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6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方便观察。四百年后还一直在用这种方法。在本时空,自然算作赵公子众多不值一提的科学小发明之一了。

    当然培养基不是重点,重点是培养基上的圆形小点点。

    “这是什么球菌?”赵昊信口问道。

    李沦溟从旁解答道:“我们从不同患者化脓的伤口中,都找到这种球菌。按照公子所授的方法,用碘染色后,在油镜下观测呈金黄色,应该就是公子所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了。”

    “哦。”赵昊点点头。后世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病菌,可以造成各种类型的感染,而且人畜共患。是人受伤后,最大的威胁。

    但对大明的医者来说,这却是了不得的大发现了。

    不过显然,让二李兴奋的不是这个,因为这盘哦不,这份球菌他们没染色,目的自然是避免污染试验结果了!

    “公子看下面。”见他眼大漏神,二李急的直跳脚。“那么明显你看不见?!”

    在两人的指引下,赵昊才发现,在布满球菌繁殖群落的培养基中,还有一片惨白色的圆形区域,因为过于明显,他反而忽略了。

    “这是球菌融化了?”赵昊终于看懂了,登时来了兴趣:“你们怎么做到的?”

    能杀灭黄色球菌的东西太多了,比如酒精,碘酒,所以能做到并不稀奇,关键是怎么做到的。

    “用这个!”李时珍拿起一个斑斑点点的桔子。

    “卧槽,你们分离出青霉素了!”赵昊登时激动起来。苍天啊,终于等到这天了

    赵公子为什么总是如此小心谨慎?他平日从不喝生水,瓜果蔬菜都要开水烫过才吃,拒绝激烈活动,更不敢做任何危险动作。实在是因为怕细菌感染啊。

    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弄不好破个小口子,或者哪次吃坏东西,都会引发细菌感染,然后一命呜呼啊。

    上次在海上被崩破脑门,赵公子担心的都快哭了

    所以他组建江南医院的主要目的之一? 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大明医学水平,增加自己在伤病来袭时活命的几率。

    作为穿越保命神器的青霉素,自然是研发的重中之重了。

    他上辈子看过日剧仁医,对南方医生穿越古代制造出青霉素的情节记忆犹新。当时他还知乎过? 说有三个医学博士为编剧做医学指导,那方法应该是靠谱的吧。

    江南医院成立之初? 赵昊就将南部医生提取青霉素的方法,告诉了三位神医。大体是先将橘子灭菌后制成培养基。然后再从霉变的橘子上接种青霉菌? 不断培养繁殖。

    待繁殖到一定数量后,用漏斗过滤培养液? 在过滤后的液体中加入菜籽油? 在桶中搅拌均匀? 使液体分层上层油溶性物质? 中间不溶性物质,下层水溶性物质。

    青霉素是水溶性物质。所以在桶底部安装龙头,就可以得到溶解在水里的青霉素了。

    接下来将其倒入用沸水消毒过的活性炭中搅拌。再用蒸馏水过滤? 洗掉杂物。然后用白醋兑成的酸性水过滤,因为青霉素是弱酸性,所以不会溶于酸性水中,这样一来碱性的杂质就被除去了。

    最后用小苏打水过滤,这样得到的就是高纯度的青霉素溶液了。

    听起来很简单,赵公子也觉得难度不大,心说无法就是分离选择纯化选择的笨办法嘛。大力出奇迹,哦不,人多力量大,一定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的。

    但江南医院都成立两年了,三位神医带着弟子夜以继日的工作,到现在才有所突破

    不过好饭不怕晚啊。

    “哈哈哈!”实验室中,响起赵公子得意忘形的大笑声:“本公子终于活着见到青霉素了!”

    马一龙当然不知道,赵公子为何如此激动,他感觉自己一进这个房间,就变成白痴一样。

    李时珍刷得拉开窗帘,对兴奋的手舞足蹈的赵公子喝道:“冷静点儿,别碰坏了设备!”

    “呃”赵昊讪讪的扶住一个烧瓶,干笑道:“抱歉,太激动了。”

    “公子也别激动的太早。”李沦溟却苦笑道:“你看到的这个培养皿,是这次试验唯一一个成功的。”

    “其余的呢?”赵昊忙问道。

    “都在这儿了。”李沦溟打开一个橱柜,里头整齐的摞了上百个培养皿。“之前,我们将得到的青霉素液,分别滴入这些培养皿里,只得到了一个成功的样本。”

    “这是开年到现在的劳动成功。”李时珍郁郁道:“的确证明了可以从青霉中提取青霉素来杀菌,但忙活三个月,得到的青霉素,却连一个培养皿中的球菌都杀不完,这法子用来治病不啻杯水车薪。”

    “唾沫都比它好使。”李沦溟这暴脾气,要不是戴着口罩,非得朝培养皿中吐口水不可。

    不过他能说出这种话,显然已经试验过唾液的杀菌作用了

    “别这样嘛,这是好事儿啊。”赵昊压住心中的失望,暗道看来还得继续苟下去但他身为啦啦队长,当然要笑着给众医生鼓劲儿道:“干什么不都是从无到有,从粗到精吗?这才两年不到,就已经从无到有了,可喜可贺啊!”

    “那倒是。”李时珍身为医学院的院长,当然也得保持乐观心态了。“我们去年搞了一年都屁也没搞出来。到了冬天才开始有进展,后来才发现这青霉素不耐热,在夏天根本不繁殖。江南夏天又格外长”

    “呃”赵公子闻言暗暗点头,好像是这样。但好像自己忘说了,为免被二李的怒火灼伤,他便也装作恍然的样子道:“怪不得当初,我没法复制了,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公子能发现青霉素,就已经神乎其神了好吗?”李时珍却一副你怎么不知足的表情道:

    推荐下, app  真心不错,值得书友都装个,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需要有来源不明的青霉菌,落入你的葡萄球菌培养基中。当时还是凉爽的初春,让青霉菌能生长成熟,产生青霉素。然后气温升高,有利于葡萄球菌快速生长,以至于发生了溶菌现象”李沦溟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赵昊道:“而且还得正好一个多月没洗培养皿,这要是在医学院,得被开除八次了。”

    “这就叫无巧不成书啊。”赵公子打个哈哈,反正弗莱明就是在这种极其巧合的状态下,发现的青霉素。

    不过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弗莱明一直没能将青霉素单独分离出来。直到二战前才由美国人,分离出一点点青霉素。据说当时整个美国一年制取的青霉素,才能供一人使用

    这样想来,江南医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出这点儿青霉素,十分的正常。

    “你们下一步打算怎么办?”赵公子岔开话题问道。

    “继续尝试呗,能改进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李沦溟道:“比如提纯下小苏打,看看会不会好些。”

    “嗯,这是条路。”赵昊开动脑筋寻思片刻道:“但关键还是要繁殖出更多的青霉菌,也许用柑橘培养不是最好的选择呢。又不是只有柑橘有青霉”

    “呃”二李无语的看着赵昊:“你怎么不早说?”他们一直先入为主的认为,只有柑橘的青霉才行呢

    “我也是瞎猜的。”赵昊擦擦汗,讪笑道:“不是早说过么,不能迷信权威,要勇于尝试嘛。”

    “好吧。”两人点点头,默默盘算起该从哪提取霉菌了。

    “这就是你们找我来的进展?”赵昊还是难免有些失望的问道。

    “不是。”李时珍淡淡道:“大蒜素提取成功了。”

    “我擦,不早说!跟我这儿欲扬先抑”赵公子登时笑逐颜开。

    比起高难度得青霉素来,提取大蒜素就简单多了。将大蒜捣碎静置一小时,再用高浓度酒精浸泡萃取,就可以得到大蒜素的低浓度酒精溶液。或者用水蒸气蒸馏也可以取得,大蒜素溶液对多种球菌杆菌都有杀灭作用,而且对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算是低配多用途版的保命神器了

    “呃,抱歉,打断一下”见三人又要兴致勃勃的就什么打大蒜素展开讨论,那边等了半天的马一龙,终于忍不住发问道:“这个青霉素,还有大蒜素,能治蚕病吗?”

    “呃”搞得火热的三人,才想起这里还有一位。

    “抱歉,不知道。”李时珍老实的摇头道:“只是好久没抓到他了,跟他汇报一下工作进展。”

 第一百四十章 牛刀小试

    经马一龙一提醒,三人才想起今天的正事儿来。

    二李赶紧领着他和赵昊转战病菌实验室对门的生物实验室。

    马一龙一进去就看到,地上摆着六口密封的箱子,上头贴的纸片上,写着桐乡、武康等六个县的名字。

    “这是遭灾的六个县送来的病蚕,及其所在的蚕簸。”赵昊向马一龙介绍道:“我让他们直接送到医学院来做病原鉴定了。”

    房间里,到处是蚕宝宝的标本,简直就是个大型杀害蚕宝宝现场。

    “”马一龙不禁有些吃味,难道这种事,不应该送去农学院吗?难道这些给人看病的家伙,比老夫还懂养蚕吗?

    恐怕他们在之前都没见过蚕吧。也不对,医术上说蚕、蚕蜕、蚕砂都可以入药就连得了白僵病的白僵蚕,都能治疗多种疾病。

    不过他们对蚕的了解,也就仅限于此了吧?赵小子向他们求助,岂不问道于盲?

    见马一龙不做声,赵昊便知道他是不大相信,医学院也能给蚕看病。便对两位李神医笑道:“来,给我们讲讲有什么发现吧。”

    “这事儿是飞彦负责的。”李时珍看一眼大弟子道:“还是你来说吧。”

    “是,师父。”庞宪庞飞彦应一声,然后对赵昊道:“收到病蚕后,我们按照公子传授的四步证病律,先将病蚕和健康的蚕,在显微镜下进行了对比观测。发现桐乡等三个县患有白僵病的病蚕,血液中有卵圆形的短菌丝,而健康蚕血液内没有。”

    “武康等三个县的蚕病,又是另外一种表现镜检血液能看到有微小的颗粒在运动,颗粒越多患病越重,因其体色暗淡呈铁锈色,我们暂称之为锈病。”

    “哦”马一龙一听有点东西,便把不快抛到脑后,好奇问道:“你们那个什么显微镜,能看到血里面的东西?”

    “当然。”庞宪笑着将一片制好的玻片搁在显微镜下,对好焦距后教马一龙观看。

    “我的天呐”马一龙看到血液里还有那么多东西时,毫不意外的惊呼起来。

    庞宪又为他一一作了对比,马一龙瞪大眼仔细看,好像确实有些区别。不过他已经老眼昏花了,也看不太清。

    “这就说明,蚕病是因为这两种小东西引起的?”

    “这时还不能那么说,必须要严格按照四步证病律走下来,并得到了确实的证明才能确认。”

    “剩下三步是什么?”马一龙的态度立马大转弯,谦虚的像个小学生。

    “第二步,分离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得到纯的培养物。”庞宪便如数家珍道:“第三步,将培

    养的微生物接种回健康的家蚕体内,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第四步,从试验发病的家蚕体

    内,能再分理处这种微生物,即可证明它就是此病的病原体了。”

    “唔”马一龙寻思片刻,不禁佩服万分的鼓掌道:“严禁的思路,无懈可击!”

    “惭愧,这显微镜和四步证病律,都是赵公子所创,我等坐享其成罢了。”庞宪忙谦虚道。

    “哎,庞主任不能这么说。”赵昊谦虚到心虚道:“科学就是接力赛,我不过是把前人的接力棒,塞到你手里罢了。”

    两位李神医都暗暗点头,赵公子纵有满身缺点,但谦虚的美德是无可置辩的。其实他们主要是埋怨赵昊来的太少没人指点迷津,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感觉,实在太痛苦了。

    “科学啊”马一龙忽然感觉,自己从前有些过于骄傲了。总是下意识将科学当成奇技淫巧,并没有真正去体会它的精髓,也没有真正将它引入农学院中。

    至少跟医学院比,差远了

    “确定了两种传染源之后,”庞宪从书柜中,拿出一本厚厚的试验日记,一边向前翻一边接着道:

    “我们就开始研究两种病的传染途径。经过观察,发现白僵病主要通过病蚕接触传染,其次是创伤传染。病蚕死后体表会生成一层白丝,极易脱落,且质轻量多,随风飞散,健康的蚕触之则病。”

    “但幸运的是,根据我们的观测,所有蚕卵生出的蚕全是健康的哪怕是病蛾产卵孵出的蚕,一直到成蛾,血液中也找不到病原体。”庞宪说着看向赵昊道:“所以是不是可以推测,这种病不会遗传到下一代的?”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