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我说就干他娘的。官军是什么德行咱弟兄又不是不知道。咱老子就不信这帮瓜怂能跳起来咬住咱的屌。”
刘体纯是坚定的主战派。在他看来,清军八旗的战斗力排在第一,接下来就是顺军、西军。而明军的战斗力仅仅比土匪稍稍强一些,远不能和顺军相比。
即便现在顺军疲惫不堪,但要想战胜明军还是很容易的。
“那个黄德功可不是个等闲之辈。我听说八大王在他手上也吃过好几次败仗。”
袁宗第不疾不徐的说道:“如今的明廷,真正能打的将领也就是两个。一个是高杰,另一个便是黄德功。我们还是不要轻敌的好。”
“嘿嘿,老袁你是不是被鞑子吓破了胆,看谁都是弥勒佛了不管你怎么看,咱老子就是不虚这帮废物官军”
“咳咳。”
见二人就要吵起来,田见秀连忙咳嗽了两声。
“老刘、老袁你们两个都少说两句。明军强不强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们究竟想做什么。”
田见秀稍顿了顿,继续说道:“刚刚登基的小皇帝是崇祯的太子,今年也就是十六岁吧十六岁的娃娃能有什么本事,黄德功会心甘情愿的给他卖命”
“玉峰的意思是”
刘芳亮眼前一亮,声音里充满了渴望。
“我觉得黄德功也就是来做做样子。”
田见秀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他毕竟是明廷的臣子,公然抗旨是不行的。加上有文安之这个文官监督,必须把样子做足,这才会带兵来广东。”
田见秀咽了口吐沫继续道:“但他却绝对不会想和我们打仗。武将和文官不一样,地位如何完全靠手中的军队。且不说黄德功很难在我们身上占到便宜。便是他真的打赢了就赚吗我看未必吧。若是拼了个你死我活,恐怕是明廷和小皇帝最高兴。”
“还是玉峰是明白人”
袁宗第恍然大悟道:“要这么说,黄德功确实没理由率部跟我们死战。”
都说这世上最难测的是人心。
但换个角度考虑,人心其实也是好测的。
只要从利益的角度分析,看看这样做符不符合一个人的利益,便能够大致判断出他的意图。
“当然,若是文安之招降了我们,黄德功也是有一份功劳的,只不过远不如文安之大罢了。所以我觉得黄德功是乐意看到文安之招降成功的。但要让他派出军队真刀真枪的跟我们干,他绝不会同意,一定会找出理由百般搪塞推脱。”
田见秀分析的头头是道,连高桂英都被吸引,主动朝他身边凑来。
“玉峰你继续说下去。”
“所以我们现在其实反而是主动的。只要利用文安之和黄德功之间利益的不同,即可获得最大的好处。”
田见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若是顺军实力足够强大,也不需要靠这种小伎俩攫取利益。
“说来说去,你倒是给个准话啊,我们到底他娘的降明不降明。”
刘体纯可没有太大的耐性,不耐烦的甩了甩手。
“老刘你别急嘛,让我把话说完。”
田见秀淡淡说道:“降明不降明取决于他们开出的条件。如果条件十分优厚,即便是降明也不是不可以。”
“嘿嘿,你可想清楚了,一旦降明你便要给皇帝小儿下跪,这和咱当初推翻明廷暴政的口号完全相反”
“推翻明廷的口号是闯王提出来的,而现在闯王已经死了”
田见秀这下真的被激怒了,也不顾高桂英就在身边,一句话就把刘体纯顶了回去。
“你你们去议吧,咱老子不管了”
刘体纯一甩衣袖,愤然掀帐而出。
第二百五十章 试探博弈(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这个老刘,脾气真是太暴了一些。”
田见秀皱着眉头说道。
高桂英叹道:“这件事我是支持玉峰的。你放手去做吧。”
高桂英在这支顺军残部之中还是颇有些威望的,她既然已经发话,其余人等自然不再多说什么。
“别管将来咱降不降明,都是一起拼杀并肩作战过的老弟兄,这一点不会改变。”
田见秀似乎有预感,这次会有相伴多年的老兄弟离开,故而颇是煽情的说道。
“玉峰,你说这些作甚大伙儿这么多年都一起走过来了。谁要是在这个时候拉杆子单干,还他妈的是个人吗”
袁宗第倒是仗义,第一个站出来响应。
刘芳亮也帮腔道:“是啊玉峰,你放手去做,弟兄们绝对不会拖你后腿。”
“沈督宪,顺贼是何时来到广东的”
广州总督衙门内,文安之沉声问道。
照理说沈犹龙是两广总督,官位品级不在文安之之下,不必要对文安之态度太过谦卑。
可如今他是有求于人,文安之领着黄得功的数万精兵,是得罪不得的。
再说,文安之毕竟是天子钦命的招抚顺贼钦差,沈犹龙便是不给文安之面子也得给当今天子面子。
这叫不看僧面看佛面。
“钦差大人,据本官所知顺贼进入广东已经十余日,还好钦差大人领兵赶至,解了广东燃眉之急啊。”
沈犹龙不着痕迹的送上一记马屁,文安之却是推了推手道:“这都是圣上英明。我们做臣子的更应该鞠躬尽瘁为圣上分忧。”
一番场面话说完接下来就该谈论正题了。
文安之沉吟了片刻道:“按照沈督宪的说法,这顺贼进入广东后并没有烧杀抢掠,也没有攻打城池的意思。看来他们是想和沈督宪修好啊。”
沈犹龙连忙道:“顺贼心里是怎么想的,本官也不知啊。不过本官已经第一时间向朝廷上疏。吾皇圣明,这不就下旨命钦差大人来招抚了吗”
沈犹龙是担心文安之怀疑他和顺军残部之间有什么秘而不宣的协议,毕竟顺军进入广东后秋毫无犯,完全不符合他们的流寇作风。
沈犹龙本人也很疑惑。为了撇清自己他第一时间向朝廷上疏。
要是如此还被怀疑,那他可真是太冤了。
“沈督宪,本官觉得顺贼现在肯定有分歧,正是我们招抚的好时机。本抚这便写一封招降书,叫黄将军派人送到顺军营中去。”
沈犹龙点了点头道:“钦差大人这招试探着实高明,咱们先探探这池水到底有多浑。”
“玉峰,那文安之派人送招降书来了”
袁宗第来到中军大营之中,十分兴奋的说道。
“你果然是料事如神,那文安之先耐不住性子了。”
原来田见秀的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逼着文安之先出手。先出手的那一方会先露出破绽,也会进而变得被动。
“先不急,把招降书拿来,我们看看条件再说。”
袁宗第命人取来招降书,又叫来高桂英、刘芳亮、左光先等主要顺军将领,众人一起来看。
这封招降书并不长,内容也很简单,只说明了朝廷招抚顺军的意愿,至于待遇什么的只字未提。
“这文安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写这么一封空洞无物的招降书来逗我们玩吗”
刘芳亮感到十分不满。
招降若真的有诚意,就该把待遇写在书子里,大伙看过一目了然。
像文安之这样云山雾罩,有哪个敢受降
“我看这文安之是在试探我们呐。”
田见秀淡淡道:“我们一直不主动派人去和谈,就是为了占据主动。现在文安之把一封语焉不详的招降书子送来,就是为了夺回主动。”
“此话怎讲”
袁宗第追问道。
“老袁你想啊。文安之送来这么一份书子,我们肯定不满意。若是性子急一些的,恨不得立刻写下条件,叫人回送回去。如果文安之拿到了条件,不管我们提的是什么,就已经改不了了。”
田见秀不疾不徐的说道。
“嘶”
袁宗第闻言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玉峰真有你的,你要是不说,我还真被姓文的给糊弄了过去。”
其实这其中的道理细细一想并不难理解。
顺军如果主动提出条件,那条件就只能是这些。
而如果是文安之先提出条件,顺军大可以讨价还价。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两次不行,那就三次。
总之,顺军可以不停的磨,磨到文安之不耐烦答应他们的要求。
可现在他们却是完全的被动。
“那怎么办他书子已经送来了,我们总该有所回应吧”
现在顺军内部主降的占据大多数。除了刘体纯等个别将领,大部分人都认为归降明廷比割据一方恢复实力要更稳妥。
眼下已经不是崇祯年间了,鞑子已经打下来大半个北方,眼看着就要鼎定天下,如果明廷覆灭了,覆巢之下难有完卵,顺军被鞑子剿灭也是迟早的事情。
一开始大伙儿看不太清,但现在却是都明白了。别管明廷之前与顺军的嫌隙有多深,现在都不是闹脾气的时候。
“回应,当然要回应”
田见秀眉毛一挑道:“既然文安之逼着我们先表态,那我们就成全他。不过这一次我们要把条件定的高一些,让文安之难以接受。”
“什么条件”
“封王”
很快田见秀便写了一封回信,并叫送招降书的士兵带回去给文安之看。
文安之在看到这份回信后放声大笑了好一阵才停下来。
“沈督宪也来看看吧。”
文安之将回信随手递给了沈犹龙。
沈犹龙此刻心中十分好奇,是什么内容让一向沉稳有加的钦差大人失态大笑。
他接过书信展开来看,越看面色越难看。
“荒唐,真是荒唐这些顺贼竟然如此厚颜无耻。”
沈犹龙慨然道:“大明自立国以来何时在臣子生前封过异姓王,这不是欺人太甚吗钦差大人一定不能够答应”
第二百五十一章 决裂(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沈犹龙本就看不起这些顺贼,这次他们竟然提出这么无理的要求,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天子一定不会答应这种无理要求的,钦差大人也不会答应
“沈督宪莫要动气。本官肯定不会答应他们封王的要求的。他们漫天要价,我们就地还钱就是。”
文安之也冷静了下来,开始安抚沈犹龙。
“还是钦差大人宽宏大量,要是本官恐怕就此拒绝招抚,直接发兵去剿。”
沈犹龙此刻有黄得功的数万精兵撑腰,腰杆子顿时硬了起来,全然忘记在文安之率兵来广东前自己那惊慌失措的模样。
“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兵戎相见的好。”
经过一番试探文安之已经基本确定对方也不想打仗。
既然如此,就具备了坐下来好好谈的可能性。
文安之知道这种深层次的谈判必须是面对面的,而不能靠书信传递。
是以他准备安排一场宴会,请顺军主要将领来赴宴。
文安之在把这个想法告诉沈犹龙后,两广总督十分惊讶。
“顺贼十分奸诈,他们肯答应来赴宴吗”
“当然不是来广州城中赴宴了。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中间地带,在野外共赴宴席。”
文安之淡淡说道。
“钦差大人请三思啊”
这下沈犹龙十分激动,连声劝阻道:“若在野外,万一顺贼突然发难,可该如何是好”
文安之面色一板道:“本官有数万精兵扈从,有何惧也方才沈督宪不是还说要发兵剿贼的吗现在怎么连在野外赴宴都不敢了”
被文安之这么一激,沈犹龙直是说不出话来,更是臊的面色通红。
“但听钦差大人吩咐。”
在这种事情的决策上沈犹龙是不具备话语权的。
“本官倒要看看,顺贼会如何应对”
文安之轻捋胡须毅然道。
“玉峰,文安之又派人送信来了。这次他要邀请我们赴宴”
袁宗第对和谈的事情很关注,有了消息第一时间就跑来告知田见秀。
虽然大伙儿嘴上不说,但俨然已经把田见秀奉为这支顺军残部的头领。
毕竟大伙儿多是粗莽的武夫,像田见秀这样文武双全的确实不多。
“哦”
田见秀也感到有些惊讶。
文安之的这个举动一反朝廷常态啊。
以往各地督抚也曾对农民军进行过招抚。
但无一例外的,朝廷官员从一开始就保持了高傲的姿态。
别管是总督还是巡抚都是封疆大吏,自然不会屈尊和义军首领在宴会上和谈。
文安之这算是开了先例了。
田见秀接过信来看了片刻笑道:“这个文安之倒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