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腾蛟除了自己的巡抚标营几乎不染指兵权,只负责文政。
而左良玉坐拥几十万大军,成了湖广当之无愧的军头。
何腾蛟需要左良玉的支持以坐稳湖广巡抚的位置,左良玉也需要何腾蛟的身份维系和东林党的关系。
他二人一直以来都用共同的利益。
可今日,何腾蛟却做了一件蠢事。
收复荆州、襄阳、承天、德安四府,于他左良玉有什么好处
何腾蛟也许可以因功升为湖广总督,但他左良玉还有升的可能吗
总兵已经是武官的顶峰了。
至于爵位,他已经是宁南侯,再往上只有国公。而大明除了太祖、成祖封了开国、靖难功臣国公爵位,往后的历代君王可有不吝赐臣下国公之爵的
第七十一章 博弈(为盟主朕躬钦处军国事加更!)
第三更,为盟主朕躬钦处军国事加更求推荐票
左良玉与何腾蛟的关系看似亲密,实则十分微妙。
至少在此时此刻,左良玉觉得何腾蛟并不是和他一条心。
收复四府,说的轻巧
白旺部虽然只有七八万人,但都是李自成部的精锐,绝非裹挟的流民夫子。
对付这样的精锐顺军,左良玉自问没有十足的把握。即便他的兵力是对方的数倍,也很难一举溃敌。
何况左良玉并不想灭掉白旺部。
如今的楚镇和当年的辽镇很类似。
当年崇祯帝征收辽饷,一年几百万两银子养着关宁军,为的就是对抗东虏。
可祖大寿却不急着主动出战,而是躲在城里做缩头乌龟。
道理很简单,若是东虏灭了,朝廷还会一年给祖大寿拨几百万两,养着这帮兵大爷
养寇自重,是任何手握大权将领的必备素质。
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
左良玉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
如今的白旺部就像当年的东虏,而他左良玉就是当初的祖大寿。
要想继续过着土皇帝般的日子,左良玉就不能消灭白旺部,必须以此为筹码要挟朝廷,获得源源不断的好处。
当然,有祖大寿的前车之鉴在,左良玉也不会放任白旺部壮大。
如今的他夹在顺军和朝廷中间,是最理想的情况。
若是白旺部继续蚕食湖广府县,他左良玉的地盘就会缩小,甚至有可能被吞并,就像当年的祖大寿,降清当了奴才。
维持现状是左良玉的想法,故而主动进攻白旺部控制下的四府绝不是个好选择。
“何抚台公忠体国,左某是敬佩的。不过荆州、襄阳、德安、承天四府城坚易守,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攻克。”
左良玉刻意把语调放的冰冷,只希望何腾蛟能够意识到错误,收回方才说的一番蠢话。
何腾蛟却是心中冷笑一声,暗道这个老狐狸,真是难对付。
不过他已经提前想好了应对之策,笑声道:“侯爷误会了,本官并没有说让侯爷强攻四府啊。”
左良玉听得一愣。
这何腾蛟莫不是傻了吧。若是他不派兵强攻四府,难道白旺还能率领麾下顺军乖乖退出城去吗
“何抚台有何计策不妨明说。”
何腾蛟清了清嗓子道:“侯爷何不派出一二营诈降”
诈降
左良玉连连摇头:“不妥,白旺又不是傻子,若是诈降他怎可能看不出怕到时反倒要平白折损了兵力。”
“诈降当然要真实,若是侯爷麾下嫡系各营前去诈降,白旺当然不会信。但若是与陕西群寇有着同乡之谊的金声桓、马进忠二位将军前去,恐怕白旺多少会动心吧”
何腾蛟这番话让左良玉有些犹豫。
金声桓、马进忠都是陕西人,其部众也基本都是陕西兵。
当初二人先后投降于官军,被左良玉收编纳入麾下。
虽然二人所部不是左良玉的嫡系,但却是左良玉手中最能打的军队。对此,左良玉的内心其实也有些矛盾。喜的是他可以依靠二人所部做先锋破敌。忧的是二人不是嫡系生死存亡时刻能否靠的住还是两说。
“若是白旺接受了金、马两位将军的投降,那侯爷在白旺军中便有了内应,可以轻而易举的收取四府。”
何腾蛟咽了一口吐沫道:“至于侯爷担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本官觉得大可不必。白旺部虽然强悍,但与李自成本部、张献忠部比起来就是蝼蚁与巨象的差距。灭了一个白旺,还有李自成、张献忠、东虏在。侯爷麾下将士乃是大明最精锐的,朝廷还指着侯爷呢,怎么可能自毁长城”
何腾蛟最是善于忖度人心,他看出左良玉对此事态度冷淡是因为害怕朝廷过河拆桥,便准备了一番说辞。
这番说辞虽然不怎么华丽,但直击人心,让左良玉都有些动摇。
是啊,楚镇的情况虽然和当年的辽镇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辽镇面临的强敌只有一个东虏,而楚镇面临的强敌不光是白旺,还有李自成、张献忠,甚至是东虏。只能说白旺部是楚镇面临的最直接威胁。收复四府,统一湖广只是第一步,距离光复神州还远的很。这种时候朝廷自然不太可能直接翻脸。
换句话说,朝廷不是不想过河拆桥,但在天下平定之前不会。
这么看来若能在不折损太大兵力的前提下收取四府,即便不能在封爵之事上更进一步,获得一番金银赏赐也是不错的。
“即便有内应,大军调动也是要消耗巨大的。粮秣之事何抚台可能保证”
左良玉的态度终于有所软化,何腾蛟听在耳里,喜在心中。
“侯爷请放心,粮秣之事包在本官身上。至于破城之后侯爷如何行事,本官不会干预。”
左良玉闻言不由的眼前一亮。
何腾蛟是在暗示破城之后可以肆意抢掠吗
毕竟如今四府是在顺军统治下的,那么破城之后纵兵抢掠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一直以来左良玉也是这么做的。
他麾下各营成分太过复杂,仅仅靠军令很难约束。故而左良玉便想出了这么个法子,让各营士兵随意抢掠百姓。
对于朝廷治下的百姓,左军尚有些顾忌。但对那些顺军治下的“逆民”,左良玉当然可以毫无顾忌,随意抢掠。
怪就怪他们生在了顺军治下吧。
既然何腾蛟答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左良玉便可以完全放开手脚去做。
反正湖广就是他二人的天下,只要何腾蛟不说,朝廷也不会知道发生的一切。到时候把所有责任推到白旺身上,岂不美哉。
左良玉做事完全看利益,经由方才何腾蛟的一番分析,他渐渐发现这个计划能够给他带来的利益远远高于维持现状,心中已经把主意拿定了七八分。
“且容左某再想一想。”
左良玉闭上眼睛分析了一番,最终下定决心道:“纵兵劫掠三日,左某要何抚台保证允准军队破城后劫掠三日。何抚台若是答应,左某便干了”
第七十二章 李自成的心结
新的一周,求推荐票支持,老坤急需推荐票
西安,原秦王府承运殿中,一个面色黧黑,身着龙袍的中年男子咒骂道。
“贼你娘,这帮鞑子真是贼心不死竟然还敢打山西的主意。”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山西。只要鞑子不渡过黄河,就不可能威胁关中。”
一个身材微胖,书生面相的男人恭敬献策道。
此对答二人便是大顺朝的皇帝李自成与丞相牛金星。
如今虽然形势严峻,但大顺政权还拥有关中、山西以及湖广四府的土地,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
要想死中求活,最重要的便是保住关中。自古王图霸业兴于此,牛金星坚信李自成只要以关中为根基,迟早可以重新打回北京。
“恩,这个额朕当然知道。朕已经在山西留下大部兵马,鞑子要想偷鸡摸狗,朕便叫他有来无回”
另一位年纪较轻的谋士宋献策则沉默不语。自打山海关、定州、真定几场连败下来,大顺军的士气已经低到了谷底。
这种时候李自成不但没有安抚人心,反而听信了牛金星的谗言,冤杀了制将军李岩。
对此宋献策十分失望,在政事上已经不怎么发声,任由牛金星和另一位当红谋士顾君恩献策。
李自成当然也察觉到了宋献策的变化,不过他却不打算像当年一样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让宋献策重新为他尽心尽力的卖命。
因为宋献策犯了一个他不能容忍的错误公开支持李岩并替其求情。
“齐候怎么看”
李自成直接跳过了宋献策,转向了顾君恩。
在攻克北京后,顾君恩曾被封为齐侯,但李自成通常还会以顾先生相称。是以他突然喊顾君恩齐候,反倒让顾君恩有些不适应。
“启禀陛下,臣也认为关中乃是帝业根基,守关中则必守山西。不过除此之外,还应该尽可能的拿下武昌。如此粮食便不用愁了。”
李自成听得频频点头,大手一挥道:“朕早就说了,湖广必须用心经营,马上下一道旨意给白旺,叫他图谋进取。”
顾君恩见李自成虚心纳谏,便继续道:“陛下,白将军所部不过七八万人,守住四府不在话下,但要攻打武昌恐怕兵力有些不足。不如派汝侯领兵五万增援,将武昌一举拿下”
顾君恩说的热血沸腾,本以为李自成会立即采纳他的建议,谁曾想这位大顺皇帝却摇了摇头道:“捷轩刘宗敏的字不能走。他是朕的左膀右臂,若是他领兵去了湖广,万一清兵真的渡过黄河,兵临潼关,朕又能用谁”
顾君恩大失所望。富贵险中求,这么简单的道理李自成怎么就不明白呢
原先做流寇的时候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和官军拼命,也没见着有啥害怕的啊。怎么人一当了皇帝,胆子就变小了这么多
“关中有陛下坐镇,已是稳如泰山。汝侯带兵增援白将军出其不意,定能打那左良玉一个措手不及”
顾君恩仍然不肯放弃,据理力争道。
“不用再说了,朕意已决”
李自成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捷轩必须留下来。”
顾君恩咬牙道:“即便汝侯不能带兵前去增援白将军,也该派员大将增援。不然白将军要想拿下武昌恐怕不易。”
见顾君恩退了一步,李自成也不想搞得太僵,遂也让了一步道:“那便叫宗第带领右营的兵马增援襄京吧。”
绵侯
顾君恩见李自成最终挑中的是袁宗第,心里有些没底。
相较于李过所部后营、刘芳亮所部左营,袁宗第所部右营的战斗力较差。而且袁宗第本人的性格也较软,在军中属于老好人的类型。
派这样一个人统兵增援,能够对白旺部提供多少支持
可李自成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顾君恩不好再行反驳。
毕竟已经不是当初一口锅里抡马勺的日子了。
政权一旦建立,君是君,臣是臣,泾渭分明。
从李自成把秦王府改为大顺皇宫的那刻起,便已经和当年打天下的弟兄们拉开了距离。
“陛下英明。”
顾君恩十分无力的冲李自成拱了拱手。
无论如何,他现在已经不可能回头了,只能期盼着袁宗第硬气一回,和白旺部军队一起拿下武昌。
只要拿下了武昌,形势便会立刻好转,到时不管是和南明朝廷谈判联合抗清,还是形成默契三足鼎立,大顺都有足够的本钱。
离开承运殿,李自成立刻返回了后宫。
一见到皇后高桂英,他便急切的摆手道:“快把小鼐子宣进宫来,额有要事吩咐他。”
高桂英见李自成这般急切,连忙问道:“陛下为何这么急着见小鼐子”
“哎,桂英,不瞒你说,额这些夜里总是睡不踏实,常常做恶梦梦到捷轩提着刀砍掉额的脑袋。额想让小鼐子帮额盯着他些。”
李自成口中的小鼐子便是他的养子张鼐。因为无嗣,李自成一直都把养子当亲子看待。他的另一名义子李双喜在山海关战败后因为替大军殿后被杀。是以李自成对张鼐便更为看重。
“陛下怕是多心了吧捷轩不过是说了几句玩笑话,陛下不要放在心上。”
高桂英见李自成怀疑起了刘宗敏,便好言宽慰道。
李自成却摇了摇头道:“那可不是几句玩笑话,捷轩是不服额哩。”
原来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想要立即登基,刘宗敏却说:我与他同作响马,何故拜他
后来李自成对刘宗敏拷掠原明官员的凶蛮手段不满,刘宗敏直接回应道:皇帝之权归你,拷掠之威归我,