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大部分大夫学艺不精,看病基本靠蒙,于是便出现了大量的误诊。

    至于此时的西方医学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信马由缰、草菅人命的代名词……

    是显微镜的出现,给医学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大大降低了医生诊断的难度,和误诊的几率。

    这样弟子学起医来,也更容易出师了。

    这对医学来说是质的飞跃啊!

    这一认知让万密斋、李时珍和李沦溟激动不已,要不是年龄和身份不允许,三位老者非得大喊几声,发泄一下心中的激动。

    赵昊便趁热打铁,提议成立专门的医学院,来研究如何使科技与医学相融合,把中华医学推向一片新天地。

    “到那时,三位的大名,一定会和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并列的!”赵公子奋力蛊惑三人道:

    “因为你们为我华夏医学开辟了全新的天地,造福我世世代代华夏百姓啊!”

    三位加起来一百八十岁的杏林圣手,竟硬生生被赵昊忽悠的满脸通红,异口同声答应下来。

    “好!就建个医学院,干一些医圣都没干过的事儿!”

    ~~

    等李时珍和万密斋商量着开出药方,让弟子去抓药熬药后,四人就迫不及待在潘季驯的病床前,商量起这医学院该如何筹备来了。

    “医学院我不太懂,就胡乱说说,你们姑妄听之。”什么都略懂一点的赵公子,便先抛砖引玉道:

    “我觉得医学院和医院既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又有明确的功能区别。前者是研究如何治病,培养医护人员的地方,而后者是前者的用武之地,也是前者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

    “唔。”万密斋习惯性想拢须,却发现自己还带着口罩。“确实在医院之外,还需要这样一个医学院。”

    “医学院中,大致可以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部分。”赵昊又如数家珍道:

    “基础医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医学。大体包括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法医学几个方向吧。”

    “你这是胡乱说说吗?”李时珍翻翻白眼道:“我看你是蓄谋已久。”

    “别的还好说,法医学又是什么呢?”李沦溟不懂就问。

    “这个么,简单说来,就是仵作学。”赵昊摸摸鼻子。

    “这……”三位大夫全都愣住了。“医学院还要负责给官府培养仵作?”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大夫尤其是名医的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也就仅比做官的低一等。而仵作则因为要跟尸体打交道,被视为低贱的工作。

    若非赵公子已经彻底征服他们,怕是三位大夫就要当场喝斥他瞎胡闹了。

    “三位别着急。”赵昊早就料到三人会有抵触情绪,他淡淡一笑,正色道:“法医学的作用是‘为生者权、为死者言’,同样十分高尚且重要。”

    “《宋提刑洗冤集录》老夫也拜读过,确实与我医家大有渊源。”李时珍一听金主都这样说了,马上扭转心态道:“既然能伸张正义,减少冤案,我支持设立‘法医学’。”

    “呵呵,那我也没意见。”李沦溟是外科大夫,对《洗冤录》更是熟的不能再熟。事实上,他平时行医时,就没少从这本书上取经。

    “既然你们都支持,那老夫也同意。”万密斋也笑着点点头,如果没有开放并蓄的心态,他也不会在这里。

    “好!”赵昊钦佩的朝三人一拱手道:“果然是医者仁心,此言半分不虚。”

    “那么公子也是医者喽。”李时珍笑着奉承了一句。

    “哈哈哈,我以医者为师。”赵公子难得的谦虚了一回,然后话锋一转,低声道:

    “其实设立‘法医学’,对我们的医学进步极其重要。”

    “哦,此言怎讲?”三位大夫不解问道。

    “请问,医生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赵昊沉声问道。

    “人体啊。”李时珍笑答道。

    “仵作研究的又是什么?”赵昊又问道。

    “尸体。”李沦溟答道。

    “难道仵作不给活人验伤?”赵昊反问道。

    “当然也给了。”李沦溟便改口道:“那么也是人体。”

    “同样是研究人体,”赵昊淡淡问道:“请问是大夫更清楚身体的构造呢,还是仵作更清楚呢?”

    “当然是我们大夫了……”李沦溟越说越心虚,直至无声。

    “惭愧,我辈医者全靠《黄帝内经》和《存真图》,才知道五脏六腑在哪里,但几乎没人亲眼见过。”

    而人家仵作可是实打实解剖过人体,亲眼看过里头都有什么玩意儿,能从其异常中判断出逝者的死因病因。

    就此而言,大夫便比不上仵作。

    “毋庸讳言,如果要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医学,那我们的大夫就要虚心向仵作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嘛。”

    只听赵昊沉声道:“身为医生,整天给人治病,却都不知道人体内到底是何构造,心肝脾肺肾如何运作,实在说不过去。”

    “这……”李时珍本想反驳他,其实我们靠诊脉就能发现内脏的病变。

    但现在说的是如何用科学来促进医学,当然要实事求是的说一句——其实他对人体内的结构,都好奇死了!

    只是碍于法律和礼法,不敢去破坏尸体罢了。

    万密斋忽然眼前一亮,一拍大腿道:“我明白了,公子设立了法医学,我们医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解剖尸体了!”

    显然他对人体的兴趣同样十分浓厚。

    李沦溟就更不用说了,他可是外科大夫啊。

    “呃,还是要讲究点儿的。”唯恐三人玩过火,赵昊忙干咳两声道:“比如在仵作动手时从旁观摩,这样可以少惹是非。”

    ps第四更,感谢新盟主‘孑孓不二’,求月票!

 第二百零四章 潘中丞醒了

    人体解剖学是学医的入门课,在后世无论是学习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必修课。

    它可以帮助医者理解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为进一步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的学习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形态,后功能代谢;先正常,后病理;然后再逐渐涉及临床问题。

    只有正确认识了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才能充分认识其生理、生化过程以及病理变化,进而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特征与诊治、预防的原则。

    对赵昊提出的这番见解,三位名医深表认同。

    而赵昊提出利用仵作作掩护,也不是什么新思路。比如大明医生普遍使用的《存真图》,是官府在处决犯人后,命泗州名医杨介和画工,现场观察仵作解剖刑尸脏腑所绘。

    同样来自北宋的《区希范五脏图》,也是杜杞在广西平叛,处死区希范等数百人后,命医家及画工观察仵作解剖得到。

    只是从来没有人,像赵昊一样将解剖学上升到这样的高度。

    倒是在泰西,医学家维萨里已经在二十年前,出版了解剖学巨著《人体的构造》,已经为西方医学走出蒙昧,扫清了障碍。

    赵公子要做的,就是同样为华夏医学的发展破除蒙昧,扫清障碍。

    从这个角度讲,他虽然不懂医术,但确实没人比他更懂医学的发展。

    ~~

    说完了基础医学的分类和教学思路,赵昊又把话头转到临床医学上。

    “临床医学是以培养医生、药师、护士等医疗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可以视为培养医者的学校。”

    “培养医者的学校?”三位名医又有些激动了。在他们的认知中,学校就是培养读书人的地方。从没想过,还可以为医生专门建一所学校。

    对医者来说,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我们医生也可以像读书人那样开班授课?”万密斋胡子直颤,声音都变了调。

    “那当然了。”赵昊肯定的笑道:“上古时的学校,可不只是为科举专设的。医者,悬壶济世、仁心仁术。设立学校,广授门徒,此乃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我看行!”李时珍彻底燃了。“大明就缺这么所正儿八经的医学院,才让那些半吊子二百五到处害人。”

    “医生药师我都懂,不过公子,护士是干什么的?”李沦溟又敏锐的发现了盲点。

    “就是护理病人的专业人员。”赵昊露出了一抹难解的痴笑,擦一把不存在的口水,准备向三人解释护士存在的意义时,却听病床上响起一声闷哼。

    赵昊忙打住话头循声望去,便见潘季驯睁开了眼。

    “中丞,你醒了!”赵昊高兴的走到床边。

    “你们这么聒噪,老子能不醒吗?”潘季驯翻翻白眼,目光缓缓扫过三位大夫道:“我不是说你们。”

    “合着就说我?”赵昊撇撇嘴,将一个系着红丝带的精致小礼盒搁在床头。“亏我还给你带了好吃的。”

    “中丞,感觉如何?”李时珍给潘季驯把完脉,又问起他身体状况。

    “不好,浑身疼,头也疼,肚子也涨。”潘季驯缓缓说道:“不过不要紧,再疼十倍老夫也挺得住。”

    众人不禁纷纷赞叹,老中丞不愧是吃石料过活的人,就是硬气!

    等到给他做完检查,三位大夫离开后,潘季驯示意赵昊把手下也支出去。

    赵公子不明所以,但还是命高武到门外守着。

    “这下没别人了,你有啥就说吧,神神秘秘的。”赵昊坐在床边的交椅上。

    “那个……”潘季驯脸上竟浮现出羞赧之色,吞吞吐吐半晌方道:“我会不会死?”

    “那肯定的呀。”赵昊不假思索道:“谁能逃过那一天?”

    “我问的是我的病,会不会要命。”潘季驯白他一眼,险些被这小子活活吓死。

    “刚才大夫都在你不问?”赵昊难以理解。

    “要让他们知道老夫怕死,那多没面子?”潘季驯嘿然一笑,看着刷的雪白的屋顶道:“我寻思着,要是活不长了,就赶紧回家好好享受几天,不然这辈子就太亏了。”

    好容易投生到个大富之家,却一直寒窗苦读,又早早出来辛苦做官,还没试过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什么滋味呢。

    “中丞放心,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你这点病不算什么。将养个把月就又是一条好汉了。“赵昊对治疗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这老头寿限还长着呢。

    “而且咱俩的赌约,也到此结束吧。等中丞病好了,就可以回家,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了。”

    “真的?”潘季驯看着赵昊。

    “真的。”赵昊点点头。

    “那我就不回去了。”潘季驯松了口气,十分郁闷的躺回枕头上。

    “为啥?”

    “就你昆开司那帮二把刀,指望他们修堤,不给修塌了就不错了。”潘季驯闷声道:

    “而且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强度和口感如何变化?混凝土大堤采用何种结构最合适?这些问题都还没搞清楚,老夫来年怎么回去修黄河?”

    “中丞又不觉得亏得慌了?”赵昊笑问道。

    “唉……这就是命啊。”潘季驯长长一叹道:“要是寿限还剩几个月,我当然可以去他娘的。可日子还长着,没到撂挑子的时候啊。”

    赵昊看着这个志不在此,却又责任心极强的拧巴老头,不禁暗暗好笑。他将桌上的礼盒打开,递给潘季驯道:“有新货,你品品?”

    “品品就品品。”潘中丞一天没吃东西了,早就饥肠辘辘。他一边在赵昊的帮助下坐起身,一边叹气道:“这阵子昆开司那帮人,整天跟着老夫,害得我都没机会吃点零食了,不然才不会晕倒呢。”

    “好好,都是我的错。”赵昊陪着笑,他让昆开司的工匠紧跟着潘中丞好好学习,没想到还给人家造成这么大困扰。

    潘季驯将木盒搁在膝盖上,用帕子擦净手,这才抽去丝带,打开盖子,便见里头分成四个小格,各有不同颜色的食材。

    “这个牙白的是?”

    “新配的高强度水泥。”赵昊介绍道。

    “别说!我先品品。”潘总伸手指粘一些水泥粉,送到口中,登时闷哼一声,享受的闭上了眼。

    “好刺激的味道,你加了硫磺!不对,还有点儿苦头,是黄铁矿……”

    说着他睁开眼,目光炯炯的望着赵昊,给出确凿的判断道:

    “这么粗粝的入喉感,一定是黄铁矿渣没错!”

    ps三连更第一更。求月票!

 第二百零五章 矿石

    病房中。

    赵昊忙给人型材料分析仪,哦不,潘中丞鼓掌。

    不错,这份水泥正是加了一定比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