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注入的生力军使得清军的势头一振,也已经有云梯搭在了临清的城墙上。
“放滚木、礌石,快”
战场之上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疏忽、松懈。
每一个失误都是致命的。
高杰与李成栋拼命嘶喊着,指挥麾下将士作战。
巨大的滚木、礌石被士兵们搬起,举过垛口扔了下去。
顺着云梯往上爬的汉军旗兵纷纷被砸中痛呼一声摔下梯去。
明军将准备工作做得很足,故而整个防御战中没有出现断点。滚木、礌石被源源不断的扔下城去,汉军旗兵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可石廷柱似乎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必须要拿下此城。
便是汉军旗兵攻城受挫他也没有鸣金收兵的意思,反而向战场投入了更多的兵力。
“放夜叉擂、狼牙拍”
面对数量更多的清兵,高杰等将祭出了大型守城器械。
不管是夜叉擂还是狼牙拍,都是靠城头之上的士兵操纵。
使用的时候将其刚刚抬起再猛的砸下去,不光是人便是云梯都会被拍的粉碎,其威力十分可怖。
清军士兵显然没有想到明军还有这么可怕的守城器械,一时有些发懵。
不过好在第一架冲车已经被推到城下,冲着临清城门开始猛撞。
巨大的攻城锤每撞击一下城门就会随之颤动。
尽管明军在城门之后堵了不少巨石,可所有人的心还是提到了嗓子眼。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因为滚木礌石已经基本用完,高杰命人拆卸靠近城门普通宅子的石料朝城下砸去。
这些石料的重量比一般的礌石更重,体积也更大,一块砸下去就将冲车的挡板护板砸了个稀巴烂。
没有了挡板防护,躲在冲车下的清军便都成了靶子。
明军一泼箭雨下来清兵纷纷哭爹喊娘。
石廷柱面色铁青,攥紧的拳头上青筋都爆了出来。
他实在没有想到临清的明军战斗力也会如此强悍,他们不是把主力精锐都集中到德州去了吗
“投石机准备”
石廷柱忍无可忍决定祭出杀招。
此先清军赶制了十几台投石机。
虽然在突破壕沟时损伤了几台,但还是有八九台的。
这玩意可是攻城利器,可以有效的压制城头明军,给攻城的士兵赢得时间。
八旗汉军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很快投石机便被摆好位置调整仰角对准城头。
“抛射”
石廷柱一声令下,士兵们催动压杆绞盘,巨大的石块被抛射而出径直朝城头飞去。
“陛下小心”
一名侍卫眼疾手快将朱慈烺扑倒在地,而片刻之后一块磨盘大小的石头径直砸在了朱慈烺原先站的位置。
朱慈烺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投石机很难控制投射的准确性,故而方才那下清军肯定不是瞄着他投射的。
只不过石块歪打正着朝着朱慈烺飞来。
若朱慈烺方才真的被砸中那整个战场的局势甚至是明清对决的大局恐怕都要随之改变。
好险,真的好险啊
“陛下,请恕臣犯驾之罪。”
事后那侍卫连忙跪倒请罪。
朱慈烺却是亲手把他扶起。
“汝何罪之有非但无罪,反而有功,汝救驾及时,朕必予重赏。”
“多谢陛下”
高杰和李成栋显然也发现了这一变故,纷纷赶来这边。
“陛下无碍吧”
高杰战战兢兢的问道。
方才若是朱慈烺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的罪名便是背定了。
“还请陛下移驾行宫,此地十分凶险,陛下不宜犯陷呐。”
吃了一次亏,高杰自然不想再吃第二次。
他冲朱慈烺抱了抱拳劝谏道。
谁料朱慈烺却是摇了摇头道:“高卿不必再说了,将士们在城头拼命,朕岂能躲在行宫里再说,若是这临清真被攻下来,朕便是躲在行宫里又能躲过去吗朕要与将士们一起战斗”
高杰听罢差点晕死过去。
这位皇帝陛下还真是个性格执拗的主啊。
天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高杰还能说什么
他毕竟是臣,自然应该遵旨行事。
无奈之下高杰只得拨出一百个亲兵,冲他们吩咐道:“你们一定要保护好陛下周全”
第二百八十章 连老天都哭了!(第二更!)
“疯了,明贼都疯了”
石廷柱瞪圆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通常情况下投石机在一轮抛射后守军都会狼狈不堪,此时正是攻城方的机会。
只要抓住这个机会有小股士兵攀上城头,和城头守军进行肉搏,就会给城下士兵赢得更多的时间。
随着源源不断的士兵涌上城头,攻守之势就会发生转变。
战场之上任何一个细小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走势。
把握住机会便等于赢了一半。
可今日的情况完全不像石廷柱设想的那样啊。
明军不但没有慌乱,反而表现的极为愤怒,似是要急于雪耻复仇一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却是不知道方才投石机抛射而出的一枚巨石差点砸中了大明皇帝。
明军士兵们感到无比愤怒,这才会开始一波波如浪潮般的反击。
这是一支让石廷柱感到十分陌生的明军。
抛开他们的战斗力且不谈,其意志力实在太坚定了。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个时候石廷柱绝对不能选择放弃。不然之前做出的所有努力就都白费了,死掉的士兵也都白死了。
“继续攻城,先攻上城头的赏银千两,连升三级”
太可怕了
陈顺才从尸体堆里爬了出来,牙齿还在打颤。
方才一个时辰发生的绝对是他这辈子以来经历的最恐怖的事情。
大炮轰射,石块纷飞,箭矢如羽,到处都是死人,到处都是哀嚎,整个战场就像一座屠宰场一般。
陈顺才靠着装死才躲过一劫。
这也是他的拿手好戏了,在以前就经常使用。
靠着这门独家绝技他一次次的化险为夷。
这一次他装起死来十分容易,因为到处都是死人,随便往地上一倒闭上眼就不会有人怀疑。
只要蒙混过关,陈顺才便可以找机会归队。
这种时候根本不会有人注意零散的兵卒。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经历了一整日的猛攻,清军还是没有对临清城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石廷柱无奈之下下令鸣金收兵。
陈顺才看准时机一个骨碌翻起身来,半弓着腰朝拖拖拉拉的队伍跑去。
他依稀可以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有些是自己牛录的,有些是别人牛录的。有些是还不错的朋友,有些只有一面之缘。
虽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失望、屈辱、茫然,但陈顺才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不管怎么说,陈顺才总算活着回来了。
活着就好啊。
现在他已经有了二丫,二丫也有了身孕,他是要当爹的人了。
这种时候怎么能战死在外
好日子已经在向他招手,陈顺才绝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汉军旗的损失没有绿营严重,但也死了不少人。
牛录章京们在清点自己的兵员,人数缺额太严重的则会被打散分补到其他牛录中。
陈顺才所在的这个牛录还算好,只损失了大概三成的兵员,不需要拆散。
他三两步走到土旮旯旁一屁股坐倒在地捏着牛皮囊把水灌入口中。
“陈大哥”
陈顺才顺着声音望过去,见是刘良民不由得一喜。
“良民,你没事啊,真是太好了。”
在这个牛录里陈顺才和刘良民的关系最好,二人有十几年的交情。
看到刘良民没事陈顺才便放心了。
刘良民走到陈顺才近前,低声道:“还不是用陈大哥你教我的那招。要不是装死我现在早就做了孤魂野鬼了。”
“哈哈,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陈顺才已是下定决心,不管局势怎样他都要装死。
若是清军一路强势拿下临清自然最好,他也不眼红先冲进城的士兵。如若清军败了至少还能保住一条性命。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而如果死了一切就都完了。
“陈大哥,你说这个仗得打到什么时候啊。”
刘良民苦着一张脸叹道:“本以为进了关用不了多久大清就能坐稳江山。可现在看不是这么简单啊。”
据传言明廷吸纳了顺军残部,实力大涨。现在除了偏居四川一地的张献忠,天下这盘棋基本上就是明和清来下。
可通过这次临清大战,刘良民发现他印象中温顺如羊羔的明军突然变强了许多。
“这个啊,可不太好说。”
陈顺才十分无奈的摇了摇头。
对于将领来说肯定是希望有仗打,这样可以不断积累军功得高官厚禄。
可普通士兵就不是这么想了。
他们抢来的金银已经足够一辈子花了,只想着安心拿着铁杆庄稼过活,而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替别人卖命。
“走一步算一步吧。”
可悲的是,他们这样的普通士兵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服从于军将主子的安排,最多也就是在战场上装装死,苟全一条性命。
“你说豫亲王那边打的怎么样了上一次德州大战咱可是见识过,那城池真是高大坚固,难打的很。”
空闲的工夫,刘良民有一搭无一搭的闲扯着。
“德州那边上一次是因为咱没有攻城利器。这一次豫亲王可是推着十几门红衣大炮去的。大炮齐射之下还不得把德州的城门楼子都给炸平了”
陈顺才对红衣大炮的威力很有信心,攻打太原时他曾经亲眼看到红衣大炮把太原城头的墙垛炸为齑粉,城门更是如同一张薄纸似的一轰就烂。
德州城再坚固能比太原还坚固,能比潼关还坚固
何况豫亲王统领的可是真满洲勇士啊。
恐怕现在他们已经攻入德州了吧
德州的情况并不比临清好多少。
在多铎的严令下,清军好不容易突破了战壕防线,将红衣大炮推到了城下。
他们正准备点火开炮教训一番嚣张的明贼,却赶上了电闪雷鸣天降暴雨。
这真是太不赶巧了
火铳、火炮最怕的就是下雨天,一下雨引子燃不起铅弹自然无法射出。
十几门红衣大炮全部哑火让多铎气的直跳脚。
可是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总不能咒骂一番老天吧
无奈之下多铎只得下令鸣金收兵,从长计议。
这场仗怕是要打很久啊。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吹出来的名将(第一更!)
清军的鸣金收兵使得临清城中的明军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
虽说清军并没有直接威胁到城头,但几次投石机抛出的石块还是把高杰等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尤其是其中一块石头差点砸到了天子。
若是大明皇帝陛下真的被砸到丧命,高杰怕是万死难赎其罪了。
事后他越想越怕,便带着一帮将领哭谏,请求天子无论如何要移驾行宫。
朱慈烺微微感到一些惊讶。
要知道,哭谏一般是文官的路数。大小九卿、科道言官最是精通此道。想不到高杰这样的武将竟然也学会了。
不过细细想一想高杰等人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战场之上凶险万分,朱慈烺待在那里明军就必须分出人手来保护他。
而且有些突发情况是让人猝不及防的。就比如那次清军投石机抛出的石块,若是再错位一些朱慈烺怕真要出事。
人是不能一直相信运气的。
哪怕是皇帝。
朱慈烺比任何人都清楚,什么天子受命于天都是唬人的鬼话。他与其他普通人一样受了伤会流血,自然也可能会死亡。
若是在战场上因为意外而死,那对于整个大明朝来说绝对是一场天崩地裂。
好不容易趋于稳定的朝堂肯定又会变得风起云涌,各路势力站队支持藩王,内耗不止血流成河
光是想一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朱慈烺当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前世的历史已经说明,要想对抗满清必须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天子,说一二二的朝廷。
朱慈烺也在反思自己,他的一时头脑发热可能会带给大明灾难。
当然,鼓舞士气的效果已经达到。接下来的时间朱慈烺大可以在行宫坐镇。
这样更为安全,也有利于明军的发挥,使得他们不必为了保护朱慈烺而分神。
其实只要朱慈烺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