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拙而言就是最大的喜事了。
万一哪里得罪了这孙御史,令他赖在这里不走,那沈拙可就有罪受咯,怕是连个年都过不好。
这年头当官的有哪个不贪不贪怎么孝敬上官,怎么往上爬
再者说别人都在贪,惟独你不贪,不等于是在沽名钓誉吗
自绝于同僚之间,绝不是个聪明人的选择。
来巡视的御史大多也明白这点,关键就看能不能把他伺候舒服了。若是伺候舒服了,巡按御史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沈拙从察院回到县衙后顾不得休息,当即招来了六房书吏训话。
训话的内容很明确,就是让他们从思想上紧张重视起来,在巡按御史视察遂昌县期间一定不能出岔子。
这些吏员经验十分丰富,平日里做账都会做一明一暗两套账。
明的账就是应付这种御史巡视的,暗的账才是真实的。
沈拙根本不需多言,轻轻一点六房吏员便心领神会。
训话完毕后,沈拙便回到后院。
他要马上和师爷张朔商议一下对策。
和大多数地方官一样,沈拙找的这位师爷也是绍兴人。
张朔跟在沈拙身边有五年了,是他绝对意义上的心腹。
沈拙日常公文的处理很大一部分都是直接交给张朔去办。
这次巡按御史突然来到遂昌视察让沈拙有些措手不及,他急于听听张朔的看法。
“朔之啊,这次刘大人来巡视遂昌,你怎么看”
沈拙呷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便急声催问道。
那张朔约莫是三十来岁,却有着一股与年龄不相符的稳重。
他一边轻捻着胡须,一边幽幽说道:“东翁莫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妨先试上这位刘大人一试。”
沈拙连忙问道:“该怎么试”
张朔张了张嘴巴道:“东翁不妨借着酒宴的机会把美人送到那刘大人怀中。若是那刘大人半推半就证明有戏。若是那刘大人无意怜香惜玉,也无伤大雅。”
沈拙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
这张朔的法子好。
接风酒宴上找歌妓弹唱助兴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便是风宪官也不会多说什么。而要是换个场合,沈拙贸然往巡按御史身边送女人,可是会引起极大反感的。
“另外东翁还可以找机会向刘大人提一下赋税的事。”
张朔稍顿了顿继续说道:“东翁今年的赋税可是提前收齐的,这一点一定要向刘大人好好说道一番。”
收取赋税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官员水准的极重要因素。
赋税收不上来,别的方面干的再出色也是白搭,迟早得卷铺盖滚蛋。
而沈拙赋税确实收的很齐,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何家的配合。
何家家主当然不是九世大善人,他之所以带头表率帮助沈拙收缴赋税,是因为他获得了沈拙的默许,在其任职期间独享金矿开采权。
第二百一十六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遂昌县察院之内,巡按御史孙懈安端坐在官帽椅上,与一个小厮仆从模样的人和声交谈着。
“陈千户,这回真是叫你受委屈了。”
“孙大人言重了。我们都是替陛下做事,有些牺牲也是应该的。”
原来这名仆从并不是孙懈安的跟班,而是锦衣卫北镇抚司掌刑千户陈琏。
此次孙懈安明面上巡视遂昌县,锦衣卫便在暗中配合。比起巡按御史,若是锦衣卫来到地方那引起的震动就太大了。
为了不打草惊蛇,陈琏索性扮作孙懈安的仆从,这样不但不容易引人怀疑,还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官绅。
陈琏当然不是只身一人前来,他此行一共带了麾下十名校尉,都是以孙懈安仆从的身份来到遂昌的。
本来陈琏还想再多带一点人,可考虑到孙懈安只是一个巡按御史,若是带了太多随行仆从也说不过去,只得作罢。
至于孙懈安对于和锦衣卫合作并不怎么排斥。
一般来说文官阶层是十分痛恨锦衣卫的,视其为荼毒忠良的鹰犬。
但孙懈安却很看的清局势。
当今天子即位之后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很重要一项便是复设厂卫。
在挫败东林党、勋贵叛乱中厂卫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孙懈安看来天子是一定会要用锦衣卫这柄快刀分文官的势的。
胳膊拗不过大腿。他与其跟着一众文官瞎起哄,倒不如顺应君意和锦衣卫合作。
所以这次天子下旨调查遂昌金矿,孙懈安主动请命,愿意在明处为锦衣卫挡剑。
有了孙懈安吸引注意力,锦衣卫便可以放开手脚,彻底清查遂昌官绅之间的复杂关系,顺藤摸瓜弄清楚遂昌金矿是怎么由朝廷开采落到个人开采的。
孙懈安坚信办妥这件事后他在天子心中将占据一席之地。
一想到他会成为简在帝心的人物,孙懈安便觉得兴奋不已。
“陈千户可想好了如何彻查”
孙懈安咽了一口吐沫道:“若有需要本官帮助的地方,陈千户不妨直言。本官一定竭尽全力。”
陈琏轻点了点头:“孙大人有心了。孙大人只要正常与遂昌官绅交往即可。余下的事情便交给我们锦衣卫好了。”
“那便有劳陈千户了。”
二人刚聊了没几句,便听到有人在叩门。
陈琏神色一肃,几步来到门前,绣春刀已经出鞘。
打开门见是千户所下小旗郑至,他才算松了一口气。
“怎么,有人来察院”
原来郑至此刻扮演的是临时门官的角色。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他自然是第一个知道的。
“千户大人英明,是县衙来的人,请孙大人赴接风宴。”
此时孙懈安也跟步走出,见院子里没有外人便直接问道:“这么快本官可还没歇多久呢。”
“估计是怕时间长了让孙大人以为他们是在有意怠慢吧。”
郑至淡淡道。
“我把他挡回去了,说禀报我家老爷再说。孙大人,这接风宴你去还是不去”
“去,当然得去。”
孙懈安朗声道:“若是本官不去,遂昌县令势必会认为本官对他不满,若是引起他的恐慌,怕是不利于锦衣卫办案啊。”
“孙大人考虑的十分周到。”
陈琏轻点了点头。
“这接风宴陈某陪孙大人去好了。”
陈琏扮作的是孙懈安的贴身仆从,由他跟着孙懈安去接风宴不会引起怀疑。
“那便又得委屈陈千户一次了。本官心里过意不去啊。”
孙懈安有意抱紧锦衣卫的粗腿,自然对陈琏十分客气。
“孙大人无需多言,为了将圣上交办的差事办好,便是受再多委屈陈某也在所不辞。”
“老爷,奴家听说您新买了一颗珍珠,可否给妾身瞧瞧”
何府书房之中,何荣的侍妾云娘一边给何荣捏肩一边娇声嗲气的说道。
何荣只觉得骨头都快酥了,睁开眼睛一把将云娘搂入怀中,隔着厚厚的马面裙在她的一双娇臀上揉搓着。
“你个小妖精,消息真是灵通啊。老爷我刚买那珍珠不到半天你就知道了。”
云娘顺势撒娇道:“老爷你到底肯不肯嘛,妾身就想看一眼。”
在何荣的十八房妻妾中,云娘是目前最受宠的。这是因为她是青楼出身精通各种房中术,能够变着花样的侍候何荣,床底功夫了得。
何荣毕竟上了年岁,体力不比年轻时,但在云娘的侍奉下却找到了初尝人事时的快感。
“你啊老爷我的不都是你的吗”
何荣宠溺的刮了刮云娘的鼻头,柔声道:“你且等着,我这便给你取。”
何荣将云娘轻轻放在一边,走到书案前取来一个十分精致的木匣子。
他将木匣子启开,取出一颗荔枝般大小的珍珠。
“怎么样,这颗珠子够大吧给你镶在凤冠上最合适。”
明末早已礼崩乐坏,民间争相仿制蟒袍、凤冠,朝廷屡禁不止。
像何家这样的大户,在地方更是只手遮天,便是私藏一件蟒袍、凤冠也不是什么大事。
“还是老爷疼我。”
云娘凑到何荣身边接过珠子细细把玩。
“妾身听说一颗荔枝大的珍珠足以价抵千金,这么看来确实不错。”
“你可知道这东珠为何如此昂贵”
何荣有意炫耀,眉毛一挑道。
“还请老爷赐教。”
云娘十分配合的说道。
“那是因为稀缺啊。物以稀为贵,采珠人采集珍珠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很可能会命丧大海。尤其是像这么大的珠子是可遇不可求的。”
何荣稍顿了顿十分得意的说道:“不过这点钱对我却不算什么。价值千金便是价值万金又如何”
别人说这话也许有吹嘘的成分,可何荣却完全可以这么讲。
因为整个遂昌金矿如今都姓何,别说是一颗荔枝大的珍珠了,只要有足够大小的珍珠,便是十颗,二十颗他也买得起。
“老爷,妾身听说巡按御史来遂昌了,这段时间您还是小心一些吧。”
也许是觉得何荣太过招摇,云娘便提醒了一句。
“巡按御史不一样是官当官有不贪钱的老爷我几百两黄金砸下去,便能把他摆平”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铎班师(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小冰河时期气候十分寒冷,在北方那就是深入骨髓的干冷。
邻近年关多铎终于率领大军来到河南,即将班师回朝。
干冷的气候让多铎仿佛认为自己置身辽东,八旗兵们并没有什么不适应,倒是刚刚投降不久的绿营军士兵冻得瑟瑟发抖。
一路上多铎也得到了高杰率所部明军偷袭河南的消息。金玉和、祖可法这两个废物真是难堪大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河南拱手让人。
好在高杰兵力不足,打下这些城池也没有分兵驻守,多铎率大军一到这些城池便又姓了清。
城头变幻大王旗,对于城中的百姓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他们早就已经习惯,麻木了。
不就是继续留辫子吗那就留吧。只要能够活命,让他们做什么都行。
百姓们愿意继续做清廷的顺民,小吏差役也不例外。基层的组织结构没有任何的破坏,多铎只需要重新任命一批官员即可。因为之前清廷任命的官员已经被高杰杀光了。
多铎在河南稍作休整便拔师开往京师。
此先多尔衮已经派人将令旨送到多铎军中,命他火速回援。
原来高杰这厮利用八旗军西征的空隙一口气打进了北直隶,一路攻城略地好不嚣张。
最让多铎感到难以理解的是,多尔衮命勒克德浑率领正黄、镶黄旗前去阻击高杰,结果竟然直接吃了个闷亏,被高杰率部伏击折损了不少士兵。
那可是两黄旗精锐啊
虽然从个人利益的角度考虑,顺治小皇帝“亲掌”的两黄旗实力受损对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兄弟是好事,可对于八旗、对于满清整体来说却绝对是坏事。
努尔哈赤刚刚创立八旗时不过几万人,通过不断的补充生女真才凑到了如今将将十万的规模。可以说满洲八旗的每一个士兵都是极为重要珍贵的。
如果勒克德浑折损的是绿营兵、汉八旗甚至是蒙八旗,多铎都不会觉得那么难受,可这次战死的却是真满洲勇士啊
多铎发誓一定要把高杰扒皮抽筋
他下令急行军,务必要在十日之内抵达京畿。
陈顺才的心情很不错,这次西征他收获颇丰。
金银自不必说,关键是他还买到了一个媳妇。这女子如今是扮作男人待在陈顺才身边,对外陈顺才便说她是抢来的包衣奴才。
多铎王爷领着大军班师回朝,陈顺才便可以跟着返京。一想到能够安安稳稳的过个年他便觉得十分满足。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最后这一段路陈顺才走的十分谨慎。他时刻让媳妇保持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每天起来必定先用泥巴在她脸上抹上几把,确认旁人看不出她的女儿身。
不然莫说是多铎王爷亲领的满洲八旗军,便是恭顺王、怀顺王麾下的藩兵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万一把媳妇掳走奸淫了,陈顺才可没地方哭去。
等到了京师就好了,到时陈顺才把她安置在家中,平日里也不需要她出门,只要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缝衣做饭就好。
陈顺才疲了累了,想过几天安生日子了。
他粗略算了一算,他这十来年积攒的钱财加上这次西征抢来的金银,足足够他和媳妇过完下半辈子。他一定要多生几个儿子,到时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