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阁老-第7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林中丞怎么学的来?总不能说到时候还不上债,就让人家当几天巡抚过过瘾吧。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水泥太诱人啊。

    ps第三更,再写一更去……求月票

 第四十九章 接战

    有道是‘人多力量大’,其实并不准确,至少还得再加个‘心齐’,这句话才能成立。

    不仅要人多,还要心齐,才能发挥出很大的力量。

    如果换个科学的说法,‘心齐’就是‘高动员力’,动员力是一个团体战斗力强弱的关键。动员力强的团体可以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这就是海盗、山贼们可以轻易战胜人数和装备都远胜他们的官军。

    但当赵二爷将潮州府的官员和大户动员起来,情况立马就不一样了。

    潮州城内的动员力大大提升,大户们纷纷捐钱捐物,阻止百姓出逃,带领子弟到司马驾前听候调遣。

    看到各家的丁壮们,喊着号子、连推带拉,将一门门又黑又粗的火炮弄上城头,赵守正眼珠子差点没瞪下来。

    “这像话吗,啊?他们把《大明律》当成什么了?”他小声对一旁的吴承恩抱怨道。朝廷可是禁止百姓持有火铳火筒的,更别说火炮了。

    “原来以为江南的豪绅就够过分了,到了岭南一看,顾大栋他们简直就是小白兔好不好?”

    “南直隶能跟岭南比吗?这里天高皇帝远,火器得来的又方便。”吴承恩却见怪不怪道:“不管是火枪还是火炮,粤造的都比官造的品质高。想当初胡梅林抗倭时,还专程从佛山请了民间工匠,去南京传授造铳技艺呢。”

    “嘿嘿,他们把家伙事儿都亮出来,除了竭力守城之外,恐怕还有要给司马个下马威的意思。”一旁的潘季驯幸灾乐祸的插嘴道:“你家小子常说一句话,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往后你要是想动他们,就得当心会不会被一炮轰上天了。”

    “吓?”赵二爷难以置信道:“他们敢朝同知衙门开炮不成?”

    话到一半,他猛然想起自己的上司李知府,嘴角抽动一下,说不下去了。

    “东翁别想那么远了,有这些大炮在,至少眼下守城的把握就大多了。”吴承恩忙安慰赵二爷道:“先过去眼前这关再说吧。”

    “倒也是。”赵二爷瞬间调整好心态,对身边一众随员高声道:“守城所需的人、财、粮、火器全都有了,下面就请诸位一展身手了!”

    “喏!”众人齐声应喏,马上按计划分头行动。

    ~~

    此次潮州保卫战的作战方针十分简单,就是八个字‘坚壁清野、固守待援’!

    在未入潮州前的作战会议上,徐渭一针见血的指出,曾一本作为闽粤两省联手围剿多年的巨寇,实力早已大不如前,此番之所以能纠集起五万之众,完全是因为潮州内乱。让各路海主看到了浑水摸鱼的机会。曾一本才会一呼百应的。

    所以海主们才会来的这么急,就是想看看有没有趁机捞一把的机会。是以能轻易料到,他们的粮草和各方面准备肯定都不充分,更不可能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因此只要坚壁清野,守住敌人的三板斧,这群乌合之众的攻势马上就会低落下来,防守的难度自会随之降低。

    然后援兵一到,贼寇自会如沸汤泼雪般退却的。

    徐渭把总体方针确定下来,就撒手不管了。吴承恩便与两位老潘组成指挥部,共同制定出详细的作战计划,将五百随员分成若干个小组按计划分头行事了。

    后勤组负责接管并分配物资,军械组负责维修武器、赶制火药,内联组负责掌握城内风向、与官员士绅对接;宣传组则负责向老百姓做宣传动员……

    在实际作战方面,由护卫中的抗倭老兵组成军事组,负责指挥官兵和乡勇作战。还有个侦查组在城外,监视曾一本部和潮州城左近的风吹草动……

    他们甚至还组成了一个土木组,由几名农学院的技术员带领两千民夫,将城墙外私搭乱建的店铺民居,风卷残云般拆个干净,不让曾一本的人利用这些房屋做掩护。又把所有能用的物资统统搬回城中,将砖石木梁运上城头当滚石檑木用。以免海贼们就地取材,打造攻城器械。

    这下轮到潮州的官绅们瞠目结舌了,他们大都当过官,就算没当官的,也是家中主事,自然知道分工越精细,配合协调的难度就越大。

    像赵二爷这样初来乍到,就将守城事宜纵切成十几段,分给不同小组负责。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是瞎胡闹,很快就会变成一场灾难的。

    谁知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人家居然上传下达顺畅无比,各小组在指挥部的领导下权责明确,毫无推诿,配合十分默契,转眼就把城上城下这点事儿,理顺的头头是道了。

    司马大人居然有如此恐怖的组织能力,赵二爷简直赛神仙啊!

    刘子兴等狗大户都一阵阵头皮发麻,自己这帮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敢给人家赵司马下马威?

    要不是大战在即,洗干净了等着挨收拾吧……

    舒通判等官员也是五味杂陈,赵二爷鹤立鸡群、出尽风头啊,但问题是他们是鸡啊,当鸡的感觉能享受吗?

    ‘幸好赵二爷不是知府,打完仗就去庵埠了。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舒通判等人暗自庆幸公道。

    唯有那秦知府高兴的跟什么似的,有这么位很好很强大的贵同年罩着,自己往后的日子肯定好过多了!

    ~~

    两日后,曾一本的联合舰队终于抵达了潮州城下,在广济门外的江面上足足绵延二里,真叫个樯橹连峰、桅帆如林,浩大的声势远朝数年前那次入寇。

    那一次因为有侯必登在,曾一本没有讨到便宜,在潮州军民万众一心、严防死守之下,攻打数日未果。唯恐遭官军包围,曾一本只好在城外劫掠了几个穷哈哈的寨子,就抱憾而归了。

    但这次情况不一样了,侯必登已经滚蛋,接任的知府还没上任,就被潮州的土豪做掉了,这下可犯了大忌讳了!曾一本跟官府打了半辈子交道,反复降叛了不知多少次,太知道此中的利害了。

    朝廷为什么总是不肯相信他,逮着机会就想除他而后快,就是因为认定他不服王化,一定会再叛乱的。

    潮州土豪这次的举动,同样会被打上不服王化的标签的,朝廷正愁着短时间内无法彻查此案呢,能让这帮桀骜不驯的潮汕佬吃点苦头,肯定是求之不得的。

    因此他判定,自己这次只要快进快出,一定不会像上次一样,有官军火速前来给潮州城解围的。

    那么能不能快进快出呢?肯定可以。因为潮州城此刻群龙无首,官绅离心,肯定乱成一团了。只要他兵临城下,自然会不战而胜的。

    这一回,真叫个天时地利人和啊,不狠狠捞一票,把过去几年的损失补回来,怎么对得起一次次给自己机会的老天?

    但当曾一本乘着自己的旗舰,一艘五千斛的乌尾船,踌躇满志来到潮州城下时,却惊奇的发现城门紧闭,城上军民已经摆好阵势,黑洞洞的炮口指向江面,严阵以待侵略者的到来,准备给他们迎头痛击了。

    曾一本刀头舔血几十年,可是有着丰富军事经验的,他一眼就能看出城上的那些军民已经凝聚起来,准备跟自己拼命了。

    与他同乘一船的几个大海主,也感到有些蹊跷了。

    一个匪号‘胡椒老’的海盗闷声问道:“大龙头,这跟你说的好像不大一样啊。”

    “这……”曾一本一时语塞,他这些年走背字,已经没有那种不容置疑的霸道了。

    “这有啥,官军嘛,就会摆样子而已,冲一冲就原形毕露。”他手下二当家大金牙满不在乎道。

    “嗯……”曾一本这才缓缓点头道:“来都来了,说多了都是废话,先打一打再看吧。”

    “诸位谁愿意打前锋啊?”然后他目光扫过诸位大海主,沉声问道。

    胡椒老等人抬头望天低头看甲板,没一个敢接茬的。

    “咳咳,大金牙,你带本部先攻一波吧。”曾一本对此并不意外,这帮人是跟着来捡便宜的,不是来啃硬骨头的。

    “唉,得令,当家的。”大金牙心说我多嘴干啥?但曾一本已经开口了,他也只能自认倒霉。

    ~~

    顿饭功夫后,大金牙率领所部,乘坐二十几条小船,缓缓驶出了江心的本阵,朝着西岸驶去。

    潮州城墙当初修建时,距离江岸只有几丈近远,但经过这些年的泥沙沉积,最宽处已经淤出了百十米的距离。便有百姓在城外建起了住房,广济门外一带,更是发展成了繁华的集市。

    大金牙的打算是,乘坐小船登岸后,借助那些民房的掩护,摸到城墙附近,打一下探探虚实再说。干他们这行的,一个个都油光水滑,没有敢硬刚的。敢于刚正面的真汉子,全都被官军给干掉了……

    船队还没靠岸,城头就响起隆隆的炮声,十几门火炮一起开火,打得江面立一根根水柱,声势煞是惊人。

    虽然没造成什么杀伤,却把海寇们吓了一跳。

    “快快,上岸,找个房子挡一挡!”大金牙忙高呼下令,命手下拼命划船。

    众海寇使出吃奶的力气,将船划到江边,然后弃船登岸,抱着头朝最近的那排民房奔去。

    他们刚刚冲到墙根下,还没喘口气,却感觉脚下忽然一颤,继而便在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中,被炸上了天……

    ps初六开工啦,今天整理了一下思路,主要是收了收心,就先一更哈。明天三更补上。

 第五十章 总督与巡抚

    有明一朝,督抚大员始终是名义上的钦差大臣,代表朝廷驻节地方,抚境安民,监督三司。但自正统后,由于社会矛盾激化,权柄分立、推诿扯皮的三司显然已经不能胜任,必须要通过集权来提高官府的动员力,应对层出不穷的民变和叛乱。

    于是督抚渐渐成为实际上的封疆大吏,一般各省都设有巡抚,统管一省之民政、司法、军事。在一些数省交界的要紧处,还设有特别巡抚,比如赣南巡抚、郧阳巡抚、辽东巡抚等。

    相较而言,朝廷对总督的设置就慎重多了,因为此官权柄太重,手掌数省钱粮军事,设置太多会让朝廷不安的。除去当初为抗倭临时设立的浙直总督,为漕运专设的漕运总督外,全国只常设有四大总督——其中蓟辽总督、宣大总督、三边总督,都是专为防御蒙古而设。唯有两广总督在南边,为朝廷镇守纷乱的南疆。

    为兼顾广东广西之防务,两广总督衙门并未设在广州城。景泰三年初设后,两广总督衙门便一直设在两省交界处的广西梧州。是嘉靖年间,广东倭患严重,海寇成灾,两广总督的重点转向备倭,这才于嘉靖四十三年,将总督衙门迁到了广东肇庆。

    而原先在肇庆的巡抚衙门,则迁到了广东城,负责镇守屡次被海寇洗劫的省城。

    前两年广西又不安生,韦银豹率领瑶人作乱,攻陷了省城桂林,两广的维稳重点又移回了广西。当时广东巡抚林润还常驻肇庆行辕,为广西的平叛大军源源不断输送物资。

    在两省合力之下,历时数载终于扑灭了几乎要分裂广西的韦银豹叛乱,广西总督殷正茂也因此大功,一跃晋升为南京兵部尚书,总督两广等地,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粤桂两省权力一把抓,成了说一不二的两广王。

    这下林中丞的处境,却有些尴尬了。他劳心劳力甘当幕后英雄,没有得到应有的嘉奖也就罢了,到头来还多了个飞扬跋扈的祖宗。

    要只是工作作风问题也就罢了,问题是那殷正茂还是出了名的贪污成性。当初,任命他为广西巡抚时,朝中就一片反对声。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厮的贪名啊。原先担任地方官,他就贪污朝廷税赋,让他去管军事,就贪污军费,简直是贪污成瘾,一天不贪都难受。用这样的人去平叛,只怕军饷都不够他贪的,还得再把广西的地皮刮掉三尺。

    但高拱力排众议,坚持用殷正茂,因为此人拥有极高的军事才能。高胡子知道要想迅速平定为祸数载的广西之乱,除了殷正茂,谁也办不到。

    高拱一手遮天,加上广西的局面也确实糜烂,平均一年折进去一个巡抚,却依然不见起色,谁也不敢趟这浑水。于是众大臣只好捏着鼻子过了廷推,但他们提出,用归用,该有的预防措施可不能少。

    于是有官员向高拱建议,应该另派钦差随行,专门看护军饷钱粮,以防殷正茂贪污。但高拱拒绝了这一看似合理,实则瞎胡闹的建议。因为这是预设殷正茂有罪,这样一来谁还服他?他自己也束手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