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烺又说了几句,突然话锋一转:“如今南京城中的疫病算是控制住了。可是朕担心近郊也会爆发瘟疫,这里谭爱卿也需要费些心思。”
谭兆伦在心里暗暗叫苦。他好不容易才把南京城中的疫情控制住了,想不到现在皇帝又要他来负责近郊的疫情。
这真是应了官场之上流传的那句老话,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陛下,非是臣推脱,只是以应天府目前的人员配置,怕是无法覆盖到近郊啊。”
谭兆伦实在是不想说这些话,可是不说又不行。
仅凭应天府衙门的那些衙役怎么可能把南京近郊的所有乡村全部覆盖,来一次地毯式的清查
“这个谭爱卿尽管放心,朕可以把神策军的一些士兵借给你,不过得由你来统一安排。”
朱慈烺淡淡道:“怎么样,谭爱卿觉得妥否”
谭兆伦听得一愣。
把军队借给他防疫
这个说法倒是新奇。
咱们这位陛下还真是不可用寻常心思忖度。
“臣愿为陛下效死命”
第四百二十七章 吴三桂统兵
福建,南安侯府。
接到多尔衮的令旨,郑芝龙长出了一口气。
大清摄政王总算同意出兵。虽然派的是平西王吴三桂这个汉人藩王,但总归是让郑芝龙给桂王一个交代。
不然万一桂王恼羞成怒之下断了给郑芝龙的粮食供应,郑芝龙这十数万军队吃什么喝什么去
郑芝龙立刻命人将这一消息送去广西告知桂王,同时表示自己也会随时响应桂王的号召。
当然怎么响应是郑芝龙说了算,最终解释权也在郑芝龙。
眼下还有一件令郑芝龙心忧的事,那就是海贸生意的萎缩。
相较于以往,郑家海贸税收大幅下降。
事出非常必有妖,郑芝龙当然不相信这会是因为海商们热情下降。
这其中的利润丰厚,即便要给郑家缴纳一笔不菲的海税,仍然可以赚的盆满钵满,傻子才不去做。
至于这其中发生了什么问题郑芝龙一时难以肯定。但他隐隐觉得这和朝廷有关系。
朝廷之前和郑家联合搞什么皇明贸易商会,现在已经撇开郑家单干。
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个皇明贸易商会发挥的作用就是发展海贸。
海贸是郑家的根基,绝对不能被轻易的动摇。郑芝龙决定派人前去皇明贸易商会内部探听一番,看看这个小皇帝究竟想要搞些什么名堂。
除了这些唯独有一件事让郑芝龙放心不下。那就是他的儿子郑成功。
当然自己让儿子去南京证明是个极大的错误。
眼下小皇帝手中捏着郑成功便等于捏了一个人质,不到万不得已郑芝龙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敢答应桂王派大军响应的一个原因。
郑芝龙对这个儿子十分欣赏,一心想着把他从朝廷的魔窟之中救出来。
只要他的儿子一到福建郑芝龙便是全无顾忌,可以为所欲为了。
陕西,西安。
阿济格接到了多尔衮的一份令旨。
多尔衮调平西王吴三桂为征南大将军,率领十万绿营军以及本家兵攻打湖广。
这道令旨下的十分突然以至于阿济格根本来不及反应。
等到他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时已经来不及了。
难道他还能强行留着吴三桂不成
无奈之下阿济格前去询问吴三桂的意见。想不到这厮竟然欣然同意。
哎,他真是养了一只白眼狼啊。
有时候阿济格真的难以猜透这位同胞兄弟的心思。
明明清军刚刚在四川收获一场惨败,又要派大军去湖广,这是要急于找回场子吗
不幸中的万幸是阿济格不必再调拨任何旗兵。
别管是满八旗、蒙八旗还是汉八旗如今都是阿济格的心头肉,损失一人他都能心疼好半天。
至于吴三桂这个白眼狼嘛想走就走吧,哪怕是死绝了阿济格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从接到令旨的那一刻起,阿济格便下令在给吴三桂军队的粮食中掺上沙子。
如此一来也算是对吴三桂薄情行为的一种反击。
吴三桂麾下士兵就是当年的关宁铁骑,平日里养尊处优何曾吃过掺了沙子的米。
被硌了牙不说,只觉得人格受到了侮辱。
他们愤愤不平的向吴三桂反应英亲王欺人太甚。
都说人走茶凉。可现在人还没走呢茶就已经凉了。
这不是明摆着赶人呢吗
阿济格身为亲王,陕西军政负责人竟然如此行事,完全置大局于不顾,真是让人心寒。
吴三桂却是一笑置之。
这些在他看来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伎俩罢了。
阿济格之所以这么做证明他已经无计可施了,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发泄报复。
但是吴三桂不在乎。
只要能够离开陕西获得一定的自主权,在吴三桂看来就是划算的。
自打降清之后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处处受人节制,处处仰人鼻息。这便是他担任山海关总兵时都不曾有过的。
而且他发现英亲王阿济格有意的在往他的军队里安插眼线,并且想要拆解他的军队。
这是吴三桂万万不能接受的。
他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地位靠的就是手中的这支本家兵。
当初献出山海关让清军入关,吴三桂确实是立下大功。
但仅凭此点就让多尔衮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是不可能的。
多尔衮更多还是考虑到吴三桂手中那支近十万的关宁铁骑,有心拉拢。
事实证明多尔衮的计谋得逞了。
先是靠封王拉拢了吴三桂。紧接着把吴三桂派到阿济格身边充当先锋。
有功劳都是阿济格的,苦劳则都是吴三桂的。
时间长了吴三桂心里难免会有想法。
他降清是来享受荣华富贵的,不是给人鞍前马后的。
如果是现如今这个待遇,那么他当初降清的意义何在呢继续留在山海关做土皇帝不是挺好的吗
难道就为了平西王一个虚头巴脑的名号
所以吴三桂决定脱离阿济格的控制。
而脱离阿济格的最好办法就是打仗。
只有战时将领的自主权是最高的,吴三桂迫不及待的要统兵打仗。
现在是乱世,他知道自己迟早会等来机会的。
果不其然,清军在四川大败,近乎全军覆没。
阿济格、多尔衮相继震惊,这些不可一世的满清贵族意识到明军并非是羸弱到不堪一击的。相反,明军有着相当可观的战斗力。
那时吴三桂便断言自己的机会来了。
原因无二,实在是清军八旗的士兵数量有限。
经过这一次大败短期内元气难以恢复。
可是仗还得打,多尔衮只能倚仗吴三桂这些汉人藩王。
而要论战斗力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顺王绑在一起都没有吴三桂的大腿粗。
到头来多尔衮发现他一直冷藏打压的吴三桂成了唯一的选择。
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当然,吴三桂本人还是会在明面上表示对清廷的臣服的。
毕竟他献出山海关之后就决定了不可能再降明。
拉出去单干看起来美妙,但许多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首先就是粮秣问题。
在清军编制下吴三桂不需要为粮食操心,可要是单干这些都是需要他考虑的问题。
吴三桂不认为自己有渠道能够搞定这些,所以眼下他还是需要寄人篱下的。
等到他将来哪一天实力强大羽翼丰满,或许便是跳出去单干的时候。但眼下显然还不具备这个条件。
能够离开阿济格的控制已经是最好的事情了。
吴三桂对阿济格的小动作视而不见,命令军队随时准备拔营前往湖广。
只不过在走之前他还要向阿济格讨要一份粮草。
按照规矩这批粮草肯定是该陕西来出的,只不过这一次吴三桂要留个心眼,绝不许阿济格再往里面掺沙子。
第四百二十八章 勾心斗角
虽然要带兵离开,但散伙饭还是要吃的。
英亲王阿济格在原秦王府中大摆宴席为吴三桂送行。
吴三桂也不担心这是一场鸿门宴,只带了几十名心腹欣然赴宴。
至少在这个节骨眼上清廷是需要他吴三桂的。不然多尔衮也不会封他为征南大将军。
阿济格就是恨他恨得牙根发痒也得先忍着。不然就是不顾全大局,便是多尔衮也饶不了他。
所以阿济格是不会在这场宴席上做什么手脚的,最多就是言语上挖苦一番。
这点吴三桂丝毫不在乎。
他别的本事不敢说,脸皮厚却是一绝。
若论脸皮厚的程度,全天下恐怕都找不出与之匹敌的。
却说临近日暮时分,一众大佬相继入席。
阿济格坐在上首,身边是他的一众心腹。至于吴三桂则坐在下首宾客的位置。
别看只是排座位这么简单,其实内里蕴含的意味深长。
阿济格这是变着法子的告诉吴三桂离开了陕西就再也别想让他供应粮秣。
大清可没有客军这一说法。吴三桂统兵在外,除去朝廷提供的先期粮秣,剩余粮食都得自己想办法。
可吴三桂却似乎完全没有看懂,笑着端起酒杯给阿济格敬酒。
“奴才在陕西期间对英亲王多有叨扰,便以这杯酒赔罪了。”
阿济格听到这番话脸登时绿了。
好嘛,你在陕西期间吃我的喝我的,现在一抹嘴拍拍屁股走了,敬一杯酒就算完了这也太便宜你了吧
可是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阿济格即便想要发怒也没有理由。他只得也举起酒杯,颔首点头:“来,满饮此杯”
说罢阿济格一口将酒杯中的酒灌入口中。
吴三桂也随之一饮而尽。
“这汉人用的酒杯太小,喝着不过瘾。来人呐,取碗来。今日本王要与平西王不醉不归”
阿济格也不知怎的竟然想要用碗来喝酒,一番命令下自有奴仆将碗端了上来。
吴三桂微微眯着眼睛若有所思。
这个阿济格是要存心让他出丑啊。
世人都知道满洲人酒量大,却不知其因。
但是吴三桂知道。
那是因为满洲人发迹于辽东深山之中,乃是渔猎部落。
因为气候严寒他们时常需要喝酒来暖身子。
即便是有小江南之称的沈阳到了冬天气候也很寒冷。
所以后金定都沈阳后饮酒这一习惯便保留了下来。
到了满清入关,虽然北京的气候要比辽东暖和不少,但喝酒的习惯却是固定下来了。
别管是贵族还是一般的甲兵都喜欢饮酒,且一饮便是数杯,不过瘾了直接用碗和牛皮酒囊。
现在阿济格是要让吴三桂在酒桌之上出丑借以羞辱他。
只是阿济格不知道吴三桂也是以善饮酒出名的。
在山海关的时候吴三桂和人拼酒从来没有输过。
这次阿济格找茬算是碰到了硬骨头。
待碗被满上吴三桂首先端了起来。
“来,奴才再敬英亲王一碗”
“嗯。”
阿济格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
这次吴三桂先是仰脖一口气把酒喝干。紧接着阿济格也鲸吸牛饮了起来。
“痛快”
阿济格喝完之后不忘高喝一声,然后用挑衅的目光看向吴三桂。
他心中暗道你个南狗,老子倒要看看你到底能够喝多少碗。今日非要斗酒把你斗醉了不可。
“再来”
阿济格待那酒碗倒满之后立刻灌了下去,吴三桂不甘示弱亦是如此。
“王爷,好酒啊。奴才已经许久没有喝过这么烈的酒了。”
吴三桂似乎也来了兴致,十分畅快的说道。
阿济格哈哈大笑道:“平西王若是喜欢大可以带几坛子酒走。本王别的东西不敢说酒却是有的是。”
吴三桂如何听不出阿济格的弦外之音,这厮的意思是粮食便不打算足额拨付了吗
这可不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十几万大军出征若是粮草出了问题那可是致命的。
“奴才怎敢白拿英亲王的东西。要不这样吧,奴才和英亲王打一个赌。若是奴才赌输了奴才便花重金买英亲王的酒。若是奴才赌赢了”
吴三桂刻意顿了一顿。
“赌赢了怎样”
阿济格有些急切的追问道。
话刚一出口他就有些后悔了。
且不说这赌最终谁赢,光是他方才那一问就已经落于下风了。
“若是奴才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