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也找不到病原体。”庞宪说着看向赵昊道:“所以是不是可以推测,这种病不会遗传到下一代的?”
“要是这样的话,问题就好办多了!”赵昊拊掌笑道:“眼下正好春蚕已下,夏蚕未养。如果所有的蚕卵都没问题的话,那只要将这几个县的蚕房和桑田彻底消杀,应该就能防住白僵病。”
“那太好了。白僵菌对消毒药剂的抵抗力,比霉菌差远了,我们目前掌握的几种消杀方法,都能轻易将其灭活。”庞宪大喜笑道。
马一龙听得一愣一愣,结结巴巴问道:“这么简单就能根治白僵病?”
他用自己配置的药剂,配合悉心照料,也只能治好八成病蚕,还总是反复发作,自然有些难以置信了。
“不出意外,应该可以。”赵昊笑着点点头。
“不过别高兴太早,另一种蚕锈病要麻烦的多。”李沦溟惯于泼冷水道。
“怎么讲?”马一龙忙问道。
“我们发现病蛾所产的卵,生出的蚕天生带病!”只听庞宪沉声道:“即是说,上一个感染时期的蚕,会成为下一个时期的传染源,让此病循环往复,很难根治。所以对付白僵病的法子,消灭不了蚕锈病。”
“也就是说,需要先找到健康的蚕蛾,然后才能得到健康的卵?”马一龙毕竟是点过翰林、当过知府的,很快抓到了关键。
“不错。”李沦溟接话道:“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病卵所产的蚕孵化后发育迟缓,严重的当龄死亡,最长不到四龄即死。而且它们会感染其余的蚕,所以必须要坚决剔除掉!”
“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受灾县的蚕卵全部销毁,从别的县引进没有患病的蚕种。”马一龙马上想到了应对之策,旋即却又苦涩道:“但这样一来,这几个县的养蚕业,怕是好些年都恢复不了元气。”
蚕蛾破茧而出后,便开始长达半天甚至一天的交尾。不过一旦分开,雄蛾便精尽蛾亡,雌蛾则立刻开始产卵。蚕农用桑皮做的厚纸来承接蚕卵,一只可产卵二百多粒,所产蚕卵自然地粘在纸上,一粒一粒均匀铺开,天然无一堆积。养蚕的人把蚕卵纸收藏起来,准备第二年用。
蚕卵要经过短则半年长则十个月的休眠期才能孵化,而且非常敏感脆弱,一旦气温忽冷忽热,或者湿度变化太大,就会大量的孵化不良。蚕农们比照料孕妇还细心的照看蚕卵,最后能有一半成活就烧高香了。
而且蚕宝宝也一样脆弱,稍受惊吓就不结茧。以至于养蚕的月份,江南不许串门,家里不许哭闹吵架喧哗,全家大气不敢喘。但就是这样小心,总有十之二三的蚕不能结茧。再加上难以避免的天灾蚕病,总要再补上一半的种。
再说现在各县都还想扩产,蚕农的蚕卵自用尚显不足,哪里买得到蚕卵?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从零开始的
“有没有什么办法分辨出病蚕病蛾呢?”马一龙抱着期冀问道,反正他用眼是看不出区别来的。
“这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庞宪答道:“经跟踪发现,用显微镜无法在蚕卵中检测到黑点。随着幼虫逐渐长大,这些黑点才渐渐显现出来,在蚕蛹期已经清晰可见,而病蛾体内的黑点已经多到惊人了,所以我们建议,为了筛选出不染病的蚕卵,把蛾子作为检测控制的起点。”
“好!”赵公子拊掌大赞道:“你们的水平一日千里,这次对付蚕病,可谓杀鸡用牛刀了!”
“”马一龙这次也不吃味了,而是心悦诚服道:“你们医学院的水平比农学院高多了,老夫自愧不如。”
“哎,孟河先生不要这样讲。”李时珍却淡淡笑道:“我们江南医院自组建起,就把防治瘟疫作为头等大事,并一直在昆山与血吸虫病作战,经验上当然丰富一点。”
说着,他良心发现似的赞了赵公子一句道:“这都是多亏了公子把科学引入医学啊。”
“哪里哪里。”赵昊笑道:“我只是稍微点了一下方向,全靠诸位日积月累的苦功夫啊”
小冰河时期瘟疫横行,欧洲黑死病肆虐数百年。在大明,鼠疫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关中华北持续几十年的鼠疫大流行,让人口成片死亡。
尤其是崇祯十六年十月的京师大鼠疫,北京城死亡达二十多万人。以至于李自成兵临城下时,瘟疫横行的北京城甚至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不高兴就吊死在了煤山上
赵公子将鼠疫视为比野猪皮和李闯还要危险的敌人,从一开始就要训练出大明的吴连德来,带领大明百姓战胜瘟神!
所以赵公子说这次蚕病也是好事儿,至少可以让江南医院提前演习一下,如何与传染病战斗。
虽然一个是蚕,一个是人,但原理是共通的。
第一百四十一章 联合战疫
确定了蚕病病原与防治方案后,赵公子于三日后,在江南大厦的大会议厅召开了名为春雷行动的联合抗疫会议。
与会人员有集团董事会、战略决策委员会成员,集团各部门负责人。
还有江南医学院院长李时珍,农学院院长马一龙,以及江南银行、江南纺织、江南制造公司下属精密仪器厂、江南化工下属江南农药厂负责人。
以及江南十府61个县的开发公司负责人,一个不落齐聚一堂,聆听赵公子作重要讲话。
“有道是江南四月无闲人,诸位各管一摊,都是大忙人。”主席台上,赵昊朗声对台下百多人道:“有人心里肯定嘀咕,为了区区六个县的蚕病,把我们五十五个县都叫来,还起了这么个霸气的名字,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台下众人哪敢吱声,就算心里真这么想,在赵公子的注视下,也不敢表露分毫啊。
“不,这绝非小题大做!一是,蚕病前年只在一个县爆发,去年蔓延到三个县,今年是六个县。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明年十几个县,后年就是半个江南,大后年所有的县都无法幸免。所以给我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念头收起来!”
“是。”台下一百多人忙一起应声。
“二来,这关系到集团根本战略的成败。江南集团搞江南一体化,是为了分工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富裕。”赵昊继续铿锵有力道:
“但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区域分工的弊端在于府县经济结构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比如松江府以棉花种植和棉纺业为主,要是某一年,忽然因为病虫害出现了棉花大规模减产甚至绝收,那阖府百姓都要喝西北风了。”
台下众人,尤其是各县开发公司的负责人纷纷露出凝重的神情。小农经济、靠天吃饭,谁都经历过水旱蝗雹之灾,尝到过忽然全年收成打水漂的痛苦。
原先他们还能靠着灾后低价收买老百姓土地,发一笔不义之财来回回血。但国朝快两百年,整个江南的土地都已经兼并完了,他们想买地都没地儿买去。所以所有损失只能自己担着了
“我们江南集团大力推行一体化,不是为了给江南百姓加重苦难的。相反,是要加强江南六十一个县的百姓,抵御风险的能力。”赵昊说着重重一挥手道:“那么如何做到这点呢?无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个县,忽然遭受十万两的损失,就会出现很多惨剧。但如果六十个县和集团一起帮它分担呢,那所有的县只需要出一千多两,就可以很轻松的帮助这个县,在遭灾遇难时渡过难关!”
“这就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一心,共克时艰!”赵公子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响彻在大会议厅中。
“我们既要同甘、更要共苦,相信这世上没有什么能战胜我们,我们的江南,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潮水般的掌声响起,所有与会者起立鼓掌,为身在江南集团这个强大而仁义的组织中,而倍感骄傲和责任重大。
“公子,请下令吧!”人们纷纷激昂道。
“好,那我宣布,由我和江总裁、王董事、马院长、李院长、潘、项两位伯伯,组成春雷行动领导小组!”赵公子便高声宣布道。
潘是潘叔骏,潘季驯的三哥,长广煤业董事长兼乌程开发公司董事长,是湖州本土派的代表。
项元淇是项元汴的大哥,嘉兴开发公司董事长兼嘉兴丝织公司董事长,是嘉兴本土派的代表。
“这次要在湖州嘉兴两府大动干戈,必须要依靠两府乡绅的通力配合了。”赵昊意味深长的看两人一眼。
潘叔骏属于赵昊铁杆,马上把胸脯派的山响道:“公子只管吩咐,保证令行禁止,完不成任务,我提头来见!”
见油头滑脑的老潘居然如此坚决,项元淇也只好坚决表态道:“在下也立军令状,排除万难,也坚决把公子的意图贯彻到底!”
“好,要的就是两位这个态度。”赵昊赞许的点点头,接着道:“这次湖州的三个县受灾轻一些,如果我们果断处置,地方上也能通力配合,是可以及时扑灭疫情,不影响夏蚕养殖的!”
“是吗,那我们更得全力配合了!”潘叔骏登时喜上眉梢。
“嘉兴三个县的疫病严重些,但集团会重点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不会让你们太难受的!”赵昊又对项元淇道。
“是,请公子放心,我们坚决服从安排!”项元淇也重重点头。
“好。”赵昊点点头,把目光转向其余人,为表重视,由他亲自宣布具体任务。
“为了防止蚕病疫情蔓延,隔离是重中之重。我命令自即日起,受灾六县所有蚕房必须立即封闭。蚕卵、桑叶、蚕沙、蚕蛹、白殭蚕、生丝、丝绸等所有与蚕有关的物品禁止流出六县。”顿一顿,他沉声吩咐道:“此事由潘项二位率领六县开发公司来完成,并酌情请当地官府支持。”
“明白!”两人再度一齐应声。
“上述物品以及所有桑树,蚕农的家宅、衣物、农具,还有家中所有物品,必须都经过统一彻底的消毒。”赵昊接着沉声道:“此事由各县开发公司抽调农技员共五百名,加农学院三百名学院,八百壮士统一归于马院长领导,进行集体消杀!”
“明白。”这么严肃的场合,马一龙也不能拆赵昊的台啊,便也大声应下。
“六县所产生丝由纺织集团统一收购,用硫磺净化处理再入库。”赵昊沉声吩咐刘正齐道。
“是。”刘正齐忙高声赢下。
“由江南银行统计各家损失,计算补偿金额,办理贷款减免。一应损失由集团负责。”赵昊又对江雪迎道。
“明白。”江总裁脆生生应道。
“接下来就是嘉兴三县的蚕锈病应对了。”赵昊清清嗓子,又对李时珍道:
“最关键的病蛾鉴别工作,由李院长带领医学院的医学生负责。”
哪怕是看扑棱蛾子,也得用显微镜才能看到黑色颗粒。医学院那么贵的显微镜,当然不能给农技员摆弄。而且就算教了他们,刚上手难免出现错漏,枉杀了扑棱蛾子不要紧,有漏网之蛾可会导致前功尽弃的。
所以谨慎起见,赵公子将这个关键任务交给了江南医学院。
医学院也有这个实力挑起这副重担。三巨头都是当世神医,就连他们的弟子也都是成名已久的名医万密斋有十个儿子全都从医,有内科、有外科,有妇科小儿科。
李时珍他父亲在世时受过刺激,不让孙子学医,所以他四个儿子目前都在玉峰书院。不过他有庞宪、庞鹿等十个弟子,都已经跟了他许多年。
李沦溟稍微年轻点儿,也有六个杰出的外科弟子。
此外,还有缪希雍等几位晚辈名医,或是慕名加入,或是被三人延揽加入江南医院。
总之如今江南医院中,有名医名号的达三十余位,每人带了十个弟子,就是三百多位医学生。
这豪华的阵容已经快赶上太医院了。
几位知府大人极力邀请江南医院,到苏州、杭州、金陵等地开设江南第二、第三医院。但三巨头坚持认为,科学的引入对传统医学冲击实在太大。从理论体系到诊断临床,都必须要全方位,大刀阔斧的调整。
所以不宜贸然分散精力,应该先集中力量完成改革,培养出合格的科学医学人才再说其它
合格人才指的自然就是三百名医学生了。
医学生们被要求先忘掉医书和之前所有的经验,从头学习人体解剖和用显微镜观测细胞、组织和病菌是以入学一年多了,他们除了摆弄刀就是跟显微镜打交道了。
不过江南医院和医学院加起来,一共才一百具显微镜。还得留一些医院日常使用,所以数量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