绝望之际,索性掩了深宫自缢而死……

    二位殿下往长朝殿来,两班文武俱不曾散朝,只等宫内信息。

    武成王黄飞虎听得脚步怆惶之声,望孔雀屏里一看,见二位殿下慌忙错乱,战战兢兢,黄飞虎迎上前问道:“殿下为何这等慌张?”

    殷郊看见武成王黄飞虎,大叫:“黄将军救我兄弟性命!”

    而后又扯着黄飞虎衣袖将姜后受冤而死之事讲出,又言看见生身母亲受此惨酷之刑,那姜环跪在前面对词,心甚焦躁之下不曾思忖将姜环杀了,后仗剑欲去杀妲己,不意晁田奏准天子,天子赐死兄弟二人。

    最后,他哭泣道:“还望列位皇伯怜我母亲受屈身亡,救我殷郊,庶不失成汤之一脉!”

    两班文武齐含泪上前道:“国母受诬,我等如何坐视,可鸣钟击鼓,请天子上殿,申明其事,洗雪皇后太子冤枉。”

    忽然有人大喝道:“天子失政,杀子诛妻,建造炮烙,残害忠良,恣行无道,大丈夫既不能为皇后洗冤,太子复仇,含泪悲啼,效儿女之态!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今天子不道,三纲已绝,大义有亏,恐不能为天下之主,我等亦耻为之臣。

    不若反出朝歌,另择新主,去此无道昏君,保全社稷!”

    众人看时,却是镇殿大将军方弼、方相兄弟二人。

    黄飞虎听罢,大喝一声:“你多大官,安敢如此乱言!满朝这许多大臣,岂轮到你讲!

    再敢乱语,吾定要拿了你这等乱臣贼子,还不退去!”

    方弼兄弟二人低头喏喏,不敢回言。

    黄飞虎见国政颠倒,迭现不祥,也知天意人心俱有离乱之兆,心中沉郁不乐,咄咄无言,又见微子、比干、箕子诸位殿下,满朝文武,人人切齿,个个长吁,苦无计策。

    上大夫杨任道:“今日之变,正应终南山云中子之言,今天子屈斩太师杜元铣,治炮烙坏谏官梅伯,今日又有这异事。

    皇上清白不分,杀子诛妻,料想那定计奸臣,行事贼子,此刻正在旁暗笑。

    可怜成汤社稷必成草灰,我等不久终被他人所掳也。”

    黄飞虎长叹数声:“大夫之言是也!”

    百官默默,二位殿下悲哭不止。

    方弼、方相忽然分开众人,方弼夹住殷郊,方相夹住殷洪,厉声高叫道:“昏君无道,杀子而绝宗庙,诛妻有坏纲常,今日保二位殿下往东鲁借兵,除了昏君,再立成汤之嗣。

    我等反了!”

    二人背负殿下闯出宫门,径出朝歌南门去了,殿中众臣见状,均是恍若未见,更无一人阻止……

    后宫的帝辛得闻此事,勃然大怒,便下旨命黄飞虎去追。

    黄飞虎虽不愿,却也无法违抗圣命,接旨后牵出了自家的五色神牛,骑上后追出了朝歌。

    这五色神牛乃是天地奇种,五色毛发,力大无尽,不惧凶兽,可以托云走路。

    未出三十里就追上了殷郊他们,两位殿下见黄飞虎追来,骇得魂飞魄散,跪下苦苦哀求请他放二人一马。

    黄飞虎不语,兄弟二人又自竟相出首,一个说请拿我便是,放过二弟,一个说拿我,放过大哥,当真是兄友弟恭,争先赴死。

    旁边方家兄弟二人看得落泪。

    黄飞虎也是不忍,终于放了二人出走,临去时,又送了一枚玉玦,可值千金,以作他们的盘缠,让他们兵分两路,一个往东鲁见姜桓楚,另一个去见南伯侯鄂崇禹,求来两路兵马,好洗清冤屈……

    黄飞虎回去请罪,只言追赶七十里,到三叉路口,问来往行人,俱言不曾见,恐有误回旨,只得回来复命。

    帝辛让他退下了。

    妲己复又进言,若让兄弟二人逃至东鲁,姜桓楚必定发兵来讨,其祸不小。

    况闻太师远征不在都城,不若速命大将殷破败、雷开,点三千飞骑,星夜拿来,斩草除根,免生后患。

    帝辛采纳后当场下旨。

    且说殷、雷二将接了圣旨,领兵快马加鞭追赶二位殿下,一日赶至三岔路口,兵分两路继续连夜追赶,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终将两位殿下擒获,分别押送了朝歌。

    殷、雷二将进寿仙宫回旨,帝辛道:“既拿了逆子,不须见朕,速斩首午门正法,收尸埋葬回旨。”

    殷破败奏道:“臣未得行刑旨出,焉敢处决!”

    帝辛即用御笔书“行刑”二字付与。

    殷、雷二将捧行刑旨意速出午门。

    一众大臣全都闻讯赶来,拦下了两人,上大夫赵启走上前,劈手一把,将殷破败捧着的行刑旨扯得纷纷粉碎,与众臣一起鸣钟击鼓,请帝辛升朝相见。

    岂料,帝辛也猜到众臣子是想要保下两子,在妲己的建议下,一边避于后宫不去临朝,一边暗自催促殷破败回旨。

    百官无可奈何,纷纷议论不决,亦不敢散,却不知行刑旨意已暗中出午门了。

    眼见两位殿下将要丧命于刀斧手之下,天上蓦地飞来两位大仙。

    一个为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另一个则是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二人均是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圣人元始天尊门下……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三百零九章 多妻子仍为圣贤雨雷过将星归周



二仙拨开云头往下观看,见午门杀气连绵,愁云卷结。

    广成子道:“道友,成汤王气将终,西岐圣主已出,你看那一簇众生之内,绑缚二人红气冲霄,命数未绝,显见是个有福气的,果然该归入我阐教门下。”

    赤精子叹道:“道友,此时正逢神仙杀劫,吉凶难料,真入了我等门下,恐怕未必是福啊!”

    广成子亦叹道:“天数如此我等又如之奈何,终究是封神榜上有名姓,合该归我等门下。”

    赤精子道:“此言不差,却不可迟疑了。”

    广成子颔首,点指招来黄金力士吩咐道:“与我把那二位殿下抓回本山来听用!”

    黄巾力士领法旨,驾起神风,只见播土扬尘,飞沙走石,地暗天昏,一声响喨,如崩开华岳,折倒泰山,吓得围宿三军,执刀士卒,监斩殷破败用衣掩面,抱头鼠窜。

    少顷,风息无声,二位殿下已不知何往,踪迹全无……

    得听回报,百官闻此异事,俱是喜不自胜,只道天不亡衔冤之子,地不绝成汤之脉。

    帝辛闻讯沉吟不语,暗想道:“奇哉!怪哉!”心下犹豫不决,却也无可奈何……

    自此之后,帝辛彻底放飞了自我,不需几日便炮烙了数位忠臣,引得朝堂之上万马齐暗。

    帝辛、妲己害死了姜后,又害怕姜后的父亲东伯侯姜桓楚谋反,于是费仲就对帝辛献了一策。

    不若暗传四道旨意,以北海叛乱猖獗为借口把四镇大诸侯诓进都城,枭首号令,斩草除根,那八百镇诸侯知四臣已故,如蛟龙失首,猛虎无牙,决不敢猖獗,天下可保安宁。

    帝辛闻言顿觉好计,便暗发诏旨四道,点四员使命官,往四处去,诏姜桓楚、鄂崇禹、姬昌、崇侯虎入朝。

    一员官径往西岐前来,不一日,过了西岐山七十里,进了都城。姬伯带领文武,接天子旨。

    姬昌拜诏毕,设筵款待天使,次日整备金银表礼,赠送天使。

    姬昌道:“天使大人,只在朝歌会齐,姬昌收拾就行。”

    使命官旋谢毕姬昌,自去了……

    姬昌回到殿中,将囯中之事与重臣交代了一番,打发他们离开,心下旋即沉了下去。

    他精擅推演先天易数,昨日天使来临,他回宫后起了一课,算到此去朝歌定然是多凶少吉,纵不致损身,也该有七年大难,不得不忧心忡忡。

    想了一会,将长子伯邑考宣到跟前,将算到的事情一讲,命他代自己坐镇西岐,七载之后灾满,自然荣归,切不可差人来接他。

    尤其“你切不可差人来接我”这句,他是再三嘱咐。

    伯邑考闻听姬昌有七年之灾,便要代他前去。

    姬昌却是摇头,只道君子见难,岂不知回避?但天数已定,断不可逃,徒自多事……

    之后,他便回宫拜别母亲,将二十四妃,九十九子安顿好了,次日告别臣民,率随从赶赴朝歌。

    一日行至燕山,姬伯抬眼看天,忽然在马上道:“叫左右看前面可有村舍茂林,可以避雨,过会必有大雨来了。”

    随人议论道:“青天朗朗,云翳俱无,赤日流光,雨从何来……”

    说话未了,只见天空云雾齐生,风裹湿气扑面而来。

    姬昌打马,叫人速进茂林避雨。

    众人方进得林来,霎时间风狂生冷气,须臾内雨气侵人,初起时微微细,次后来密密层层。

    滂沱大雨,一似飘泼盆倾,下有半个时辰,姬伯吩咐众人:“仔细些,雷来了!”

    话犹未了,一声响喨,霹雳交加,震动山河大地,崩倒华岳高山。

    众人大惊失色,都挤紧在一处。

    须臾云散雨收,日色当空,众人方出得林子来。

    姬昌在马上浑身雨湿,叹道:“雷过生光,将星出现,左右的,与我把将星寻来!”

    众人心中冷笑不止:“将星是谁?那里去找寻?”

    然而不敢违命,只得四下里寻觅。众人正寻之间,只听得古墓旁边,像一孩子哭泣声响,众人向前一看,果是个孩子,众人抱给了姬昌看。

    见此子面如桃蕊,眼有光华,姬昌心中大喜,暗想:“我该有百子,今只有九十九子,适才之数,该得此儿,正成百子之兆,真是美事。”

    就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个道人,丰姿清秀,相貌稀奇,宽袍大袖,有飘然出世之表,正是那终南山玉柱洞的云中子。

    双方互报了名姓,云中子这才将来意讲出,原来是准备收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