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上任谢启并不打算带什么多的东西,等到了巴蜀那边再采购就是。
不过谢启并不打算带娘和妹妹一起去绵州上任,也不打算将他们独自留在京城。
他还是将娘带回青云村,有舅舅他们照看,他才放心一点。
这样一来,宅子里的人差不多都要带走,只留下个空空如也的宅子。
桂花街的宅子谢启却是并不打算卖。
毕竟这大宅子可是他好不容易才买来的,只能拜托徐开睿替自己多照看这宅子一番。
在谢启收拾的这段时间里。吊车尾的徐开睿任命也下来了。
皇帝念着徐开睿他老爹的功绩将徐开睿给安排进了锦衣卫之中。
听到徐开睿的去向,谢启羡慕极了,这就是有个好爹的好处啊!
不过谢启也不眼红,他相信自己不会一辈子就只能呆在绵州。
临行前的前一天,谢启再次来到了萧府。
见过柳欣儿之后,谢启独自在萧老爷子的书房里呆了大半天,谁也不知道他们在书房里说了什么。
直到夜幕降临谢启才从萧府出来。
第二日,今天是谢启离开京城的日子。
一大早,就有人守在这城墙不远处的十里亭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十里亭竟是来了不少人。
这些人中是有真心实意来相送谢启的,也有不少来看谢启笑话的。
谢启简单的拜别众人之后,便坐上了马车,向着来时的方向前进。
只是看着周遭的风景,谢启暗暗在心中发誓,他一定要在这三年之中干出一番事业。
让那些看他笑话的人啪啪打脸。
很快谢启的车队就消失在了官道上,彻底不见了踪影。
进京赶考的时候天气不是很好,谢启等人也没怎么在这沿途的城市逛。
想到自己即将离开母亲和妹妹这么久,谢启几乎每到一个城池就会在这城池之中停下来,带娘和妹妹逛逛街,买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
一路走走停停之下,谢启等人终于进入了云州城的范围。
在进城之前,谢启还专门找了个小客栈休整了一番。
咳咳,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出人头地了,怎么能不炫耀一番呢?
休整好的谢启一行人,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就朝着云州城的方向驶去,只是还没进城的时候,就听见门口有一男子作辑道:
“可是谢启,谢大人的车队?”
第149章 拜访故人
听到这话,在车辕处的景平点了点头拱手道:
“这正是我家谢大人的车队,请问您是?”
只见景平的话音刚落,眼前那中年男子就欣喜万分的迎了上来,对着车厢的方向行礼道:
“谢大人,属下可算是等到您了。万大人请您过府一叙。”
谢启自然是知道这中年男人口中的万大人是谁,正是他的万大哥,也是曾经的威远县县令万林安。
正是在今年二月,由于万林安出色的政绩,成功的从威远县县令晋升为云州城同知。
主要负责云州城内的盐,粮,捕盗,江防,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扶绥民夷等事物。
别看同知这官职听起来像个打杂的一样,但却是个有实职的五品官。
本来谢启还打算先回家休整两天再拜访老友们的,既然万大哥都派人来蹲他了,他自是不能拂了谢大哥的好意了。
想到此处,谢启便吩咐手下的车队跟着这中年男子往万府开去。
而谢启本来却是向文大人的府邸前去拜访一下文大人。
帮宋夫子翻案的时候,文大人可是出了不少力。
所以这次回乡,谢启自是少不得拜访一番文大人的。
见谢启和他平级了没有半点自傲之意,反而是像以前一样行小辈礼,文大人不由得羡慕起了远在京中的好友。
文大人也有公务在身,谢启在文府没呆多久就提出告辞了。
那中年男子安置好了谢香茹母女之后,就来到了文府门口等候谢启,见谢启从文府出来,他立刻为谢启带路。
不一会儿,那中年男子就带着谢启的马车来到了万府的大门口。
此刻万府的正大门早就为谢启的马车打开了。
几乎是在谢启下马车的第一时间,万林安的管家朱管家立刻就小跑着上来了,对着谢启作辑道:
“谢大人,我们老爷现在还在衙里办事,还请您到客房休息一会儿,我们老爷随后就到。”
万大哥才上任不久,自然是有些公务繁忙的,谢启也表示理解,随着朱管家到客房之中稍作休息一番。
等休息好的谢启母子三人见到万林安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行色匆匆的万林安才从衙内赶了回来。
不过才短短一年的时间不见,万林安身上的气质可是大变样,以往压在他心头之间的阴郁之气不复存在了。
一进厅中的万林安,就看到了已经长成了大姑娘的谢香茹,眼里瞬间闪过了一丝惊艳之色。
随后他才将目光转向谢周氏赔罪道:
“谢伯母,士元来迟了,实在是不好意思。”
在青云村的时候,谢家可受了万林安不少照拂,见万林安如此客气,谢周氏摆了摆手笑道:
“士元不必愧疚,你公务繁忙,还抽时间来招待我们母子,我们才是有些过意不过。”
万林安听到谢母如此客气的话,莞尔一笑道:
“伯母,我和子风可是好兄弟,你说这话可就见外了。”
子风是临行前宋夫子为谢启取的字。
子:本意为婴儿,也有指天之骄子,有学问,有德行的人。
而用风字取名的寓意是锐不可当,雷厉风行,光明磊落,宽宏大量之义。
宋夫子为谢启取字子风,是希望谢启不忘初心,以锐可不当之意成为一个真正的天子骄子。
不过这次宋夫子并没有跟着谢启回青云村,本来宋夫子是想陪同谢启这个小弟子前往绵州府上任的。
但是谢启拒绝了,因为宋夫子的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谢启唯恐路上出了什么意外。
所以他极力劝解宋夫子留在京城里,并且托徐开睿照看一番。
徐开睿也蹭了宋夫子不少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夫子也算徐开睿半个先生了。
将宋夫子托付于徐开睿这个好兄弟,谢启是十分放心的。
为了避免宋夫子在京城里无聊,谢启还在京郊的那座温泉庄子上为宋夫子盖了一间私塾。
有了事情做的宋夫子,也不吵着闹着和谢启一起回青云村了。
他也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安心的留在京城里,不给小徒弟增加负担。
就这样宋夫子在京城里过上了两点一线的日子,平日里就在温泉庄子上住着教授着村里的孩童。
偶尔徐开睿回来陪陪他。
而小徒弟此去绵州城做官,没有字势必是不行的,于是宋夫子思索了一天给谢启赐下了子风这个字。
听到万林安的话,谢启点了点头道:
“是啊,士元哥你近来可好?”。CoM
虽然平日里两人还是经常书信联络,但还是远远没有现场叙说来得亲切。
谢启和万林安也不是那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迂腐之人,当即在饭厅中摆上了一桌。
也没分那男席女席,四人围坐在桌边,边吃边聊。
直到饭菜都渐渐冷下来,几人才意犹未尽。
谢母和谢香茹都是女眷,一路舟车劳顿下有些疲倦了,吃过晚食之后就回房休息了,没有再打扰谢启和万林安的叙旧了。
经历了京城中的尔虞我诈,提心吊胆,久逢故人的谢启可是高兴极了。
而万林安也十分高兴,谢启可算是他看着长大的、还帮他解决了藏在他身边的奸细,识破了京城那老妖婆的阴谋。
毫不夸张的说,谢启可以算得上是万林安的救命恩人。
虽然谢启现在的官职比万林安的官职还要高,但万林安没有任何嫉妒之心,反而是由衷的替谢启高兴。
就这么一高兴之下,两人聊到了后半夜都还有些意犹未尽,到最后两人是抵足而眠的。
第二日一大早,万林安就早早的起床了,他准备带谢启等人在云州城逛逛,好好尽尽地主之谊。
昨天之所以那么忙是万林安提前将今天的工作放到了昨天,好留有时间招待谢启他们。
逛街购物是女人的天性,谢母和谢香茹可是好好的将云州城给逛了个遍,买了一大堆东西。
到最后万林安,谢启以及身后的小厮手上全抱满了东西之后,母女俩才有些意犹未尽的打道回府了。
她们打算回青云村了,因为光是半日的功夫,来找万林安的官差就不下十余人,她们也就不好叨扰了。
万林安也尊重她们的想法,亲自将谢启等人送至了云州城门口才继续奔回衙门,对着他桌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公文奋战了起来。
谢启等人离开云州城之后,就径直朝着青云村的方向赶去。
第150章 回到威远县
昨日里谢启已经差人回青云村报信了。
今天谢启等人刚到威远县的时候,威远县现任知府就早早地迎了出来。
不仅如此县城周围还围满了得到消息的百姓,他们都是来迎接谢启的。
迎接这位他们威远县头一份的状元郎。
几百年的时间里,威远县虽说也出了不少进士,但还是头一次出现状元郎,大家都纷纷前来迎接谢启。
威远县新任县令名叫冷良才,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矮胖男人。
这是万林安升职之后,从其他县平调过来的县令。
本来冷良才听到自己调到那没都没听说过的威远县,心都凉了半截觉得自己是被贬了。
心灰意冷的冷县令拖家带口的来威远县赴任时,却被威远县的景象狠狠地惊喜了一把。
如今的威远县可不是以前的那种破旧的小县城了。
这里可是大梁王朝鼎鼎有名的吴氏商行的总部,也是红景天的主要产出地方。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谢启和吴氏商行的生意越做越大,吴氏商行的生意已经慢慢涉及到京城里了。
青云村那周围的几处山地已经完全供应不了吴氏商行的需求了。
在谢启和万林安的合作之下,整个威远县都种满了红景天。
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整个威远县的县衙也变有钱了,平坦的官道遍布整个县内区域。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威远县已经比一些地方的州府看起来都要气派了。
万林安这也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新任县令冷良才也是经常听到谢启的大名的,再加上谢启中了状元的消息传回威远县,可是让冷良才狠狠地惊喜了一把。
没想到这个还没他儿子年纪大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就与他的顶头上司平起平坐了,冷良才羡慕得都快吃完一车的柠檬了。
得知了谢启确切的返乡时间,冷良才按捺下激动不已的心,早早地就来到威远县县门口了等候谢启了。
冷良才是没有见过谢启的,但看那领头骑马之人的气度,他瞬间就知道眼前这人就是从威远县之中走出来的状元郎了。
谢启早就看到身穿官服的冷县令了,早在云州城的时候万林安就跟他说过冷良才这人的基本资料了。
冷良才不是很聪明,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当然冷良才他也知道自己的缺点,所以也很听话,没有非要弄出什么政绩出来,当威远县县令再适合不过了。
当初也是万县令力排众议将冷良才举荐过来的,他不想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威远县被那些人给弄得乱七八糟的。
见谢启翻身下马,冷良才赶忙整理了一番自己的仪态,随后对着谢启道:
“属下参见谢大人,谢大人果然如传说中一般年轻有为。”
“冷县令,久仰久仰。谢某是在威远县长大的,您也算得上是谢某的半个父母官了,不必如此客气。”
谢启十分客套的回礼道,以后他娘和小妹都生活在青云村。而他却是天高地远的,他的家人少不得得靠冷县令照拂几分了。
冷县令也不傻,他此番过来迎接谢启也是有试探之意的。
虽然谢启这么说,但冷县令可不会当真,依旧十分客气。
简单的寒暄过后,冷县令就迎着谢启一行人进城了。
知道谢启急着归家,冷县令另约时间与谢启寒暄,最后还贴心的派出一队衙役护送谢启一行人回青云村。
目送着衙役们护送谢启往青云村走的背影,冷县令满意的笑了,谢启接了他的护卫,也算是留了一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