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他们一定不是大清铁骑的对手。”
勒克德浑不由得心中苦笑。他知道范文程是在安慰自己,两军交手哪有什么堂堂正正的说法,打赢了取胜了才是硬道理。
“依范先生之见,如今我该如何是好”
此刻勒克德浑已经彻底收起了大清贝勒的架子,对范文程言听计从。
“收兵撤军,待探清明贼虚实再做计较。”
“范先生老成持重,便听你的吧。”
勒克德浑虽然心中十分不甘,但也明白继续耗下去不但于事无补,还会正中明军下怀。
天知道明军在暗处又布置了什么,现在勒克德浑可不敢再赌了。
首战即败让心高气傲的勒克德浑十分沮丧,但他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他相信只要弄清楚了明军动向,迟早可以把场子再找回来。
勒克德浑率领主力退兵后,高杰便派遣士兵进入河谷收割首级。
哈勒尔泰率领的这一千骑兵都是满洲精锐,此次全部葬身于河谷之中,使得明军士气大振。
这一千真鞑很少是被烧死的。
在知道无法冲出河谷入口后,哈勒尔泰命令麾下骑兵掉头沿着河谷疾驰,希望可以从河谷出口逃出生天。
虽然只有一线机会,但总比硬闯火海的好。
不过哈勒尔泰显然是想多了。
明军在河谷两侧矮原上布置的弓箭手十分多,几波箭雨下来哈勒尔泰的手下便只剩下孤零零的几十人。
最终哈勒尔泰还没有率部冲到河谷的中段便被射翻下马。
对高杰来说,这个结果绝对是可以接受的。
要知道这可是一千真虏啊。
一颗首级值五十两,一千颗首级就是五万两。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赏银
比起赏银,更让高杰感到高兴的是通过此战让士兵们打消了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对建虏的恐惧。
不知从何时开始,流传起满洲八旗天下无敌的说法。
自松锦大战后,明军更是被建虏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出城和其野战。
仗还没打,人先怂了,这还玩什么
饶是高杰麾下的士兵,也对建州女真十分恐惧,此战之前还有许多负面消极情绪。
但高杰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虽然没有击杀建虏的统帅勒克德浑,却射杀了其大将哈勒尔泰,使得明军士气大振。
高杰相信,此战过后他麾下的士兵不会再像以往那样惧怕满洲八旗。
通过这次胜利,士兵们会认识到所谓无敌的八旗兵也是普通人,被箭矢射中一样会痛呼哀嚎,被砍掉脑袋一样是具尸体。
心里的这道坎过去了,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大帅,想不到那勒克德浑竟然如此沉稳,没有率领主力追进河谷,而是只派了一个先锋试探。”
李成栋对不能擒杀勒克德浑还是有些耿耿于怀。毕竟一名满洲贝勒的脑袋更为值钱。
“恩,看不出来啊。据说这个勒克德浑也就是二十出头。”
高杰幽幽道:“若是他身边没有高人指点,那确是少年老成了。可惜他遇到了我,算是他倒霉。”
第二百零二章 九宫山(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阿济格这些日子心情很不好。
打从他擒杀刘宗敏后,就再也没有和顺军交战过。
数万名顺军溃军就似人间蒸发一般不见了踪迹。
多铎已经班师回朝,阿济格却得留下来收拾残局。这倒不是因为多尔衮下了令旨,而是单纯的阿济格自己的想法。
在借道蒙古攻打陕北的时候,阿济格曾经前去草原抢马而贻误了战机。
之后他被多尔衮严厉斥责了一番,言词之激烈让阿济格很难接受。
再之后,阿济格久攻榆林不下,故而选择绕过榆林直扑西安。
可等到他率领大军来到西安城外时却发现多铎已经先行一步接管了西安城。而且是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
这让阿济格怒不可遏。
好啊,白白一个大便宜就让多铎捡了,他干了一堆脏活累活到头来却没落得好。
虽然阿济格和多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仍然觉得难以接受。
南人不是有一句话吗,亲兄弟明算账。
何况这笔账怎么都应该算在阿济格头上。
阿济格是个极为要强的人,多铎拿下攻占西安的功劳,他就必须也立下一个差不多的功劳,绝不能被多铎盖过风头去。
在平西王吴三桂的建议下,阿济格决定追击李自成。
若是能够擒杀李自成,阿济格的功劳至少不会比多铎小。
是以阿济格从陕西追到了河南,又从河南追到了湖广,之后一路追到九江附近。
他对顺军穷追猛打,把所有火气都发泄出来。
效果也十分不错,李自成屡战屡败,一路上损兵折将狼狈不已。
但在折损掉刘宗敏和一干老营心腹后,李自成却似突然开了窍,掉头奔向九宫山。
阿济格虽然在第一时间跟上,但等他率领大军赶到九宫山时却连个人影子都看不到。
九宫山位于幕阜山脉的中段,在通山县境内。
九宫山山势极为险要,李自成率领残军钻到了这深山密林之中,阿济格要想找到顺军的踪迹实在是太难了。
可他又不甘心就此放弃,便下令吴三桂、尚可喜手下的藩兵前去搜山。
至于八旗精锐则被阿济格牢牢攥在手里,以备不时之需。
搜山是个极为困难的事情。
别看吴三桂、尚可喜以及一路投降的绿营军加在一起有十几万人,但十几万人散开到深山之中便显得极为渺小了。
何况九宫山的山势极为复杂,在缺乏当地人引领的情况下,极容易迷路。
十几万大军在山中兜圈子兜了五六天,根本没有搜查到多少区域。
阿济格不由得大怒。
大军所带的粮食只够食用半个月的,照这样下去李自成没找到他们先得饿死了。
这帮南人废物,真是一点用也没有。
无奈之下阿济格只得派出八旗精锐搜山。
旗兵们原先都是深山之中走出的猎人,对于山路并不陌生,也知道如何在密林之中趟出一条路来。
他们在搜查了三四天后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后山山腰处有过扎营的痕迹。
阿济格不由得大喜。
果然遇到难处还得靠八旗精锐啊。
这李自成肯定没有走远
阿济格当即下令八旗精锐和吴三桂、尚可喜手下的藩兵前往后山山腰。至于投降的绿营兵则留在前山,防止李自成绕回来。
布置好了这一切,阿济格信心满满,自认为这一次一定能够生擒李自成。
“陛下,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李自成身边围了一圈闯营的老兄弟。
他们殷殷期盼着李自成能够给出一条明路,就像以往那样。
李自成只觉得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了困居商洛山中的年月。
他背负着双手来回踱着步子,苦思冥想却是想不出个好主意。
老实说现在的局面比当初困居商洛时的局面好的多,兵马虽然不多但也还有个几万人。
若是能够和陕北撤离的李过、高一功部汇合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把军队顺利的带出九宫山。
“绵候,你说说看。”
李自成一时拿不出主意,便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这也是他从老闯营时就养成的习惯。
袁宗第被点名先是一愣,随即清了清嗓子道:“陛下,臣以为鞑子势必会搜山,继续留在山里即便不被鞑子找到也得饿死。这几万弟兄不可能只靠摘野果子果腹吧”
袁宗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九宫山里根本没有多少村民,大多都是一些猎户,十分的分散,抢不到多少粮食。
“绵候的意思是率军突围”
李自成眉毛一挑沉声问道。
“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
袁宗第的情绪显然不太好,接连的溃败使得这位顺军大将苍老了不少。
“玉峰,你怎么看”
李自成又转向了田见秀。
相较于袁宗第,田见秀在闯营之中的资历更老,地位更高,也更有话语权。
他见李自成发问,便刻意沉声道:“陛下,臣也赞同绵候的意见。继续耗下去军心只会涣散,倒不如一鼓作气拼死杀出去。杀出去还有一线生机”
李自成心中苦笑。
他又何尝不知道现在局势危难。
在商洛时他们还可以借助对地形地势的熟悉定居下来,招兵买马恢复实力。
加之陕地百姓对老八队出身的闯营诸将是十分支持的,叫官军根本摸不清情况。
可现在他们人数太多,有数万人,想要藏身谈何容易。加之他们是外来的和尚,九宫山的山民也未必愿意替他们隐藏行踪吧
可要杀出去又谈何容易。
清军只要封山,李自成就必须率领大军和清军打一仗。
以现在低落的士气这仗能打赢吗
李自成扫了一眼,发现党守素、刘体纯、赫摇旗都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军心不稳,人心涣散
难道老天爷真要亡他吗
李自成心中十分刺痛。
“陛下,末将愿意带兵突围”
李自成闻言大喜,顺着声音望过去却发现发声的是左光先。
他的脸色不由得拉了下来。
第二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决定(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左光先并不是老八队出身,甚至连半路投靠都算不上。
他曾是明督孙传庭麾下猛将,多次和农民军作战,跟李自成也有过很多次交手。
后来孙传庭出关与李自成决战战死,左光先便投降了李自成。
对于这种明廷降将李自成自然是有所忌惮的,并没有对左光先委以重任。
想不到危难之时却是左光先率先提出要突围。
这让李自成的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李自成扫了刘体纯、袁宗第等人一眼,沉声道:“突围是全军的事,左卿自请先锋,朕心甚慰。不过还是要三军一同用命。”
李自成说完这番话等于是定了个调子,若是有谁再行反对便有些说不过去了。
毕竟李自成已经不是当年的闯王而是大顺皇帝,一言九鼎君无戏言。
既然已经决定突围,那么最关键的便是制定计划。
牛金星、宋献策等人跑的跑逃的逃,顾君恩也不见踪迹,李自成只得与较为擅长谋略的田见秀商议突围计划。
田见秀建议李自成派出一支偏师吸引清军的注意力,这样主力再从另一个方向撤退。
这个计划的好处在于可以为主力赢得充分的突围时间。但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吸引清军的那支偏师处境十分危险,很可能被清军包围。
这对领兵将领和麾下士兵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方才左光先自请先锋,李自成本可以就坡下驴。可他觉得这样面子上实在太难看,便问田见秀有没有别的办法。
田见秀沉吟了片刻提出了中策。
那就是率领主力强行突围。
这样清军即便要阻拦也不可能拦住所有顺军,至少能够保证李自成突围成功。
这个选择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顺军要牺牲。但至少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是生是死听天由命。
李自成再次沉默了。
这仗打到现在,他手里的兵马已经赔的七七八八了。若是再折损兵员,手中可堪用的兵就更少了。
李自成现在毕竟是皇帝,不能再像流寇一样随便拉起几个人就扯旗开干。
保证麾下有一批忠诚的士兵是必须的。
只有这样才能压服那些草莽将军。
别人李自成不知,郝摇旗可是一直不咋安分的。
若是李自成手中只有个把万军队,难免郝摇旗这样的人会生出非分之想。
帝王心术李自成才刚刚开始学,却发觉里面的水很深呐。
“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李自成蹙起眉问道。
田见秀叹了一声道:“再就是扮作村民猎户,零星的撤出山去。等到成功出山,再汇集起来。”
这显然是下策了。
李自成听罢连连摇头。
现在是人心涣散的时候,队伍合在一起都有随时分化的风险,若是散开了再想聚起来简直是说笑。
此策绝对不能采纳。
李自成又不想窝在九宫山的山窝子里蛰伏。所以他只能选择上策或者中策。
思前想后李自成还是选择了上策。
这个选择对保存仅存军队实力是最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