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村夫-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座宅子有些大,他们害怕耽误了时间。

    谢启和徐开睿到达的第一时间,两人就分头行动了,徐开睿带着谢香茹和剩下的侍卫们进府搜寻。

    而谢启则是一个飞跃跳上了围墙开始四处搜寻了,凭着听力的优势,谢启很快就找到了柳欣儿所在的位置。

    本来被刀架着的那一刻,柳欣儿还以为自己死定了。

    只是瞬间的功夫,柳欣儿再次睁眼的时候,就看见一个男人挡在自己的面前。

    看着还有人前来送死,有个被称为“头儿”的黑衣人,冷笑着说道:

    “一并给我擒了他们当祭品!”

    但此时,他们的头顶处突然绽放出一个红色的巨大信号弹,那黑衣人脸色一脸,挥手道:

    “不好,赶紧撤!”

    宅子的另一处,锦衣卫首领正一脸严肃的着看着院子中,那个巨大的烟火上月亮的标志。

    看着被绑在烟火筒上的孩子们,锦衣卫首领面色一变下令道:

    “先救人!”

    这一幕自然是被赶回来正要进行点火仪式的黑袍人给看见了。

    见到是锦衣卫赶来了,他直接放弃了计划,拉响了信号弹。

    黑衣人们迅速撤离了,锦衣卫们因为救人晚了一步,没有抓住他们。

    黑衣人跑了,危机解除了,谢启看着眼前这个有些狼狈像个小花猫的姑娘,问道:

    “姑娘,你没事吧?”

    突然天空中传来了一声巨响,一大片的烟火在整个京城的上空炸开了。

    在烟火的映照下,柳欣儿这才看清了谢启的样子,她并没有回答谢启的话,而是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见这姑娘答非所问,谢启有些疑惑但他还是拱了拱手道:

    “在下谢启,多谢姑娘救了我妹妹。”

    而听到谢启的回答之后,柳欣儿竟是一溜烟的跑了,消失在有些昏暗的宅子中。



    第118章 会试前夕

    

京城上空的烟火还在继续,大朵大朵在天空上绽放着。

    看着远去的柳欣儿,谢启有些发愣,这可真是个奇怪的姑娘。

    对了,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呢!到时候该怎么上门答谢?

    没容谢启多想,不一会儿徐开睿和锦衣卫首领寻了过来。

    谢启自然是将刚刚的事情如实告知。

    锦衣卫首领听到谢启的诉说之后,沉思了一会儿,随后说道:

    “这些人是前朝余孽,特地在除夕夜捣乱的。”

    随后他面色严肃的告诫三人道:

    “这事你们就不要出面,就当这些人你们没有见过。我们锦衣卫会处理的,当然我也不希望你们将这事传出去。”

    听见这话,谢启等人点了点头,自然是承诺不会将这些人的消息给传出去。

    见这事处理好了,口也封了。锦衣卫首领才带着这些昏迷中的孩子们往县衙走去。

    打算将孩子们交还给他们的家人,再回去复命。

    谢香茹找回来了,事情也告一段落了,众人便一边看着烟火一边往家中走去。

    等谢香茹终于到家之后,谢周氏可是抱着谢香茹狠狠地哭了一通。

    自从谢香茹被拐走一次过后,谢周氏是半点放心不下谢香茹了,每天谢香茹要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看着才安心。

    对娘如此深沉的爱,谢香茹是有些叫苦不迭,经常将求救的目光投向谢启。

    但对此,谢启无能为力,谁让小妹一个姑娘家家老是喜欢爬墙呢,现在看她还敢不敢爬墙了。

    时光如逝,一眨眼整个春节就过完了。众人期盼已久的春闱,也就是会试即将到来了。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人心浮动。

    大家不是趁着这个时间在家疯狂看书临时抱佛脚,就是前往寺庙烧香拜佛。也不乏将各类神仙都拜一遍的考生。

    不过参加会试也是有要求的。

    退休的官僚不能参加。父母双亲是唱戏的,不能参加。(有些歧视戏子。)

    守孝的考生自然也是不能参加的,大梁王朝以孝治家,即便你是王孙贵族也得守孝三年期满才能参加。

    除了新科举人可以参加外,往届没考上的举人也可以参加。

    但如果考了三次会试都没考中的话,也不能参加了,永远没有成为贡士的机会了。

    随着会试的临近,谢启并没有紧张。

    但是自从他带着考生名册和举人证明材料等东西前往礼部报名,看见那人山人海的考生之后,谢启竟是头一次的有些忐忑了起来。

    不过这忐忑也是持续了一小会儿,瞬间谢启的内心就慢慢平息了下来。

    毕竟这十年的书他也不是白读的。

    回家之后,谢启就没有再出门了,而是继续抱着书进行最后的复习,力求为他连中六元的梦想添砖加瓦。。CoM

    到了晚上,御书房内,新帝梁祯元的脸色着实是有些不好,一股无名之火从他脚底升到了脑门。

    也怪不得他的脸色不好了。

    即便是派了自己那么多的信任的官员出去当主考官,但这次的春闱的世家子还是数不胜数。

    只有零星的平民和寒门子弟。

    看着皇帝阴沉的脸色,旁边的太监总管苏有德小心翼翼的劝说道:

    “皇上,您消消气,要是气坏了身子可就不值当了!”

    苏有德是伺候了先帝十多年的太监,忠心耿耿。就连先帝都对他赞誉有加。

    新帝一继位,苏有德则是继续伺候现在的皇帝。

    因此,看在先帝的面上,皇帝偶尔也给苏有德几分薄面。

    但今天皇帝的心情实在是有些糟糕,听着苏有德这么一说,皇帝手不自觉的就往桌上狠狠一拍道:

    “朕怎能不生气!父皇努力了几十年,才将大梁王朝稳住了。外有匈奴不断骚扰边关,内有恢月教阴魂不散。现在就连这朝中都快成了世家的天下,就连朕现在都要受到世家的钳制!真是憋屈啊!”

    听到皇帝的这一番话,苏有德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皇帝这还是幸运的了,至少还有先帝替他稳了几十年,也留下了不少的后手。

    先帝刚上位那会儿,那些世家更过分,连先帝在哪个妃子宫内呆多久都要算得一清二楚。

    先帝才是真正的憋屈啊!

    想到此处,苏有德就有些心疼过世的先帝。

    苏有德这一声叹气,也将皇帝的理智唤回了一点。他可不是这么容易被世家打倒的。

    他盯着那堆名册自言自语说道:

    “朕,就不信找不到可用之人了!”

    听着皇帝的话,苏有德甩了甩手上的拂尘作辑道:

    “皇上圣明,您一定会找到可用之人的!”

    苏有德这一番安慰,让皇帝的内心稍微好受一点了,随口道:

    “但愿吧。”

    说完这话,皇帝又拿起桌案上的名册看了起来。

    这些人不是喜欢暗地里运作,想垄断科举吗?

    不过这名册正好也暴露了哪些人跳得最欢,看着这些跳得最欢的世家,皇帝在内心暗自琢磨着。

    皇帝的这一番独白众人自然是不知道。

    这会儿世家们还不知道皇帝的刀已经瞄准了他们,反而还在高兴的猜测着本次恩科的魁首会出现在哪个世家之中。

    高层的恩怨,准备考试的学子们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们还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考场中的用具和考试时要穿的衣物。

    现在的天气十分寒冷,会试是不允许多带衣物进去的,只能穿进考场的那一身。

    会试也是和乡试一样,一场考三天,时间一到才能交卷。

    乡试那会儿天气尚好,但会试这天气就十分不友好了,虽说现在是春天,但还是冷得刺骨。

    身体素质若是不好的话,只怕是一场考试下来命都没了大半了。

    一眨眼就到了会试这天。

    因着会试汇聚了整个大梁王朝的考生,人数众多,要是有家眷来送考的话,那不知道贡院门前得堵成什么样了。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会试是不允许家眷送考的。

    谢启告别了送到门口的家人,提着考篮与等着他的徐开睿汇合后,两人一同前往贡院。

    即便两人来得很早,但贡院门口还是排了长长的队伍,大家都在安静的等待着考前检查。



    第119章 会试

    

会试是最关键的一道考试了,检查的官差更加严格了。

    不仅里里外外都要查看一番,甚至还要检查第二轮,复查一番。

    可以说得上是属于苍蝇飞进来,都得扒皮检查一番的程度了。

    检查完有无夹带小抄之后,还要进行核对身份,免得有那不怕死的,大着胆子冒考。

    经历了重重的检查,谢启才和徐开睿进到了考场之中。

    一进来两人就被分散了,由官差带着往自己的号舍走去。

    这会试之中是没有一丝一毫的自由的,一切发生的事都在官差和主考官们的眼皮子底下。

    就连说话都不能随意的说,要不然都将判定为作弊。

    要是有什么需求的话,只有摇动号舍旁的铃铛,自有官差过来寻你。

    终于,等所有的考生检查完毕之后,贡院的大门就关上了。

    只有考试完毕,这大门才会打开。要是有那倒霉的考生记错考试时间,或者是睡过头的话,那只有继续等三年了。

    一进到号舍之中,谢启又将号舍仔仔细细检查了一番。

    这次的号舍没有任何问题了,他终于可以安心考试了。

    随着所有考生的入场,一队队官差开始护送着试卷开始发放了。

    这会试的试卷和乡试的试卷则是有些不同。乡试的答案是写在是试卷纸上的,而会试就不能这样写了。

    会试的试卷上不能作答,也不能有任何的墨迹。

    答案只能书写在专门的答题纸上,答卷也是要独立封卷的。

    会试同样也是分为三场,每场三天,三场的内容皆不同。

    第一场是考察考生对经义的理解。所谓经义就是随便在四书五经里面抽取一段,问考生具体的意思。

    而且考生写下的释义要能写成一篇议论文。

    第二场就是考察考生的公文写作能力,毕竟考过了会试就能做官了,写公文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场则是考察考生的判断能力,对事物的评判和对历史的分析能力。

    拿到了试卷,谢启将试卷小心翼翼的铺在了号板上,第一时间开始审起了题。

    不得不说这会试的份量就是不一样啊,题量比乡试多了不少,难度大了不少不说。

    就连这题也是涉及很广,天文地理,民生无一不涉及到。

    而且这出题之人思维极为跳脱,问题的角度极为刁钻,好些题谢启看了几遍才弄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

    要是少审一遍题的话,只怕都是着了出题人的道了。

    难怪古人常说科举难,难于上青天。光是试卷的弯弯绕绕就数不胜数。

    都到了这一步了,谢启也没多作吐槽,在正式开考的铃声响起的时候,将笔墨给拿了出来。

    铺开试卷,第一题就给了谢启一个下马威。

    第一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破题)。

    破题等于是提炼出问题的精髓和论点,一般分为两句,前后半句各破一点。

    看着这一题,谢启沉思片刻,开始先在草稿纸上打起了草稿。

    接着谢启将目光投向了后面的试题。

    四书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

    这些题的跨度有些大,从四书到五经应有尽有。当即谢启脑海中抛开其他想法,开始全神贯注的答题了。

    会试之中容不得任何闪身,谢启也不怕麻烦,将所有的答案一一确定好之后才书写在草稿纸上。

    最后工整的撰写在答题纸上。

    这三天的考试如同乡试一样,上大号是要被盖上屎戳子的。

    即便是经历过乡试,谢启是半点没有放松,饿了就喝一点水,要是实在受不了的话才吃一点东西。

    免得肚子里有东西就想上大号。

    饥饿这些尚还可以克服,但这京城的寒风却是刮得让人受不了。

    白天还能忍住,一到夜幕降临,呼呼的寒风就从号舍头吹到号舍尾,也将裹得严严实实的谢启吹得透心凉。。CoM

    即便是谢启常年练武的身体素质,也都冻得有些受不了,更别提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了。

    今天是会试开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