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节也被他列为仅次于巴县的重要城池,派驻重兵把守。

    陛下把川事托付于他,他自然是要竭尽所能的做好,每走一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在文安之看来张献忠对于川东并不是势在必得的。这便给了他稳固防守的时间。

    一方面文安之命令麾下士兵积极训练,另一方面他又让百姓开垦荒地积极恢复生产。

    四川这几年确实太乱了些。张献忠入川之后和明军几番争夺,百姓们不是被西军抓去做夫子,就是被官军抓去做辅兵,以至于青壮损失严重。

    川东这一代的百姓见到军队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跑到大山里面藏起来,等到军队过境之后才出来重新生活。

    文安之率领军队刚刚抵达重庆府时就经历了如此尴尬的局面。

    他花了很长时间才让当地百姓相信官军并不是要强行抓他们壮丁的。

    有了信任许多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文安之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川东推行军屯,也就是太祖皇帝在大明立国时推行的军户制度。

    这种制度利于战时的集中分配,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军户们没有太多的积极性。

    反正干多干少都是一个样,那还不如偷懒休息呢。

    另一种方式就是民屯。

    民屯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土地分给百姓去种,但土地的所有权还是官府,每年百姓要给官府缴纳相当一部分的粮食。

    还有一种是鼓励百姓去开垦荒地,开垦到的荒地自然全部属于百姓。

    文安之选择将两者结合起来推行。

    其中开垦荒地所占的比重较大,这样有利于调动农户的积极性。

    即便是那些分配给农户租种的上等田亩,文安之也尽量的减租减息,使得百姓们能多落下一些口粮。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陛下特地嘱咐他的,文安之时时刻刻记在心中。

    当然除了屯田之外,文安之还要负责处理好旧明军与刚刚归顺不久顺军的关系。

    有些矛盾是难以轻易化解的。

    尤其是官军和顺军之间的偏见,没有个一年半载很难消弭。

    文安之采取的办法是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防区,尽量不让他们相见。

    譬如刘芳亮、袁宗第就被派去了夔州府驻防。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并肩作战使得双方获得信任,这个只能等张献忠主动来攻了。

    眼下川东明军还是应以固守为主,等到拥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再配合川南土司和云南的沐国公对张献忠进行夹击。

    文安之很重视水师的组建,他在重庆铜锣峡、夔州奉节都组建了一支水师。水师的规模并不大,但很有用,相较于原明军的水师更为灵活。

    除了这些文安之给川东明军带来最大的变化恐怕就是精神上的了。

    在文安之来之前,明军中大部分士兵的心态就是得过且过,能混一天是一天。

    反正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说不定哪天就见不到升起的太阳了,还不如及时行乐来的畅快。

    可文安之来到四川后,给这些旧军士兵灌输了新军尤其是神策军的一套思想。

    这套思想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天子亲自提出的,文安之因为是天子近臣这才能有所了解。

    配合这套思想的自然是崭新的奖惩机制。

    文安之改变了旧军队中那种将领动辄打骂士兵,压迫士兵喝兵血的情况。

    普通士兵们渐渐发觉在文安之的治下他们不再是军官的奴仆,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他们若是训练、表现优异也会受到奖赏,军官给出奖励时丝毫不含糊。

    他们觉得生活有了奔头,便渐渐的改掉了以往那种惫懒的作风,整只军队的风气为之一振。

    更让他们感到欣喜的是,巡抚大人在军队中引入了文艺队。

    据说这文艺队是当今陛下钦点成立的,最先只在神策军中表演,后来其他一些军队也争相效仿成立。

    可川东明军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也能等来这一天。

    文艺队的队员都是从川东当地招募的,经过巡抚大人从山东带来的文艺兵的培训,渐渐开始排演一些难度较低的戏。

    当然,他们排演的戏一般都是抗击东虏的。但巡抚大人为了适应四川局势的需要,亦命人开始排演一些张献忠暴戾凶残的戏。

    士兵们看的津津有味,同时对献贼的仇恨也在不知不觉中增添了几分。

    此前他们只是听说张献忠凶残,可现在亲眼看过几出戏后那种感觉却是完全不同的。

    吃过晚饭后士兵们也会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听说那个张献忠是个天阉,所以虽然妻妾成群却是一直无子。估计啊是老天爷看他恶事做的多了,特地惩罚他呢。”

    “谁说不是啊,人们都说献贼能防小儿夜啼呢。”

    “这献贼当初拿下成都后,把蜀王府屠了个干净。蜀王一脉尽数被屠尽,惨呐”

    “不过,我听说献贼的几个义子倒是颇有些才干。将来朝廷若是能够将其招安也是不错呢。”

    “难啊,献贼不死朝廷是不会招安他们的。你可别忘了大明天子的祖坟就是献贼扒的。”

    “那又怎样,闯贼不还把烈皇逼死了吗,当今圣上不还是招安了他们吗”

    “嘘,你这个嘴上没把门的,小点声若是让人听到还不知道会怎么嚼舌头呢。你别忘了,咱重庆府就有不少你口中的闯贼小心祸从口出”

    气氛一下变得沉默起来。

    过了良久其中一人才起身拍了拍屁股:“说这些作甚,我们看我们的戏,看完回去早些睡觉。明日一早还得操练呢。”

    “对,对早些回去休息。现在巡抚大人下令三日一操,休息不够还真是撑不住”

    

第三百零一章 万县百姓有活路了(第一更!)

    随着一声鸡鸣,陈老实揉了揉眼睛,从床上一骨碌爬了起来。

    万县的清晨有些冷,陈老实将衣裳穿好,用冷水洗了把脸,整个人顿时清醒了不少。

    这一代有不少无主荒地,官府说了,谁开垦了就算谁的。

    陈老实心道这么好的机会一定不能错过,一定要多垦几亩地出来。

    要是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还好他从官府那里借来了一头牛。这可是解决了大问题,牛犁地的速度可比人快多了。

    陈老实今年四十三了,却还是孑然一人讨不到媳妇。

    他常常暗骂这天杀的世道不给人活路。西军和官军围着万县一通乱战,你来我往谁也不肯善罢甘休。年轻人能跑的都跑了,陈老实也跑了。

    可后来他的一个同乡找到他说西贼被官军赶跑了。如今的川东是新任的四川巡抚文安之在主持事务。

    文巡抚那可是个大善人呐。不但不抓壮丁,还鼓励百姓屯垦。谁开垦了荒地那块地就算谁。要是实在不愿意去开垦荒地呢也行,可以直接从官府那里租种上等的农田,官府呢也会减租减息。

    一开始陈老实是不信的。这天底下哪会有这种好事

    别的就不说了,官府不就是靠收税过活的吗哪有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道理

    可他那小老乡却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说的都是真的,他已经开垦出了两亩荒地,另外租了一亩上等农田。

    那小老乡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终于说的陈老实有些动心了。

    他心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传的这么邪乎自己总该去亲眼瞧一瞧。

    抱着看热闹的心态,陈老实跟着小老乡回到了万县。

    不看不知道,一看却是吓了一跳。

    只见万县城外的农田里有不少正在挥汗如雨种地的农户。

    其中的不少人陈老实都很眼熟,有的还能叫出名字。

    真的回来了,真的都回来了啊

    陈老实老泪纵横,不争气的哭了。

    从那一刻起他便发誓要好好干,垦出几亩属于自己的地。

    这也就是赶上了好时候啊。

    若在太平年景,一亩上等的田地怎么也得十几两银子,关键根本不会有人卖。

    不到万不得已活不下去了,谁会去卖地那可是败家子才会去做的事情啊

    不管是地主还是一般的农户,把地看的比身家性命都重要。

    但凡有个几亩地,都要精心翻种着好留给子孙后代。

    哪个舍得卖

    乱世好啊,乱世给了他开垦耕种的机会。

    有了这些地陈老实便有了奔头。

    第一年的收成不会太好,但施过一年肥后第二年、第三年再种庄稼收成就会好很多了。

    陈老实在心中暗暗发誓,三年最多用三年的时间,他一定要攒钱买下一头属于自己的牛。

    这样便不必再借官府的牛了。

    毕竟官府的牛只是供开垦荒地用的,开垦出来后若再借用就得付钱了。

    暂时没钱也可以,那就欠着,等到庄稼收了拿来抵。

    陈老实不想一直欠官府钱,所以牛是一定要买的,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地已经被翻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深耕一遍。

    陈老实出了屋从牛棚里把牛牵来,一边吃着干巴巴的蒸饼子一边往出走。

    见到小老乡四蛋,他微微一笑打起了招呼:“蛋娃,你这是要往哪里去哇。”

    “陈老叔,你还不知道吗官府要给咱发种子啦,大伙儿都往城里赶呢,你要不要也去”

    陈老实听的一愣,发种子还有这等好事

    “这不会是假的吧”

    “假什么啊,大伙儿都去了,我也得赶快去,怕是去的晚了就赶不上了。”

    说罢四蛋就要拔腿赶路。

    “哎,你等等我”

    陈老实咽了口吐沫:“我先把牛拴回去。”

    说罢快步朝牛棚走去。

    待把牛拴好,他这才一路小跑追上四蛋,气喘吁吁的问道:“蛋娃,官府为啥突然变得这么好啊。”

    直到现在陈老实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以往官府给人的印象都是凶巴巴的,不纳粮就铁链子一锁带到衙门里打板子。

    那竹笋炒肉的滋味可不好受啊。裤子一扒,毛竹大板打在腚片子上真是钻心的痛。

    陈老实就曾经吃过一顿板子,真是不想试第二次了。

    “嘿嘿,这个我也说不清。但肯定是和文巡抚有关。文巡抚一来川东,官府待咱们和气了不少呢。”

    “哎,巡抚大人真是活菩萨啊。”

    陈老实跟着赞颂了两句,喉结上下耸动道:“就是不知道这次能分到多少种子。”

    见陈老实一副财迷的样子,四蛋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个呀可说不太好。不过呢你那两亩地的应该是够种。”

    “那太好了”

    陈老实激动的攥紧了拳头,双眼都冒出了精光。

    也不怪他激动。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种子可是很重要的一种物资。

    普通农户家便是日子过得再紧巴,也得留出一些粮食做种子。不然来年拿什么来播种

    若是连种子也吃了,当下的饥算是挨过去了,可来年咋办

    全家喝西北风去吗

    陈老实手里自然是没有种子的。

    他原本想着去买一些,即便是赊账也好啊。可现在既然官府愿意发种子给大家,他当然不愿意再去花一笔冤枉钱。

    和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普通百姓一样,陈老实精打细算,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万县县城并不大,陈老实和四蛋相继进了城,跟着人流往县衙的方向涌去。

    人潮汹涌,肩擦着肩,脚踢着脚。除了过年逛庙会那几天陈老实还没见县城这么热闹过。

    好不容易挪到县衙门口陈老实却被挡着什么也看不见。

    至于四蛋就更不用说了,两眼一抹黑。

    陈老实又气又恼,四蛋却是眼珠子一转道:“陈老叔,你把我举起来哇。”

    陈老实心道对哇,把这小娃举起来不就能看到了吗

    他二话不说奋力把四蛋举了起来。

    四蛋一下子能看清眼前的景象了。

    只见衙门口,几名衙役正在挨个给农户分发种子。那一袋袋的种子装的鼓鼓囊囊的,将衙门口的空地占满了,看这模样便是今日来的所有人都分到了还有富余。

    

第三百零二章 这波不亏(第二更!)

    “不要挤,不要挤人人有份,每个人都能分到”

    尽管衙役们声嘶力竭的喊着,农户们还是争相朝衙门口涌去。

    几十名衙役已经难以维持秩序,不得不去请求县令派一些士兵来帮助。

    在士兵抵达衙门后情况明显有所好转。

    这些普通农户对士兵还是有天然敬畏的。

    在官兵的维持秩序下,他们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