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村夫-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东西的作用展示给皇帝看,水泥官道这只是第一步。

    随着谢启的下令,城郊的那处瓷窑日夜颠倒的开始运行了。

    为了能保证水泥的供给,谢启还挑选了不少信得过的人去跟瓷窑里的那两个老师傅打下手,也有监视两个老师傅的意图。

    以免他手上的两张王牌被挖走了。

    银子有了,剩下的一切都不成问题了。

    人手不够,谢启又以一天五十文,包吃包住的工钱请了不少人来修建水泥路。

    人多力量大,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整个绵州府的官道都铺上了水泥。



    第236章 赐诰命

    

京城皇宫

    看着手中来自绵州府的奏折,新武帝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地上那一袋水泥,以及袋子旁边那块凝固的水泥。

    似乎是有些不相信奏折上的内容,新武帝拿起手中的奏折就走到了那块凝固的水泥面前蹲了下来。

    甚至还上手捏了捏水泥块的硬度。

    此刻,被临时召集到御书房的大臣们也有些懵。

    看着新武帝的动作,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不知道皇帝在做什么。

    然而新武帝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仔细的看着面前的几样东西。

    此刻他现在心中满是震惊。

    虽然新武帝对奏折里的内容有些嗤之以鼻,但眼前的这东西确实是实打实存在的,不由得让他的内心产生了动摇。

    看着谢启在奏折中写下的水泥用途,新武帝的心中顿时涌起万般抱负。得此良臣,他梁祯元日后必定有机会带领整个大梁的铁骑一统天下!

    心中充满无限憧憬的新武帝看着发愣的朝臣们,才想起他这次开小朝会的目的。

    收敛了因为有些激动而失态的神色,新武帝对着朝臣们招了招道:

    “众位爱卿,你们都过来看看,这是朕新得的稀奇玩意儿,叫做水泥!”

    闻言,大臣们纷纷向新武帝靠拢了,好奇的端详着这叫做水泥的东西。

    看着大臣们十分感兴趣的样子,新武帝也不卖关子,开始将水泥的功效说与众人听。

    得知水泥的用途时,大臣们的眼神都亮了,好话不停地恭喜着新武帝喜获宝贝。

    但得知这稀奇的玩意儿是来自绵州府时,吕兴木的脸拉得又臭又长,活像死了爹一样,十分勉强的恭喜着新武帝。

    新武帝高兴之余,不由得想到了献宝的对象,也就是远在绵州府的谢启。

    想到如今谢启的处境,新武帝内心不由得升起一丝愧疚之意,这么一个人才因为吕家不得不躲到绵州府去避祸了。

    此刻的新武帝已经完全忘记了,谢启是因为他才会被吕兴木记恨上的。他毫不犹豫的将过错全部归结到了吕兴木的身上。

    不过,新武帝还是十分自豪的,谢启可是他钦点的状元。即便身处最偏僻穷苦的绵州都还不忘替他分忧。

    他要为谢启升官!

    上头的新武帝,转身就想宣布太监替自己拟旨。

    当看到朝臣前方的左丞相吕兴木时,皇帝突然将嘴巴合上了。

    对,现在还需要吕兴木当他手中的剑,还不能给谢启升官!要是因为给写谢启升了官,吕兴木不高兴撂担子怎么办?

    只能再委屈一下谢启了。

    等扳倒了吕兴木,他一定替谢启升官!

    不过什么实质性的赏赐也不给,新武帝又有些过意不去,他还是需要向谢启表个态的。

    谢启能痛快的献上水泥方子,以后肯定还有更多更厉害的东西,要是这次他什么也不表示的话,只怕会是寒了谢启的心。

    趁着朝臣们观摩水泥的功夫,新武帝开始斟酌了起来。

    给银子?赐宅子?还是赏赐美人?思来想去新武帝都觉得不合适。

    最后想到那独自抚养长大的母亲谢周氏,新武帝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可以给谢周氏封个诰命啊!

    现在的谢启是四品知府,那他就给谢周氏封个四品诰命夫人!

    想到此处,新武帝立刻招了招手对着苏有德说道:

    “传朕旨意,册封绵州府知府谢启之母谢周氏为四品诰命夫人,赐黄金百两。”

    听到了新武帝的口谕,苏有德行礼之后就下去拟旨了。

    见新武帝招呼苏有德过去,吕兴木的心瞬间就提了起来。直到听着新武帝的旨意时,吕兴木才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

    不过是个诰命罢了,就让他那小子得意几天吧!

    免得后面再也没机会得意了。

    见吕兴木脸色不好也不坏,新武帝才放下心来,他这招棋走对了。

    处理好了给谢启的赏赐之后,新武帝就开始着手于制作水泥了,他立志要将整个大梁王朝的官道上都铺上水泥路。

    不过有好事自然是先从京城开始的。

    随着新武帝的下令,整个京城的的周边就开始忙碌了起来,为建设水泥路坐着准备。

    与此同时,一队传旨太监领着封赏谢周氏的那道圣旨和赏赐,也向着绵州府的方向赶去。

    “谢老夫人,领旨吧!”

    随着一声尖细的声音开口,谢启和谢香茹扶着谢母跪在了传旨太监的面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绵州府知府谢启之母谢周氏教子有方。。。。。。着即册封为四品诰命夫人,赏黄金百两,钦此。”

    听到是册封娘为诰命夫人的圣旨,谢启有些意外。

    内心再次对吕家的势力忌惮了起来,吕家不愧是百年世家,竟能逼得皇帝如此让步。

    好在皇帝也看到了他的价值,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将娘封为四品的诰命夫人,与他一个品级了。

    不过,给娘一个诰命也好。免得那些人为难不成,就去为难他的家人。

    现在娘身上可是有着四品的诰命,那些人也得掂量掂量了。

    思索间,圣旨已经念完了,谢周氏母子三人对着圣旨叩拜谢恩之后,就缓缓的站了起来。

    说罢,传旨太监小心翼翼的将手上的圣旨合拢了,一边将圣旨恭敬的奉给谢周氏,一边开口恭喜道:

    “恭喜谢老夫人了!从今儿起,您可就是诰命夫人了!”

    传旨太监可知道眼前的这位谢大人日后肯定是要步步高升的,所以现在他为了提前和谢启搞好关系,好听的话像是不要钱一般对着三人就是一顿夸。。c0m

    接过太监手中的圣旨,谢周氏的手都还有些颤抖。她此刻十分激动。

    没想到丈夫没挣到的东西,儿子替她挣到了!

    谁不爱听好话呢,谢启和熙的与传旨太监打着太极,随后对着景平使了使眼色。

    收到景平塞来的一个鼓鼓囊囊的大荷包时,传旨太监笑开了花。

    极有眼色的传旨告退了!

    他要快点赶回京城,要不然时间久了的话,他的位置就被那些天天想着上位的兔崽子们给占了。

    传旨太监离开之后,谢启又开心的赏了府衙下人们三个月的月钱。

    整个绵州府衙上下是一片喜气洋洋,众人都觉得跟着知府大人有前途极了。

    ”



    第237章 流民来了

    

春去秋来,转眼间谢启已经来到这绵州府两年了。

    花露水不仅让谢启赚得盆满钵满,也让府城热闹了起来。

    之前绵州府内的女子是想方设法的嫁去别的府城,以此来离开绵州这个穷苦之地。

    但随着谢启的上任,别的州府女子是削尖了脑袋想嫁进绵州府。

    前后两者的差距,谁能想到只是短短的一年呢?

    随着水泥的发明,也让绵州府的经济更上了一个台阶。绵州府内到处铺满了水泥官道。

    而谢启也不满足水泥仅仅只是用于修路,还将水泥用于了府城的建设。

    整个府城也因为水泥的发明而变得更加坚固了,要是诏国的大军再来进攻一次的话,只怕是啃不下如今的绵州府了。

    不过,这也只是想想。

    自从诏国被彭将军包围了皇宫之后,诏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周围的小国也是对诏国虎视眈眈,他们是没有精力再来攻打一次绵州府了。

    虽然诏国看起来是没了威胁,因着绵州府紧邻边界,所以谢启还是将府城的防御做得极为牢固。

    反正他们绵州府有钱了!

    有了钱,谢启也有了底气,对府城进行着改造。

    整个绵州府是一片欣欣向荣,谁见了不感叹一句,绵州的变化真大呢!

    对于一年之后的政绩考核,谢启很有信心,他必定是要升官的!

    这天谢启如往常一样在衙门看公文的时候,华高面色有些严肃的走了进来。随后对着谢启抱拳道:

    “大人,属下有要事禀报。”

    听着华高的话,谢启依然头也不抬的批注着手下的公文。不是处理着百姓家的摩擦,就是忙着安置城中新来的乞丐。

    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在的府城可是比以前热闹多了。

    因着大梁各地的商人为了第一时间获得新款花露水的购买资格,纷纷都在府城置办了宅子。

    还有不少头脑灵活的商人在绵州府这些日子也没闲着,开起了各式各样的铺子。

    不过这人一多,麻烦也就来了,府城中也来了不少刺头和乞丐。

    现在的府城,谢启是不允许有乞丐出现的。

    刚好绵州的人口也不丰,所以每当有乞丐出现的时候,谢启就会派人将城中的乞丐带到城中的安置所,进行观察。

    要是心性好,人也老实忠厚还能动的话,谢启就会将他安置在附近的村子中。

    要是表现得好的话,通过了村民们的考验的话,就能正式落户绵州了。

    而那些不合格的刺头,谢启就没那么仁慈了,直接将他们弄去进行劳动改造,刚好维护府城的设施也需要不少的人手。

    在谢启的这番治理下,吸引了不少别的州府的百姓们来绵州定居。

    对于这些投靠的百姓们,谢启自然是欢迎的。但他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只有人品心性过关的百姓才能留在绵州。

    他可不想当冤大头,养一群白眼狼。

    见华高没有说话,谢启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疑惑道:

    “华高,到底是什么事能让你脸色如此之差?”

    听见大人的问话,华高才赶忙回答道:

    “大人,定西县外不远处聚集了不少的流民,这些人我们该不该放进绵州府呢?”

    以往这种事谢启都是直接让他们做主安置了,但听着华高这口气,好像流民的数量不一般。

    想到此处,谢启不由得开口询问道:

    “这些流民大概有多少人?要是安置所的人满了,可以选些老实的安置在村子里。”

    谢启知道这些流民的来历,基本都是苍州府来的。

    今年苍州府这一带都没怎么下过雨,庄稼都旱死了,田地里的裂缝更是大得能容纳下婴儿的手臂。

    没有家底的百姓们纷纷选择逃出沧州,寻求一个活路。

    其中不少人也逃到了绵州,对于这些百姓们的遭遇谢启还是比较同情的,于是安置了不少的流民在城中的安置所。。c0m

    听着谢启这话,华高连忙抱拳解释道:

    “大人,这些流民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约摸着最少不下千人。安置所和村子里能安置的地方都已经安置完了,这些人实在是安置不了了,害怕这么多人引起城中百姓们的恐慌,所以蒋县令就暂时将他们拦在了定西县外。”

    随后华高又有些犹豫的说道:

    “而且,蒋县令还说,这批流民好像有些异常,其中以青壮劳力最多,那些妇女和小孩子的人数反而是很少。”

    听见这话时,谢启的目光不由得一凛,事出反常即为妖!

    想到此处,他赶忙对着华高吩咐道:

    “备马,本官亲自去看看!”

    与此同时,定西县城墙外的空地上。

    有着一堆堆看不清楚本来面目的流民,他们大多衣衫褴褛,分为了一个个小集体围成了一处,眼巴巴的望着定西县紧闭的大门。

    自从知道有这么一大批流民之后,定西县县令蒋曲立刻毫不犹豫的将城门给关上了,以免这些流民冲撞到城中的百姓们。

    但没想到却是歪打正着。

    要不然的话,此刻这些流民已经冲进了他的县衙开始烧杀掠夺了。

    本来蒋曲是想遵从谢启之前发下的命令,等维持好流民的秩序再着手安顿他们时,他的手下却发现了城角下的流民们有些不对劲。

    好些人一点也不像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民,比流民健壮多了!

    听着手下传来的消息,蒋曲也觉得这些流民们有些诡异,更不敢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