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老七射箭的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只见他弓拉如满月,箭射似流星。

    只是在射出的时候刻意的偏了一偏。

    就是这一偏,使得射出的羽箭出现了偏差,将将射到了一名海寇几步外的地方。

    那海寇本在和同伴聊着什么,见一箭矢射在他附近本能的跳了起来。

    “抄家伙”

    一众海寇纷纷拔出刀来,警觉的环视四周。

    “冯头儿现在咱该怎么办”

    周二狗觉得越来越有意思了,搓着手问道。

    “蠢货,当然是出去表明身份了”

    “哎呦,冯头儿真是英明”

    周二狗顺势送上一记马屁。

    冯老七翻了一记白眼,拔刀出鞘走出几步。

    “尔等何人,为何在此鬼鬼祟祟”

    冯老七这一声喝的力道十足,十几名海寇纷纷朝这边扭过头来。

    “方才是你射的箭活的不耐烦了吗”

    海寇们本就是一群桀骜不驯之徒,自然不给冯老七什么好脸色看。

    冯老七早有准备,冷哼一声道:“某乃是这铁石墩的甲长,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擅闯此地”

    他一口质问的语气,端是抖了一把威风。

    “你是这墩堡的甲长”

    方才那恶狠狠的海寇态度不由得一软。

    “怎么你们不是本地人竟然连本甲长都不知道”

    既然做戏就要把戏做足。

    冯老七瞪圆双眼道。

    那伙儿海寇低声交谈了一番,最终由一人出面回应道:“我们要进京见皇帝,你们能带路吗”

    冯老七心中冷笑。

    真是一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化外之民,整日在海上飘着,海风把脑袋吹傻了吗

    大清皇帝如今住在紫禁城里,是他们一群低贱的海寇想见就能见的

    “你们想见圣上哈哈哈”

    冯老七放声大笑道:“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样子,就你们这样子还想见圣上。”

    那为首的海寇皱眉道:“怎么,有何不妥吗”

    冯老七嘿了一声道:“当然不妥,且不说你们即便进京也进不到紫禁城,便是你们能见到当今圣上,恐怕也办不成事。谁不知道当今圣上年幼,一切政事都是摄政王在处理。你们若真有要事倒不如去睿亲王府”

    冯老七说完这番话给一众海寇留下时间思考,攥着刀柄的右手却是一刻也没有放松。

    若这些海寇真的冥顽不灵,他已经做好了搏杀的准备。

    “你能派人带我们进京吗”

    那为首海寇沉声问道。

    冯老七闻言大喜。

    不过他却不能表现出来,不然就露馅了。

    他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皱眉道:“我们是官兵,必须戍守此地。”

    “实不相瞒我们是登莱的海寇,此番前来是想获得朝廷的诏安,为朝廷做事。”

    那为首海寇毫不犹豫的说道。

    冯老七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你们是海寇还是登莱的那你们来北直隶作甚。即便朝廷诏安了你们,你们也还是不能在山东沿海上岸啊。”

    “现在是不行,但大清夺取山东后就可以了。”

    那为首海寇稍顿了顿道:“谁人不知大清有鼎定天下之志,不会甘心和残明朝廷共享天下。既然如此,那清军夺取山东是迟早的事。我们提前投效也是想多挣些功劳。”

    这话已经说的白的不能再白了。冯老七若是继续装下去就没意思了。

    他做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点了点头:“你说的倒也有些道理。不过你怎么肯定朝廷会重用你们我又为什么要帮你”

    “很简单。大清八旗威震天下,可却缺少水师。我们可以弥补这一点。你若是帮我们,到时一定可以受到朝廷封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身不由己

    天气越来越暖了。

    时值正午,陈顺才陪着二丫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有些粗粝的右手在二丫隆起的肚子上抚摸了一阵。

    “你说这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此刻的陈顺才就像一个孩子,咧着嘴傻笑。

    “夫君是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二丫抿着嘴唇低声道。

    “啊我啊,我都喜欢。男孩女孩我都喜欢”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陈顺才打心里希望二丫怀的是个男孩,这样他老陈家便有后了。

    虽然他不是什么达官显贵,但也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够在这世间留有血脉。

    “夫君你说谎。你一定是希望要个男孩。”

    二丫将身子靠在陈顺才肩上,半是撒娇的说道。

    “嘿嘿,反正咱还有大把时间,你若是怀了女孩咱再要个便是。我就不信,还一直生不出儿子来。”

    陈顺才现在无比珍惜和二丫在一起的时光,自从娶了二丫后感觉整个人都有了奔头。

    若是再有个儿子啧啧,他都不敢想

    “夫君,你不要再去打仗了好不好,我们靠着存银开一个小铺子做些小生意也能活的很好啊。”

    二丫不经意间说到了陈顺才的痛处。

    他是旗人,哪怕是汉军旗人,也是旗人呐。

    旗人就是为了打仗而生的,若是不打仗那还算是哪门子的旗人

    陈顺才咽了一口吐沫道:“二丫,我也不想打仗啊。可是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咱既然是汉军旗人,就得听从号令。主子若是说要打,咱就得打”

    “帮着鞑子打自己人吗”

    二丫皱眉问道。

    “嘘”

    陈顺才连忙捂住二丫的嘴。

    “都给你说了多少次了,这个词不要再说了这也就是在家里,万一被别人听到可是要惹大麻烦的。”

    陈顺才被吓得着实不浅。

    “你现在不是一个人,要多为孩子考虑。”

    “唔,我知道了。”

    二丫不想和陈顺才再争,嘤声道。

    “如果你一定要去打仗,也要小心一些。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机灵一点不要冲在最前面。我可不希望孩子一出生就没了爹。”

    陈顺才也不嫌二丫的话不吉利,只巴巴的傻笑道:“知道了,知道了,便是为了你和孩子我也不舍得死啊。”

    便在二人调笑时,院门突然响了几声。

    陈顺才皱了皱眉,心道这大晌午的会有谁来。

    “我去看看,你待在这儿别动,有啥事等我回来再说,别动了胎气。”

    悉心嘱咐了二丫一番,陈顺才起身朝前院走去。

    来到大门前打开门闩,只见门外站着的却是和他同一个牛录的刘良民。

    见刘良民面色不好,陈顺才本能的觉得没有好事。

    他咽了口吐沫,挤出一抹笑容道:“咋的了这是,看你眉毛都快拧到一起了。”

    “陈大哥,我刚刚接到命令,三日后在城南小校场集合,说是摄政王要举兵伐明,咱们汉军镶红旗也被抽调了。”

    “啥”

    陈顺才的面色霎时变得惨白,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两步。

    “你是在开玩笑吧”

    “这都什么时候了,我哪还有心思开玩笑啊。”

    刘良民撇了撇嘴道:“陈大哥,我估计你也马上就会接到命令。我是想着提前给你送个信,这样你也好给嫂子交代一番。”

    刘良民犹豫了片刻道:“得了,我也不打搅你了,陈大哥保重。”

    说罢,却是扭头走了。

    陈顺才呆呆的站在大门前,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直到刘良民的身影消失在街角,陈顺才这才恨恨的一跺脚。

    他不甘心,他不甘心啊

    老天爷似乎是成心和他作对。

    他好不容易娶了个媳妇,媳妇也争气怀了他的种。

    他正想着好日子来了,将来每天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谁知却听到了这个噩耗。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陈顺才就像是一个赌徒。

    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他当然想去赌,哪怕因此会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

    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若是赌输了不过是丢掉一条贱命罢了。若是赌赢了,他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可他现在有了女人,有了孩子,有了幸福,他不想再去赌了。

    因为一旦赌输,他所拥有的这一切都会瞬间失去。

    而即便赌赢了,他所能获得的也不过是多一些的银子罢了。

    这场赌博不划算。

    可他知道不去打仗是不可能的。

    摄政王铁了心要灭掉残明小朝廷,汉军旗和绿营兵肯定是要冲杀在最前面的。陈顺才是旗人,所以他是无论如何跑不掉的。

    只是陈顺才不知该怎么向二丫解释这件事。

    明说吗

    那样二丫肯定会很伤心。

    可若是瞒着二丫,也只能瞒的了一时。

    陈顺才感到痛苦极了,仰天长啸了一声。

    当他把自己即将随军出征,南下伐明的消息告诉二丫后,如他所料二丫沉默了。

    过了良久二丫才拉着他的小臂道:“我们跑吧,不吃那铁杆庄稼了,我们离开北京。”

    陈顺才被吓了一跳。

    他本能的跳了起来,挥手道:“你说什么胡话呢。朝廷刚刚颁布了逃人法,被抓到的包衣奴才都会被用酷刑处死。我可是旗人,若是背叛朝廷,受到的处罚只会更重,怕是连个全尸都留不下。最重要的是,我怕连累到你啊。”

    他顿了顿,继而接道:“再说我们能跑到哪儿去呢你现在又有身孕,我们根本就走不远的。与其被追回去处死,我倒愿意上战场搏一搏。”

    二丫紧紧咬着嘴唇道:“可若是有什么意外呢。你叫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办”

    “不会的,我的命大着呢。这十好几年过去了,我身上大伤小伤无数,可就是没有丢掉性命。”

    陈顺才宽慰二丫道:“你放心好了,我向你保证一定能够活着回来。”

    陈顺才的运气确实很不错。可运气这个东西,天知道什么时候就用完了。

    但他在二丫面前一定得表现出一副轻松淡然胸有成竹的样子。

    “这次朝廷大举伐明,若是顺利几个月就能取胜,说不准我还能赶在你生产前回来呢。”

    

第二百六十七章 兵分三路,大举伐明

    清顺治二年明弘业元年三月初三,豫亲王多铎奉摄政王多尔衮令旨统领十数万大军兵分三路大举伐明。

    一路是由孔有德、耿仲明统领的天佑军,从京师出发,经通州、武清、天津往沧州方向进发。

    另一路的统帅是勒克德浑。他统领的多是汉军八旗、蒙古八旗,以及数量最多的绿营军。这一路军队从京师出发后过房山、涿州、保定、冀州、往清河方向杀去。

    最后一路大军由多铎亲自统领,全部是满洲八旗精锐,包括了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的一部分,以及正红旗、镶红旗的大部。除了顺治皇帝亲领的两黄旗没有加入,其他六旗都参与了进来。当然其中有一部分牛录被阿济格分走,但总的来说多铎手上还是有三四万的满洲八旗精锐的。这一路军队出了京师后走的是固安、雄县、河间、阜城的路线。

    明眼人都能看出,清军是想从三个方向同时对山东发动猛攻。

    孔有德、耿仲明统领的天佑军目标直指乐陵、海丰。

    而勒克德浑则要对临清州动手。

    至于多铎自然要啃最硬的骨头德州

    这次清军可谓是倾巢而出,因为他们等不了了。

    时间拖得越久,他们的负担便越重。

    收编了大量绿营军后就意味多了十来万张嘴。这么多人每天消耗的粮食是惊人的,以北方现有的存粮和粮食产量完全不足以支持。

    多尔衮也是绞尽了脑汁,通过晋商的渠道弄到了一笔数量不小的军粮,但也只能支持一时。如果入夏之前清军不能打下山东控制运河,军队就将面临断粮的窘境。

    阿济格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虽然他可以通过压榨漠北蒙古各部弄些马肉吃,但这玩意也不能天天吃啊。所以多尔衮也给阿济格下了令旨,命他择机攻打湖广。

    湖广是天下粮仓,若能打下来比夺取山东的意义还要大。

    多尔衮决定双管齐下,只要有一方有所斩获,清军就将占据优势,从而滚雪球似的把优势扩展的越来越大。

    “陛下,东虏已经出兵山东了,看样子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啊。”

    南京紫禁城暖阁内,兵部尚书路振飞忧心忡忡的说道。

    有些尴尬的是清军出兵的情报不是兵部塘报最先刊载,而是内厂军情司得到的。

    得到这一消息后,军情司通过自己的渠道将消息传递到了南京,朱慈烺也得以掌握了第一手的军情。

    “本兵莫急,这些都在朕的预料之中。”

    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