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村夫-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谢启常年练武的身体素质,也都冻得有些受不了,更别提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了。

    今天是会试开考的第一天,皇帝身上披着一件厚厚的披风站上了皇城的城墙。

    他在透过微弱的月光,望向贡院的位置。

    此刻贡院还是一片灯火通明,想必还有不少人挑灯奋笔疾书吧。

    感受着明显冷了下来的天气,皇帝有些忍不住叹息道:

    “这天气怎地如此怪异,只怕这会试结束是要病倒不少人了。”

    皇帝的叹息还没结束,他突然就收到了北方的一处府城突发雪灾,积雪压塌了不少房屋的消息。

    此刻他再也顾不上贡院的众人,开始回御书房发号施令,派人去救灾了。

    三天的时间在贡院外的众人眼中一晃而过,而在贡院之中答题的考生就像是过了三年一般煎熬。

    正如皇帝所想的,这三天众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在贡院之中度过的,白天尚且可以忍受。

    一到夜晚,呼啸的寒风就朝着众人袭来,带着不把人吹成冰块不罢休的气势。

    第一场考试下来可是不少人得了风寒,出贡院都是脚步虚浮的,甚至不少人一出贡院的大门就晕倒了。

    不过还好的是谢启的身体素质尚可,并没有感染风寒,只是这几天没睡好,精神有些差。

    在家里稍作休息后,第二场考试又开始了。

    好在这次有了皇帝的恩典,官差们在每个号舍之中增加了不少碳。使得众人撑过了第二场考试。

    第二场考试一结束,紧接着第三场考试就开始了。

    只是谢启看着这第三场考试的某处题目时,突然一下子笑了。

    看来之前他所学的东西是派上用场了,当即谢启的草稿直接洋洋洒洒打满了一整篇。

    随着贡院外铃声的敲响,这次会试是彻底结束了。

    随着人流出来时谢启竟还碰到了一个老熟人,正是跟他一起上京的阳治。

    看着气色明显比自己好上不少的阳治,谢启拱手道:

    “阳治兄,真巧。”

    见谢启拱手,阳治也回礼。但贡院实在不是说话的地方,两人另约时间之后就各自散去了。



    第120章 放榜之日

    

当踏进家门吃上一口热乎吃食的时候,谢启才觉得自己活了过来,忍不住感叹道:

    “贡院真不是人能呆的地方啊!还是家里好啊!”

    看着谢启这番狼吞虎咽的样子,谢周氏都有些忍不住落泪,每次一经历考试,儿子都要瘦一大圈。

    她暗自决定这几天要给谢启好好补补。

    虽然谢启很饿,但是他还是控制着自己的食量吃了个五分饱就罢手了。

    前段时间都没怎么吃东西,要是猛地吃太多的话,肯定是要拉肚子的。

    待洗漱完,吃完饭之后,谢启才回房好好睡了一觉。

    一觉醒来,谢启依然将试卷的题目和他书写的答案书写了下来,和宋夫子探讨着。

    这次的会试是由皇帝点的另一名考官主持的,考官的喜好也关系到学生的成绩。

    特别是这最后一场考试中的某一题,这完全是个大坑。

    不过宋夫子倒是觉得谢启的答案不错的,即便是他看了都觉得有些脸红,不说前几名,但至少贡士这个身份是稳了。

    得到了宋夫子的肯定,谢启才将心放下了一半。又休息一天之后,谢启出府赴约去了。

    出贡院大门的时候,谢启偶遇了自到京城之后就没有再见过的阳治。

    阳治约他在状元楼一叙。

    对于这个很久未见旗鼓相当的对手,谢启还是十分想知道他这次考试成绩如何的。

    于是两人约定今天在状元楼喝喝茶,对一对考题之中的答案,一争高下。

    状元楼是京城中最有名的客栈,谢启到达的时候,远远地就看见状元楼二楼的栏杆处有人对着他招手。

    原来是许久未见的楼满春。

    三人坐下之后又是一番畅谈,不过对答案的时候,谢启和阳治两人也是谁也不服谁。

    不过大家都十分有默契的没有对第三场考试中那道十分坑爹的题,没分出胜负的二人悻悻而归。

    只能将分出高低的希望寄托在明天的黄榜之上,毕竟黄榜上的名次是不可以并列的。

    此刻,礼部官衙之中,此次负责阅卷的孟大人面对这两份十分优秀的答卷可是犯了难。

    两份试卷都十分优秀,但第一名会元只有一名啊,不可能并列会元。

    在这谁是会元的人选上,孟大人却是犯了难。

    无论选谁,孟大人都觉得对另一份试卷是一种亵渎。

    万般无奈之下,孟大人拿着两份糊好了名字的试卷找到了皇帝,请皇帝判夺。

    皇帝看着两份十分优秀的试卷同样也是犯了难,不过看到某一题时,皇帝的眼睛却是一亮。

    再往后读下去,皇帝的眼里不禁出现了一丝笑意,越往下读皇帝的心情就越发愉悦。

    直到看见最后一句话时,皇帝忍不住哈哈大笑,最后朝孟大人指了指手中的试卷道:

    “就这张试卷为第一吧,我看这答题之人写得甚是不错!”

    皇帝都发话了,虽然孟大人还是更多的倾向另一份试卷,但他还是应下了。

    在众人的期待中,放榜的日子终于来了。

    只不过在这京城之中大家都自持身份了,耐心的在自己家里等候敲锣打鼓前来报喜的官差。

    谢启对了两次答案,对自己的成绩是极有信心的,觉得自己一定可以考上贡士。

    只是他有些犹豫不知道他和阳治的名次谁高谁低。

    不过这也不耽误谢启的好心情。

    即便是阳治的名次比他高,谢启也不沮丧,因为这会试并不代表着什么,真正一决雌雄的机会是在殿试。

    随着时间的流逝,整条桂花街依然静悄悄的,没有任何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

    不过越是静悄悄,谢启和谢府内的一众人等就越高兴。因为越往后通报的成绩越是靠前,所以谢启一点也不慌。

    甚至谢周氏还早早地备上了几个鼓鼓囊囊的荷包。全都是给报喜官差打赏的喜钱。

    这边谢启没有等来报喜的官差,反而是等来了徐府报喜的小厮。

    原来是徐开睿考中了此次的第三百名,成功的成为了一名贡士,有了参加殿试的资格。

    徐开睿一直以来的变化,谢启也是看在眼里的。他也为自己好哥们儿的成绩感到高兴。

    要不是还要在府中等待报喜的官差的话,谢启只怕这会儿就已经出现在徐府和徐开睿一起庆祝了。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还是没有半点动静。

    久到谢启都有些怀疑自己那道题难道写偏了,被打入冷宫了?

    好在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桂花街的门口突然传来了敲敲打打的声音。

    立马就有小厮从门口冲进院中对着谢启等人道:

    “夫人,少爷,小姐。报喜的官差来了!”

    虽然很高兴,但谢启还是要端一端架子不能直接在门口去等,免得被人诟病一番。

    索性趁着官差还没到的功夫,他赶忙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确保没有任何失礼之处。

    紧接着门外响起了一道响亮的声音,“喜报!”。M。。coM

    话音刚落的第一时间,谢启才就迈步往谢府门口走去。

    只见谢启走到门口的这会儿功夫,报喜的官差已经到达谢府门口,正笑眯眯的等着谢启了。

    除了报喜的官差外,谢府的周围已经被前来看热闹的邻居和百姓们挤得水泄不通。

    他们这条街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贡士了。

    看见谢启等人出门的第一时间,那个领头的官差先是对着谢启行了一礼随后高声喊道:

    “云州城威远县谢启会试高中第一名。”

    喊完这句,那领头的官差才走上前来恭喜道:

    “恭喜谢会元了!您这可是第五次考中第一了!小的提前恭贺谢会元在殿试上取得好成绩了!”

    谢启虽然谢启隐隐之中早有预感,但真正听到这消息的这一刻,还是有些喜不自胜。

    谢府的丫鬟和小厮们比过年领赏钱还高兴,从此以后他们家少爷可就是官老爷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连他们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谢周氏也十分高兴,财大气粗的抱着一堆荷包一人一个地散给前来报喜的官差。

    揣着沉甸甸的荷包,官差们心满意足的回去复命了。

    等官差走后,与谢周氏相熟的邻居便围了上来向谢启道喜。

    一时之间,整个桂花街贺喜声不绝于耳。



    第121章 有消息了

    

桂花街已经很多年没有出过贡士了,像谢启这般考得第一名会元的更是头一遭。

    来恭贺谢启考得第一名的街坊邻居数不胜数。

    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了。

    会元出在他们街上,桂花街的居民们都与有荣焉。直到良久之后才意犹未尽的散去。

    仿佛能与会元多说两句话沾沾喜气,将来他们家就会出一个贡士似的。

    打听到谢启今年十六了,都还没有定亲,不少人都动了心思。

    到了下午的时候,一大批的媒婆都快将谢启家的门槛给踏破了,拿着一沓又一沓的画像给谢周氏介绍着这些适龄的姑娘。

    有世家的庶女,也有小官家的嫡次女,还有不少富商家的女儿。

    环肥燕瘦,应有尽有。

    这些都是京城里的大老爷看中谢启的潜力,花了大价钱让媒婆上门来说亲的。

    谢启骨子里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他可不想被包办婚姻。直接和谢周氏说了他现在不想成亲的话。

    对于自己儿子都十六岁了还没有定亲的想法,谢周氏有些着急,他生怕儿子不开窍。

    毕竟谢启他爹在十六岁的时候两人都成亲了。

    虽然谢周氏有些着急,但她还是遵从谢启的想法将那些媒婆给婉拒了。

    不过看谢启这番抗拒的样子,谢周氏对着谢启神神秘秘的问道:

    “启儿,你老实告诉娘,你这么抗拒这些媒婆是不是有喜欢的姑娘了?”

    “要是有喜欢的姑娘的话,尽管跟娘说,到时候娘豁出这张老脸来,替你去提亲。”

    听着娘的这番话,谢启有些汗颜。他知道娘想抱孙子孙女了,但他现在确实没有喜欢的姑娘啊!

    想到此处谢启赶忙摇头道:

    “娘,我现在没有喜欢的姑娘。我现在还年轻,只想先立业再成家。”

    只是说着这话时,谢启脑海中又浮现出在烟火下那双晶亮狡黠的双眼。

    他还没有好好谢过那位救了小妹的姑娘呢,只可惜那天天色太暗了,没有看清那姑娘的样貌。

    要不然的话,他早就登门道谢了。

    听着谢启的话,谢周氏没有再提这话头了。

    只是有些无奈的撇了撇嘴,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抱上孙子孙女。

    两人闲聊间,景平从院外拿了一封信进来,对着谢启拱手道:

    “少爷,文大人来信了。”

    景平说这话的功夫,谢启直接起身拿起了他手中的那封信,随后急不可耐的拆开了。

    待看清楚这封信的内容之后,谢启一脸严肃的对着谢周氏说道:

    “娘,我有事要回云州城几天。我会在殿试之前赶回来的,你在家里小心一点。”

    见谢启这番严肃的样子,谢周氏点了点头道:

    “启儿,你放心去吧,家里我会照看好的。”

    会试过后,考过的三百名考生才有资格参加殿试。在这期间,还十分人性化的留了半个月的时间给考生们休养身体。

    而殿试开始前的三天,是要到礼部进行简单的礼仪学习,免得在殿前失仪。

    刚刚文大人传来的那封书信中,说找到了沈不语后人的踪迹,但是这后人要亲自见一见谢启才答应替宋夫子作证。

    所以文大人将选择权交给了谢启。

    看到书信的瞬间,谢启心里就有了决断。

    虽然殿试将近,时间有些紧迫。但他还是打算返回云州城去一探究竟。

    想清楚之后,谢启直接骑马日夜兼程的往云州城赶去。

    途中实在熬不住了,谢启才找了个驿站和衣睡了两个时辰,如此长途跋涉之下就连马儿都有些受不住了。

    跑瘫了两匹马之后,终于在第三天的时候,谢启赶回了云州城。

    谢启一到云州城就直奔府衙,文大人这会儿子还在看公文,见一身狼狈的谢启不由得有些惊讶道:

    “谢启,你怎地这么快就赶回来了?”

    谢启先是对文大人作辑,随后解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