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百人,无论殿试成绩如何,都是要进入六部的,至于其他人,朝廷会根据复试的成绩开始分配,去往各郡县赴任。

    如今朝廷缺人,尤其是蜀地以及并州、河洛这一带,更是官员短缺的重灾区,这一批人的加入,足矣缓解朝廷如今有足够军力却无治理之人的尴尬局面,至于剩下的两百人,除了一部分进入六部外,也会有一部分在关中一带就近上任县令之类的官职,积累治理经验,总之这次科考之后,朝廷确认的窘境就会大大缓解,三次科考之后,也就到了出兵平定天下之时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六部

    复试之后,第三次殿试和第二次复试之间相隔了一个月,没能参加殿试的朝廷这边会迅速做出分配,不过在第三次殿试之前,朝廷很多权利却是需要重新界定。

    吕布已经很久没上朝了,以至于当他带着贾诩、郭嘉等人再度上朝后,很多朝臣却是开始有些不适应了。

    但吕布上朝,必有大事,加上如今风风火火的科举让朝中很多想要看吕布服软的朝臣心中忐忑,吕布已经有了自己的用人渠道,他们这些人以往的观点随着科举出现已经被彻底打破了。

    果然,随着吕布提出六部的布置之后,很多朝臣都反应过来了。

    好家伙,六部一出,三公九卿就都成虚职了,吕布这是要直接将整个朝堂权利给攥进自己手中啊!

    这不上朝时不管朝政,朝廷政令出不了皇宫,如今吕布终于上朝,却也是终于将手伸向了朝权。

    杨彪、钟繇虽然不知道六部具体是什么,但对于吕布夺权那是早有准备,毕竟这次科举说到底为的就是找到能替代百官之人,不过也没想到会这般彻底。

    “敢问太尉,这六部权柄如此之重,甚至侵吞三公九卿之权,却不知太尉将置三公九卿于何地?”朝堂上,太常出列,对着吕布皱眉道。

    太常掌宗庙礼仪,是九卿之中如今仅存还有些用处的官职,但六部尚书一出,礼部职权直接就将他囊括了,那自己算什么?

    “六部尚书,位比九卿。”吕布沉声道:“以往九卿权利纠缠不清,此番设六部,也是为理清权利,至于职权相冲者,以六部为准。”

    九卿之中,除了宗正之外,其他的吕布会逐步废除,太常以后会并入礼部之中。

    太常咬了咬牙,吕布显然不是跟他商量的意思,而看天子的态度,显然已经默许了,他一个太常,如何跟吕布较量,只能憋屈的退下。

    “太尉,不知六部尚书之职由何人出任?”钟繇看着吕布笑道。

    这个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九卿也好,六部也罢,说到底也只是握权的姿势不一样而已,最关键的还是谁来出任这六部尚书之职。

    所有人目光复杂的看向吕布,希望他能秉公一些。

    “六部尚书,兵部与工部暂无合适人选,且由我来兼任,兵部掌天下兵权调动,工部负责天下桥梁水利修缮以及兵器铸造等,关乎国计民生,此外吏部掌人士调动,公达这些年兢兢业业,为朝廷做出多少事情,我想诸位也能看在眼中,便由公达出任吏部尚书一职。”

    这一下子,三部尚书没了,吕布顿了顿之后,继续道:“民部掌户籍、朝廷府库,文忧擅长此道,而且这些年先后治理过南阳、京兆等大郡,政绩斐然,由他出任民部尚书,我想诸位当无异议。”

    能有什么异议,其他人倒是想要去做出些成绩来,你给这个机会吗?

    满朝文武都觉的有些憋屈,却又无可奈何。

    吕布没理这些人的反应,继续道:“法衍精通刑律,执法森严,由他执掌刑部,我想诸位当可理解,至于礼部,由贾诩出任礼部尚书一职。”

    礼部除了宗庙祭祀之外,还有与诸侯、外邦沟通都是礼部掌管,等于是合并了大鸿胪和太常二职,权柄也不算小,但平日里基本没什么是,现在逢年过节祭祀都是由早已定下的流程,用不着专门忙碌,至于外邦建交……如今随着西域的越发稳固,前来建交的番邦,哪个不是自己巴巴的跑上来求交流,礼部只要等对方来朝拜,告诉对方规矩就行了,位高权轻俸禄多,本来吕布是想将兵部尚书给贾诩的,但贾诩显然没兴趣,只能让他出任礼部尚书了。

    至于为何不让郭嘉来当,一来郭嘉太年轻,二来郭嘉手中的政绩不太够,现在把郭嘉提上来,对郭嘉未必是好事。

    工部吕布自然是准备让马钧来出任的,但马钧的情况比郭嘉还要严重,至少眼下,作为一个匠人,很难将他提到九卿这个级别,吕布准备待阴阳炉做好,关中逐渐开始工业化,马钧的重要性能被人认可之后,再将他提到工部尚书的位置。

    在此之前,由吕布兼任。

    群臣闻言,不禁倒抽一口冷气,好家伙,六部尚书,皆出自太尉门下,其他人是一个不占?

    三公还好,但其他九卿有些坐不住了,吕布这一上朝就将他们的权利直接拿了,可以肯定接下来权利会逐渐回到朝堂之上,不再会有以往那种令不出皇宫的窘境,但这跟他们似乎没什么关系了。

    “太尉此举,未免太过徇私了些!”大鸿胪出列,看着吕布,皱眉道:“六部尚书,皆出太尉门下,这让天下人如何看?”

    “该如何看便如何看。”吕布淡然道。

    “你……”

    “所谓举贤不避亲,诸位若是觉得他们不够资格,便请凭本事说话,但凡诸位有一人能凭本事胜过他们,那这六部尚书之位,便留给诸位。”吕布冷然道。

    荀攸、李儒、法衍这都是颇有能力之人,至于贾诩……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明显是吕布的宠臣,真把贾诩端了,能不能得到这官位不好说,但这仕途怕是走不长了。

    如今吕布雄威盖世,科举兴起,能够预见未来吕布最大的短板也会被竹简补上,这个情况下,天下在吕布手中重归一统真的很有可能,这个时候得罪吕布显然不智。

    但怨气自然是有的,吕布这是连口汤都没给他们准备呐。

    “诸位爱卿可有异议?”刘协看向群臣,朗声道:“若无异议,便按照太尉之言设六部尚书。”

    “陛下英明!”吕布对着刘协一礼,在他身后,属于吕布一系的官员也纷纷对着刘协行礼,其他官员突然发现……吕布身后的官员好像并不少,只能纷纷跟着向刘协行礼。

    “太尉,殿试何时举行?”刘协看着吕布问道。

    “六部设立之后。”吕布笑道。

    随着这场朝议结束,朝廷新设六部的榜文很快在长安张贴起来。

    “六部尚书?”庞统看着榜文,啧啧称奇道:“有趣有趣。”

    “这朝廷权柄尽入六部之手,会否生出变动?”徐庶皱眉道。

    “变动必然会有。”庞东点点头,毕竟是直接把人家手中最后那一点儿权利都拿走的同时,还把人家仅存的幻想给破灭了,要说这些人不会反扑那就可笑了。

    “不过以关中如今的局势,这些变动太尉恐怕早有准备,而且也不会太大。”

    说不准,就是吕布觉的朝中百官太多了,哪怕不领俸禄都嫌占地方,准备清除一批出去,给科举出身的人才腾地方,才会如此激进。

    这些人就算闹事,要能成功了那才是怪了。

    徐庶笑了:“此事与你我无关,不知此番殿试要考的却是什么。”

    “这便不知了,该考的也都考了,剩下的,我看更有可能是看看我等是否真的是答题之人吧。”庞统想了想。

    初考是筛选够资格入仕的人才,而复试从题目来看就能看出是为寻找各人所长之处以便对他们进行安置,至于这最后一轮的殿试,可能就是最后确定是否有人混进来,同时也看看这些考生的临场能力。

    只要不是比长相,庞统不觉的自己会输,所以对于最后一轮殿试,其他人都在忙着看书,唯有他们两人比较清闲,还有时间来研究这些。

    “元直,我看你当会被派去兵部,而我很可能被安置在民部,你信不?”庞统突然看向徐庶,嘿笑道:“不如你我来做赌如何?”

    “我信,不赌。”徐庶淡然道,庞统本事极高,但最大的毛病就是好赌,而徐庶出身寒门,对赌这种事天生便是反感的,每当庞统要跟他赌时,他都会毫不犹豫的拒绝。

    “你这便无趣了。”庞统显然早已习惯徐庶的这个态度,一脸无趣的道:“罢了,我去坊市走走,你可要随我去?”

    这个徐庶倒是没有拒绝,跟庞统并肩去了坊市,倒也不是想买什么东西,只是单纯的想去感受一下坊市那气氛。

    两人走后,不一会儿,司马懿来到榜文前,看着榜文的内容,蹙眉凝思片刻后,转身离开。

    虽然想过科举之后,吕布定会对朝廷动手,但没想到会这么快,而且这般彻底。

    六部出现,权利都会归入吕布手中,那接下来很可能就是一场新的蔓延到整个长安的重新洗牌,作为此番科举考生,司马懿已经一只脚迈进了仕途,他自然不愿意被这场风暴卷进去,家人也不能,所以他得尽快写信回去,劝父亲不要冲动,别被人当枪使了。

    胳膊拧不动大腿,如今吕布声势正盛,别说关中,便是关东诸侯,恐怕也难跟吕布相抗衡,司马家若是掺到这种事情中,绝对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实在没办法再做决定,否则还是以观望为主才行……

 第三百六十三章 归故里

    殿试在六部设立之后终于展开了,这次倒没有什么固定考题,实在未央宫进行的,由满朝文武随意问话。

    其实这一试,试的其实是这些学子应对能力,遇到各种刁难时要如何反应等等而非单纯的学问,只说学问的话,其实前面两试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元直,果如我所料吧。”看着坐在主位之上的刘协,庞统顶了顶徐庶,当日便觉刘协身份可疑,如今果然被自己料中了。

    “如此看来,天子和太尉之间也不似旁人说的那般不和。”徐庶不动声色的点点头,低声道。

    庞统呵呵一笑,就刘协当日的表现来看,要跟吕布作对那可真是太抬举他了。

    “小心些,这场殿试怕是不简单。”庞统眯起了眼睛,他敏锐地察觉到四周看向他们的目光并无太多善意。

    这是当然的,这些被选上来参加殿试者,都是准备派往填充六部的,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这些人,吕布才会肆无忌惮的将六部推出来,这让那些失权之人如何甘心?

    不敢明着对付吕布,挤兑一下这些考生没问题吧?你吕布权势滔天,也不能因为这个就收拾我们吧?这可是你的意思。

    徐庶点点头,他也有类似的感觉,想想新立的六部,这事儿多半是应在这里了,这次夺权似乎并无太多战争,但看上去越是平静,暗地里的争端就越是汹涌,等到最后浮到水面之上,那掀起来的绝对是滔天巨浪。

    刚刚从科举制种脱颖而出,却还要面对这么一关,徐庶觉的这次科举还真是有些惊心动魄的,不过古来开创新规,哪个不是无尽险阻,吕布这里算不错的了,这么一看,此前吕布被世人诟病的屠戮名士虽然冷血,如今看来,怕是早就在为这一天做准备了,如今关中士族,连反抗吕布的能力都没有,让本该步步荆棘的科举几乎快成了一路坦途。

    “今日殿试,乃为考察尔等应变之能,这满朝公卿稍后会对尔等进行考教,过者可得一点,不过扣一点,最终存留正点者可入六部,其余去往关中各县担任县令。”吕布给众人简单讲了一下规则,还是集点制。

    他要用这满朝文武来筛选一下人才。

    随着吕布话音落下,当即便有人跳出来开口考教,这满朝文武虽然没什么大用,但能够入朝为官,少有不学无术者,多为饱读诗书之人,于治国未必有用,但用来刁难人的话,这些人倒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庞统、司马懿、徐庶作为两轮科考的前三名,受到考教自然也是最多的,不过三人也都非凡人,庞统明显有些桀骜,对于旁人提出来的刁钻问题总是以锋锐的言辞还击回去。

    徐庶则是成竹在胸,但锋芒暗藏。

    至于司马懿……看不出锋芒,一般回答也很温吞,别人不主动来问,他绝对不会多说一字,不觉间,倒是少有人再问他,反倒是后来的高义几人收到的刁难更多些。

    自然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承受住这种审问一般的气氛,不过终究还是为吕布筛选出不少人才,殿试之后,这些人直接便被分到六部之中,其中徐庶被分到了兵部,庞统被分到了民部,司马懿被分到了礼部。

    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