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不说这赌最终谁赢,光是他方才那一问就已经落于下风了。

    “若是奴才赌赢了,就请王爷拨给奴才三个月的军粮。”

    吴三桂淡淡道。

    “大胆”

    阿济格还没顾得上发声,他身边的心腹便先坐不住了。

    只见他指着吴三桂的鼻子质问道:“三个月的军粮,你怎么不要一年的呢你可知道如今军粮供应紧张能给你一个月的粮食已经是英亲王格外开恩了。你休要不识趣”

    吴三桂却是没有丝毫怒意,只淡淡道:“只不过是个赌局,难道你以为英亲王不敢吗”

    “你”

    那心腹一时气血上涌差点气个半死。可吴三桂说的又没有错,既然是赌局自然要与一般的情况有所区别,不然还赌个什么劲

    “好,本王便和你打这个赌”

    阿济格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十分郑重的说道。

    “便以此碗计数,本王饮一碗,平西王饮一碗,看看谁先醉倒”

    “奴才敢不从命”

    吴三桂等的就是阿济格的这句话,单臂伸出道:“英亲王先请”

    阿济格也不客气,命人满上酒碗之后立刻灌了下去。

    吴三桂并不着急,亦随着阿济格喝了一碗。

    他的节奏不慢不快十分适中,阿济格因为喝的急有些上头,吴三桂的面色却一直如常。

    双方各喝过五碗都没有见醉的意思,阿济格挑衅的看了吴三桂一眼道:“平西王若是现在放弃还来得及。”

    吴三桂却是摇了摇头:“既然要赌那就要赌到底,不然怎么能尽兴”

    “好,继续满上”

    阿济格已经打定主意要让吴三桂出丑,这种时候当然不会松手。

    二人你一碗我一碗杀的难解难分。

    待喝到第十碗时阿济格已经微醺,却仍不愿停下来。

    他的心腹见吴三桂面色如常,完全没有醉意,便小声提醒阿济格道:“王爷,还是先缓一缓吧。”

    阿济格闻言大怒,一巴掌扇在那心腹的脸上,责骂道:“狗奴才,狗一样的东西,你也敢来管本王的事滚远一点”

    那心腹捂着滚烫的脸,心中十分委屈。

    可他知道这种时候违抗英亲王没有任何的意义,便应了一句:“嗻。”

    “平西王,我们继续”

    阿济格那股狠劲上来也是可怕,吴三桂不敢轻敌,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喝酒。

    这么一轮交锋下来吴三桂已经断定阿济格的酒量不在自己之下。若真要实打实的拼他未必一定有胜算。所以吴三桂决定耍点小花招。

    他发现阿济格喝酒喝的速度很快,这其实是很吃亏的。

    因为一旦饮酒过快很容易上头生醉。

    而如果慢慢的喝醉意便不会来的这么快。

    是以吴三桂每次饮酒必定是匀速,且尽量把速度放慢。

    而阿济格似乎没有察觉到这一细节,仍然傻傻的狂饮。

    终于阿济格撑不住了,他扑通一声趴倒在酒桌之上打起了呼噜。

    吴三桂心中长出了一口气。

    这个阿济格也实在的太能喝了。要是继续喝下去吴三桂也没有把握自己一定不会醉。

    好在阿济格先醉了,这样那个赌吴三桂便算是打赢了。

    吴三桂丝毫不担心阿济格毁约失信。

    因为他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的赌。

    阿济格若是食言,岂不是颜面尽失。

    是以即便阿济格心中有千般不爽万般不愿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一想到借着这次机会狠狠出了一口恶气吴三桂便觉得暗爽不已。

    这下三个月的军粮到手了

    

第四百二十九章 杀荆州

    吴三桂弄到了三个月的军粮,心情自然是大好。

    不过他还不准备立刻发兵。

    粮草是有了,可辅兵还没有呢。

    说好听些是辅兵,说的难听些就是壮丁和夫子。

    这些人是用来在行军路途中运送粮秣辎重的,自然得多备一些。

    不然若是累死了,大半路的可没地方抓去。

    吴三桂以征南大将军的名义下令在陕西范围内大肆抓壮丁,阿济格虽然十分不满却也发作不得。

    因为吴三桂的行为严格来说挑不出毛病。况且他也是奉多尔衮的令旨行事。

    这出兵打仗哪有不抓壮丁的。

    只是从陕西境内抓阿济格有些心疼罢了。

    他已经将陕西视作自己的禁脔,任何人都不得染指。

    而现在吴三桂等于是在抢他的奴才。偏偏他还不能出面反对,这真是太憋气了。

    现在阿济格只希望吴三桂赶快滚蛋,眼不见心不烦。

    不知吴三桂是感受到了阿济格的期盼还是觉得已经占够了便宜。

    在抓了五万辅兵后吴三桂下令全军开拔。

    这一次他奉多尔衮的令旨征讨湖广,绝不是做做样子那么简单。

    不但要让清廷方面满意还得打出气势树立自己的绝对威信。

    这就要求他必须攻城略地有所斩获。

    但是吴三桂又不想损失太多。

    毕竟除了刚刚抓到的这些辅兵和绿营兵,其他的都是他从辽东带来的本家兵,都是曾经的关宁铁骑。

    这些本家兵可是死一个少一个的,不到万不得已吴三桂不打算派他们死战。

    所以这个度的把握就显得十分关键。

    吴三桂显然想要效仿当年辽镇祖大寿,在明清两股势力之中生存,并逐步增强自己的实力。

    要做到这点手中有兵才是王道。

    湖广,荆门。

    李过和高一功等将领在大厅内商议军情,众人脸色都显得有些凝重。

    “一功啊,据探报,鞑子的前锋军已经进入湖广了,看他们的动向应该是要往荆门来。”

    李过沉声说道。

    虽然他面色如常,但眼神之中隐隐透出一股兴奋。

    自打归降明廷以来他和高一功便被派到荆门驻守。

    眼瞅着袁总第、刘芳亮等人跟着文安之在四川立下大功,李过心里羡慕啊。

    对于降将来说建立功业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封赏,更是为了获得朝廷的信任。

    毕竟你寸功未立,难保朝廷不会怀疑你是在保存实力随时可能复叛。

    当年的张献忠不就是如此吗

    如今吴三桂这厮竟然主动朝荆门打来,这正合李过的心意。

    高一功也是捋须道:“不错,这次我们定要痛击吴三桂这狗贼,以报当年山海关之仇。”

    如果要说这世上谁最恨吴三桂,恐怕非这些大顺军旧部莫属了。

    当初李自成拿下北京,眼瞅着就要改朝换代。偏偏这个时候已经归降大顺的吴三桂复叛,带兵回到了山海关。

    在进行了一番交涉无果后,李自成决定率领顺军主力长途跋涉杀往山海关平息这场叛乱。

    只是事情的发展和李自成的预计很不一样。

    顺军和关宁军在山海关前激战,眼瞅着顺军就要拿下山海关,突然从关城之中杀出了几万清军。

    这是李自成始料未及的。

    单论战斗力顺军倒也未必比清军差多少。

    只是他们刚刚和关宁军激战,早已是精疲力尽。

    这个时候清军杀出可谓是占尽了便宜。

    多尔衮命令八旗军配合关宁军对顺军进行夹击,顺军抵挡不住呈现出溃败之势。

    李自成见状决定撤退。再战下去怕是一个人也走不掉了。

    他派猛将刘芳亮殿后,自己则率领主力先行撤退。

    最终顺军主力成功撤回北京。

    在经过一番权衡后李自成决定放弃北京退守山西。

    这个决定充满无奈,但也是没有办法的。

    北京无险可守,若是强行去守难免落得个崇祯帝的下场。

    可以说山海关之战改变了顺军鼎定天下的形式,使得顺军诸将的命运随之改变。

    之后的事情就不用说了,顺军一败再败,先是丢掉了山西之后又丢掉了陕西。

    李自成顾不得通知陕北的李过、高一功就先行率主力出潼关经河南逃入湖广,最终死在了九宫山。

    而李过和高一功也不得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降明。

    如此大的转变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无法平静的接受。

    李过、高一功都是铁血汉子,自然想要报仇。

    而眼下仇人就在眼前,他们自然是憋了一肚子的气。

    “父帅,高伯伯,孩儿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一旁沉默不语的李来亨突然发声,惹得李过眉头一皱。

    “大人们说话哪有你一个小孩子插嘴的份。”

    高一功见状连忙摆手道:“来亨也不是小孩子了,你别总是压着他嘛。我倒是想听听小老虎有什么高见。”

    李过哼了一声道:“便给你高伯伯一个面子,你说说看吧。”

    李来亨并非是李过的亲生子,而是收养的义子。即便如此父子之间的感情也十分深厚。

    不过李过对李来亨的要求很严格,一般情况下李来亨很难得到李过的嘉奖。

    李来亨思忖片刻道:“启禀父帅,孩儿以为吴三桂此番出兵十分诡异。他放弃周边直取荆门肯定是想谋取荆州。”

    高一功暗暗点头。

    这话说的倒是在理。

    荆门是荆州的北大门。从北面攻打荆州就一定要先拿下荆门。

    可是吴三桂不可能不知道李过、高一功在荆门囤积了重兵。

    那么他为何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你继续说下去。”

    “孩儿以为吴三桂是急于证明什么。”

    李来亨不疾不徐的说道:“鞑子派吴三桂为征南将军,证明想要考察吴三桂独自领兵的能力。这一仗吴三桂若是打的好了,今后肯定会被鞑酋倚重。可若是打的不好恐怕以后便没有机会独自领兵了。”

    “小老虎的意思是吴三桂是想借着这一仗打出名堂来”

    高一功双眼眯成一条缝。

    “哦。倒是有几分意思。”

    李过颔首点头道。

    

第四百三十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其实李过有些想不明白鞑子为何会派吴三桂统兵。

    鞑子虽然无耻了一些,可军队的战斗力是相当强的。

    尤其是八旗军,号称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四川之战应该是八旗军经历的第一次惨败。

    难道说这一仗把鞑子的锐气打没了

    李过眯着眼睛问道:“亨儿,你说说看鞑子重用吴三桂是为什么”

    李来亨双手抱拳道:“依儿子看无外乎两点。其一,鞑子不想再折损八旗精锐了。其二,鞑子压根就没想一举拿下湖广。”

    李来亨的分析十分简短,但可谓字字在理。

    李过念叨了几句颔首点头道:“看来吴三桂和多尔衮没想到一块去啊。”

    “父帅,任他有何阴谋诡计,我们只需要稳扎稳打,吴三桂要想在咱们身上占到便宜是绝无可能。”

    李过毕竟是一军主帅,不能不考虑周全。

    他沉吟片刻道:“这样吧,先命三军将士保持警戒,随时做好开战的准备。荆门全城戒严,任何人不得出入。”

    李过奉行坚壁清野的策略算是看得起吴三桂了。他知道这一仗不会太好打,但即便再不好打他也一定要打赢。

    吴三桂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在小岗上远眺。

    他单手勒着马缰显得十分从容。

    不远处就是荆门城。

    这座荆州的门户雄踞于此,要想取荆州则必取荆门。

    吴三桂之所以选择攻打荆门,就是想要一战扬名。

    如今清军士气低落,若是他能够把这口气提起来那么对于他地位的提升自然大有裨益。

    如今驻守荆门的乃是旧顺军李过、高一功部。

    对这二人吴三桂还是有些印象的。

    李过善战,高一功善谋,二人合在一处相得益彰也算是个一流的名将。

    不过吴三桂不担心。

    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想要堂堂正正的对决。

    打仗看重的是结果,过程如何根本就不重要。

    吴三桂要逼李过、高一功出城,且是迫不及待的求战。

    要做到这点并不难,只需要把陈年旧事拿出来炫耀一番。

    只要把山海关之战添油加醋的炫耀一番,吴三桂就不信李过和高一功能够按捺的住性子。

    只要李过高一功中计出城野战,吴三桂有信心将其一口吃掉。

    “来人呐将做好的画卷拿出来。”

    吴三桂一声令下,立刻有亲兵将一副巨幅画卷取来。

    他们展开来,只见上面画的是山海关之战的景象。

    虽然画的不是很精细,但基本涵盖了山海关之战的全程经过。

    吴三桂一边捻着胡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